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鬼(下)-马瑞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2鬼(下)-马瑞芳-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们下面就看一下他的鬼故事里面是怎样表现阴司对夫权的保护。聊斋故事,我们都经常说它很深刻。她有深刻的现实性、它有鲜明的时代性,但是如果我们只注意现在看来还有积极意义、现在还有教育意义,而忽略了他那些现在看来很陈旧、很落后那样一些作品,我们就不能够全面的认识古典名著。蒲松龄实际上思想很矛盾,他有时很超前他有时候很落后、很封建。蒲松龄他身上那种鲜明的男权意识就使得他写了一大批非常精彩,这是艺术上非常精彩但是思想非常腐朽(的作品)。他认为丈夫死乐了妻子也不能改嫁,丈夫在阴司还要操纵自己的妻子夫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寡妇红杏出墙就要受到严惩。他写了一个故事叫《金生色》,金生色是一个人的名字,也是这个故事的名字。金生色娶了妻子姓木,这个故事本身它就带有宣扬封建迷信的思想,阴阳五行,金木相克,夫妻不到头。金生色死了木氏在她丈夫生前信誓旦旦对丈夫“甘词厚誓 
期以必死”,对生病的丈夫说,甜言蜜语的说“ 您死了,我也不活了”。 
 
  但是丈夫一死,尸骨未寒,儿子还不到周岁,这个木氏就涂脂抹粉想要改嫁。金生色生前对自己的妻子非常了解,所以自己病重知道要死的时候把母亲请来,哀求母亲说我死了 
您照看孩子,您让她改嫁。母亲也同意了,但是偏偏“本年墓相不利”,根据迷信的说法今年不能埋葬,得放一年,丈夫的灵柩还停在家里,这个木氏就迫不及待地把无赖引到家里来寻欢作乐。金生色死了家里就只剩下一个孤苦伶仃的老母亲。管不了媳妇。丫鬟是木氏的心腹当然不可能管。但是有人管了,谁管?鬼魂出现了。 
 
  木氏和无赖正在房间里面甜甜蜜蜜突然听到“棺木震响 
声如爆竹”接着,住在外间的丫鬟看到已经死了的金生色带着宝剑闯进寝室,接着听到里面一男一女的尖叫,一会那个无赖赤条条的跑出来,又一会死者揪着他老婆的头发拖出来了。木氏像杀猪一样的尖叫,然后又发生了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故事。不守妇节的木氏受到了惨重的侮辱命丧黄泉,教唆她和无赖私通的邻家的老太婆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无赖跑到她家里把她的儿媳侮辱了,她的儿子不得不把自己的媳妇给杀了。而这个老太太,这个教唆木氏的老太太因为犯了教唆罪被县官活活打死。木氏的父母因为不好好教育自己的女儿名誉扫地家产全部陪光。一件寡妇出墙的小事,导致了如此广泛的株连;如此残暴的杀戮这真是令人发指。《金生色》鬼魂捉奸啊,表现出强烈的、至死不休的夫权观念。而蒲松龄认为这个躺在坟墓里还要管者妻子的丈夫很正常、很神奇。 
 
  (像这样人死了变成鬼还要维护夫权的故事充斥着陈腐的封建气息,这是封建制度下男权意识的集中体现。它表现了作者蒲松龄思想上的局限。但蒲松龄作为一个天才作家,他在另一些鬼故事中揭示了科举的黑暗,表现出了思想的进步性。他把现实生活中的学府变了形放到阴曹地府的背景下。在这样的故事中,他揭示了怎样的猫腻呢) 
 
  而蒲松龄他在科举路上拼搏了一辈子,他非常熟悉学府,非常熟悉那些学官。他很知道咱们北京人所说的猫腻。鲁迅先生曾说过“讽刺的生命是真实”,蒲松龄有很多篇的作品写的都是读书人死了还为了功名来魂游。读书人为什么那么倒霉,为什么有才能的人就考不上?就是因为他们的命运掌握在那些表面上道貌岸然、骨子里男盗女娼的人手里面。掌握在不学无术道德极其底下的人手里面。《饿鬼》它写的是阴司但是很明显它是阳世的倒影,《饿鬼》他写的是这样一个人,它的主角是个邻邑儒学训导相当于县中学副校长。像这样的人他应该是培养人才爱护人才的,但是这位外号“饿鬼”的儒学训导他专门和学生作对,因为他前世就是个饿鬼。 
 
  这里蒲松龄创造性地运用轮回观念,传统的轮回观念是说人今生作恶来世 
就变畜生,今生积德来世就有官路。蒲松龄反其道而行之,现在的学官上辈子都是饿鬼转世。这个训导上辈子叫马永,是个懒汉、坐吃山空,家产当尽,大家给他起了个外号,叫“饿鬼”。他穿的衣服用我们山东人的话来说叫“破八蔓儿”,在市面上怎么吃饭呢?抢东西吃,有个朱老头很可怜他,就给了他点钱教他做个小生意,但是他拿到钱又把它吃光了。又怕碰到这个朱老头他就跑到邻邑住在学宫里。天冷了,怎么取暖?把学宫供着的那些圣贤人的雕像拿的那个笏板,他们的那个帽子都是木版作的拿下来烧了取暖。被学官发现了要惩罚他,马永就表示我可以为先生生财。两个人一拍即和,怎么生财呢? 
 
