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世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个人的世界-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与此同时,就像此前打击南联盟一样,美国开始大肆渲染塔利班政权的邪恶性。用布什的话说,“阿富汗人民受到残酷的待遇——很多人正在挨饿,还有很多人已经逃离。妇女被禁止上学。你可能因为拥有一台电视机而身陷囹圄。宗教活动只能在他们的领导人的支配下进行。一个人会因为胡须不够长而在阿富汗遭到监禁。”在白宫的调动下,美国媒体也积极投入到攻击塔利班的工作中来,很快便使美国在“宣传战”中占据了绝对优势。    
    不过,基于战略的考虑,美国并没有立即对塔利班宣战,而是先提出了四项要求:①将隐藏在阿富汗土地上的“基地”组织所有头目交给美国当局。②释放包括美国公民在内的所有被塔利班无理监禁的外国人,保护在阿富汗的外国记者、外交官和援助人员。③立即永久关闭在阿富汗的所有恐怖主义分子训练营地,向有关当局交出每一个恐怖主义分子及其支持系统中的每一个人。④允许美国进入所有恐怖主义分子训练营地,以确保这些营地不再进行活动。对这几点,白宫认为没有讨价还价或协商的余地,布什要求“塔里班必须采取行动,必须立即行动”。塔利班的选择只有两个:或者交出恐怖主义分子,或者遭到与他们同样的下场。     
    看上去,这几个要求似乎还有得商量,但事实上,塔利班已没有选择,因为塔利班若交出本.拉登,其境内偏激派人士必群起反对,造成塔利班的执政危机,由于塔利班早就面对民不聊生的内部压力,政权早已岌岌可危,经此打击,必然迅速垮台。在这里,“交出本.拉登”便成了美国除掉塔利班政权最好的借口,尽管此后白宫一再表示,美国政府的目标是打击恐怖主义组织,而不是推翻阿富汗的塔利班政权,但这充其量也就是给世人看看,行的是先礼后兵的策略,同时也让塔利班心存侥幸,涣散而不是凝聚他们的抵抗意志。    
    为了表现出美国“除暴安良”的决心,美国政府一方面许诺,将向阿富汗人民提供3。2亿美元援助,同时坚称,这场战争的敌人不是阿拉伯世界,不是伊斯兰教,也不是任何国家的人民,真正的敌人是恐怖主义分子本人和庇护并支持他们的政权,以便尽可能地鼓励塔利班政权,赢得国际社会更广泛的支持。    
    也正是从那时起,美国进行“政权更迭”的三大由头开始逐渐清晰化了,那就是:①对方是一个支持恐怖主义或者是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政权,它对美国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安全有着巨大的威胁;②对方是一个专制的、不民主甚至是邪恶的政权,它的人民渴望并需要解放,需要自由,需要民主;③美国的责任是推翻现有政权,帮助这个国家建设繁荣和自由的社会,美军是解放者,是和平的卫士。过不了多久,我们就会在美国的倒萨战争中无数地的听到上述言辞,而在与伊朗、朝鲜的矛盾关系中,美国人也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及前两个由头,而一旦决心走上战争之旅,第三个由头也将随之提出。    
    


第三章:阿富汗战争“顺利的战争”

