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3》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上下五千年3-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呢。”说着,他把一车金银原封不动地退了。 
    建成受到尉迟敬德的拒绝,气得要命。当天夜里,元吉派了个刺客到 
尉迟敬德家去行刺。尉迟敬德早就料到建成他们不会放过他。一到晚上,故 
意把大门打开。刺客溜进院子,隔着窗户偷看,只见尉迟敬德斜靠在床上, 
身边放着长矛。刺客本来知道他的名气,怕他早有防备,没敢动手,偷偷地 
溜回去了。 
    建成、元吉一计不成,又生一计。那时候,突厥进犯中原,建成向唐 
高祖建议,让元吉代替李世民带兵北征。唐高祖任命元吉做主帅后,元吉又 
请求把尉迟敬德、秦叔宝、程咬金三员大将和秦王府的精兵都划归元吉指挥。 
他们打算把这些将士调开以后,就可以放手杀害世民。 
    有人把这个秘密计划报告了李世民。世民感到形势紧急,连忙找他舅 
子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商量。两人都劝李世民先发制人。李世民说:“兄弟 
互相残杀,总不是件体面的事。还是等他们动了手,我们再来对付他们。” 
尉迟敬德、长孙无忌都着急起来,说如果世民再不动手,他们也不愿留在秦 
王府白白等死。李世民看他的部下十分坚决,就下了决心。 
    当天夜里,李世民进宫向唐高祖告了一状,诉说太子跟元吉怎么谋害 
他。唐高祖答应等明天一早,叫兄弟三人一起进宫,由他亲自查问。 
    第二天早上,李世民叫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带了一支精兵,埋伏在皇 
宫北面的玄武门,只等建成、元吉进宫。 
    没多久,建成、元吉骑着马朝玄武门来了,他们到了玄武门边,觉得 
周围的气氛有点反常,心里犯了疑。两人拨转马头,准备回去。 
    李世民从玄武门里骑着马赶了出来,高喊说:“殿下,别走!”元吉转 
过身来,拿起身边的弓箭,就想射杀世民,但是心里一慌张,连弓弦都拉不 
开来。李世民眼明手快,射出一支箭,把建成先射死了;紧接着,尉迟敬德 
带了七十名骑兵一起冲了出来,尉迟敬德一箭,把元吉也射下马来。 

    东宫和齐王府的将士听到玄武门出了事,全部出动,猛攻秦王府的兵 
士。李世民一面指挥将士抵抗,一面派尉迟敬德进宫。 
    唐高祖正在皇宫里等着三人去朝见,尉迟敬德手拿长矛气吁吁地冲进 
宫来,说:“太子和齐王发动叛乱,秦王已经把他们杀了。秦王怕惊动陛下, 
特地派我来保驾。”高祖这才知道外面出了事,吓得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宰相萧瑀等说:“建成、元吉本来没有什么功劳,两人妒忌秦王,施用 
奸计。现在秦王既然已经把他们消灭,这是好事。陛下把国事交给秦王,就 
没事了。”到了这步田地,唐高祖要反对也没用了,只好听左右大臣的话, 
宣布建成、元吉罪状,命令各府将士一律归秦王指挥。过了两个月,唐高祖 
让位给秦王,自己做太上皇。李世民即位,就是唐太宗。 



                        145 魏征直言敢谏 



    玄武门之变后,有人向秦王李世民告发,东宫有个官员,名叫魏征, 
曾经参加过李密和窦建德的起义军,李密和窦建德失败之后,魏征到了长安, 
在太子建成手下干过事,还曾经劝说建成杀害秦王。 
    秦王听了,立刻派人把魏征找来。 
    魏征见了秦王,秦王板起脸问他说:“你为什么在我们兄弟中挑拨离 
间?”左右的大臣听秦王这样发问,以为是要算魏征的老账,都替魏征捏了 
一把汗。但是魏征却神态自若,不慌不忙地回答说:“可惜那时候太子没听 
我的话。要不然,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秦王听了,觉得魏征说话直爽, 
很有胆识,不但没责怪魏征,反而和颜悦色地说:“这已经是过去的事,就 
不用再提了。”唐太宗即位以后,把魏征提拔为谏议大夫(官名),还选用了 
一批建成、元吉手下的人做官。原来秦王府的官员都不服气,背后嘀咕说: 
“我们跟着皇上多少年。现在皇上封官拜爵,反而让东宫、齐王府的人先沾 
了光,这算什么规矩?”宰相房玄龄把这番话告诉了唐太宗。唐太宗笑着说: 
“朝廷设置官员,为的是治理国家,应该选拔贤才,怎么能拿关系来作选人 
的标准呢。如果新来的人有才能,老的没有才能,就不能排斥新的,任用老 
的啊!”大家听了,才没有话说。 
    唐太宗不记旧恨,选用人才,而且鼓励大臣们把意见当面说出来。在 
他的鼓励之下,大臣们也敢于说话了。特别是魏征,对朝廷大事,都想得很 
周到,有什么意见就在唐太宗面前直说。唐太宗也特别信任他,常常把他召 
进内宫,听取他的意见。 
    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征说:“历史上的人君,为什么有的人明智,有的 
人昏庸?”魏征说:“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就明智;只听单方面的话,就 
昏庸(文言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他还举了历史上尧、舜和秦二世、 
梁武帝、隋炀帝等例子,说:“治理天下的人君如果能够采纳下面的意见, 
那末下情就能上达,他的亲信要想蒙蔽也蒙蔽不了。”唐太宗连连点头说:“你 
说得多好啊!”又有一天,唐太宗读完隋炀帝的文集,跟左右大臣说:“我看 
隋炀帝这个人,学问渊博,也懂得尧、舜好,桀、纣不好,为什么干出事来 
这么荒唐?”魏征接口说:“一个皇帝光靠聪明渊博不行,还应该虚心倾听 

