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艺术两小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给艺术两小时- 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了一个弯,有学问的设计师在拐弯的地方使尽了本事,盖了一座万寿宫,宫外左侧
还点缀一座小白塔。于是,成天就能在桥上欣赏好看的倒影。
    城里城外都是密密的、暗蓝色的参天大树,街上红石板青石板铺的路,路底下
有下水道,蔷薇、木香、狗脚梅、橘柚,诸多花果树木往往从家家户户的白墙里探
出枝条来。关起门,下雨的时候,能听到穿生牛皮钉鞋的过路人丁丁丁地从门口走
过。还能听到庙中建筑四角的“铁马”风铃丁丁当当的声音,下雪的时候,尤其动
人,因为经常一落即有二:尺来厚。
    最近我在家乡听到一个苗族老人这么说,打从县城对面的“累烧坡”半山下来,
就能听到城里“哄哄哄”的市声,闻到油炸粑粑的香味道。实际上那距离还在六七
里之遥。
    城里多清泉,泉水从岩石缝里渗透出来,古老的祖先就着石壁挖了一眼一眼壁
炉似的竖穹,人们用新竹子做成的长勺从里头将水舀起来。年代久远,泉水四周长
满了羊齿植物,映得周围一片绿,想起宋人赞美柳永的话:“有井水处必有柳词”,
我想,好诗好词总是应该在这种地方长出来才好。

                        (摘自《太阳下的风景》)

                                  之二

    凤凰县是一座山城,城墙沿山蜿蜒而成,上上下下绣成一个个不大的花边。现
在的人口也不过才17000人,半个多世纪以前的居民想必就更少了。
    北门城外有一条清水河,河底满是卵石和房子般大小的石块。行家们在那儿钓
鱼,孩子在那儿洗澡(我们把游泳都叫做洗澡,大小苍蝇和蚊子一律部叫蚊子)。
    河上游,绕几道弯就是苍翠之极的峡谷,两边的竹林和古树盖满了山岩,太阳
要在一定时候才照得到某块地方。黄鹏和画眉在里头唱歌,高高的岩石上懒洋洋躺
着等太阳的豹子。
    大清早,太阳隔着浓雾照得满河通亮,北门河岸尽是洗衣的女人,用“芒槌”
在使劲地捶着衣裳,大着嗓门说话。有时候不知什么原因就在河边打了起来,滚在
水里搏斗!……可恨的是,交战双方的年轻丈夫居然搭着肩膀坐在城垛子上观战,
褒贬着战况的得失。
    河下游有一组密集的景色。
    一座挂满了高高低低房子的三拱桥。桥上依然一条街肆,卖粉面糕点,针线,
中药材,年节用的纸钱神供,绣货,衣着,皮货,皮鞋,过路伙食,丹膏丸散,老
鼠、跳蚤药……
    