    尽管目标已经十分明确,但布什在发动这场战争之前还是非常慎重,尽可能把一切都准备好。在打击阿富汗之前,白宫充分总结了越战和苏联入侵阿富汗的经验教训。10月11日,布什指出:“从越南战争中我们可以学到许多东西,我们不可能使用常规军和常规武器对付游击队。”他还说,这场战争不同以前,美国政府之所以会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沼,是因为当时是政客在决定战争的走向,而不是军事战略家在打仗。     
    为此,美国制定了周密的打击计划,而这些计划的制定者,正是日后在“倒萨”等“大业”中唱主角的沃尔福威茨等人。为了师出有名,获得联合国的授权是必需的。9月12日,联合国大会召开会议,通过了谴责在纽约、华盛顿和宾夕法尼亚州发生的“令人发指的恐怖主义行动”的决议案,并紧急呼吁国际合作,将凶犯、组织者和支持者绳之以法。此后,美国加快了反恐的外交努力,在短短的几天里,就获得了大多数国家的支持和同情。9月24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最新的反恐怖主义决议,授予美国对阿富汗境内的恐怖分子采取军事行动的权利,当天,美国众议院便投票通过了向联合国支付拖欠的5。82亿美元会费的决议,此前,美方曾经表示要在2002年底联合国完成必要的机构改革后才肯补交剩余的拖欠会费。不仅如此,在日后阿富汗的重建工作中,美国也把联合国推向了前台,这与2003年3月20日未经联合国授权发动伊拉克战争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美国的争取下,阿联酋和沙特决定断绝同塔利班的关系,而巴基斯坦也表示会支持美国的行动。由于有了联合国的授权,有了全世界绝大多数主权国家的支持和同情,美国得以在最短时间内建立起了一个广泛的“同情战线”,连一些长期与美国对立的伊斯兰国家也默不作声,这是美国有史以来所没有遇到过的。也正是因为这样,有强大后援的美国与孤立无援的塔利班本就实力悬殊的对抗变得更加无从较量了,美国也便得以空前从容地开始了这场战争。    
    与此同时,美国开始采取行动力求切断恐怖组织的财源,把恐怖分子“饿死”。9月24日,布什签署行政命令,正式冻结和拉登有关系的27个组织和个人在美国的财产。布什说,冻结拉登及其同伙在美国的资产,是全面打击恐怖主义分子的“财政基础”,“对恐怖分子的资金穷追不舍是找到他们形迹的途径”。这是美国在军事和外交领域展开对恐怖主义的围剿后,又在金融网络展开的新攻势。效果还是很明显的,截止10月12日,已有66个国家执行了查封恐怖主义资产的命令,全球有2000万美元的资产被冻结,110个国家与美国一起参加了阻止恐怖分子及其组织获得资金的多边行动。    
    “以夷制夷”是美国的又一良策。为了尽可能减少损失,减弱阿富汗民众和政治派别的反美情绪,五角大楼制定了“关门打狗”的战术,充分发挥“北方联盟”等反塔利班组织的作用,1而美国则主动把自己降格为辅助力量。令很多人始料不及的是,北方联盟军队11月13日早晨到达喀布尔郊外时,塔利班已弃城而逃,北方联盟很轻易地便立下了头功。尽管有些人担心北方联盟等会过河拆桥,但布什政府却十分相信自己的控制力,相信在阿富汗复杂的新形势下,新政府无法离开美国的“援助”——塔利班和基地组织仍蠢蠢欲动,阿富汗国内也是一贫如洗。事实也正是如此,在12月22日阿富汗临时政府上台后,美国继续保持了阿富汗的绝对影响力。此后,美国在“倒萨”时又故伎重演,大力支持伊拉克的反对派,而在伊朗问题上,美国也选择了支持伊朗国内的反对力量,尽管这样做效果没有像在阿富汗那样明显,但却已成为美国在“政权更替”斗争中的既定战术。    
    从“9·11”遇袭并发誓反击到10月7日开始阿富汗战争,美国总统布什之所以迟迟没有下令开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等待情报人员搜集到足够的信息。美国希望同塔利班打一场情报战,这不仅涉及侦察卫星以及间谍飞机,还包括人力情报,这些情报对于选择打击目标以及打击行动的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    
    不过,情报战也只是这场新世纪的“全新战争”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场战争之所以被视为全新的战争,就在于它有两个不同的战线,它调动了几乎所有可能调动的资源。在“看得见的战争”中,我们看到了90个国家2的参战,看到了美国相对塔利班政权所具有的巨大的军事优势,看到了美军空中打击的威力,3看到了一场戏剧性的战争,4看到了一场代价极小的“政权更迭”战争。5    
    而在另一条战线,“看不见的战争”也全面打响了。正如拉姆斯菲尔德所言,“公众一方面可能看到一些没有明显胜利结果的剧烈军事行动,另一方面也可能对一些导致重大胜利的行动全然不知。”6白宫相信,通过诸如信息战、心理战、分化战以及经济战等等这些看不见的战线,也许更能摧毁塔利班政权。于是,在另一条战线上,我们“看到”了宣传战、信息战、情报战、心理战、反间战,还有介乎两者之间的金融战和外交战。即便是各国的支持,也表现在不同的“战线”:有的提供外交支持,有的提供财政支持,有的提供后勤或军事支持,还有的提供情报支持;有些公开帮助美国,有些则在暗中秘密地提供帮助。    
    正是在各种力量的汇聚下,在全新战争观念的引导下,这场当初被视为有很大难度的战争,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就大局已定了。对这场“顺利的战争”,各方有着不同的认识,有人认为这是(美国)实力的胜利,有人认为这是多边合作的胜利,有人则认为是由于塔利班无能而拱手送上的胜利,但对阿富汗人来说,这似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像美国所许诺的那样获得安全和繁荣。    
    


第三章:阿富汗战争“喀布尔市政府”

    在塔利班溃败后,阿富汗一度出现了新气象:阿富汗妇女获得了新生,过渡政府建立了,国际社会的援助源源不断地到来。但好日子没过多久就遭遇了坏天气,2002年7月6日,两名身份不明的枪手在光天化日之下杀害了阿富汗副总统兼公共工程部长阿卜杜勒·卡迪尔,使世人为之震惊,而阿富汗局势的动荡也就此开始。    
    还在卡迪尔遇刺前,2002年6月14日,卡尔扎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经指出,经济重建、打击恐怖主义、犯罪和腐败,将是阿富汗过渡政府的工作重点,而这其中,恢复阿富汗的经济是重中之重,因为这不仅有助于消除塔利班的影响,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