  演双簧,这个马永找到有钱的秀才上门要钱,不给钱,那把刀把自己割伤了然后去告状。这个学官再向他要钱。不给钱就按照学规处理,秀才降等、除名。这样作了几次引起了公愤,大家揭发。马永被抓起来打了四十大板,带枷示众死在监狱里。这就投胎了,投到朱某这个朱老头家里来作儿子。长大了无意之中看到一篇文章。到旅店里面看到墙要上帖了一篇文章叫《狗之性》,记住了。结果考试的时候瞎猫碰到死老鼠,偏偏就考这篇,就考中了。到了60岁的时候就做了这个儒学训导,成了前世和他狼狈为奸的学官的继承人。 
 
  这个儒学训导前世是饿鬼投生在朱家,这是个谐音了,在狗身上做文章升了上去。蒲松龄真是嬉笑怒骂、冷嘲热讽,更丑恶的是这个儒学训导平时的表现,作了几年学官一个道义上的朋友没有,只要谁拿出钱立即他就像水鸭子一样嘎嘎的笑。你要是手里面没有钱,眼皮耷拉下来,睫毛把眼睛遮得严严实实就像不认识。见钱眼开这叫什么学官?这个理应庇护学子的学官把学生当成摇钱树把学府变成陷人坑。 
 
  只要学生、秀才犯了点小小的错误,县官轻轻处罚,他必定狐假虎威,对学生敲骨吸髓就像对待盗贼一样,小说里面说酷掠若治盗贼(《饿鬼》),老师哪有这样对待学生的,最后被恨透他的那些学生捉弄他,你不是嫌自己老要染胡子么,那黑颜色染,学生偷偷的地把黑颜色换成红的,结果染了红胡子,变成名副其实的鬼样了,最后气得数个月就死了,永远去做饿鬼了。这就是一个学官,鬼话连篇,但是这确确实实是封建社会科举制度下学官的漫画像。 
 
  (饿鬼转世就成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下的学官,学官前世都是饿鬼,饿鬼和恶鬼又是谐音,这真是冷嘲热讽,而在阴曹地府的背景下,蒲松龄更是把科举制度和藏污纳垢巧妙的画上了等号,离奇的鬼故事是怎样的做到了这一点的呢。) 
 
  而《考弊司》是饿鬼的姐妹篇。它画的是学府,它写的是读书人在虚肚鬼王的管辖下怎么样生活。虚肚鬼王这个名字很有意思,虚肚,永远填不满。虚肚鬼王管理的这个地方叫考弊司,顾名思义考弊司是考察弊端的所在,但是它变成了一个藏污纳垢的地方,挂羊头卖狗肉,表面上一套宣传,背地里完全不一样,背道而驰。小说开头有个书生来找闻人生,跟他有个要求,说求您去给我讲个情,将什么情呢。说现在有一个考弊司,管着这些学生,它有一个很特殊的规定,就是凡是来觐见鬼王的秀才,每个人鬼王都要从他身上割一块髀肉。什么叫髀肉,大腿上割一块肉。 
 
  这显然是个隐喻。割肉就是要钱,而这个秀才之所以来求这个闻人生,因为闻人生上一辈子是这个鬼王的爷爷。书生认为,怎么着你也得听爷爷的话,所以求闻人生去给他讲情。闻人生就到考弊司去了。到了司前边,先看到了高高大大的一个堂。立着两个石碑,上面写着像笆斗那么大的绿色的字。这边是孝悌忠信,这边是礼仪义廉耻,堂上一个大匾,考弊司。堂前面挂了两个很大的对联,上联——曰校曰序曰庠两字德行阴教化,下联——上士中士下士一堂礼乐鬼门生。什么意思,这幅对联连起来它是在标榜在宣传考弊司的责任。 
 
  古代的学校夏代叫“校”,殷代叫“序”,周代叫庠,这些学校都是用德行,道德品性来教育学生。“上士中士下士”本来是周代的官名,后来用来指各个等级的读书人。这些读书人都是来向鬼王学习礼乐学习礼仪的。这幅对联看起来非常光明正大,标榜自己很正派,讲究道德就是讲究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广告,实际是什么货色,什么人在这儿活动,闻人生前世那个孙子是个什么模样。蒲松龄写得太精彩了。鬼王出来了,一头肮脏的卷发,前鸡胸后驼背,鼻孔撩天,嘴唇外倾,包不住牙齿。太丑了。 
 
  他的随从有过之而无不及,老虎脑袋人身子,狞恶地像山里边最凶恶的妖怪。这些人不光是面目可憎,行事更加可恶。你不是讲孝悌吗,祖父讲的话你听不听,祖父的话都不听。还讲什么孝。你不是讲廉耻吗,割肉这样的公开索贿还有一点廉耻吗。闻人生就来替秀才求情,不要割肉了,看在我的份上。鬼王摆出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说了:“此有成例,即父命所不敢承,这是有规定的,我亲爹来了也不敢改变。而且鬼王“气象森凛,似不可入一词”,一句讲情的话也听不进去,就是要割肉,割肉是干什么,要钱。闻人生讲情没有讲下来,秀才就被割肉了,割得哇哇乱叫,嗓子都喊哑了。 
 
  我们看这个考弊司,它的外表是那样地堂皇,它的实质是这样地龌龊。外表和实质真是天差地别。外表完全是封建统治者的说教,内里实质是封建同志残酷的吃人生涯。就是鲁讯先生说的《狂人日记》的两句话吃人。(在《考弊司》这个故事里,掌管考弊司的鬼王一定要割秀才的肉,这实际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