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世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个人的世界-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头号嫌疑犯”。嫌疑犯的名单也很快列出。    
    布什此举被认为是“9·11”危机管理中的关键性之举。正如社会心理学家所说的,危机对社会和公众心理影响巨大的主要原因在于危机产生根源的不确定或不明确,探寻危机根源一方面可以暂时安抚公众心理情绪,保持社会稳定,另一方面是进一步采取措施的前提,事实证明,尽管这一名单未必十分准确,但却起到了稳定人心的作用。    
    为了稳定民心,布什不仅走向了危机的“前线”,也走向了教堂。布什意识到,在这个特殊的时期,美国人需要镇定,需要某种信仰的支持,他选择了基督教。他派专人接来了大主教,并参加了在华盛顿国家大教堂按照美国传统举行的弥撒,从而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参加弥撒的美国总统。尽管此前的历任总统都自认为是基督教徒,但布什无疑是其中十分虔诚的一位。早在好多年前,布什就曾声称,耶稣.基督是人类历史上最令他敬佩的哲人。    
    值得一提的是,布什有一个强有力的、团结的班子。应该说,布什是一个高情商的人,他不仅能够在自己的身边聚集一群精英,还能耐心、尊重、倾听他们的意见,而他所自谦的“能和这群人一道工作也是一件幸事”则深深打动了身边的人。还在布什担任得克萨斯州长时,他就决心组织一个建设性的政府,来到白宫,他仍然坚持这一主张,在这里,无论怎样强烈的个性都会得到包容,每个人都受到尊重,都有一片可以自由翱翔的天空,所有的摩擦都是前进中的摩擦,为的都是一个共同的目标,如果一个人受到攻击,其他人都会挺身而出,而不会看热闹或拆台。这个班子在平时也许会像布什一样显得平凡,但在危机中,却能够迅速汇聚起力量了,表现出坚强的斗志,迸发出惊人的能量来,由于所有的人都能独当一面,布什也便得以指挥若定,从容组织起反击来。    
    布什很清楚,国家的创伤和个人的创伤一样,先得恢复体力才能思考下一步行动,如果美国受此一击,复原时间太慢,过程太混乱,不但使恐怖分子的目的得逞,而且会使伤害波及更广泛的范围。因此布什要求国会同意拨发经费,协助纽约灾区清理现场,恢复正常活动,救助灾民和伤患。    
    布什本人也多次前往“灾区”慰问和安抚民众。布什还希望美国人民回到空中旅行中去,回到正常的工作中去,回到美国的生活方式中去。9月27日,布什从华盛顿乘坐“空军一号”前往芝加哥视察,其父老布什也从波士顿乘民航班机返回休斯顿。布什父子的行动希望说服美国公众相信,乘坐飞机是安全的。事实证明,布什的亲民姿态为他赢得了广泛的支持,对许多美国人来说,每天都能看到的布什的坚定的表情,是困难时期最好的镇定剂。    
    经济上的措施也必不可少。显而易见的是,至少在短时间内,“9·11”恐怖事件重击了美国经济,特别是经济信心。毕业于哈佛商学院并从商多年的小布什清醒地认识到,打赢反恐战的同时也必须搞好(经济)防守。为了拯救美国经济,美联储在“9·11”事件后不但向美国银行系统立即大量注资,提出了100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且还紧急降息0。75个百分点。    
    在布什政府采取多项积极金融政策的同时,美国国会也着手制定了刺激经济的财政计划,一直悬而未决的减税问题也终于在这个特定时刻有了突破。10月5日,在布什的敦促下,国会通过了600亿美元的减税法案。此间,为了帮助推动经济继续运转,国会还通过决议向航空业提供150亿美元的紧急援助(包括现金和贷款担保),来确保航空业保持运营和稳定,而银行业则筹集起7390亿美元资金以应付随时可能的贷款要求。    
    为了给消费者和投资者打气,布什多次表态,坚信美国经济前景乐观。9月22日,布什向全国发表广播讲话时说,美国经济受到了“9·11”恐怖袭击事件的冲击,但他认为美国经济从根本上讲仍是强健的。他强调,恐怖分子虽然摧毁了美国繁荣的象征——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却不可能破坏美国繁荣的根源。布什自信地说,“美国的财富不是体现在玻璃和钢材上,而是体现在美国人民的技术、辛勤劳动和企业家精神上,目前这一切与两个星期前一样强健。”这些话,都深深鼓舞了美国人民,也激发了人们战胜危机的斗志。    
    值得一提的是,布什政府还呼吁消费者保持冷静,“为国家而消费”。9月17日,切尼敦促美投资者和消费者,应持续扩大支出。他说:“我希望,美国民众在对恐怖事件的死难者进行沉痛哀悼的同时,应对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经济继续保持较高的信心。不要让任何外部事件影响到我们经济的活力。” 这也是布什的意思。事实证明,正是美国消费者不减的消费热情帮助了美国经济奇迹般地度过了那段最阴暗的日子,而布什政府的一系列举措也被证明是卓有成效的。    
    


