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镜·大国忠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史镜·大国忠魂- 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廷式从妇女之爱外表美谈到如何引导她们读书识字,再从儿童教育论及教育的重要性,最后落在为国家培养人才,以人才强国。接着他还提出要从严治吏,精兵强将,兴办洋务,并强调说:“而从长远和根本计,惟有像俄国之彼得大帝、日本之明治天皇那样,推行变法维新,才能使大清走出内忧外患、积弱成痼和被列强弱肉强食的困境,真正使国家兴旺强盛。”    
    廷式越说情绪越高昂,光绪不由被他所打动、所感染。但冷静下来,不由陷入深思。    
    此时,光绪想起了太后的训令,想起了朝中皇族王公大臣们的态度,也想起了翁师傅的忠告,他一字一顿地说:“朕何曾不想变法维新,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功,此事还得从长计议。不过,眼下朕就有一付重担要交给文爱卿,令你为本年江南恩科考试副考官、汪鸣銮为正考官,即日赴江南主持考务。”并命执事太监寇连材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从即日起着工部侍郎汪鸣銮为正主考官,翰林院编修、日起注官文廷式为副考官,主持本年江南恩科考务。钦此。”    
    廷式跪接圣旨,谢主龙恩。    
    廷式退朝,回到家里,他把奉诣任本年江南恩科副考官的喜讯告诉龚氏和志锐等朋友。志锐、志钧等也奉诏被选为阅卷官一同前往。    
    光绪十九年(1893)八月十三日,廷式奉派本年恩科江南试副考官。    
    这天,廷式和正考官汪鸣銮,监护官杨崇伊,阅卷官志锐、志钧、刘世安、刘学谦、吴士鉴、高照、刘福姚、戴鸿慈、邹福保,李盛择、谢佩贤、熊亦奇,辰刻由粉子胡同启程,至谢家祠赴饯席。    
    刑部郎中曾之撰、翰林院编修王懿荣、户部主事陈三立、兵部主事于式枚、刑部侍郎沈子培,还有郑观应、张华奎、袁昶、杨锐等前来饯行,席间于式枚说:“芸阁弟呀,此次典试江南,皇上对你格外器重,你可不要辜负了圣上对你的信任,一定要和汪大人齐心协力啊!”    
    听了式枚这番话,廷式赋诗一首作答:    
    奉命典试江南出都门作    
    九朝文献重三吴,常譬人材海孕珠。    
    况是明时须黼黻,要令奇士出菰芦。    
    不才恐负文章责;经乱庶几民物苏。    
    雨后西山添爽气,山灵知我素心无?    
    陈三立当即喝彩说:“芸阁这‘九朝文献重三吴,常譬人材海孕珠。’可谓高矣!‘这况是明时须黼黻,要令奇士出菰芦。’可谓壮矣!这‘不才恐负文章责,经乱庶几民物苏。’可谓谦矣!而这‘雨后西山添爽气,山灵知我素心无?’可谓飘洒而空灵矣!”    
    廷式笑着说:“三立兄,可真会点石成金啊!都快把稻草说成金条了!”    
    说得大伙儿都乐了。


第三部分江南试副考官(2)

    饭后,廷式一行旋出新义门。午间大雨,片刻即止;凉风袭衣,大有秋意。    
    不久,过长辛店。正逢当地水灾过后,只见颓垣断壁,塞路横溪,沿途行乞者三三两两,荒郊野外,旧冢之外又增添了不少新坟。    
    连日所行官路,皆被水淤塞;车行田禾及划树间,欹仄危苦,莫可名状。夜雨。途中泥泞难行。新城县吏张丙哲(蓬莱人,字泷西。)来到县郊迎迓,并报告说:“考官大人,迎候来迟,敬请宽恕。新城水灾极重,方办急赈,待哺者数万人,县令已逃离。附近有灾民数百正被洪水围困在一小山包,形势危急,下官必须前往营救。”    
    附近白沟河知县王金铭以办赈未来。河水决,田庄被淹者不可胜计。昔辙迹,沦入洪灌微禽,变化何遽!苇港纷歧,水虫跳跃,就像是江南了。    
    廷式、汪鸣銮即令将所带粮食留一半给白沟河赈灾之用。    
    此时,正是狂风暴雨,廷式对张县吏说:“难得张大人如此忠于职守,本官将上奏朝廷,褒奖大人,严惩监阵脱逃之县令。眼下营救灾民要紧,大人不必拘泥礼节。”    
    廷式和汪大人商量说:“大人,按理说这赈灾之事不在我等职责范围内,眼下形势危急,不能见死不救。能否由在下带部分护卫前去救援,大人先行上路?待救援结束后在下即带护卫赶上。”    
    御史杨崇伊作为此次考试的监护官,不同意副考官文廷式的意见,说:“恩科考试乃当今太后、皇上恩泽天下学子之要举,大清兴国之所望,考官临阵离岗,轻则要撤职查办,重则要斩首。”    
    汪鸣銮稍一思索,说:“俗话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不过,文大人可不要误了考务大事,不然谁也担待不起。速去速回!”    
