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帝国的兴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日本帝国的兴亡- 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到而充分的物质和精神准备,就当时日本的实力和可能采取的策略手段,都是抵御不了列强的侵略的,也必定会沦入半殖民地殖民地深渊。当然,纵然出现有利的国际条件和天赐良机,若无国内条件相配合,国内无任何物质的和精神的准备,这一稍纵即逝的良机也会坐失,仍然逃脱不了与亚洲其他国家同样的厄运。所以,我们认为,日本以当时的国内条件为依据,配合以有利的国际条件,且有应对的精明;加上偶然出现的良机,几方面因素几乎同时汇聚所起的综合作用,才顺利完成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发展的社会变革,走上了自立发展的道路。而这一综合条件的具备,是千载难逢的,是有一定偶然性的。这也可说是其他亚洲国家再也未能走近代日本发展道路的原因所在。    
    而在社会变革时期,各方面有利因素能否几乎同时汇聚发生综合效应作用,是十分关键的。    
    就中日而言,甚至是决定性的。当时中国的反侵略斗争不谓不英勇,武装斗争水平亦很高。    
    太平天国的农民革命战争亦比日本的“改革世道”及农民起义影响更大,水平更高,而中国辛亥革命的整体水平比日本的倒幕运动更高得不可比拟,即使是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相比,并不逊色太多。但是,日本的这些有利作用力却在同时期汇聚在一起,相对的反变革力量则显得更弱,从而不失时机地取得了变革的胜利,成功地进行了明治维新。而中国的一次次努力和斗争,虽然其力度、其水平均比日本大些,甚至高些,但因反对变革的力量相对强大,特别是一次次斗争和努力均十分分散,时间前后相距大,未能同时汇聚在一起,共同对反变革力量展开有力的冲击,终于使变革一次次受挫,“分散的努力遭到共同的失败”。这就是中日两国变革一成一败的原因。    
    从中国鸦片战争和日本明治维新后到中日甲午战争可以作为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两国均跨入了近代时期,并已开始沿着不同的道路发展。而不同的发展道路,更为后来的发展造成了根本不同的内外部条件。    
    在这一阶段,从各自的国内条件看,中日两国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个方面出现了更多的差异。在政治方面,日本建立并巩固了地主资产阶级的联合政权,通过一系列改革,确立了中央集权和近代天皇制,建立起“大日本帝国”,并颁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通过《日英新约》的签订和逐渐修改不平等条约,取得了与西方列强平等的国际地位,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强国。与此同时,日本开始对东亚弱小国家进行军事侵略,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跻身于列强之列。中国则在列强不断侵略之下,主权和领土不断丧失,在半殖民地深渊里越陷越深。封建统治阶级则更加没落腐朽,封建统治面临着空前的危机。在经济方面,日本采取开国进取方针,通过地税改革、秩禄处分、士族授产和殖产兴业等一系列改革,强制推行资本原始积累,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并已开始进行产业革命。而中国虽有洋务运动,但终于失败,经济受到列强的破坏,日益陷入困境。在思想方面,日本通过启蒙运动和实行文明开化方针,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已有自己的地位。中国虽涌现出一些启蒙思想家,但影响面不大。在文化教育方面,日本已普及小学教育,各种职业教育亦有迅速发展,但以《教育敕语》颁布为标志,军国主义教育成为日本教育中的一个毒瘤。中国虽然办了一些近代学校,但教育的普及等还根本谈不上。    
    这一时期,两国的国际地位和条件更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日本一方面通过开国进取,大学西方和修改不平等条约,改变了自己的国际地位,更通过不断对朝鲜、中国的侵略,在外交斗争中纵横捭阖,跻身于列强之列,成为奴役中国的主要侵略国。中国则因甲午战争败于日本,面临着被列强瓜分的危险。


第六部分附论——“大日本帝国”兴亡原因了(4)

    国内外条件的不同,决定了近代两国发展道路的不同。日本由于资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并成功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因而使社会经济得以迅速发展。而中国仍处在封建统治之下,只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上缓慢地发展。我们可以说,正是由于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才能成功地推行一系列改革。而中国的资产阶级因未能掌握政权,所推行的洋务运动及其他一些改良活动就遭到了挫折和失败。    
