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田居札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悠然田居札记-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宜悠躲过程氏伸过来的手:“二伯母,这里是我家。虽然地方不大,但我想站哪就站哪,不存在躲不躲。”

“这孩子,还在生二伯母的气,这会你可是有天大的运气。”

“哦?去给人家做小妾,跟当年的柳姨奶奶似得,死的不明不白,尸骨无存?”

程氏好悬才绷住脸上的笑:“二丫,二伯母知道你向来心大……”

“二伯母此言差矣,我一直老实本分,自懂事起就常去祖宅伺候奶奶。如今奶奶不需要我,我赶紧回来继续孝顺爹娘。心大的,应该是如今拖累沈家的四妹。”

面对她的丝毫不让,程氏一阵气喘,跟来的沈三家给她顺着气。

“四弟、四弟妹,咱们都是疼闺女的,三嫂自然明白你们所想。可这次要二丫,是人家县丞夫人的主意。她亲自叫过二嫂,言明只要二丫过去陪她,她就不计较此事。”

宜悠皱起眉,县丞夫人?莫非因为她说过的话,县丞夫人准备把她圈起来,随时讨好陈府那些主子?

程氏也缓过劲来,露出得意的笑。二丫进府后,顶了四丫犯下的事。反正四丫现在还小,等过两年她及笄,大家也都忘了这事,闺女还可以找户好人家。

至于黄花大闺女的洞房花烛,几坛美酒一点鸡血就能应付过去。

“二丫,进了县衙,绫罗绸缎随便你穿,珍馐美食随便你用。县丞夫人亲自要你,肯定会给你做脸面。”

对着那副恶心的嘴脸,宜悠逐渐走出紧张。就程氏一人看到,没有其他证人,那这事是不是真的还两说。

“二伯母,此事当真是县丞夫人所言,而不是沈家一厢情愿?”

“那当然,二伯母何时骗过你。”

宜悠冷笑:“二伯母何时没骗过人,长生你说,咱们二伯母话可信么?”

长生扯起稚儿软糯的嗓子,掰着指头:“二伯母上次说姐姐和虎子哥有什么,但一点都没有;上上次说没有切糕,可厨房明明放着好多;上上上次……”

一点点小事从他嘴里说出来,清晰的表达着一个意思。

“二伯母,长生一个五岁的孩子尚且知晓您的话不能信。侄女已经一十有五,爹娘也都过而立之年,难道还不如个孩子明白?”

“二丫可真是,非得让县丞夫人亲自派人走一遭,显得咱们沈家没规矩。”

宜悠眼珠子一转:“二伯母人往那一站,县丞夫人也知道沈家规矩到底是个什么样。空口无凭,除非见到县衙来人,侄女一家才能相信。”

后半句她没说出来,相信了,也不一定代表她会受人摆布。

她是农家良女,可不是四丫那种签了卖身契的傻瓜。

打圆场的沈三媳妇此刻也不知说什么好,刚想开口,她却看到侄女那似笑非笑的眼神。

“三伯母,侄女进城看到了个新的花样子,改天咱们再说说。”

她突然有些愧疚,前不久二丫还教过她独特的刺绣方法。可老三如今的悠闲日子,全赖有个把持着沈家的大哥。先前他们还不觉得,直到这一个月沈家出事,灌溉田地时他们家差点没了水。

落差出来,娘再劈头盖脸的训一顿,让他们务必保证二哥继续独揽大权。

“四丫,你再好好想想。”

“恩,我等着二伯母找人来,证明此事是真。”

一直皱眉沉默的沈福祥走到门边,掀起帘子:“要是没事,我们就不多留二嫂和三嫂。”

**

送走两人,沈家再次陷入了低气压。

李氏红了眼:“今年这是沾了什么晦气,大事一桩接一桩。”

“娘,你不用愁。这些年你和爹安于清贫,有个最大的好处。”

驼着背坐在门槛上抽烟的沈福祥回头,吐出烟圈:“什么好处?”

“那就是没有留下任何把柄,二伯那边虽然瞧不起咱们,可要真挑事,他们能找出什么理由。忠孝节义,爹娘可是没出任何差错。”

李氏点头:“那倒是。”

“所以再出什么事,都是二伯他们的错。本来我不想揭开此事,但如今已经没办法了。”

“姐姐,什么事?”

“小孩子别听。”

双手捂住弟弟耳朵,她飞快朝爹娘说一句话。听完后,沈福祥直接从门槛上摔下来。

“这……这……这不能说。”

宜悠摊手:“我就知道会是这样,娘,你不用再怀疑了。爹听到后第一反应是这不能说,而不是问这是不是真的,就说明他肯定知道此事。”

李氏瞪大眼:“天呐,这要说出来,沈家真得变天。”

“怎么着我也姓沈,如果不是到这份上,我怎么都不会说。”

沈福祥拍拍裤上的土:“二丫是怎么知道的?”

因为她活了两辈子,沈家那点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即便当年程氏没跟她说过,一点点蛛丝马迹串起来,也大体能猜出来。

但是这理由她不能说,倒不是不信任娘,而是连她自己也不确定,同样也不知从何说起。好在说出来时,她早已想好了法子能够自圆其说。

“爹你不也知道了,想想大伯捏着的那封遗书。这世上之事,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真的没别的法子?”