    廷式要了一标护卫,便随张县吏消失在风雨中。    
    他们赶到营救地点,只见几百号灾民正站在被洪水围困的小山包上呼救。    
    廷式即命将船开近,把灾民救上船来。    
    风雨中,廷式帮着将灾民拉上船来,扶老人,抱孩子,全身都被雨水透湿。    
    经过几个小时的营救,灾民安全脱险了。当最后一位年近八十的老妇人被扶上船时,廷式却晕倒了。    
    当他醒来,自己已在船舱里了。四周围着不少人。一个汉子跪在廷式面前说:“谢谢文大人,谢谢大人救了在下八十岁的老母亲!”    
    廷式忙起身将汉子扶起。    
    廷式一行继续赶路,不久,入山东界。知州告诉廷式一行说:“去年灾略轻,今年黄河于五月间决口,至今未复。”    
    道中廷式得诗一首,诗云:    
    燕赵积高地,今同泽国忧。    
    连桥低泛水,高树上行舟。    
    策怅河防拙,颜为道?羞。    
    云中叫新雁,嗟尔稻梁谋。    
    这天夜里,廷式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梦见自己到了东海龙王那里,要求龙王停止这场水灾。龙王爷大怒,令部下追杀他。这时,他便惊醒了。    
    这天大风,尘沙眯目。廷式服药后,略愈。    
    渡过汶水后,道路崎岖,廷式一行颇感劳顿。    
    知县徐致因目疾没有前来迎接。    
    下属报告,有都抚家人,携千金礼物出京,为太夫人祝寿,途中被劫掠,家人在路上痛哭。    
    廷式即命将他们护送到县衙报案。    
    前来迎接考官的参将说:“今年劫案颇多,幸捕获的盗贼过半。各省捕务废弛,邪党日滋,大人在路上要有戒心。”    
    见考官来到,途中武员迎送非常殷勤。江宁派巡捕来接。部伍非常整齐。    
    廷式听淮安府知府说,廷式之姻伯梅小岩已于六月间去世。听到这一噩耗,廷式神色黯然。他感叹说:“小岩河帅年六十九。其生在道光乙酉,与先父同庚,但比先父寿长逾十年,仕宦屡至二品,可以无恨。其平生可传处:孰精天算,考究地图;每至一任,必实力办事;罢官之后,家无余财,此皆其可传者也。其绘黄河地图晰似此者。其为人推服!”    
    连日来,求见者纷至沓来,为避嫌疑,确保考试公正、公平,廷式、汪鸣銮都拒而不见。    
    廷式气愤地对大家说:“不知近日各省官吏为何如此不知大清礼律、法度,又有何事而必需于途中求见?真所不解,令人怅悒。大家需切记,贪污赃枉法者可诛九族!”    
    次日,晴。巳刻赴江宁府署。督、抚、学政以下跽请圣安毕,稍坐,同人望阙叩头;又略坐。接着司、道以下参堂。完毕后,偕徐东甫前辈入闱。内监试、收掌皆来见。未刻掣签分房。申刻各房官来见。内监试:林文炳,房官:吴镜沆、龙璋、梁涛观。    
    又一日,阴。正副考官率各阅卷官回拜各房;斟酌头场题目,皆例行事而已。刊刷题纸,一万九千余纸。知应试者实到一万七千九百余人。    
    贡院为八股取士考试之所。来到江南贡院,江宁学政介绍说:“江南贡院始建于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起初只供县、府学考试,占地面积也不大,后经明、清两代不断扩建,鼎盛时期仅考试的号舍就拥有两万零六百四十四间,加上官房、膳房、库房、杂役兵房等数百间,占地近三十万平方米,其规模之大、占地之广居全国各省贡院之冠。    
    廷式来到“明远楼”,登临四望,秦淮风月,历历在目。廷式对学政说:“‘明远’二字何意”    
    学政说:“‘明远’二字取自《大学》中‘慎终追远,明德归厚’之意。”    
    楼内有清康熙年间著名词人李笠翁所题对联一副,“矩令若霜严,看多士俯伏低徊,群嚣尽息;襟期同月朗,喜此地江山人物,一览无余。”    
    科考期间,廷式令监临、监试、巡查等官员昼夜登楼查望,“白天摇旗示,夜间举灯求援”,以防考生骚乱、作弊。    
    明远楼两侧是碑廊,其中有康熙御题碑、两江总督铁宝碑。有考试时考生所用号舍;四十间。东西号舍之间有花圃,这里鸟语花香,修竹婆娑。穿过花圃,便是“至公堂”。此堂为监临与外帘官聚会办公之地。    
    试卷呈上后,廷式作为副考官,在坐堂上与房官一同校对。    
    廷式精神抖擞,阅三场,千余卷,而不感到疲倦。    
    汪鸣銮对这位副手如此敬业,非常满意。    
    一日,廷式发现“恭”卷五与“发”十九卷字字雷同,有抄袭之嫌。    
    杨崇伊令:“此卷不能取!速将舞弊者捉拿审讯!”    
    汪鸣銮、文廷式表示同意。    
    后来,经查作案者是朝中一高官的远亲子弟请来的“枪手”,他一人做了两份相同的答卷,却被细心的副考官文廷式识出。在处理舞弊者时,廷式和杨崇伊发生了争持。杨崇伊仅仅处理了被请来的“枪手”,而对该高官远亲家的子弟丝毫不加处罚。    
    考试公榜后,看到五弟廷桡中式江西榜第十七名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