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父母怎么样管孩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美国父母怎么样管孩子-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被分裂的家庭里,孩子不是惟一的受害者。父母不仅要承担工作生活的重担,还要陪孩子练这练那,他们的压力也很大。在两岁的孩子需要有人照顾时,他们不能生病;为了儿子训练,他们要在10分钟内从办公室赶到足球场。很多时候,父母也在矛盾。虽然他们也知道,对一个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去朋友家过一晚上是合理的要求,但他不去训练,教练肯定会不满,另外,很快就有场重要的比赛,如果不参加训练就不能上场。父母想让孩子参加各种活动,尤其是不同于日常生活的社会活动,他们认为这样可以让孩子认识到生活残酷的一面:如果你想得到一些东西,就必须努力争取。    
      憎恨是一个“被分裂”的家庭里常见的情绪。毕竟,父母为孩子牺牲了很多,他们舍弃看电影、外出吃饭和安静地呆在家里的夜晚,他们这样做是“为你好”。为了赚足够的钱,他们必须加班、熬夜。他们知道让一个10岁孩子心怀感激是荒谬的,但至少应该合作一下。子女能够感到家长掩饰的愤恨和恼怒,通常他们会把对父母目标的疑虑埋藏在心里。知道父母为自己投入了太多的时间、金钱和精力,他们感到无法对父母说“不”。    
      我们自己的生活又怎样呢?我们的婚姻还稳固吗?当家庭重心一味放在孩子身上时,我们的婚姻也会出现问题。关心儿子球赛是否入选,记着周末开车看女儿比赛,这都比担心婚姻中潜在的问题容易得多。对现在的家长来说,婚姻的“工作”就是让孩子变得更“完美”。“威逼式”教育不仅让家长不再关心婚姻,由此带来的失望和憎恨还让家庭关系更加紧张。“如果孩子得不到冠军怎么办?”“入选不上球队怎么办?”“进不了名牌大学怎么办?”如果诸如此类的问题占据了家庭生活的全部,婚姻又有什么意义呢?一个刚上高一的女生因为“天赋不够”没能入选暑期音乐夏令营,她的父母为此非常失望,她告诉我说:“爸爸妈妈太生气了,他们甚至不再互相讲话。”    
      这就是典型的美国家庭,在崇尚高度竞争的文化的重压下,被“逼迫式家教”分裂。    
      我们通常感觉不到这些变化,甚至不知道自己丢掉了什么。很多家庭都未体会过和家人在一起安静、和谐地共度时光的乐趣,也从来没有想过生活可以是别的样子,在他们看来只有“好好干、好好玩”才是对的。    
      可以肯定的是,你不能指望孩子为你“拔插销”,只有父母才能让这一切改变。然而对很多人来说,即使是暂时的停顿也要比继续这样做下去困难得多。    
    


“管”的恶果孩子变得目空一切、自命不凡(1)

    我总是很忙,不喜欢去商店买衣服。直到有一天不能再拖了,我去了趟“香蕉共和国”。抓了几条适合我尺码的牛仔裤冲进试衣间后,却发现它们都太大了,可我并没有减肥。付钱时,我问收银员这些奇怪的尺码是怎么回事,“噢,”她回答说,“那是我们的‘虚荣心尺码’。”我的头脑中一亮,“对,虚荣心尺码!”    
      我们都在用“虚荣的尺码”,实际上,“虚荣心尺码”已经从试衣间潜入教室和家庭,被用在了孩子身上:成绩单上的B奇迹般地变成了A,“良好”变成了“优秀”,参与者都成了冠军。    
      也许你孩子的房间里也放满了奖杯和绶带。我儿子就有一个超大号的奖杯,甚至需要一间房子来专门摆放它。他从足球队的医疗室把它拾了回来,纯粹为了炫耀。我认识的一个5岁女孩在一次体操比赛中,被错发了的奖品,她甚至都不屑于换回来,她的房间早已堆满了各种奖品,这一点都不重要。当然在父母眼里,孩子们更是最棒的。然而,所有这些认可却造就了这样一代孩子,他们不知如何去应付那些奖杯和奖章后面的现实生活。    
      学校里的“虚荣心尺码”对孩子尤其不利,老师和家长们为了照顾孩子的情绪而忘记了学习的真正意义。莫琳·司多特曾写过一篇反对“自信运动”的很有力的文章。她说:“过去,自信心的培养从来就不是最主要的,而且人们认为自信并不是独立的,它是成功、努力工作和责任感的产物。只是近年来,在美国教育的历史上,单纯的自信心的培养才成了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她的观点是有争议性的。但无论如何,自信心的培养已经在教室、操场,最重要的是在家庭里产生了影响。这毕竟这是为了孩子好。当孩子回答错问题时,老师并不正面批评,而是问“这是另一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吗”?    
