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兰的风景画常常表现海景或一些断壁残垣、晨昏暮霭,画面上的光与色的变化丰富,轮廓常常是模糊的,带有一种朦胧感。画面上总有三个层次:前景是人物,中景是树木,远景是天空和隐约可见的断壁残垣,在外光的作用下统一起来,浑然一体。《有舞者的风景》(图153)一画向人们展示的是犹如田园诗一般的画面。
17世纪的法国美术除了古典主义风格以外,依然存在着现实主义美术。在这一方面的代表人物是勒南兄弟。
勒南兄弟三人都是画家。长兄安托万?勒南(Antoine Le Nain,约1588~1648),老二路易?勒南(Louis Le Nain,1593~1648),老三马蒂厄?勒南(Mathieu Le Nain,约1607~1677)。三兄弟都出生在农村,是农民画家,其中成就最卓著的是老二路易?勒南。
老大安托万?勒南善于作尺寸不大的群体肖像。老三马蒂厄?勒南的绘画则倾向于描绘乡村贵族子弟游手好闲的生活,在他的画上不太容易见到憨厚的农民形象。路易?勒南则与他们不同,他把自己的全部注意力都投到描绘勤劳朴实的农民形象上。
从17世纪中叶开始,路易?勒南致力于卡拉瓦乔风格的风俗画研究,作品《卖牛奶妇的一家》是17世纪法国农村的真实写照。路易?勒南笔下的人物与伦勃朗画的老妇、委拉斯贵支画的卖水人属于同一种类型。《农家室内》(图154)、《幸福家庭》、《铁匠铺》等都是他的代表作。路易?勒南在描绘农民形象及其生活时,不作任何掩饰:恶劣的农村环境,贫困的物质生活,终年劳碌在土地上的老人,为了温饱而操劳的农妇等等都画得非常精细,感人至深,给观者以震憾。
17世纪以后,勒南兄弟与荷兰画家维米尔一样,长久地被人遗忘,只到19世纪中叶,人们才重新发现他们,有人称他们为法国的佛兰德斯画家。
在法国受到卡拉瓦乔主义影响的画家除了勒南兄弟以外,还有一些更典型的卡拉瓦乔主义者,他们是与勒南兄弟生活中同一时期的瓦伦丹、拉图尔和克?维尼翁等。
瓦伦丹(Le Valentin,1591~1632)属于17世纪法国绘画中直接或间接受意大利卡拉瓦乔写实风格影响的画家。瓦伦丹出生在法国,约在1614赴罗马,此后一直定居在那里。在罗马期间,他不仅向意大利画家学习,也向赴意的法国著名画家西蒙?乌埃学习。他喜欢从民间或中下层人物世俗生活中汲取素材,从中寻找一些易于表现象征意义的事物。他的作品《小酒店》、《四代同堂》、《玩纸牌》等都是反映市井人物生活的风俗画。
乔治?德?拉图尔(Georges de La Tour,1593~1652)是法国17世纪上半叶非常重要的现实主义画家。此人在美术史上也曾一度被遗忘,只到20世纪才被人们重新发现与认识。
他的画风与众不同,擅长表现夜间在蜡烛光线下的事物,人称“夜间画”。“夜间画”这个术语源自意大利语,即“夜间的光线”的意思。自从拉图尔首创这种画法以后,深受教会的欢迎。这种绘画能造成一种神秘感,产生宗教效果,宗教界一时把他的夜间画当成当代油画技术的最高成就。
《油灯前的抹大拉》(图155)、《木匠圣约瑟》、《诞生》、《使徒彼得的否认》等都是他的代表作。
17世纪下半叶著名的宫廷画家夏尔?勒布仑(Charles Le Brun,1619~1690)在造就法国统一的艺术风格方面的作用是无人能比的。
勒布仑出生在巴黎一个雕刻家的家庭,从小接受艺术的熏陶。曾师从乌埃学习绘画,自称是普桑的追随者。1642年随普桑到了意大利,1646年回国。曾担任宫廷首席画师,为路易十四服务,并担任皇家绘画雕刻学院的院长。
勒布仑的作品有歌颂路易十四战功的《亚历山大?马其顿进入巴比伦》、《亚历山大和波鲁王》、《大法官塞吉埃》(图156)、《圣家族》、《哀悼基督》等。
17世纪法国最伟大的雕塑家是普热(Puget,1622~1694)。他的浮雕《亚历山大与狄奥根》、群雕《米隆》、《帕西》、《安德罗梅达》等都坚劲雄奇,强烈夸张,充满激情与幻想,远远超过了古典主义的美学范畴,成为浪漫主义美术的先驱。
17世纪法国美术在欧洲美术史上的意义是重大的,它从此代替了意大利,成为欧洲美术的中心。
复习思考题:
1. 卡拉瓦乔现实主义美术的特点。
2. 巴洛克美术的形成与时代的关系。
3. 鲁本斯的艺术特色。
4. 荷兰风景画对西方美术发展的意义与贡献。
5. 委拉斯贵支与伦勃朗艺术特点的比较。
6. 从维米尔的绘画看荷兰的审美风尚。
7. 解读普桑在不同时期画出的《阿卡迪亚牧人》作品。
8. 勒南兄弟绘画与勃鲁盖尔绘画的异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