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82-丛飞震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4582-丛飞震撼-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件新奇的事情野火燎原般传遍全县,从此汉寿人送给丛飞一个雅号“大善人”。后来丛飞在汉寿县又资助了许多贫困学生,“大善人”的名声愈传愈广,他再来县城演出,他的歌声和种种精彩表演已经不重要了,人们争先传告的是:“快去看那个大善人啊!”    
    胡诗词——这位下肢瘫痪、用手走路的残疾人,一个四处漂泊的乞丐,后来的命运究竟如何,且待我们后面的报告。


《丛飞震撼》 第一部分插图(1)(图)




《丛飞震撼》 第一部分插图(2)(图)




《丛飞震撼》 第一部分插图(3)(图)




《丛飞震撼》 第一部分深度撞击(1)

    第一章深度撞击:“有点伤心,但不后悔”    
    1    
    发现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契机。同时,发现本身也是在创造历史。那些以发现为天职的勤奋的记者,每天都瞪大眼睛、竖起耳朵,期望捕捉到有意义或有意思的新闻线索。    
    今天,《深圳特区报》记者徐华的心情有点异常,她的眼睛是湿湿的。今天的发现让她的心有点儿伤有点儿痛,总想哭。    
    红灯,黄灯,绿灯……前面那几辆老爷车怎么启动这样慢!嘟嘟嘟——排在车队后面的徐华紧蹙眉尖猛敲方向盘,她恨不得把车顶到前车的保险杠上推着他们快点前进。    
    深圳没有春天。深圳似乎只有漫长的热夏。2005年4月,北方正是阳春三月的好日子,而深圳已经烈日炎炎酷热难当。幸亏昨天刚下过一场小雨,今天阳光如瀑,没有一丝风,满城的花草树木,叶尖儿都不动。放眼望去,在森林般的楼海中,在宽敞的深南大道上,造型独特的《深圳特区报》大厦高耸入云,玻璃幕墙映出亮丽的蓝天白云。大厦门前,车流有序地静悄悄地来去。临近中午,徐华终于驾着她那辆银灰色轿车驶进报社停车场,下了车,她挎上小提包匆匆向大厦入口走去。    
    每当看到和走近这座颇具现代化色彩的报业大厦,徐华就有一种隐隐的激动。在一个国家,具有某种重大象征意义的城市并不多。20世纪的后20年,深圳就是中国的象征。25年前,它不过是一个鸡鸣狗吠、穷困寂寞的小镇,而今已是居住着上千万人口的现代化大都市。其发展变化之快,在世界文明史上绝对是个奇迹。深圳以令人目眩的速度,以令人震撼的方式,石破天惊地崛起在中国的前沿并抵达世界的视野。在这里,在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历史进程中,雄心、野心、贪心、花心随着楼群、GDP数字和刷卡的速度一起疯长。深圳人太激情、太亢奋、太拼命、也太累了,因此有人不无伤感地总结:“天堂往右,深圳往左。”今天的徐华就有些伤感——为她刚刚采访过的人物——丛飞。    
    2    
    那是2005年4月5日中午,《深圳特区报》大厦进入短暂的宁静,各楼层走廊里静悄悄地见不着个人影。紧急采访,奔波忙碌,接听热线,像狗盯着骨头一样两眼死盯着电脑显示器,十指发疯般敲击着键盘……老记们都明白,你要在深圳活得好必须让自己像蚂蚁一样勤快。    
    忙碌了一上午,午餐后终于可以小憩一会儿了。徐华靠在办公间的沙发里昏昏欲睡。12时50分,她工作台上的电话急促地响起,恰在一旁的女同事刘娜怕惊醒周围小憩的同事们,迅速拿起话筒。    
    你是记者徐华吗?    
    不是,我是她的同事刘娜,请问你有什么事情?要我转告她吗?    
    我叫韦建城,是特区报的通讯员,有急事要找徐华,最好请她本人接电话!韦建城的声音很急切。    
    刘娜叫醒了徐华。徐华接过话筒。韦建城说,徐记者,我在特区报上看到您的热线,打了一上午电话,您不在。深圳有个歌手叫丛飞您知道吗?    
    倦意未消的徐华使劲搜索着记忆,听说过,我去采访什么活动,好像看过他演出,歌唱得不错。好像他还有什么新闻?对对,他是深圳义工联的义工,不少报纸报道过他的新闻……    
    韦建城的声音一下变得低沉喑哑。是的,就是他。丛飞这些年把挣的演出费都捐了,资助了山区不少失学孩子。可他最近得病了,胃出血,很严重,却没钱治病。有一次我和几个朋友带他去医院看病,因为没钱,医生让他住院他死活不住,我和几个朋友劝不住他,都哭了。最可气的是有几个受他资助的青年,大学毕业了,有工作了,对恩人的艰难处境却置之不理……徐记者,我求求你了,救救丛飞吧……    
    韦建城的声音有些哽咽。    
    别激动别激动,请您慢点说。徐华一下来了精神,她迅速抓过一支油笔,刷刷记录起来。    
    徐华,本书作者之一,哈尔滨人,大学毕业后进入《黑龙江日报》当记者,很快因脑勤、笔勤、腿勤而崭露头角。她曾与另一位《黑龙江日报》记者乔装打扮入住黑龙江省肿瘤医院,写出《非生理性病变》一文,揭露医风医德问题,引起强烈社会反响。1997年底,徐华来深圳采访,深深被高速发展、富有朝气的深圳所吸引,于是毅然南下,成为《深圳特区报》的记者。    
    2004年7月,徐华到深圳市平乐骨伤科医院看病,无意间听说了那里的老院长郭春园一桩桩动人的故事:为更好地医治病人,郭大夫经常不戴防护手套,在X光下一干就是几个小时,导致自己患上皮肤癌;许多年来,郭大夫经常为治不起病的患者垫付医疗费;作为一代名医,他捐献了13个祖传秘方,自己一家却过着清贫的生活……徐华被感动了,她不顾自己的病痛,经过深入采访,发表了长篇通讯《大爱无言——记深圳好医生郭春园》,一举轰动鹏城。2005年2月26日,惊悉郭春园大夫逝世,当晚,徐华含泪坐到电脑前,第二天便推出上万字的通讯《生命铸医魂》。    
    就在深圳人民感念郭春园的热潮还在继续的时候,韦建城的电话又强烈地拨动了徐华的新闻神经。    
    她坐在工作台那儿,紧张地思考着怎么办,从哪儿下手?她敏锐地意识到,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求助电话,这是个重要的新闻线索。丛飞的行为和经历显然有着很特别的意义,里面一定有许多感人的故事,蕴含了许多值得思考的东西,必须立即行动!    
    想定了,徐华匆匆下楼,把装着采访本、录音笔的拎包扔在旁边车座上,然后踩下油门急驶而去……


