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一面派人到合淝求救,一面固守城池,坚壁不出。东吴诸将中有的建议堆筑土山攻城, 有的建议竖云梯、造虹桥攻城。吕蒙反对说,这些办法都需要好多天才能完成,那时合淝救兵一到,就不能取胜了。我军刚到,士气正盛,正可乘此锐气,奋力攻击。明天拂晓进兵,中午就可以破城。孙权照此办理,第二天五更便吃过早饭,迅即催动三军,大举攻城。东吴大将甘宁手挽铁链,冒着矢石,率先爬城,吕蒙亲自擂鼓助威,士卒个个腾踊而上。结果,刚到吃早饭时,便把皖城拿下。张辽的救兵赶到半路,得知皖城已失,只好悻然撤回。 有人认为,军队的迅速机动和闪电般冲击是真正的战争的灵魂。这话勿庸置疑。大凡用兵作战,先发制人贵速,主动攻击贵速,捕捉战机贵速。即使在战略持久的内线作战中,进行战役战斗进攻的外线作战,也贵在速战速决。这是因为:第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起攻击,可以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在短时间里,从军事到心理造成爆炸性的效果;第二,战场上情况变幻莫测;战机稍纵即逝,只有神速行动,才能捕捉战机,稍一迟缓,到手的胜利就会溜掉;第三,用兵是人力、物力消耗的过程,迅速的行动和进攻,就能在较快时间里解决战斗,从而减少战争消耗;第四,迅速的行动,可以在敌人来不及集结之前突袭,从而相对弥补了自己兵力的不足,常常能以少胜多,战绩显著。因此可以说,在千变万化的战场中,〃时间就是军队〃。
时间在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样适用于现代的经济竞争。〃时间就是金钱〃,是概括了现代时代特征的竞争经验之谈。它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来理解。从狭义来看,时间之所以等于金钱,是因为时间可以直接影响资金的价值。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同样数量的货币,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价值要发生变化。
从广义理解,时间影响资金的占用和周转速度。企业的生产资金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正是这种运动才能带来增值的价值。这种周而复始的运动,就是资金的周转。资金周转一次的时间越短,在一定时间内周转的次数就越多,占用的资金总额就越少,等量资金带来的增值就越多,经济效益就越好。因此企业要使等量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必须千方百计地加快资金周转。
时间影响机会的捕捉。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机会常常是腾飞的转折点,是成功的开启处。只有抓住机会,企业的经营战略才能奏效。机会存在的内涵是一定的市场需求;机会存在的外延便是特定的时间阶段。因此企业必须在某种需要出现的那段时间内,迅速采取行动。
时间对于捕捉许多偶然的机会,显得尤为重要。市场需求是一种必然,但这种必然常常以偶然表现出来。所以企业在竞争之中,经常遇到随机现象,经常和偶然打交道。就是说,会不时碰到各种偶然的机会。由于市场多变,竞争激烈,这些机会常常是珠玑一现,稍纵即逝,永不再来。如果不能迅速看准和抓住市场闪现的这些机会,反应迟钝,拖拖沓沓,就会被捷足者先登,遗恨不及。所以现代的竞争者要十分重视〃机会损失〃。对时间,争分夺秒;见机会,果断出击。
4、陆逊为什么迟迟不出战?
后发制人,治气制胜
在激烈的市场角逐中,许多企业家推祟〃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的用兵原则,力争抢先行动,先变于人,从而取得巨大成功。但是,还有一些企业家,持重待机,后人而发,却也做了一番世界。可见,竞争的谋略斑斓多彩,迂腐执拗者决难领略个中风光。
在这方面,《三国演义》同样奉献给人们一些智慧之果。它所描写的后发制人的精彩战例,依然具有可贵的启迪价值。
想当年,刘备亲率七十万复仇大军,连胜十余阵,势在吞吴。陆逊走马上任之后,命令部下坚持〃乘高守险〃,〃以观其变〃(第83回)。刘备求战不得,退又不甘,正值天气炎热,便把四十座大营全部移到林木茂密之处。陆逊一看时机成熟,动若脱兔,一把火烧了蜀国的七百里连营。
猇亭之战的跌宕起伏向人们表明:〃先发〃未必制人,〃后发〃未必制于人。《荀子·议兵》中指出:〃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孙子兵法·军争篇》也主张:〃后人发,先人至〃,认为:〃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以治待乱,以静待哗〃,〃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可见后发制人,深为兵家所瞩目。
