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入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精神分析入门-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自我〃是不分属于潜意识、部分属于意识的东西。意识上,它尽力使我们变成一个有道德的人。譬如说,一个接过婚的男人虽然喜欢他的女秘书,但他也绝对不会让她知道他对她的感觉。在潜意识上,〃自我〃压抑了他认为不道德的某种性格,例如一个男人可能喜欢他妻子的姐姐或妹妹,但他自己并不知道,由于〃自我〃发挥效率的关系,他也许相信自己〃实际上是厌恶这个女人〃呢。
    即使在我们睡眠的时候,〃自我〃也在作用者。当我们那些交不愉快的思维要在梦里显露时,〃自我〃潜抑着它们,迫使这些可怕的念头一定要伪装好了才能出现。于是它们只好借助象征的事物在梦里显露。
    在每个人的心理上,那些无法无天的〃原我〃欲望同〃自我〃的道德观念永远在做剧烈的冲突,它们以我们肉眼见不到的战斗方式僵持着。
    它们像是一对年龄差距较大的兄弟,对家庭事务的处理采取截然不同的看法。哥哥(自我)了解所有事务的执行程序而较为保守;弟弟(原我)则勇敢、性急、不考虑一般应该注意的事项。他想利用暴虎冯河的冲动去做任何一件事,做哥哥的只好尽力设法去管弟弟,不使他闯祸。
    有时自我的控制松懈了,于是怨我赶紧表现出来,当这种事情发生后,自我往往感到十分懊悔。
    例如:当愤怒发作时,一个人可能揍人,结果也许会被回敬一拳或闹上官司,使他后悔不已。
    他可能在公司的会议上饮酒过度,结果弄得尊严扫地,是他后悔莫及。
    他可能去追求那个自己明知〃她一点也不喜欢我〃的动人女孩,结果她真的一点都不喜欢他,弄得他痛苦无比,后悔不止。
    依弗洛伊德自己的印象,他以为〃原我〃产生冲动的力量,而〃自我〃则像个方向盘一样,控制着欲望目标的达成。
    〃自我〃在基本上扮演的是一个调解人的角色,它努力地在不顾实际的〃原我〃需要和环境的实际限制之间,做个名副其实的调解人。

14。什么是〃超我〃(super…ego)
    〃超我〃,大致与所谓的〃良心〃是相同的东西。在心理生活里,它代表我们一生中所有的〃可以〃和〃不可以〃的联合力量。这些力量使我们透过双亲、教师、宗教影响和其他道德权威形式的接触而形成我们心理上的一部分。
    〃超我〃大部分属于人格的潜意识部分,它是一个特殊的机构。这机构告诉我们什么是合乎道德,什么是不道德的。它像一个监督者或警戒者,设法引导自我走向更高尚的途径。当〃自我〃对〃原我〃的要求过于轻易地屈服时,他会惩罚〃自我〃。所以当我们做错事时感到有罪,这就是一般人所谓的〃良心的谴责〃。

15。什么是〃原欲〃(libido)
    按照弗洛伊德的定义,原欲使〃那些包含在爱字里的所有本能力量,它都必须获得施展。〃
    但是弗洛伊德又写道:〃。。。。。。该词比通行的意思更要广泛。。。。。。。〃所以原欲包含着各种得癌:性爱的本能、自我的爱、对双亲和子女的爱、对朋友和普遍人道的爱。它对包括对无生命物品如艺术作品的爱、个人对祖国的爱、甚至对一个抽象理念的爱。
    弗洛伊德这样辩护者:〃所有各种的爱都是从人格的一个共同来源发展而来的。〃他称这个心理能量的来源为〃原欲〃。
    他同时注意到〃原欲〃的其它特征。比方它在我们童年时期就已经出现在每个人身上,这个能量时常以某种爱的形式强调着。但是爱的形式因人而异,且随时间的改变。例如,在某个生活期间,一个人可能把他的爱集中在双亲身上,不久又转移到子女身上,接着可能有转移到收集绘画或宗教身上。

16。什么是〃情结〃(complex)
    〃情结〃是一种很复杂的情绪问题。它主要描述一组感觉和观念。这些感觉和观念相互关联,有个人情绪经验中的一个重大伤害产生出来。
    他是这样造成的:一个人在过去曾受到某一件事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的伤害,打得使他潜抑了它,把它埋进潜意识里去。于是他像尘土从地毯下被扫走一般,不再被他意识到,但是仍残留在他的心理上。
    这种伤害一旦被潜抑下去,就像一块放射性金属。表面上看上去没有什么害处,其实它却能放出一种能量,影响周围的每件事物,而那最初的情绪伤害就像是隐藏在潜意识里的金属一般。
    这个产生自过去的伤害埋藏在人的心理,会在人的意识里固着于一个特殊的观念形式上。这些观念于是变得充满着电波,并且总是影响他的思想、感觉和生活。
    有〃情结〃的人很少在意识上了解到他的情结的这个观念,支配他的心理到什么程度。他可能设法要对自己和别人解释他的奇特行为与想法;但他所作的解释都是些不合逻辑的理由。
    〃俄狄浦斯情结〃也许就是这类问题的古老例子。

