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的抒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抽象的抒情-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外来游人到了北京,最先引起注意的是天安门。在一座高达三丈的棕红色台基上,高高矗起那么一座九楹重檐金碧辉煌的大门楼,两翼红墙向东西延展开去,给人印象是雄伟、华贵,而又十分沉静稳定。无论任何时候看来都很壮观。其实如就故宫建筑全部说来,天安门还只是宫城建筑体系前缘一部分。再前还有正阳门,后边又还有端门。由端门进去是午门,这才是紫禁城真正的大门。天安门建筑以华美壮丽见称,午门却给人一种端重严肃的感觉。一个熟习近五世纪中国史的游人,来到这座门楼下边时,这种严肃感会格外加深。    
    午门在历史上具有“凯旋门”意味。明清两代国有大事、出兵远征时,将帅受命成行,多在午门前举行出兵仪式。战争结束胜利归来时,帝王就坐在午门楼上阅兵,慰劳将士,检视俘虏和胜利品。明代晚期政治特别黑暗,宦官权臣为媚悦帝王,巩固宠信,利用锦衣卫作爪牙,不时突入人家,逮捕异己敢言事的正直大臣,用严刑酷罚罗织成狱,对名士大臣施行“廷杖”时,也就在午门楼下广场中执行。许多人就在这种专制淫威下当场死去。    
    午门楼下东西两廊,共有八十四间厢房连接端门,过去是百官候朝的地方。天明前即冠带袍服云集,到时候午门两侧角楼钟鼓齐鸣,才鱼贯进入午门、太和门,于太和殿前白石丹陛下等待召见。午门兴建于十五世纪,重修装金布彩于十七世纪末,距现今也有了二百七八十年。午门使人认识历史过去。让我们明白,世界上任何一个地区都有过帝王,一时节具有无上的权威,不多久这权威总会消失无余。专制帝王在某种历史情形下,也能或多或少作了些对国家人民有益的事情。但凡是想利用残暴统治,鱼肉人民,满足一己私欲的,被人民推倒就更加快一些。至于人民由于劳动和智慧结合,在生产、科学和文学艺术领域中的发明和创造,对国家有益的贡献,却必然长远存在后人记忆中,而且会成为后人追求社会进步、建设共同美好生活的启发和鼓舞力量。午门可视作明清两代的历史博物馆,午门本身的历史和系统通俗历史陈列,教观众更加清楚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    
    试站到午门楼上高处四望,故宫以三大殿作中心的建筑群,及内外东西六宫建筑群,文华武英二殿建筑群,都如近在眼前。一重重明黄色琉璃瓦大屋顶,和秀挺不群矗立在城垣东西那两座转角楼,共同在明朗秋阳下灼灼闪光,后背衬托着的是一大片蓝空。围绕着宫城百万户人家,半笼在郁郁青青的一片树木绿海中。这一切,真是够庄严、深厚、沉静和一种不易形容的美丽!特别是我们如体会到这个历史上的大都名城,这一片绿海下边正在进行的万千种不同工作和活动,对于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以及对于世界未来长久和平所起的良好作用时,会觉得蓝空下的北京一切,诗人即或想用文字来叙述赞美,不免会感觉到难于措词。即色彩丰富的绘画,也只能画出部分的印象。或许只有某种伟大音乐,综合百十种不同器乐中所具有的豪放和精细、壮美和温柔的声音,融化组织不同时空下形成的种种旋律和节奏,写成一个大乐章,才有希望能作出适当的反映。    
    在这片绿海中,这里那里,远近都可发现有崭新建筑物在高高矗起。十年二十年后的北京城,这百万户旧宅无疑会完全变更旧有的面貌,产生一种崭新的景象。那时节不论是学校、医院、工厂或戏院附近,以及大街上人行道边,大致都可按照一定计划,收拾得和目前公园一样,到处是花坛栽满各种美丽好花,到处有平整草地,可以供人休息散步。新建筑的专门博物馆和文化馆,也将成千累百,分布城郊各处,设备完美而又清洁舒适,教育观众以种种新知识。但是北京这些古建筑,却决不会就失去它固有的光辉,只会更加使人觉得可爱,因之也保护得更加周到,因为人人都知道,这些建筑不仅仅是祖国重要文化艺术的遗产,同时也是世界重要文化艺术遗产一部分,加倍珍重爱护它们,既能够增加人民对于历史过去伟大成就的认识,也可启发人民种种新的创造热情,对争取世界持久和平,作出更大的贡献!    
