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炮》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火炮-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武器体系有所不同。北约的榴弹发射器采用40毫米口径,华约的榴弹发射器采用30
毫米口径。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大国,既不靠苏,也不靠美。如果我国采取与他们任
何一家一样的日径,就会有偏靠之嫌。这是当时历史条件下决定口径大小的一个政
治因素。
    从战术、技术角度来讲,既然美国采用了40毫米口径,苏联采用30毫米口径,
即使没有进行深入可靠的技术论证,采用两者的中间值也是可行的。此外,美国40
毫米榴弹发射器配备了破甲弹。而苏联的30毫米榴弹发射器由于口径小,所以只配
备了杀伤榴弹,因此,不具备破甲(反装甲)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榴弹发
射器的效能。我国的35毫米榴弹发射器通过技术上的努力,能够具备破甲杀伤能力。
    为了研制出先进的自动榴弹发射器,朱德林带领设计人员认真研究国外先进的
自动榴弹发射器的优缺点,在许多方面都提出了独特的设计方案。例如,武器的自
动方式既不采用美国MK19型自由枪机式,也不采用西班牙的SB40的管退式,而采用
导气管式。这样既避免了自由式枪机那种武器质量大、尺寸大的缺点,又避免了武
器在射击时身管前后活动、影响射击精度的问题。此外,导气管式有个突出的优点,
就是能方便地调节自动枪机的后坐能量,这有利于在各种气候条件下保证枪机动作
的可靠性。
    此外,朱德林还有一个非常独到而巧妙的设计:一件多用。如自动机中的机体
部件同时具有7 项功能:机体身、导气装置的受气室、挡壳装置(它可改变抛壳方
向)。缓冲装置、闭膛待击的纵向击锤、处于武器中心位置的提手和装填拉柄。作
为自动机的机体,在具备机体重量的同时,省去了另外6 个所有其他武器都必须具
备的功能部件的重量。
    目前世界上几种自动榴弹发射器,即使轻一些的也要20多千克,美国MK19——
3 型更是重达63.7 千克,原苏联的AGS17 型也重达31千克。而我国的35毫米榴弹
发射器带枪架时也只有20千克,重量大大低于国外同类产品。
    由于这项研制任务要填补我军装备的空白,大部分工作都是开拓性的,可资借
鉴的经验和成果有限,遇到的难题很多,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引信。引信要服从弹
药,弹药又是发射器研制的关键。引信不过关,发射器的研制就不可能有进展。为
了攻克这一技术难题,朱德林长期蹲守在引信厂,以便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工夫
不负苦心人,经过10年的艰苦努力,自动榴弹发射器终于列人我军步兵的制式装备。
1997年7 月1 日,顺利进驻香港的我军驻港部队就装备了这种35毫米的自动榴弹发
射器。
    朱德林的卓越才能,不仅受到全国同行们的尊重,也令外国的军方钦佩。一位
来访的美国某企业的董事长曾郑重地邀请朱德林到美国工作,朱德林当即表示拒绝,
他深知他的事业在祖国。
              “巴祖卡”传奇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的坦克装甲部队在欧洲纵横驰骋,形成一股难以阻
挡的钢铁洪流。当时盟国尚没有得心应手的反坦克武器。小口径反坦克炮虽然较轻
便,但威力不够。大口径的反坦克炮往往过于笨重,不利于步兵携带和机动,而且
数量很少。当时的陆军将领很为步兵缺乏反坦克武器发愁。负责美国地面部队武器
发展工作的陆军少将巴尼斯也为此伤透了脑筋。他把武器研制的重点放在了反坦克
枪榴弹上。
    1942年春季的一天,在美国阿伯了试验场上,巴尼斯正在组织一次M10 型高爆
反坦克枪榴弹的发射试验。坦克靶车已经发动,参加试验的人员都已到位,发射试
验即将开始。
    就在这时,两个美国青年军官带着他们自己研制的另一种反坦克武器,来到试
验场。他们要求在正式的试验完成后,能让他们测试一下自己研制的武器性能,巴
尼斯同意了。于是两个年轻人设置了一个临时发射阵地。由于时间匆忙,他们的武
器没有配带瞄准装置,其中一人急中生智,顺手拣来一段铁丝,做成一个简易的瞄
准装置。当一辆为配合M ——10型枪榴弹试验而设置的坦克靶车完成试验任务开始
返回时,这两个青年果断行事,瞄准靶车射击,随着“咝”的一声,第一发命中目
标,接着第二发也准确命中目标。这突如其来的事件使在场的人大为惊愕,都把视
线转向两个年轻人。巴尼斯走到两个青年人跟前,接过武器打了一发,也命中了目
标。他手下的参谋人员都接连而上,直到把所有的弹头都打光为止。眼前这种新式