竞争中的后发者所以也能制人,在于它在某些方面明显优于先发先变者。比如,先发先变,前景莫测,风险迭起,容易遭受挫折;而后人而发,前车可鉴,可以做好周密安排,成功的可能要大一些。再如,先发先变,近于开拓,遇到的困难较多,前进步履维艰;而后人而发,顺势而进,可以乘人之隙,击人弱点,容易轻取疾进。还有,先发先变,一切从头做起,投入较大,产品低级,经济效益往往不佳;而后人而发,可以学人仿人,改进质量,提高技术,降低消耗,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后发制人不可拘泥一法。企业家应该根据不同情况,不同时机,采取如下的一些各具特色的后发制人之术。
以逸待劳,待竭制人
古语说得好:〃物速成而疾亡,晚就而善终。〃在激烈的竞争之中,明智的企业家决不能意气用事,务争一时之高下。特别是面对强大于我的对手,更要注意避其锐气,以待其竭。
窥测方向,乘隙制人
当今市场无限广阔,并且不断变化发展,永无止境。因此先变者决难穷市场之尽。后发者则可静观变化,详加预测,抓住潜在需求,瞄准市场的〃空白点〃,乘虚而入,后来居上。
观人成败,窥短制人
先发先变,没有前人可鉴。后人而发,则可以从别人的成败得失中吸取经验教训,从而取人之长,避人之短。
学人仿人,反制其人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一条自然的法则。在市场竞争中后发者往往可以学习和模仿别人,节省自己的研制费用,并回马一枪,反制其人。
实行后发制人,还必须重视时机的选择
陆逊之所以后发而能制人,就是抓住了蜀兵骄躁、移营林间的大好机会。〃占对山黄忠逸待劳〃,也是一个出色的战例。当时魏国大将夏侯渊率领人马围住对山,大骂挑战,黄忠只是不出,因为法正在山顶举起白旗。等到魏兵疲倦懈怠,锐气已惰,许多人下马坐着休息,法正才把表示进攻的红旗举起。黄忠一见信号,便带领兵士一马当先冲下山来,夏侯渊猝不及防,被黄忠连头带肩砍为两段。在这次战斗中,后发制胜的重要原因,在于法正居高临下,观察敌情,把握好了出击的时机。它启示现代的企业家,若要熟练掌握后发制人的谋略,还必须练就把握时机的过硬本领。
5、千里送人头的用心
集中兵力,重点制胜
魏、蜀、吴三国的谋略家,都十分重视〃伐谋〃和〃伐交〃,把〃伐谋〃〃伐交〃和〃伐兵〃〃攻城〃巧妙地融为一体,交相辉映。其目的就在于破坏敌人可能的联合,为自己争取盟友,避免敌方的〃二对一〃,造成自己的〃一对二〃。东吴在杀了关羽之后,立即面临着魏、蜀两面夹击的危险。为了防止这种可怕局面的出现,孙权在密锣紧鼓中进行了一系列外交活动。他先是派人把关羽的首级转送曹操,目的在于使刘备怀疑东吴之杀关羽乃曹操指使,从而转恨曹操这条移祸于人之计被曹操识破了;接着遣使入蜀,向刘备作出许多重大让步,卑词求和,企图与刘备重修旧好这也遭到刘备的断然拒绝;最后,在蜀、吴交兵不可避免的形势下,卑躬屈膝,向曹丕〃写表称臣〃,终于迷惑了入主魏宫不久、尚不老辣的曹丕。虽然在以后的吴、蜀之战中,曹丕没有出兵援吴,但却保持了中立。这些灵活的策略使东吴扭转了战略上的被动,能够集中力量对付倾国入侵的西蜀。在这一点上,与孙权轾轩分明的是关羽。关羽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不懂得〃2》l〃这个简单的计数知识,先是拒绝东吴求婚,断了吴蜀之好,接着就出兵攻魏,结果腹背受敌,临死前几乎没有立足之地。
从哲学的高度来考察,集中兵力,攻其一点,正是抓主要矛盾的一般思想方法,因而对人们的各项社会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在经济竞争中,需要人力、物力、财力,但是,任何一个企业所拥有的这些资源总是有限的,特别是中小企业。这就是客观允许的可能性,这就是竞争的约束条件,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最有效地运用有限的资源,是竞争制胜的关键之一。
比如说,竞争需要选择正确的经营方向,高明的决策者不会面面俱到,搞小而全、大而全,而是充分发挥专业化的优势,明确自己的主要专业方向。因为唯专才能合,唯合才能大,唯大才能强。
竞争需要开发新产品,高明的决策者不会西瓜芝麻一起抓,而是有取有舍,开发数目恰当、经济效益高的主导产品,打出自己的〃拳头〃,创出自己的〃名牌〃,有些厂把这叫做〃得有自己的孩子〃。
竞争需要开拓新的市场,高明的决策者不会四面出击,分散力量,而是通过市场细分化,瞄准特定的消费者群,选择对实现经营目标最有利的市场面及市场定位,集中力量,扩大占有率,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竞争需要改造落后的技术,高明的决策者不会全盘翻新,一律引进,而是猴王霸桃,抓住关键,迅速取得效益。
竞争需要扩大规模,上新的建设项目。精明的决策者不会轻重缓急不分,把有限的资源天女散花,撒〃胡椒面〃,而是〃好钢用在刀刃上〃,集中优势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