    1956年9月写    
    (原载上海《文汇报》,1956年10月15日)


第三部分 过节和观灯第28节 春游颐和园(1)

    北京建都有八百年历史。劳动人民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在北京城郊建造了许多规模宏大建筑美丽的宫殿、庙宇和花园,留给我们后一代。其中花园建筑规模最大、花木池塘最富于艺术巧思、设备精美,而且在世界上也特别著名的是二百五十年前康熙、乾隆时在西郊建筑的“圆明园”。这个世界著名的大花园,是在百十年前就被外国的野蛮军队把园里面上千栋房子中各种重要珍贵文物及一切珍贵陈设大肆抢劫后,有意放一把火烧掉了的。花园建筑时间比较晚的,是西郊的颐和园。部分建筑乾隆时虽然已具规模,主要建筑群却在七十年前才完成。修建这座大园子的经济来源是借口恢复国防海军,从人民刮来的几千万两银子。花园作成后,却只算是这个末代王朝一家人私有物。辛亥后虽已开放,门票高到四元一张。照当时物价,小市民和各省来京入大学读书的穷学生,每月吃饭费用就只够买参观券一张。因此能到颐和园游览的,除了外国人就只有极少数的达官贵人。而且排云殿两侧两个大四合院,除了一侧归清代宗室所占据,另一侧就为怂恿袁世凯做皇帝的袁大公子所占据,直到解放后才被赶走,这座大花园才真正成为人民的公共财产,才有机会把荒废了半世纪的大花园,重新加以修整,逐渐恢复了原来的面貌。颐和园的游人数字是个证明:一九四九年全年游人二十六万六千八百多;一九五五年达到一百七十八万七千多人。四十年前游颐和园的人,常常觉得园里太大太空阔。其实只是能够游玩的人太少,所以到处总是显得空空的。许多地方还是十分荒凉,后山一带,经常可发现野狐毛儿。在建国前,颐和园的主要收入,还得靠湖西和湖南那一大片苇子地的天然生产,没有这笔收入,管理处是发不出职工工薪的。颐和园的那条长廊,虽然已经长够一里路,但现在每逢星期天就挤得满满的,即使再加宽加长一两倍,怕也还是不够用。    
    春天来,颐和园的花木如迎春、玉兰、海棠、桃花、杏花、梨花、榆叶梅、连翘、黄荼都逐渐开放了。每天除了成千上万来看花的游人,还有许多自城郊学校来的中小学生,到园中郊游,进行各种有益身心的活动。配合充满生机一片新绿叶中的鸟语花香,颐和园本身,因此也显得更加美丽和年青!    
    凡是游颐和园的人,在售票处购买一册介绍园中景物的说明书,可得到极多帮助。只是如何就可用比较经济的时间,把颐和园重要地方都逛到呢?我想就我个人过去几年在这个大园子里暂住前后两个夏季转来转去的经验,和园子里建筑花木在春秋佳日给我的印象,以及一年四季,一天早晚,不同气候所得的不同印象,提出一点游园的参考意见。    
    我们似乎可把颐和园分成五或六个大单位去游览,花费时间较少,保留印象比较深刻,且不至于过累。    
    第一是进门以后的建筑群。这个建筑群除正中大殿外,计包括偏东后边一点的大戏楼,和西边的乐寿堂,以及西边前面一点的玉澜堂。玉澜堂相传是光绪被慈禧太后囚禁的地方,院子和其他建筑隔绝,自成一个小单位。到这里来的人,还可从入门口的说明牌子,理会到辛亥以前十年中满清末期王朝内部矛盾的历史一鳞一爪。参观大戏台如不知绕回廊向北,就得往回路向东走。这个高及三层的戏台和中国近代歌剧发展史有些联系。七十年以前,中国京戏最出色的演员谭鑫培、杨小楼、孙菊仙等一代名伶,都在这台上演过戏。戏台上下分三层,还有个特别宽阔整洁的后台和地下室,准备了各种机关布景。例如表演《孙悟空大闹天宫》,或《白蛇传·水漫金山寺》节目时,台上下到必要时还会喷水冒烟。演员也可以借助于技术设备,一齐腾空上升,或潜入地下,隐现不易捉摸。戏台面积比看戏的殿堂还大许多,原因是这些戏主要是演给帝王和少数贵族官僚看的(据传汉族大臣中,蒙特许入园避暑过夏的,晚清只军机大臣瞿鸿一人)。演员百余人在台上活动,看戏的除那拉氏老佛爷外,可能只二三十人。社会在发展中,七十年过去了,帝王独夫和这些名艺人都已成尘土。为人民爱好的艺术家的绝艺,却继续活在人们记忆里,以及后辈热忱学习发展中。由大戏楼向西可到乐寿堂,这是六十年前慈禧做生日的地方。颐和园陈设中,有许多十九世纪半殖民地化的恶俗趣味处,就多是当时在广东、上海等通商口岸办洋务的如盛宣怀辈为贡谀祝寿而作来的。也有些是外国侵略中国的敲门砖。还有晚清一种黄绿釉绘墨彩花鸟,多用紫藤和秋葵作主题,横写“天地一家春”的款识的大小官窑瓷器,也是这个时期的生产。乐寿堂庭院宽敞,建筑虽不特别高大,却显得气魄大方。本院和西边一小院,春天时玉兰和海棠都开得格外茂盛。    
    第二部分是以长廊全部和排云殿、佛香阁为主体,围绕左右的建筑群。这是目下整个园子建筑最引人注意部分,也是全国建筑的精华。有很多建筑小单位,或是一个四合院,或是一组房子,布置得都十分讲究,花木围廊,各具巧思。但是从整体或部分说来,这个建筑群有些只是配风景而作的,有些宜近看,有些只合远观。想总括全部得到一个整体印象,得租一只小游船,把船直向湖中心划去,再回过头来,看看这个建筑群,才会明白全部设计的用心处。因为排云殿后面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