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世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个人的世界-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尽管白宫上下说起反恐都慷慨陈词,但也有慎言的时候,尤其是涉及到“文明的冲突”的问题。虽然有人把“9·11”与“文明的冲突”联系在了一起,但白宫立即否认了这种说法,它不想也不敢把基督教文明与伊斯兰文明对立起来。不过布什却出现了口误。9 月16日,布什在新闻发布会上称,“这次十字军东征,这场对恐怖主义的战争将是一场长期的战争。”他的这个用词,引起了一些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团体的不满。4观察家称布什很可能是说走了嘴,把自己自比为“东征的十字军”,为遇难的美国人报仇,横扫阿拉伯世界,也许正是一些美国人真实心态的流露。但为了争取阿拉伯国家的支持,白宫随即就此进行了正式道歉。美国国内也无人再提此事。    
    9月17日,布什还走访了华盛顿的伊斯兰中心,并且表示,“恐怖从来就不是真正的信仰。这不是伊斯兰教存在的理由。伊斯兰教代表的和平。”他坚持认为,“在这个国家里,佩戴面纱的女子不必害怕走出家门。否则,就不是我所了解的美国,也不是我所尊重的美国”。两天后,布什再次表示,美国决定对恐怖主义将发动的军事打击并不是针对全世界穆斯林,“无论从哪个方面,我们都没有把这看成是一场宗教战争。事实上,伊斯兰人民崇尚和平,穆斯林信仰是和平的信仰。在美国,有数百万的人信奉穆斯林,他们和我一样,也热爱我们的国家,在向国旗致敬的时候,他们和我一样坚定不移。”在此之后,美国政府一直极力避免把反恐与“文明的冲突”扯上关系,即便是该理论的提出者亨廷顿也著文否认这是一场文明的冲突。    
    在特定的氛围下,“以反恐划线”成为了一种新的联盟观念的基石。9月20日,布什在国会发表演说时指出,这场战争“不仅是美国之战”,也是“世界之战”,他要求“每个地区的每个国家现在都要做出抉择,你们不是站在我们这一边,就是站在恐怖主义分子那一边”,并声称任何继续庇护或支持恐怖分子的国家“都将被美国视为是敌对政权”。    
    也正是从那时起,一条红线开始在布什心中形成,那就是说,谁真诚地支持美国的反恐战争,谁就可能得到美国的善待,谁反对美国的反恐战争或者说被认为威胁到美国的安全,谁就是美国的敌人,迟早要付出代价。    
    事实上,从“9·11”后布什与各国领导人的沟通情况及各国的表态看,人们不难发现,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美国与其的关系。显而易见的是,对“9·11”感到兴高采烈的伊拉克,很快便上了白宫的“黑名单”,并在一年半后遭到了美国的军事打击,而此前与美国关系多少有些紧张的俄罗斯、中国和巴基斯坦则很快与美国缓和了关系,美俄关系甚至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让我们来看一下布什在“9·11”后几天里的通话记录:    
    9月12日,布什同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加拿大总理让·克雷蒂安、法国总统雅克·希拉克、德国总理格哈德·施罗德和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进行了交谈,并同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两次通话。    
    9月13日,布什同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意大利总理贝鲁斯科尼、沙特阿卜杜拉以及北约秘书长罗伯逊通了电话,表示要建立一个国际反恐怖联盟。     
    值得注意的是,白宫新闻秘书阿里·弗莱舍在9月12日下午举行的简报会上特意提到了两个国家,中国和俄罗斯。    
    弗莱舍介绍说,布什在两次通话中都感谢普京总统打来电话并于昨天发来慰问信。第一次通话持续了5分钟,第二次7分钟。 普京告诉布什,他已签署一项命令,于9月13日正午在全俄罗斯举行默哀并降半旗,以表达俄罗斯人民的愤怒和他们同美国人民的团结。弗莱舍说:“两位总统都表示将在今后几周内密切合作以反击那些对昨天的恐怖主义行为负有责任的人。”普京的明朗态度让布什感到非常满意,9月26日,布什即投桃报李地表示,车臣地区内有本·拉登的追随者并呼吁将他们绳之以法,从而一改过去对车臣问题的暧昧立场。10月11日,布什更是进一步表示,希望能和俄罗斯达成一种新型的战略关系。果然,7个月后,他在莫斯科与普京一同把美俄关系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弗莱舍另一个特别介绍的是布什同江泽民主席进行的大约10分钟的电话交谈。弗莱舍说,布什感谢江泽民对美国人民表示的慰问和关心,两位领导人也共同表示将一起努力打击恐怖主义。也正是从那时起,中美关系开始从上半年的“撞机”事件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9月13日上午,布什在记者招待会上又特别提到了他与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和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的电话交谈。在那个非常的时刻,这位感情丰富而率直的总统,对中俄这两个昔日潜在敌手的善意和支持有着特别的感受,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日后美国的对华和对俄态度。    