臣子的意见。隋炀帝自以为才高,骄傲自信,说的是尧舜的话,干的是桀纣 
的事,到后来糊里糊涂,就自取灭亡了。”唐太宗听了,感触很深,叹了口 
气说:“唉,过去的教训,就是我们的老师啊!”唐太宗看到他的统治巩固下 
来,心里高兴。他觉得大臣们劝告他的话很有帮助,就向他们说:“治国好 
比治病,病虽然好了,还得好好休养,不能放松。现在中原安定,四方归服, 
自古以来,很少有这样的日子。但是我还得十分谨慎,只怕不能保持长久。 
所以我要多听听你们的谏言才好。”魏征说:“陛下能够在安定的环境里想到 
危急的日子,太叫人高兴了(文言是‘居安思危’)。”以后,魏征提的意见 
越来越多。他看到太宗有不对的地方,就当面力争。有时候,唐太宗听得不 
是滋味,沉下了脸,魏征还是照样说下去,叫唐太宗下不了台阶。 
    有一次,魏征在上朝的时候,跟唐太宗争得面红耳赤。唐太宗实在听 
不下去,想要发作,又怕在大臣面前丢了自己接受意见的好名声,只好勉强 
忍住。退朝以后,他憋了一肚子气回到内宫,见了他的妻子长孙皇后,气冲 
冲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很少见太宗发那么大 
的火,问他说:“不知道陛下想杀哪一个?”唐太宗说:“还不是那个魏征! 
他总是当着大家的面侮辱我,叫我实在忍受不了!”长孙皇后听了,一声不 
吭,回到自己的内室,换了一套朝见的礼服,向太宗下拜。 
    唐太宗惊奇地问道:“你这是干什么?”长孙皇后说:“我听说英明的 
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现在魏征这样正直,正说明陛下的英明,我怎么能不 
向陛下祝贺呢!”这一番话就像一盆清凉的水,把太宗满腔怒火浇熄了。 
    后来,他不但不记魏征的恨,反而夸奖魏征说:“人家都说魏征举止粗 
鲁,我看这正是他妩媚可爱的地方哩!”公元643年,那位直言敢谏的魏 
征病死了。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一个人用铜作镜子,可以照见 
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看到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作 
镜子,可以发现自己做得对不对。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了。”由 
于唐太宗重用人才,能采纳大臣的直谏,政治比较开明,而且注意减轻百姓 
的劳役,采取了一些发展生产的措施,唐朝初期经济出现了繁荣景象,社会 
秩序比较安定,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做“贞观之治”(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 



                        146 李靖夜袭阴山 



    唐太宗即位初期,中原战事虽然结束,但西边边境上还很不安定。特 
别是东突厥,当时还很强大,成为唐朝主要的威胁。太原起兵以后,唐高祖 
一心对付隋朝,只好靠妥协办法,维持了和东突厥的和好关系,但东突厥贵 
族仍旧不断侵扰唐朝境界,闹得地方不得安宁。 
    唐太宗即位不满二十天,东突厥的颉利(颉音jié)可汗率领人马十 
多万,一直打到离长安只有四十里的渭水边。颉利以为唐太宗刚即位,未必 
敢抵抗,他先派出使者进长安城见唐太宗,扬言突厥兵一百万,马上开到。 
    唐太宗是见过世面的人,他不理颉利的威胁,把使者扣押起来。他先 
布置长安的唐军摆开阵势。接着,又亲自带了房玄龄等六名将领,骑马到渭 
水边的便桥,指名要颉利出来,隔河对话。 

    颉利听说使者被扣,已经有点吃惊;再看到太宗亲自上阵,后面唐军 
旌旗招展,军容整齐,不禁害怕起来。他带着突厥将领在渭水对岸,下马拜 
见太宗。 
    唐太宗隔着渭水对颉利说:“我们两家早已订立盟约,几年来也没有少 
给你们金帛,为什么要背信弃义,带兵进犯?”颉利被责备得无话可说,表 
示愿意讲和。过了两天,双方在便桥上订立盟约。接着,颉利就退兵了。 
    打这以后,唐太宗加紧训练将士,每天召集几百名将士在殿前练习弓 
箭。他跟将士们说:“外敌进犯,这是常有的事,并不可怕。怕只怕边境稍 
为安定,人主就贪图安逸,忘记战争,敌人来了就抵挡不了。从现在起,平 
时我做老师,教你们弓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