第二章:布什的机会“防守反击”

    对于9·11之后的美国,民众的希望就是彻底打击恐怖主义,重建安全的天堂。布什很清楚这一点,并且很好地利用了民众的情绪,把反恐战争引向了一个对美国和他自己都很有利的方向。每天早上,在华盛顿、戴维营或在旅途上,布什总是以“威胁评估”——一份由美国情报机构和执法机构挑选出来的有关潜在的恐怖活动的资料汇编——开始其一天的工作,评估内容便决定了他这一天心情的好坏。2在“9·11”事件后的头几天,布什就要求提供有关摘要。他是第一位要求每天阅读如此广泛、详细的威胁评估报告的总统。布什的顾问说,这使他变得既敏锐又冷静。在局势得到控制之后,布什开始从战略的角度去评估和应对这场危机。    
     “加强防守” 是首先要做的事情。为了避免再遭恐怖主义的毒手,白宫加强了全国范围的安全防范,并立即成立了内阁级的“国土安全办公室”,并由宾夕法尼亚州州长、曾任陆战队军官的里奇出任主任委员。8个多月后,2002年6月6日,布什提议在此基础上成立“国土安全部”,并于当年11月25日签署法案正式批准成立了国土安全部。这一拥有17万员工的新的内阁部门总揽了财政部的海关署、秘密服务局、司法部的移民局、交通部的海岸防卫部队等22个部门,年经费近400亿美元,旨在加强交通安全、紧急情况应对、预防美国遭受生化及核武器攻击、保卫美国基础设施和汇总情报等4个方面工作,同时协调联邦政府各机构之间的反恐行动,防止美国再次遭到恐怖袭击。一句话,就是要以高度集中来增大反恐力度,提高工作效率。尽管该部的创建触动了多方利益,但布什升格“国土安全”的苦心却被广泛接受。事实上,在“9·11”之后的近两年里,美国本土保持了相对安定,布什政府的一系列增强国土安全的举措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为民众所认可。    
    虽然中央情报局在“9·11”恐怖袭击的防范上难辞其咎,但布什知道,在国难期间情报机构的作用是非比寻常的。因此,9月26日他特地前往华盛顿近郊的中央情报局总部视察,并表示对中央情报局和局长特内特深具信心。此后,中央情报局(CIA)等情报部门也确实加强了反恐方面的情报工作,但就像其历史上所扮演的蹩脚角色一样,CIA还是给布什添了很多麻烦,也背了不少黑锅,尤其是在2002年的“预警事件”和2003年的“伊拉克门”上,CIA都成了媒体和公众首要的攻击对象,而特内特则以主动承担责任的方式表现了对布什的忠诚。    
    坚决反恐的决心也必不可少,并且还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9月17日,白宫发布了布什接受一家媒体采访的内容,布什认为“反恐怖的战争将会持续两年以上”,他预见比两年还要长,将会有多个战场,并宣称“只要有任何恐怖分子建立政府,就需要进行一场战争。”    
    这是一个标志性的讲话。一方面,它表示了美国政府一定要剿灭所有地方的恐怖主义的决心,也就是说,只要还有恐怖主义存在,美国的反恐战争就会坚持下去,哪怕是十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也要把反恐进行到底。3 9月20日,布什在国会信誓旦旦地说,“我们的反恐怖主义之战以‘基地’组织为起点,但并不以此为终结。这场战争将会一直进行下去,直到我们找到、制止并捣毁每一个全球性恐怖主义组织。”    
    另一方面,布什暗示了对某些国家的战争。“只要有任何恐怖分子建立政府,就需要进行一场战争”的潜台词是,只要某个政府被认定与恐怖主义有染甚至就是一个恐怖主义国家,美国就会毫不客气地予以清除。9月18日,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从另一个角度谈到“持久战”的问题,他说:“很明显,即便拉登死了,他的组织网络也会四处袭击,因此问题显然不仅是拉登的威胁。”换句话说,解决恐怖主义问题不仅仅只是一个拉登的问题,还有很多恐怖组织和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需要对付。    
    有了目标就要全力以赴。9月13日,美国国防部副部长保尔·沃尔福威茨首先表示,反恐怖主义行动将是多方面的,“不能只动用军事力量,要动用美国政府的全部资源。”随后,布什肯定了他的说法,宣称不能光靠武器军队,要“利用一切资源”——外交、情报、执法手段、财政力量和战争武器,通过公开的和隐蔽的方式,来制服敌人。这种说法不久便成为一种模式,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都得到了充分体现。    
    尽管白宫上下说起反恐都慷慨陈词,但也有慎言的时候,尤其是涉及到“文明的冲突”的问题。虽然有人把“9·11”与“文明的冲突”联系在了一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