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周恩来和八路军助战,对付板垣师团就有了信心。岂知板垣征四郎攻势凌厉,一路攻下天镇、大同,山西形势危急,阎锡山的态度又动摇起来。周恩来得知这一情况,第三次会见阎锡山,以八路军深得人民拥护来鼓舞阎锡山的士气。阎锡山感慨万千地说:“说实在的,我的军队一散了就不能收拢,八路军早上被打散了,晚上又能聚拢到一起,这一点我真佩服。如果贵军能在涞源、灵丘一带给敌人的后方一个严重打击,将是共同消灭板垣师团的一大助力。”周恩来从抗日战争全局出发慨然相允:“那一带尽是高山峡谷,正是容易打击敌人的场所。我们一定在那一带会一会板垣征四郎,争取打出一个好仗来。”接着,周恩来同阎锡山仔细研究了阎锡山提出的大口袋作战计划,在平型关、雁门关、神池一线内长城布防六七万兵力,由傅作义指挥的晋绥军守正面,高桂滋的第17军在左翼,第18集团军(即八路军)115师林彪部在右翼,争取在繁峙至砂河之间与日寇决战。对这个作战计划,周恩来虽有不同意见,却从大局出发表示支持说:“这个计划若能够实现了,那是全国人民都高兴的。八路军一定绕道敌人后方,切断敌人交通,打击敌人,与这一计划紧密配合。120师已经出左方,到达了五寨、神池一带,向山阴、贷岳前进;115师出右方,已经越过五台,向灵丘、涞源挺进;我们将用游击战与运动战相结合的办法,抄袭敌人的后方。”日军从东北打到华北,国民党军队几乎一触即溃,更使板垣征四郎目中无人,根本不把中国军队放在眼里。板垣得知阎锡山想把日军主力从天镇、阳高一路引到聚乐堡、大同一带决战,获悉中国军队在雁门关一带有强固的工事可作依托,就狡猾地离开铁路线,出其不意地从灵丘进攻平型关,再转攻雁门关和太原。但是,板垣征四郎的大迂回战略,没有逃过毛泽东的眼睛。1937年9月17日,毛泽东向朱德、彭德怀和各师长揭穿板垣的诡计称:
敌人为夺取华北五省,采取了右翼迂回,即首先攻占山西的战略方针,以此姿势威胁河北、山东左侧背,逼迫国民党退出华北平原,最后夺取冀鲁。敌在山西依然是右翼迂回的战法,即以第5师团先行中央突破,然后以大迂回的姿势,包抄恒山南段,迫我绥远西境、恒山南段及五台等处之各军,平汉北段之各军,均不得自由行动。不论如何,恒山山脉必为敌军夺取晋察冀三省之战略中枢。
第一部分兵败平型关(2)
毛泽东以惊人的胆识,对板垣师团的猖狂进攻做出如下部署:
为战略上展开于机动位置,即展开于敌之侧翼,钳制敌军进攻太原与继续南下,援助晋绥军使之不过于损失力量起见,120师应进入晋西北,依托管涔山,侧击沿同蒲路南下之敌;115师应以自觉的被动姿势,进入恒山地区,支援晋绥军;129师依情况的变化,决定使用方向。
板垣征四郎获知中国部队正在平型关一带集结、阻止他前进,便勃然大怒,9月21日令其手下精锐部队——第21旅团长三浦敏事率第42联队的第2大队、在灵丘的两个大队和一个野炮大队,向西进攻平型关,控制通向太原的通道;又令在浑源的两个步兵大队策应三浦敏事,夹攻平型关。9月22日,三浦敏事率第21旅团主力从灵丘出发,进犯平型关。当天傍晚,日军步兵在炮兵掩护下向第33军73师平型关阵地发动猛烈攻击。第6集团军副总司令孙楚才为平型关战役的总指挥官,他认为这不是板垣师团的主力部队,不过是板垣派出的牵制兵力,未予充分重视。9月23日,日军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孙楚才方命高桂滋率84师出击。在阴雨天中,高桂滋指挥所部官兵与日军展开激战,双方激烈争夺1886高地。阎锡山又命傅作义率领预备队增援,战斗更为紧张。板垣征四郎率领的第5师团是日军中历史最久、装备最精良的师团,板垣又反对只限于平津的作战方案,力主进兵山西,在平型关受阻使他觉得很伤面子,就增兵几千人猛攻平型关正面。傅作义亲自率领第6集团军奋勇抵抗,双方伤亡惨重,日军正面攻击平型关受挫。板垣征四郎急欲攻下雁门关,进逼太原,便命令三浦敏事绕路前进,却不知不觉进入八路军115师的包围圈。原来,八路军主力遵照毛泽东和党中央指示到达晋北前线后,为配合国民党军队固守平型关、雁门关和长城各隘口,贺龙率120师驰援雁门关,林彪率115师向平型关疾进,准备打个漂亮仗。按照第2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的作战计划,115师9月23日到达平型关东南的上寨,准备与国民党军队配合作战。遵照第18集团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的命令,115师以1个团和骑兵营向灵丘、涞源、广灵之间前进,牵制日军主力。9月24日,以3个团冒雨埋伏在平型关东北的公路两侧。9月25日凌晨,日军板垣师团第21旅团一部进入八路军的伏击圈。随着隆隆的马达声,百余辆汽车满载日军和军用物资在公路的狭窄处出现,汽车后面跟着200多辆大车和骡马牵引的炮车,最后面有一大队骑兵压阵。