宜悠摇头:“爹,我们早晚要搬到城里去,难道你想让全家背上不赡养寡母的罪责?”

沈福祥坐上炕,事情太多,他一时间有些想不过来。闺女是铁了心要搬出云林村,而且这事一出来,娘该如何自处?

尽管早就算到会这样,但宜悠还是止不住的失望:“所以爹,这就是你下、大、力、气去报复二伯,不拦着我把柳姨奶奶的事捅出来的原因。

在你心里,二伯其实不配做这个族长。说难听点,你忍了那么久,不过是想借刀杀人?”

“福祥,你真是这么想的?”

戳灭旱烟,沈福祥拿起斧头走出去,一言未发。

“二丫,也许娘看错了你爹。”

母女俩抱作一团,宜悠想着前世那个崩溃的程氏。先前她也不确定,毕竟是那么荒谬的事,可如今她却完全确定。

这样的沈家,绝对不能再多呆。

“娘、姐姐,长生是男子汉,会保护你们。”

两人中间钻出一颗小脑袋,昂首挺胸硬装大人的模样逗乐了宜悠。长舒一口气,她打起精神来。

“娘,那事今天先不用管。不出明日,怕是二伯母就会自县衙找人来传达那层意思。如果不是县丞夫人的意思,我会让她吃不了兜着走;如果真是,那也得想办法让她转了念头,甚至对付二伯母。

在那之前,咱们得把这东西做完,毕竟这才是根本。”

“恩,快点做,明天包子不出摊,今天赶工把它做完。”

宜悠也拿起针,“二伯母闹这么一出,咱家少赚多少铜板。娘,想想办法,得让她把这些钱给咱们吐出来。”

“吐出来,吐出来……”

长生跳着重复,乌溜溜的眼中不带一丝烦恼。看着这样的弟弟,宜悠觉得,再高再恼人的坎儿,她也能想办法跨过去。

作者有话要说:如果有人猜对了宜悠把柄,那我就愉快的加更。

第42章 V章

狭窄的房间中,煤油灯燃了整整一晚。天明破晓;宜悠揉揉酸涩的眼眶;吹灭呛人的灯;掩上灯罩。

“娘,你去眯一会,剩下的我来就好。”

“不用;俩人一起做怎么也快。”

拗不过她,宜悠也不再多说什么。

“爹这一晚不知道怎么样,我出去看看。”

昨晚沈福祥出去后就再没进来;柴门没有动静,娘俩也知道他一直在院里。那么大个人;也不会像长生那样;叫人牵肠挂肚;忙碌的二人也没分多少心思。

“姐姐。”

刚好长生醒来,小家伙揉揉惺忪的睡眼,一副迷瞪的模样。宜悠看着他穿好衣裳,打开门栓,侧面冒出来的热气让她大吃一惊。

这么早,厨房怎么会生火?

踏出门一看,地窖的盖板敞着,篱笆墙边高高堆起的柴火也少了一半,厨房中源源不断,生出新的白烟。

有人在生火,反应过这一点,她抬脚走去,迎面刚好遇到走出来的沈福祥。

“爹。”

“二丫忙完了?”

简单的对话,父女俩之间的尴尬消泯于无形。宜悠心里不是不怨,可那时她亲爹,即便他糊涂又愚孝,可总归没害过她。

比上不足,但比起前世看着她两次小产丝毫无动于衷的陈德仁,她爹已经好太多。

“时辰快到了,今个我自己去赶集,你们娘俩歇歇。”

宜悠走进厨房,看到整齐的笼屉垒在灶台上。做完她和娘忙着刺绣,忙到没法分神注意外面的动静。

“爹,都是你自己做的?”

热气越窜越多,眼见包子到火候,宜悠敞开盖。直径三尺的蒸笼里,成人拳头大的包子整整齐齐码放,虽然不如她和娘平素包的好看,但也在水平线以上。

“我一个人闲着没事。”

“……”

突然她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包包子是个辛苦活。爹这一锅少说也有两百只,平日全家人忙活半天的活,竟然让他一晚上利利索索的全部完成。

“这,福祥,今天家里可离不开男人,要不我推着去?”

沈福祥抓起褂子穿上:“今天包子少,集又离家近。我推了去卖掉,回来啥事都耽误不了。不卖包子,去城里住咱们花什么?”

宜悠敏锐的抓到了最后一句:“爹,你是答应了?”

“我不答应能行?不过二丫你再想想,这事传到外面去,咱们往后也别想好好做人。”

“女儿肯定不会让咱家那样,爹你是在担心这个?”

沈福祥面露尴尬,他没女儿想得那么好。可他实在怕了妻女所不理,两害相权,他还是得保全自己家人。

“时候不早了,我先推着去。”

目送他的背影,李氏额头的皱纹伸展开,整个人身上阴沉的气息散掉不少。

宜悠攥紧手又松开,爹这是在反复无常中又一次做出了让步,将心中天平从宗族那边倾斜过来。对于他这样的性格,她已经不想再说什么。

“娘,这是最后一次。”

“苦了二丫……放心,娘会一直站在你们这边。”

宜悠拿起柳树下的木盒子,她爹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可人生已经如此的艰难,何必去想那些不开心。

“娘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