    桥左河边一排吊脚楼延伸到红岩的地方就开始拐弯了,以下的楼房大多夹着盛
开的桃杏花和桔柚果木。桥右近处一座小山名叫“诸葛亮”,其实是诸葛武侯寺,
山上多高树,适于乘凉和远眺。端午节划龙船的时候光看这山上坐满了密密麻麻的
苗族阿雅就不算自来凤凰一趟了。
    岸边有打铁铺。一般说,铁匠的脾气都不太好,眼睛鼓鼓的,而且瘦,但是力
气大。他不像屠夫,屠夫们会蹲在案桌里头用火锅子炖好吃的东西,喝大碗的包谷
烧酒,粗着嗓门放肆地讲下流话。铁匠不同,他们深沉,说一句话有两斤的分量。
徒弟努力用心思领会师傅的意思,长大也好像师傅那样工作。他们倾前倒后地拉风
箱:从炉膛夹出红通通的原料来敲打。徒弟抡重锤,师傅拿小锤,看起来不公道,
实际上小锤是根音乐指挥的指挥棒。三两个人按照一声号令敲打起来,四射的钢花,
威严到家。事情完了,利用余火,架上饭菜锅,糊里糊涂吃一顿饭完事。铁匠家请
客是没有什么好吃的,连他们家的饭菜都很“严肃”。
    但是岸边的铁匠打铁能弄出很好的声音。打个比方,你用一个大碗盛大半碗水,
你轻轻敲着碗边再让它荡漾起来,那种声音放大一万倍,就是大桥边铁匠打铁的声
音。说的是荡漾与回声。三面是山一面是桥,底下是水!一个岩石造成的大碗盛满
的水……
    这里把山鹰叫做岩鹰。大桥边的岩鹰很多,老是在空中盘旋,然后一下子窜起
来把水里的鸡肠鸭肚叼在爪中。它们嘤嘤地叫着,十分之自在。
    正对着大桥的地方叫万寿宫,有精致的楼间和十余棵古柏,门口石板砌的平台
可看到大桥及左右的正面风光。柏树长得森穆可敬,一种什么白鹤和灰鹤经常在上
头做窝。宫右边的民房群设计得很花心思,一扇扇糊着白纸的窗子很叫人动心。万
寿宫过去租给人做道场,几天几夜锣鼓喧天。晚上放荷花灯,眼看着几百盏发着温
暖粉红光点的荷花,伴着萧笛细打漂到远远的下游去……
    再下去是“蛮寨”,许多桃李花和梨花树木,清明节上那儿挂坟,坐在嫩草坡
上吃“社饭”。
    城里头全是青石红石铺成的街道,石板下有水渠以消化积水。下雨的时候,半
夜三更能听到墙外穿钉鞋路过的行人,庙宇檐角铁马风铃的声音。
    凤凰山上有庙,庙里有和尚道士和尼姑。孩子们不太喜欢尼姑,剃光了头的面
孔,缺乏营养,表情呆滞,看了令人失望。女人天生应该可爱,和颜悦色,会唱山
歌,会骂人。她们不可能会。她们只会念经,而且难听。孩子们只佩服她们一样,
住在山上的大庙里居然不怕鬼,甚至相信她们真的有点什么法术。
    和尚就不同,可爱得多。首先是跟他们开玩笑不生气,穿着也很有点意思,尤
其是腿上那一副绑腿很像是真的快客装扮。他们时常提了根禅杖,捏了个钵子到处
化缘,精神得很。
    道士们比较孤僻,有副自高自大脱离群众的神气。孩子们进道观去看点什么马
上就给轰出来。但是孩子们好奇,总有办法趴在墙头看他们过日子,原来他们跟同
伴在一起的时候也会哈哈大笑,也会骂娘,也谈一些令我们大吃一惊的东西。他们
的长相有意思,穿着也令孩子看了舒服。那一股长胡子留得确实好玩,和书上画的
一模一样。
    住在山上庙里又不是和尚、尼姑、道士的,是一个打更报时的妙人。
    黄昏一到,观景山就会响起“更梆子”声。九点以后,二更开始直到天亮,
“更”声就会不绝于耳。众人皆睡他独醒。众人在他“更”声的摇篮中安息。
    准确,忠于职守成为习惯,加上他整个上午在山上熟睡,人们几乎偶尔才想到
他。例外的是半夜里哪家失火,他就会马上敲出密集的“更”声报警,某种节奏点
子使内行人一听就明白是城内外哪个方向出的事。
    换“更”的时候他也敲出三两分钟的密集点子。这位孤独而寂寞的“更”手,
对自己这份职务是颇为精益求精的,下午睡醒下得山来,他会在街上拉住一个熟人
问:
    “如何?三更换四更的那个点子密不密?”
    “‘潮神’!哪个三更半夜躺在床上听你换更!”(“潮神”是精神病的土话)
    “没听到是不是?那么今夜间你注意听,我再认真来一盘!”
    他图什么呢?有什么好图呢?神圣的职务并非都是通俗易懂的。没有谁爱过他,
连他曾经以诗情抒发过的“摇头摆尾踱方步,学堂女生随侍着”两句愿望也没有实
现,所以也没有子女。什么时候离开人世呢!谁也记不起来了。
    小学在傍山的一座高坡上,孩子们学过四书五经,诗词欣赏,也学过自然科学
和“的、了、吗、啊”。校舍很古老,周围是庙、寺,有许多菩萨。一座幽静异常,
满布奇石怪壑的石莲间就在学校的左边,石级、亭台、庙宇给一种结黄果实的名叫
“毗利扒子”的树阴层层覆盖,几乎不透阳光。这真真算得上是留给后人的一个高
尚而聪明绝顶的建筑艺术遗产。
    不能说,那个时候的学生都是驯服的。
    尽管你学校办得再好,对子学生来说几乎都是牢笼。学校和社会相比,知识和
有趣范围的悬殊是显而易见的。
    上学的路上,出东门向南门沿城墙半里地,整条“边街”都是雕刻菩萨的。今
天才是一个雏形,五天后就会变成一座神形俱备的坐式观音。怎能不令一个在课堂
呆坐的孩子悬念?
    城的另一头有纸扎铺,竹蔑片扎成的一丈多高的鬼王架子,一天工夫糊上了纸,
三天之后全描上了金碧辉煌的颜色。由于铺面大小,而不得不在街上进行工程操作。
半夜三更来了暴雨,孩子便会为那个不幸被淋坏了的鬼王惊醒。
    一位姓侯的哑子,是凤凰孩子们的艺术旗手。他的作坊是孩子逃学的庇护所。
他的风筝、狮子、龙灯的手艺是全城好手之冠。他和他的外婆相依为命。隔三两年
就会发一次疯,到处跑,吃狗屎,然后又正常起来继续做他的风筝,画精彩的古代
人物。从哪里学来的本领?谁也不知道。完全是一套永乐宫壁画的元代绘画传统。
他的经历至今仍然是一个谜。
    西门坡底下,、一个没有妈的七岁苗族孩子,用墙上剥下来的石灰,在石板上
画画,画人骑水牛,水牛过河,苗妹崽放马,水门口木船运桔子、甘蔗,老师长坐
八顶拐……生动而精确。他流着两条又长又黄的鼻涕,在他的画前,流不流鼻涕就
算不得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了。遗憾的是他爸爸不喜欢让别的孩子跟他一道,怕别的
孩子伤害他罢?叫他一声,孩子马上起身往回走进他那又小又黑的屋子里去。这真
使人怅惘而忧郁。
    一位杨老先生教孩子们《古文观止》,有时还讲一点音韵知识给孩子们听。有
一天上课的时候,赤塘坪远远传来杀人的号音,孩子们一哄而起地跑得精光。
    那时候赤塘坪经常杀人。杀人就是斫脑壳。10岁、8岁大的孩子,那时都看过斫
脑壳。成人们聊天时,常提到哪一个犯人挨斫之前值价的气派和哭哭啼啼不中用的
表现。为什么要杀这些人的问题却很少为人谈起。一个人的权力大到说杀谁就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