《丛飞震撼》 第一部分深度撞击(2)

    3    
    高度的亢奋,极度的紧张,然后是深度的疲惫。    
    但是,疲惫之极的徐华依然一连数天夜夜难眠、毫无困意。身在商海的老公开玩笑说,这些日子你的眼睛怎么总跟美军探照灯的,贼亮!可她深更半夜在电脑上敲稿子时,老公却发现她流泪了。    
    这些天,徐华风雨无阻,晓出夜归,先后采访了丛飞的家人,采访了深圳市义工联几位领导(“义工联”,即义务工作者联合会,国际上通常称为志愿服务者),采访了丛飞资助的部分贫困学生和许多残疾人士。听着那一声声动情的、催人泪下的叙述,丛飞为社会、为贫困山区孩子们无私奉献的形象渐渐在她心中鲜活起来,高大起来。徐华发现,在深圳,丛飞一直是个不大不小的新闻人物,各类媒体对他常有报道,但大都是丛飞参与各种公益活动的消息。对于丛飞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状态,公众还很不了解。许多年来,丛飞为资助山区里的贫困学生和许多残疾人,省吃俭用,废寝忘食,不辞辛苦,拼命工作和演出,把挣来的钱大部分都捐了出去。但是,从2005年初,丛飞的名字渐渐从媒体上消失,因为他病倒了,无法参加社会活动了。人们不知道,这时候的丛飞竟然陷入一贫如洗的境地,因无钱治病,不敢住院,只能靠一些廉价药物维持着……    
    20多位丛飞的亲人、朋友和资助对象,只要向徐华谈起丛飞,只要说起丛飞这些年的资助、义演、捐献、辛苦,都有说不完的话,都忍不住内心的激动,一次次地哽咽难言,一次次地泪流满面——为他倾其所有的无私奉献和博爱精神,也为他终于被累垮的身体和贫病交加的艰难现状。    
    采访中,徐华也跟着流泪。从当记者之后,她第一次为一个采访对象流这么多眼泪!同时,她默默思考着一个看起来有些令人费解的问题:在人们越来越看重实际利益和个人享受的今天,在金钱、豪宅、靓车成为人们的梦想和成功标志的当下,丛飞这种近乎彻底的无私行为显然有些“出格”,因此有许多人、包括他的父母都不理解他,有人叫他“疯子”,有人骂他“傻子”……那么,丛飞这样做到底是为了什么?怎样解释他的行为?究竟是什么样的动力支撑他走过漫漫10年的奉献之路?    
    徐华希望能抵达丛飞的内心世界。    
    4月10日下午,徐华找到丛飞的家——地处罗湖区的一幢高层住宅楼。来到14层4号房门前,首先映入眼帘的那扇防盗门让她颇为吃惊:铁皮中间裂着一尺多长的窟窿,门锁也已失灵,房门只能虚掩着。徐华在铁门上轻轻敲了几下,一位身着湖蓝色裙装、大约二十三四岁的年轻女性给她开了门。哦,一张多么美丽妩媚的脸庞啊!洁白光润的肤色,小巧柔美的嘴唇,光彩照人的大眼睛,再配上苗条的身材,乌黑的秀发……徐华不禁暗暗有些惊讶。    
    我是深圳特区报记者徐华,您是……她小心翼翼地问。    
    请进吧,我叫邢丹,是丛飞的妻子。邢丹微笑作答,她的声音轻轻的柔柔的,像鸟儿的呢喃。    
    进了屋,丛飞正病恹恹躺在床上,床头柜上堆了许多药包药瓶。对比家里摆放的演出照,舞台上的丛飞曾经那么风度翩翩、气宇轩昂,眼前的他却明显消瘦了,原来丰实的脸蛋、宽厚壮实的肩膀消失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