      “虚荣心尺码”本身并不可怕,它仅仅是一个让人感觉良好的花招。这就像调整体重计让我们的体重显得比实际要轻一样。但是,利用这种技巧教育孩子却会鼓励他们自命不凡的心态。他们期望世界围着他们转,觉得自己应该得到最好的东西,“有权”过最好的生活。这样,他们就很难做出符合道义的选择,也很难同情他人。这种做法也使家长很难分清什么是孩子想要的,什么是他们必须的。    
      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变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司博克博士是这方面的权威。严格的规则,正式的进餐时间,教条主义的育儿模式——男孩子不玩娃娃,孩子们必须在晚上八点以前睡觉——统统被修正。家长们不愿强制孩子,他们变得不再严厉教条,而是更易于沟通。这些改变大多有很好的结果,很多家长和孩子都很喜欢那种建立在尊重和理解基础上的新型亲密关系。但是在这种变化过程中,一些家长不假思索地就投入了这种流行的家教方式,甚至忽视了一般的常识。    
      例如,让孩子自己作选择,家长认为这样可以增强他们的能力。一个学龄前儿童就可以是这种家教方式的运用对象:“你愿意自己走到车上呢,还是愿意让我抱你过去?”“你愿意穿牛仔裤呢,还是针织裤?”在很多情况下让孩子自己选择是个不错的方法。但其实孩子往往并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他还是要上车,还是要穿裤子,父母提供了两种可接受的,对他们合适的选择,但这些选择并不具有决定性意义,而只是在限制他们时稍微放宽一些。    
      还有很多父母自欺欺人地相信他们的孩子有能力做出选择,而且不仅仅是在两种可能之中做出选择。这样家长很容易就会犯一个错误,即让孩子决定与他们的成熟程度和经验不相符的事情。实际上,即使有家长的提示,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负担,这种负担来自于选择所导致的失败的压力。其实,童年时期的一件乐事就是不必做出决定,不必做某种选择。    
      这种不恰当的选择不仅会造成孩子们的焦虑,更重要的是使他们不清楚自己在社会上的地位。慢慢的,真实和虚假的界限也模糊了。小山姆真的能够在巡洋舰型汽车和切诺基吉普车间做出选择吗?他真的相信是他在选择买哪一种车吗?在这种情形下,生活对孩子来说就成了一种挑战,没有魔石可以告诉他什么是真的,什么不过是开开玩笑。孩子们需要的是在那些有责任由他们自己承担后果的事上做出选择。如,你要是一直到最后一刻才开始做作业,那你不得不告诉老师你没有完成作业了。    
      自命不凡的孩子们觉得自己是万物的中心,应该得到关注,这种认识他们从小就有。他们不懂得容忍,所有的要求都会被满足,他们被宠坏了。家长们时刻关注他们的感觉——如果不带她去,她会多失望啊!如果他做得不好,会多伤心呀!——而不是将这些情况视为重要的学习机会。关心孩子的感受的这种冲动本意不错,但如果对孩子的需要过于敏感,有时就会产生反作用,孩子会因此失去培养他们情感和韧性的人生体验。    
      一位富有经验的高中指导老师不久前对我说:“这是我所见到的最难管理、最麻烦、最娇惯的一代。”这正是那种鼓励自命不凡的家教方式的恶果。    
      不久前一位母亲告诉我,她5岁的孩子总在学前班的课堂上捣乱,老师说她拒绝合作,不排队,在需要保持安静时哇哇乱叫,甚至还会讲脏话,这位母亲感到非常尴尬。当她向我讲述这些时,我要求她告诉我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她说女儿在家经常讲脏话,“我不知道她怎么想的,我可从来不会对我妈妈那样讲话”。她不会对自己的母亲那样讲话,是因为“妈妈不会容忍的”,同样,她女儿敢跟她说脏话,是因为知道她会容忍。这位母亲自己向女儿暗示了这样的信息。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些自命不凡的孩子是从哪里来的呢?为什么一些非常理智非常有思想的家长会容忍他们自己的父母永不会容忍的一些行为呢?为什么很多家长都觉得很多情况下孩子会比他们更有决定权呢?    
      对于很多父母来讲这都开始于一件只花费17美元的漂亮的连裤童装。这种感觉多好啊!只需要17美元就可以让你和你的宝宝高兴,这太有满足感了,并且还充满乐趣。开始时真得很便宜,几年后,情况就变了。在文具店你要买托卡玩具,在食品店要买糖果,此外还有漫画、玩具首饰等等。逐渐地,你彻底接受了新的角色:一个有份重要工作的人——让你的孩子高兴。谁能想到这个角色要扮演到什么时候呢?30年后,当他们不高兴时,你会发现自己甚至在为他们的心理咨询付钱!    
      对于父母来讲,设定界限太难了。我们现在面临的斗争要比我们父母严峻得多。我们小时候也没有像今天的孩子这样成为重要的营销对象。今天,任何一个吸引孩子的节目都穿插了很多广告。刚刚过完万圣节,广告人就一本正经地宣传一件在圣诞节时“必须拥有”的玩具。当然,孩子们对待玩具没有任何歧视,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