《5884-"新北京 新奥运"知识讲座》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5884-"新北京 新奥运"知识讲座-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组合演练是将具有较紧密联系的多个应急任务组合在一起进行演练,其重要目的是要达到交流信息,加强各应急救援组织之间的配合和协调性。组合演练可能涉及多个应急救援组织,如化学监测、侦察与消毒去污部门之间的配合等。    
    全面演练是应急体系内所有承担应急救援任务的组织或其中绝大多数组织参加的演练,主要目的是验证各应急救援组织的执行任务能力,检查相互之间的协调能力,能否充分高效地调配和利用应急资源和应急力量。    
    制定演练计划时应充分考虑到演练人员和演练对象的承受能力,周密设计,精心组织,避免或减少由演练带来的公众恐慌和社会压力,尤其不能造成不应有的二次人为事故,导致人员生命、财产损失。    
    演练结束后,应对演练的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估,对演练中暴露出的问题和不足应及时解决,必要时提请上级应急机构予以协调解决。演练的目标应侧重在现实应急能力评估和应急缺陷(包括脆弱性)分析上,以便通过持续改进,提高应急能力。    
    1。演练的准备    
    演练前应先制定演练方案。演练方案是组织实战演练的基本依据,应组织专门部门研究和制定。方案内容主要包括:演练的组织指挥机构设置、参加演练的对象、演练的课题、演练的组织形式和方法、演练的时间安排和地点、演练的相关保障、演练的要求等。    
    2。演练的实施    
    实战演练实施前;演练的指挥机构;以及参演部门和社会力量应按规定要求在演练集结待命区集结。并根据指挥机构的指令适时进入演练区;做好演练准备。参演部门和社会力量进入演练区;演练准备就绪后;应及时向指挥机构报告。而后由演练总指挥按计划下达演练开始的命令;演练开始实施。    
    3。演练的总结    
    演练结束后;应组织人员专门对实战演练进行客观、翔实的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应急预案可操作性的评估:以各类应急预案作为应对处置演练的主要训练内容;其目的不仅在于提高各部门、社会力量对应急预案的熟知掌握程度和依据预案具体实施行动的能力;为应对处置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且在于通过演练;对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做客观的评估;从中发现与实际情况不尽相符的情形;并加以修正补充和完善;使行动预案更加贴近和符合实战的需要。    
    实战训练水平和实战能力的评估:实战演练是实战训练的一种重要形式;其核心目标在于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水平和能力。因此;评估实战演练成效如何;应重点突出对各种预想情形的处置、各种处置方法、手段在实战条件下的运用;以及各部门、社会力量之间的相互协同等方面作出切合实际的评估。    
    指挥员实战指挥能力的评估:检验和提高指挥员的实战指挥能力;是实战演练的基本目标之一。因此;评估实战演练成效如何;指挥员的实战指挥能力也是评估重点。主要包括:指挥员对各类应急预案的熟知程度;对各种复杂情形的判断和处置决心正确与否;应对各种复杂情形时的处置手段运用是否灵活;实战演练中的组织指挥是否严密等。


《新北京新奥运知识讲座》 第三部分主讲教师简介:邱招义

    第七讲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第七讲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    
    主讲教师简介:邱招义,北京体育大学奥林匹克与体育社会学教研室副教授、博士,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会员,国际雪联自由式滑雪国际级裁判。主要从事体育社会学、奥林匹克与体育产业方面的研究,在核心刊物上发表有关体育产业方面的学术论文20余篇,单独或与他人合作的专著、译著有《奥林匹克营销》、《体育营销学》、《中国奥委会无形资产营销》和《奥林匹克品牌》等,参与撰写了《女性与体育:历史的透视》、《人文奥运研究》和《全民健身理论与实践》等著作,主持和参与了国家体育总局等单位的多项课题。


《新北京新奥运知识讲座》 第三部分奥林匹克运动的渊源(1)

