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3-打赢信息化战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393-打赢信息化战争-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两栖战舰艇    
    两栖战舰艇是美国进行两栖登陆作战的舰艇,海湾战争时期是独立编成、独立作战,1994年 美国海军战略转变之后,海军陆战队与海军舰艇部队统一改编为海上远征部队,形成联合作 战的一种新的作战编成形式。主要是以1个航母战斗群和1个两栖戒备大队为核心进行编成, 由航母战斗群指挥官负责指挥控制,适当配属一些反水雷、反潜和反舰作战部队,以及预置 部队和海运部队等。一个典型的两栖戒备大队通常由3艘两栖攻击舰、船坞登陆舰和两栖船 坞运输舰组成,可携载1个2500人的两栖陆战远征分队。两栖戒备大队自带全套坦克装甲车 辆、直升机和所有两栖战装备装具,可在距岸50海里的距离上,使用直升机、气垫船遂行“ 超地平线”垂直和两栖登陆。    
    海军陆战队参与海上远征部队编成之后,其所辖飞机正式编入航母舰载机飞行联队。在海湾 战争时这些飞机都部署在沙特的地面机场,没有一架是由航空母舰携载。此外,海军陆战队 的一些支援飞机、运输直升机、多用途直升机等也已经编入航母舰载机飞行联队。    
    航母战斗群编入海上联合远征部队之后,也产生了一些变化,最主要的一点是独立或协同空 军夺取从公海到近岸大约200海里,以及从近岸到陆地大约1000公里作战空间(陆、海、空 、天、电磁)的控制权;为两栖登陆部队提供火力支援,打击陆岸纵深目标并对岸上作战提 供近距支援;从海上向陆地投送兵力,独立遂行或支援陆军部队进行地面作战。    
    预计3月中旬在海湾完成部署的两栖攻击舰有5—7艘,其他两栖舰船20余艘,可携载建制两 栖远征分队5—7个,总人数12000—20000人。    
    海上运输舰艇    
    海上运输舰船主要是配合海军远征部队及陆军远征部队的海外部署,而提供重型武器装备和 作战及后勤保障物资器材的。目前,动用了海运船20余艘,海上预置船20余艘。    
    海湾战争后,美国在商船动员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这次海湾兵力部署,是检验12年来动员工 作的一个机会。海上运输船主要来源有三个:一是长期租用或服役的舰船;二是按照一类预 备役法律征用的舰船;三是临时抽调或征用的商船。这些舰船的主要任务,是为部署到海湾 的美军提供物资、食品、药品、装备、零部件、燃油等各种支援和保障。目前已经和正在驶 往海湾的舰船20余艘,包括:战斗补给舰2艘,补给油船2艘,海洋调查船3艘,舰队海洋拖 船1艘,高速滚装海运船2艘,大型中速滚装船3艘,海上预置船4艘,集装箱船/滚装船2艘, 油船1艘,海上医疗船1艘。    
    海上预置船是美国海军为使海军陆战队全球快速反应作战和部署,而采取的一种平时按编制 配备、危机时向战区快速机动、补给和快速形成战斗力的一种措施。每个预置船中队可为一 个173万人的海军陆战队特遣队(相当于一个陆军装甲旅)提供30天的作战支援。这些舰船 平 时分别部署在西太平洋的关岛、印度洋的迪戈加西亚群岛和地中海的基地,日常配置为迪戈 加西亚群岛5艘,其它两地各4艘,战时租用的商船将视情加入。美国海军第1、2、4预置船 中队部署在海湾地区的海上预置船已达19艘。    
    


第四篇  伊拉克战争评论战前分析和预测(3)

    海上力量部署特点分析    
    综上所述,到3月中旬,在海湾战区周边集结的航空母舰可能达到4—6艘,两栖攻击舰可能 达 到5—7艘,连同其他舰艇总数可能达到近百艘。从海上力量部署来看,与海湾战争相比,反 映出下述几个特点:    
    海上远征作战成为美军联合作战的一个重要环节。海湾战争中,美国海军还在强调独立的海 上战役,还在强调在公海大洋寻歼敌人的海军舰队;而海军陆战队则坚持自行夺取制空权、 制海权、制电磁权,并完成两栖登陆作战任务。新军事变革把两个军种结合到一起,从理论 、任务、编制、装备到人员,都进行了联合,从海上联合对地攻击成为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 核心任务和共同奋斗目标。实行改革并进行联合作战之后,曾经在科索沃战争和阿富汗战争 中进行过尝试,摸索了一些经验,但规模较小,这次主要是对大规模远征作战理论进行首次 验证,并在实践中摸索经验教训。    
    成建制、成规模海外远程快速兵力投送成为美军联合作战的重要基础。美军海外快速兵力投 送的方式有三种:搭载飞机、舰艇等作战平台投送;动用运输机和民航客机远程投送;动用 军用运输船或动员民用船只进行投送。海湾战争中为了向海湾投送地面部队,耗费了五六个 月的时间。这次美军试验的重点有三个:预置舰船的快速投送能力,商船的快速动员和征用 能力,作战物资和装备的战区预储预置能力。从目前来看,这三个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15万地面部队及陆战队所需的重型武器装备及后勤保障物资,基本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全 部运抵目的地,从而为作战行动的展开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支持。    