    从甲午战争到中国的“五·四运动”和日本参加巴黎和会,可作为第三阶段。在这一阶段,两国近代社会发展水平有了更大的差距,两国的社会状况更加不同。中国在甲午战争后,地位更加悲惨,戊戌维新、义和团运动均遭失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封建统治,一度建立了民主共和的南京临时政府,然而很快被袁世凯北洋军阀所取代,终未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国有了新的生机和新的希望。    
    这一阶段,两国最大的不同是日本发展成为帝国主义强国、工业化强国,而中国是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贫穷落后的农业国,两国的社会性质根本不同。在经济发展方面,日本遥遥领先,中国则更加望尘莫及了。日本是压迫民族,中国成为被压迫民族;日本成为侵略国,中国成为被侵略国。这些根本性的不同,又成为近代两国发展道路极不相同的基本原因。    
    考察贯穿于各阶段、始终影响中日两国发展的因素,有必要专门涉及开国进取思想和民族主义两个问题。日本由于有勇于和善于向先进文明学习的优秀民族传统,因而在与西方文明撞击时,能很快调适自身适应力,较早较快地果断采取了开国进取政策,使“求知识于世界” 的开国进取思想深入人心,从而保证了各项改革的顺利实行。中国则长期闭关自守,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积淀的老大思想包袱沉重,虽不断被迫开放口岸,但除少数先驱具有开国进取思想外,占统治地位的还是狭隘的闭关排外自守思想。至于民族主义问题,是始终对两国的发展起巨大作用的关键问题之一。民族主义是日本明治维新的一面光辉旗帜,“尊王攘夷”不仅有反对外国侵略的内容,而且包含着反封建主义的意义。民族主义在日本资产阶级运动中,曾起过组织群众、动员人民的进步作用,成为日本资产阶级革命不可或缺的思想武器。日本人民在民族主义旗帜下,推翻封建主义,挽救了民族危机。但是,即使在倒幕维新时期,维新志士的民族观亦具有二重性:既反对列强入侵,又主张向外扩张侵略。特别是在 19世纪80年代,日本帝国统治集团成为强权政治的狂热推行者,民权论者亦蜕化为国权论者,大批民族主义者蜕化为沙文主义者。在甲午战争至日俄战争期间,日本沙文主义第一次大泛滥。在日本侵华期间,沙文主义第二次大泛滥。两次沙文主义的大泛滥,成为日本人民和亚洲人民的灾祸之源,亦成为日本败亡的祸根。中国民族意识的萌发虽较日本为早,但因杂有国内反满的民族矛盾,影响了对外国殖民侵略的共同抗击。直到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才充分发挥了民族主义的巨大历史作用,在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最终取得了抗击日本侵略的完全胜利。    
    值得人们关注的是,从20世纪60年代起,随着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日本 “新民族主义”思潮亦悄然兴起,不时有沙文主义冒出,污染日本人的思想。“大东亚战争肯定论”的抛出,是妄图为日本侵略战争“翻案”,为已覆亡的“大日本帝国”招魂。20世纪80年代又发生教科书事件、日本首相正式参拜靖国神社(供有14名甲级战犯名位)事件,近年又不断有日本国务大臣口出狂言(所谓“失言”),妄图    
    否认侵略、抹煞罪恶、美化侵略战争。历史不容亵渎,沙文主义即使泛滥一时,其美化侵略、歪曲历史的企图终究是无法得逞的。    
    最后,拟对“大日本帝国”败亡原因作一简要概括。从经济、政治体制方面看,明治维新的二重性使近代日本的各种体制、结构均具有二重性,处理不当时,就发生负面影响和副作用。民族主义逐渐向沙文主义的蜕变是典型事例。日本靠战争起家,靠不断扩大战争、对外侵略刺激国内经济,缓解尖锐的政治矛盾和危机,犹如饮鸩止渴。日本经济本来就较为虚弱,资源不足,原料缺乏。一旦野心膨胀、四处侵略,就会成为“国际孤儿”,失去资源来源,从而造成经济崩溃。实力不足,又必然在战场上节节败退。长期的战争,过度的侵略扩张,造成科学技术和经济的落后和衰退,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军事力量的枯竭衰微,终于导致政治和经济的崩溃、军事的败退,最终则是“大日本帝国”的覆灭。    
    三、中日两国近代化的成败得失及经验教训如果换一个角度总结和概括近代日本和中国的发展,使用近代化的概念是适宜的。近代化概念的内涵极为丰富,而对近代化的理解亦十分不同。我们暂且将近代化规定为资本主义化,而不在这里使用现代化概念。    
    近代中日两国走的是不同发展道路,换言之,中日近代化道路不同。而对近代两国发展的成败得失和经验教训的归纳总结,使用近代化概念则更为清晰、更好理解。    
    对中日两国近代化的成败得失及经验教训的总结,是建立在本书对日本帝国兴亡过程详尽阐述的基础上,联系近代中国各方面的总体状况而做出的,不少看法尚不成熟,诚望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第六部分附论——“大日本帝国”兴亡原因了(5)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