反坦克武器的意外出现,使M10 型反坦克枪榴弹由主角降为配角。M10 型反坦克枪
榴弹和轻便的新式反坦克武器相比,性能并不逊色,但是重量太大,不仅7 .62毫
米口径的步枪不能用,就是12.7 毫米口径的机枪也无法进行射击。被反坦克武器
搞得一筹莫展的巴尼斯现在喜出望外,当场决定立即将这种武器投人小批量生产,
并迅速装备部队。
    两个年轻的军官中,一位是陆军上校斯克纳,另一位是他的助手陆军中尉厄尔。
此次他们试验的武器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2 .36英寸(约72毫米)反坦克火箭筒—
—“巴祖卡”。
    斯克纳在少年时就对火箭技术有浓厚的兴趣,曾自己动手制作并发射火箭。1931
年,他被调往陆军军械部,在阿伯了试验场任职。在那里,他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
间都倾注于火箭设计和制造技术。到1938年,他在这个领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知识
和经验,成为一名学有所长的专家。而此时,世界形势令人担忧,第二次世界大战
的阴云开始笼罩欧洲。尽管如此,斯克纳的发明并没有得到美国当局的重视和支持。
政治家们热衷于媾和,加上经济大萧条后尚未复苏,军政要员们对新兵器研究根本
不感兴趣。
    1939年9 月,希特勒的装甲部队开始对欧洲进行闪电式的攻击,战火迅速在欧
洲各地蔓延。这时,如梦初醒的美国陆军开始意识到反坦克力量严重不足,于是有
人想起了斯克纳,立即将他从远离本土的夏威夷召回,希望他能在反坦克武器方面
有所建树。
    当时斯克纳的工作条件很差,缺少资金和设备,他和助手们全凭丰富的知识和
经验来开展研究和试验工作。工夫不负苦心人,不到一年的时间,他们研制成了一
种独具一格的肩射式火箭。发射器不过是圆管子,火箭带折叠尾翼。但要作为一种
反坦克武器,还不符合要求,因为这种火箭弹的战斗部威力还不足以摧毁敌坦克的
钢甲。
    正当斯克纳为火箭弹的威力不足而感到苦恼时,一名瑞士人意外地向他伸出了
援助之手。
    早在1938年,一批瑞士专家就组织了一次新型的反坦克炸药表演试验,并且特
别邀请了英国驻瑞士武官前往观看。在试验中,一发炮弹命中靶板后爆炸,并把很
厚的靶板击穿。瑞士人这次表演的主要目的是想使英国人对这种新型的反坦克炸药
感兴趣,并能购买这项技术。由于瑞士人要价很高,并对其详情秘而不宣,因此,
英国武官没有当即表态。但英国武官并不是无动于衷,而是暗中进行窥察,他发现
这种新型炸药不过是市场上可以随意买到的诺贝尔黄色炸药。为了进一步探明这种
炸药之所以具有如此巨大的穿甲威力的奥秘,在第二次表演试验时,英国武官专门
请来伦敦伍利治兵工厂的爆炸专家前来瑞士观看。瑞士人为了防止机密外泄,把黄
色炸药染上了其他颜色,但是却没有瞒过英国同行,英国爆炸专家从迷离的色彩中,
发现了其中的奥秘。
mpanel(1);
    正当瑞士人还在为其精彩的表演未能打动英国武官而感到懊恼时,英国人已将
其技术用到了新式反坦克武器上。英国人在探知了这一技术秘密——“门罗效应”
原理后,很快就研制出了一种反坦克枪榴弹,并把它应用到英国制造的弗尔德步枪
上。英国的反坦克枪榴弹是世界上第一种使用空心装药原理的反坦克武器。瑞士人
在失望和愤懑之余,又把希望寄托在美国人身上。
    1941年,一名瑞土设计师带着全部技术秘密来到了美洲大陆,把空心装药技术
出售给了美国。
    其实,空心装药技术源于1888年美国人门罗在炸药试验中发现的聚能效应(通
常称为“门罗效应”)。其原理是带锥形孔的空心药柱爆炸时,能量沿药柱轴方向
高度集中,能击穿很厚的钢板。1930年,伍德进一步改进了门罗的实验,在药柱的
圆锥孔腔表面镶上金属罩,可使穿甲能力大大增强。但不知为什么,瑞士人掌握了
这一技术,而美国人却对祖先的这一发明一无所知。美军在获得瑞士的这项技术后,
立即着手执行了一项应急计划,即利用该原理给制式步枪研制了一种M —10型高爆
反坦克枪榴弹。为了使弹药的形状科学合理,由国防研究委员会出面,请匈牙利籍
的数学大师诺伊曼(后来的计算机发明人)审查这种空心弹药爆炸造成的冲击波的
复杂流体力学问题,结果令人满意。 1942 年,斯克纳意外地得到了使用空心装药
的M10 型枪榴弹样品,这真是雪中送炭。斯克纳很快将M 一10型枪榴弹的结构用到
他的反坦克火箭弹的战斗部上,并根据M10 型枪榴弹的弹径把火箭筒径扩大到72毫
米。后来又赶制了整体式的发射筒,筒长1370毫米,筒重6 公斤,并安装了肩托。
手柄和一个采用手电筒电池的电击发机构,又安装了机械瞄准具,这就是MI型72毫
米反坦克火箭筒,它的射程为100 米,能穿透80毫米的装甲。由于这种武器与当时
美国著名喜剧演员鲍勃·彭斯吹奏的自制管乐器——巴祖卡很相似,且在发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