    一、奥林匹克运动的渊源    
    (一)古代奥运会发端的社会历史条件    
    1。古希腊竞技运动习俗    
    2。古希腊奴隶制城邦    
    3。古希腊的教育制度    
    4。古希腊的宗教习俗    
    (二)古代奥运会的形式    
    1。古代奥运会的竞赛规则    
    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每4年一届,从公元前776年第1届奥运会到公元393年,共举办了293届,历时1169年。奥运会项目从单一的赛跑逐渐发展为有摔跤、混斗、拳击、战车、赛马、武装赛跑、五项竞技运动等的综合运动会。古奥运会对组织者、运动员和竞赛办法均有较为严格的规定。参赛者必须是有希腊血统的自由民。妇女、奴隶、战俘和异族不能参赛。参赛运动员必须经过10个月以上的训练,并于奥运会前在伊利斯进行一个月的集中训练,才被允许参赛。同时,严格禁止妇女观看比赛,触犯条例者将受到从山崖上抛下摔死的处罚。古代奥运会比赛只取第一名,最初的奖励偏重于荣誉,以后逐渐发展成为优厚的物质奖赏并授予某种优越的特权。    
    2。奥林匹亚及其设施    
    奥林匹亚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伊利斯城邦的阿尔菲斯河和克拉德斯河汇合处,是古奥运会的诞生地和举办地。奥林匹亚建有宏伟的宙斯神庙及其附属的奥林匹亚迎宾殿。它有一个由各种神庙和竞技场组成的阿尔蒂亚斯神域。在克拉德斯河边有座大竞技场。庙区的东北角是赛场,除赛马、赛车外,几乎所有竞技项目都在此举行。    
    3。奥林匹克神圣休战    
    每逢奥运会举办前数月,伊利斯城邦就派出3名使者,头戴橄榄枝编就的桂冠,手持节杖前往各城邦,宣告奥运会即将举行,奥林匹克神圣休战开始,邀请人们参加奥运会,他们所到之处均受到热烈欢迎。违背神圣休战的人和城邦都会受到严厉的制裁。神圣休战的期限最初为1个月,后因地中海周边殖民地城邦也都来参加奥运会,路途上需要更多时间,便延长到3个月。神圣休战使古奥运会摆脱战争的干扰,成为和平与友谊的盛会,体现了古希腊人渴望和平的意愿。这一传统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有着深远的影响。    
    4。全民族的节日盛典    
    古代奥运会是一个以祭祀神灵为主要内容、以体育竞技为主要形式的综合性的希腊民族盛会,届时成千上万的人从四面八方涌向伊利斯的奥林匹亚。各城邦的使节在一起讨论政治,缔结条约;哲学家在一起研讨人生与自然的问题并发表见解;诗人们向人们朗诵自己的得意之作;艺术家们在讲解自己绘画和雕塑的精妙之处;商人们抓紧时机推销各种商品。奥运会成为全希腊各城邦进行文化交流和传播理想的集散地,成为希腊全民族的节日盛典。    
    (三)古代奥运会的历史遗产    
    1。形成了奥林匹克价值体系    
    古代奥运会是人类体育文化宝库的一颗明珠,它的活动内容、形式,尤其是它的文化传统与精神体系,对世界体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是提出并坚持和谐发展的身体观。二是提出了以竞技比赛促进和平友谊、强化社会凝聚力的思想。三是倡导公平竞争的社会伦理。四是强化人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拼搏精神。    
    


《新北京新奥运知识讲座》 第三部分奥林匹克运动的渊源(2)

    2。丰富了体育理论与实践经验    
    古代奥运会在其发展过程中,对与竞技运动赛事组织有关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如比赛设施、比赛周期、礼仪制度、项目设置、竞赛方式、道德要求及奖励方式等进行了探索。古代奥运会涉及与体育有关的体育功能认识、德智体美德关系以及运动训练、营养、生理和比赛等各个方面的问题。    
    (四)古代奥运会的衰落    
    1。城邦制度的崩溃    
    随着城邦之间的利益冲突日益剧烈。公元前431年爆发并持续了27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是希腊城邦制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它沉重地打击了希腊奴隶制经济,环地中海经济圈开始瓦解,古奥运会失去了其作为文化纽带维系各希腊城邦的重要作用,从而走向衰落。    
    公元前338年崛起的马其顿王国南侵,加速了奥运会的衰亡。公元前146年,罗马人又征服了马其顿人。罗马允许各国运动员皆可参加奥运会,并在奥运会上增加了罗马的“人兽角斗”项目,从而打破了只有希腊人才能参加奥运会的传统,也否定了奥林匹亚的神圣性。    
    2。教育观念的变化    
    古希腊竞技运动的兴旺发达,是与希腊强调体育的教育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希腊城邦制度后期,教育价值取向发生变化,由过去追求“运动的人和智慧的人”的结合,逐渐趋向单纯培养“智慧的人”。身体活动的重要性大大降低,贵族也不再认真进行身体练习,日益贪图安逸享乐。奥林匹克的精神价值为物质利益的追求所取代,奥林匹克精神逐渐被淹没在物质利益的贪欲中,古代奥运会比赛中出现了营私舞弊、损人利己的不良倾向。人们对奥运会的兴趣一落千丈。    
    3。宗教冲突    
    公元393年,占领希腊的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宣布基督教为国教。因为奥运会是异教活动,所以下令终止了奥运会。公元426年,狄奥多西二世以基督教的名义,下令烧毁奥林匹亚的神殿和奥运会设施的残存部分,后来又经过地震和洪水,古代奥运会连同它的遗迹彻底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新北京新奥运知识讲座》 第三部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

    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    
    (一)奥林匹克运动复兴的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