    另一个为布什所特别提到是巴基斯坦。布什对新闻记者说,巴基斯坦领导人佩尔韦兹.穆沙拉夫表示愿与美国进行合作。布什说,他赞赏这一表示,现在需要看看这样的表示究竟意味着什么。鉴于巴基斯坦态度明朗,美国对巴基斯坦相关核制裁很快被放弃,10月17日,布什还授意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再次向巴基斯坦提供5000万美元援助,从而使“9·11”事件发生后美国向巴基斯坦提供的援助达到了1亿美元。 当然了,使两国关系迅速发生转变的不仅是巴方的善意,更是出于打击塔利班和拉登的考虑。在写给鲍威尔的备忘录中,布什很坦率地说,对巴基斯坦进行援助符合美国的国家安全利益。     
    有了各大国和“关键国家”的支持,美国的反恐联盟的组建工作进展得十分顺利,截至9月30日,已有100多个国家对美国的反恐怖行动表示支持,有27个国家表示愿意给予美国部队飞越领空或着陆权,包括在中亚的前苏联共和国。就连伊朗都已答应,如果美国飞行员被迫在伊朗领土上着陆,它将帮助这些飞行员。5    
    就这样,在不到20天的时间里,一张大网已经张开,而捕捉的对象则是塔利班和本.拉登的“基地”组织。    
    


第三章:阿富汗战争政权更迭“首发式”

    与“9·11”当天的那个“漫长的6分钟”相比,布什生命中还有一个更“漫长的20分钟”,那是1998年2 月3 日,卡拉·法耶·塔克执行死刑的过程。卡拉·法耶·塔克是一个残忍的女杀人犯,曾扬言每一斧子她都能体验到快感。但在13年牢狱生活中,她进行了彻底的忏悔,看上去已经改过自新了。    
    这起死刑引起了很多美国人和外国人的同情。随着死亡的临近,整个美国都能听到鼓噪的声音:放卡拉·法耶·塔克一命。人们的反应异常强烈,让人不得不为之心动:死刑反对者抓住这个案子为自己的事业制造声势;彼安卡·杰格代表大赦国际飞临得克萨斯;约翰.保罗二世的特使特意致信给布什;大群的示威者在首府和州长府邸举行抗议活动;还有很多人不停地为她祈祷,并认定她是活着的见证人,见证了信仰赎罪的力量;就连布什的女儿都明确表示反对死刑。    
    面临着巨大压力的布什耐心地对女儿她解释了他支持死刑的道理,说他相信死刑可以“震慑夺取别人生命的人”,并解释了法律——得克萨斯处决的都是穷凶恶极的罪犯,“惩罚的目的在于预防”。为了公正,最终他还是下令处决了一个似乎改变了心灵和生活的女人,因为“每个人都需要为他所做的事情负责”。在“9·11”之后,这些话成为了布什及其一班人的行动纲领和精神指南。    
    政权更迭“首发式”    
    在目睹世贸大厦的一片狼藉时,布什已下定决心,要惩罚作恶的人。他坚定地说,“如果有人攻击美国,我知道我最急需的工作是保卫美国并抓到和找到他们。”在发誓消灭拉登的同时,拉登的藏身之地阿富汗很快便“爱屋及乌”地被列为美国第一打击目标。    
    之所以不放过塔利班,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布什政府已认定,阿富汗是“基地”组织的大本营。2001年9月20日,布什在国会对打击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发出了明确的信号,认定塔利班政权犯下两大罪行,一是“通过支持和庇护恐怖主义分子并向他们提供所需物品威胁着每一个地方的人”,二是“镇压自己的人民”。布什指责说,来自60多个国家的数以千计的恐怖主义分子,在各自的国家和邻近地区被招募后,被送到阿富汗等地的营地,接受“基地”组织的有关使用恐怖手段的训练,尔后,“他们被派回原地或被送到世界各国躲藏起来,策划邪恶的破坏行径”。     
    不仅如此,布什还提出了接近于“恐怖国家”的概念。 在国会演说中,布什特别提到,“基地”组织的头目在阿富汗有巨大的影响力,并支持塔利班政权控制了国内大部份地区。布什耐人寻味地说,“在阿富汗,我们看到的是‘基地’组织对世界的构想。”就这样,布什几句话就把阿富汗塔利班政权与“基地”组织紧密联系在了一起。这两句话的潜台词是:“基地”组织与塔利班狼狈为奸,互为依托,塔利班借助“基地”组织巩固政权,而“基地”组织则正在以阿富汗为基地向世界各地扩张,从某种意义上说,塔利班统治下的阿富汗正在蜕变为一个恐怖国家,也就是说,培植恐怖,制造恐怖,输出恐怖。这种提法在当时的情境下,具有极强的煽动力,使得世界上几乎没有国家再公开站在塔利班的一边,美国打击塔利班的阻力被减到了最小的程度。    
    与此同时,就像此前打击南联盟一样,美国开始大肆渲染塔利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