    具备遂行大规模持续作战的能力。纵观美国历次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的用兵实践,从危机过渡 到战争基本上经过这样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炫耀武力,遏制危机。这种情况下通常使用1 —2个航空母舰战斗群。第二阶段:武力威慑,制止危机。通常会增加1—2个航母战斗群和1 —2个两栖戒备大队、100—200架空军飞机和少量陆军快速反应部队。第三阶段:诉诸武力 ,消除危机,赢得战争。中小规模冲突,通常在战区保持2个以上的航母战斗群和2个以上的 两栖戒备大队,飞机数量应保持在400架以上;如果要进行地面作战、两栖登陆作战和规模 更大、持续时间更长的作战,至少要保持3—4个航母战斗群和3—4个两栖戒备大队,空军飞 机数量应在300—400架以上;如果进行规模更大的地面作战,则可能部署了6个航母战斗群 和6个以上的两栖戒备大队,上千架空军飞机和数万人的陆军部队及坦克、直升机等重型装 备,而且国家要进行20万预备役人员以上规模的战争动员。按照现在海上力量的部署情况, 已经或将要达到美军进行最大规模作战的极限标准,预计此役规模可能较大,时间不会在短 期内结束。    
    地面作战力量    
    地面部队力量投入    
    美陆军增派的部队包括第三机步师、第四步兵师、第一装甲师部分兵力、第82空降师、第10 1空中突击师和第三装甲骑兵团,还有配备“爱国者”导弹的第32防空炮兵指挥部。    
    第三机步师。第三机步师总兵力约18万人,主要装备为M1A1主战坦克、M2步兵战车、AH— 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和其他高性能武器等。该师具有较强的地面和立体机动能力,在战斗条 件下一昼夜可机动150—200公里。    
    第四机步师。新建于1995年,共17万人,下辖3个旅,是美军第一个数字化师,装备M1—A 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和长弓阿帕奇侦察和攻击直升机。    
    第一装甲师。主要装备为159辆M1A1坦克、173辆布雷德利战车、36门侠士榴弹炮、18门M270 多管火箭炮和18架阿帕奇武装直升机。    
    第101空中突击师。隶属于第18空降军,有2万人,拥有70架AH—64阿帕奇攻击直升机、100 余 架UH—60黑鹰运输直升机和40架CH—47支奴干运输直升机等4种直升机机种,是陆军中惟一 能 够进行空中攻击的部队,号称可以在36小时内快速部署在世界任何地方。全师主要装备:陶 式反坦克导弹发射架180部、标枪反坦克导弹发射架162部、AH—64武装直升机88架、UH—60 多 用途直升机128架、UH—1侦察直升机33架、OH—58观察直升机91架、CH—47运输直升机48架 、E H—60电子战直升机6架、复仇者防空导弹系统48部,105毫米榴弹炮54门、90毫米无座力炮3 1 门、81毫米迫击炮36门、60毫米迫击炮54门、30毫米三联机关炮100门、127毫米机枪144 挺。    
    陆军第三装甲骑兵团。第三装甲骑兵团共约5200人,是一支高度机动的机械化部队,擅长沙 漠作战,海湾战争中该团曾深入伊拉克境内300公里,击溃伊拉克共和国卫队3个师。主要装 备为M1—A1坦克、M3—A2战车和AH—64A武装直升机等。    
    地面作战力量的运用    
    从目前地面部队部属情况来看,反映出下述几个特点:    
    一是轻重结合,快速突贯。海湾战争后,美军对参加海湾战争的地面部队进行了大量裁减和 整建制撤消,对M1A1三代主战坦克及配套使用的装甲车辆和自行火炮等重型装备大幅度淘汰 和封存。现有重型装备与海湾战争时期相比,技术上提高不是很明显,因为美军信息化作战 理论认为,未来战争主要是使用信息化轻型装备而不再是重型机械化装备,未来战争也不可 能出现海湾战争时期那种大规模地面战和坦克混战的局面。在新军事变革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轻型装备,如武装直升机,无人攻击机,可使用直升机外挂的轻型装甲车辆及越野车辆,单 兵便携式武器及单兵数字化装备等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从目前海湾兵力部署情况看,除 上述轻型装备外,重型机械化装备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说明美军在阿富汗战争之后,进 行了必要的修正,从轻型为主转向轻重结合。由此可见,信息化战争并不是不要机械化装备 ,信息战并不仅仅限于软打击,精确火力摧毁和地面机动仍然是需要的。    
    具体作战样式为城市进攻,地面占领,多国部队进驻。大规模空袭并对城市进行四面包围之 后,可能出动重型或轻型机械化装甲部队进行城市进攻作战,在此种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