日军骄横狂妄,连尖兵也不派,如入无人之境。只听一声发令枪响,八路军埋伏部队突然发起猛攻,像猛虎般冲下公路,机枪、步枪、手榴弹、迫击炮一齐响了起来。日军一下子被打惊了,但不一会儿就拿出武土道精神负隅顽抗,双方展开激烈肉搏。经过一天激战,歼灭日军1000多人,击毁汽车80余辆,缴获大批枪支弹药和军用物资,光军大衣就够115师每人一件。平型关战斗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胜利。它打破了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平型关战斗打痛了板垣征四郎,他急忙在蔚县第5师团司令部召开作战会议研究对策。日军高级军官吵作一团,最后决定改变作战计划,选定中国方面左翼地区的茹越口为新攻击目标,那里是中央军刘茂恩的第15军与晋军第34军的结合部。板垣征四郎命令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第2混成旅团长本多政材少将,从大同向西直插雁门关,猛攻茹越口。日军9月28日攻下茹越口,29日夜进占繁峙,平型关左侧受到威胁。阎锡山只得下令长城线上的中国守军于10月1日全线撤退,平型关战役即告结束。
第一部分平型关战斗
平型关战斗使板垣征四郎感到有失体面,为显示“大日本皇军权威”,板垣率5万人马,以坦克150辆、火炮250门为掩护,气势汹汹杀奔忻口,向太原进犯。日本军部对是否攻取太原一直存有激烈争论,板垣征四郎、石原莞尔代表着不同意见。石原莞尔辞去参谋本部作战部长后,日本军部才于1937年10月1日决定攻取太原。当日命令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以第5师团向山西省北部作战,占领太原。板垣征四郎接到命令,即率领精锐部队向忻口进发。忻口对他并不陌生,当年他曾骑着毛驴在这一带“观光”,晓得忻口是所谓三山夹两口的军事要地。三山,就是云中山、五台山、河谷中间的土山;两口,就是土山东西两侧的水道。此处正面甚小,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而且从南向北看,忻口呈倒八字形,真是军事要地,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处,更是太原北面的最后一道防线。板垣的部属在日记中写道:“攻下忻口,再有两天,步行也可以走到太原。”平型关战斗后,板垣征四郎指挥日军做扇形推进。10月1日一接到陆军中央的命令,就以正面攻击结合迂回的战法,在坦克、飞机和各型陆地火炮的支援下,向崞县、原平发起猛烈攻击。板垣征四郎首先命令第5师团主力猛攻崞县,第19军军长王靖国率部奋勇阻击。21师坚守高怀化阵地,从早晨打到中午,与日军展开肉搏战,打退敌人数次进攻。日军集中全力攻击一点,付出极大代价后突破阵地,师长李仙洲亲自率领师直属部队参加战斗,身负重伤;旅长崔振东率领部队一鼓作气击退日军,守住了阵地。10月13日早晨,日军出动飞机9架、战车20多辆,携带20多辆大炮,掩护几百名日军向板市、下王庄一线阵地前进。第9军军长郝梦龄指挥部队沉着应战,旅长王晋指挥两连反战车炮大发威力,击毁日军战车7辆,打退敌人进攻。接着,双方展开激烈战斗,驻守崞县西关的中国部队独立第7旅马延守部一个团全部为国捐躯,团长刘连相、石焕然阵亡,崞县陷于敌手。日军10月9日大举进攻原平,196旅在旅长姜玉贞指挥下与日寇在原平大战10天,除500人外全部阵亡。日军占领原平后,板垣征四郎集中兵力在同蒲路左侧发动猛攻,幸好第2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率领援军到达,命第9军军长郝梦龄指挥中央兵团,刘茂恩、李默庵指挥左、右兵团,与日军展开决战。在5天的大战中,板垣征四郎集中全力以飞机、重炮,战车掩护步兵猛攻,中国部队奋力苦战,南怀化等阵地反复争夺,几易其手。第9军军长郝梦龄、54师师长刘家麒光荣阵亡,歼灭日寇2万多人,创华北战场大举歼敌纪录。与此同时,八路军深入敌后夜袭阳明堡机场,击毁敌机20架,歼灭日军百余人,又袭击日军交通线和后方目标,迫使日寇抽调兵力回守后方,有力地配合了忻口战役。正当国民党军队和八路军准备南北夹击在忻口的板垣师团的时候,日本华北派遣军司令长官寺内寿一亲自飞到忻口前线督战。他见板垣师团死伤惨重,忻口战役相持不下。只得放弃突破忻口占领太原的计划,改由正太路西进,进攻娘子关。1937年11月初,日军川岸师团偷偷攻下娘子关的旧关。国民党第38军教导团和17师等奋力回击之时,阎锡山却从娘子关附近调走池峰城部,使日军乘机攻下娘子关,从阳泉、寿阳、榆次直逼太原。太原又称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