17。什么是〃俄狄浦斯情结〃(the Oedipus complex)
    古代的希腊传奇里,有这么一个预言:俄狄浦斯的新生儿,有一天将会杀死他的父亲而与他的母亲结婚。王对这个预言感到万分震惊,于是下令把婴儿丢弃在山上,想让他饿死。但是有个流浪牧人发现了他。把它送给邻国的王和后当儿子。
    俄狄浦斯并不知道自己的真正父母是谁。长大以后,他创造了许多英雄事迹,而得到底比斯女王(queen of Jhebes)为妻。不久,又常可怕的瘟疫降临底比斯,然后他才知道自己曾经杀死自己的父亲,那是很久以前死在他手下的一个旅行者。她也发现原来与他共享王位的女人是他的亲生母亲。预言一一实现了。俄狄浦斯羞怒不已,他弄瞎了双眼,离开底比斯,独自流浪去了。
    这是俄狄浦斯王(Oedipus the king)故事的更改。弗洛伊德认为它是各种心理症的基本故事。 
    由于婴儿时代和童年早期的环境状况,每个孩子都渴望从与自己异性的父亲或母亲身上满足性欲,而怨恨与他同型的父亲或母亲。原始的社会和文明的社会都有反对乱的严厉禁忌,每个人都知道这个禁忌;因此这些渴望在暗中被感觉到,却一生永远地埋藏在潜意识深处。
    一般人度过一生而不晓得自己的身上有这种感觉。他的意是很小心地避免认识这些感觉,因为这些人只对一般人的打击太大,常会使他不知所措。所以当这些感觉出现时,它们都早已被伪装过了。
    我们每个人都会恐惧〃别人会怎么想〃。这种恐惧使得那些社会不允许的感觉被封锁在潜意识底下。它们在那里不断向冲破它们的监牢。这个监牢即是我们对良心的畏惧。造成心理症的就是这种介于想要和不想要之间的挣扎。
    有时候,潜抑的俄狄浦斯情结突破潜意识的封锁,溜到意识里来了。不过它们是以仿造形式出现的。这种形式显然比较不会被我们所反对。
    俄狄浦斯情结以伪装的形式表现在我们的生活里。它不但影响以个人的生活方式,也表现在我们的艺术、流行歌曲、文学、幽默、亵渎神灵和其他许多方面。
    我们常可看到的是:某个男人与一个年纪大她许多的女人结婚,那就是这方面的好例子,更戏剧化的是报纸上偶尔也刊载这类故事:一个女孩为了某种原因杀害他的母亲。这种感觉时常表现在个人的恐惧结婚上,或表现在太过分想结婚(或离婚)的偏好上。这只是少数几个例子。它们都是社会提供给我们的表现形式;不过,这种情结如果逾强,就愈容易被自己发现常识中情绪不健康的讯号。
    对本身的这类问题相当了解的人(不论是通过什么方法)往往是情绪相对健康的男女。
    〃俄狄浦斯情结〃像其他精神分析理论的元素一样,暗示着一班人有几位院士的感觉存在身上。对多数人而言,这种存在观念对他的道德背景简直是一种侮辱,他们很不容易接受这种感觉。即使有人只是稍微暗示到〃乱伦〃这两个字,他们马上就会产生很强烈的厌恶。因为这缘故,俄狄浦斯情结的理论对许多人常造成非常大的惊吓,甚至他们当中有些人,可能拿它来作为巧言的托辞,来拒绝一切有关精神分析的事情。

18。什么是〃阉割情结〃(Castration complex)
    〃阉割情结〃与〃俄狄浦斯情结〃息息相关。它也是一组思想和感觉,有时则是它们的总和。他们集中在一个恐惧上,那就是个人潜意识里时常无缘无故地被切除掉性器官的恐惧。这种恐惧,荸荠一个人在意外事件中可能弄瞎眼或折断腿的通畅恐惧,更要厉害得多。它是一种特殊而令人深切感到的恐惧,这种恐惧只集中在个人的性器官上,我们常用俏皮话来代替不愿意直率说出的话,因此我们在毫无忌讳的幽默历史是可以发现阉割的影像。它分布得非常广泛。
    这种畏惧就是一种心理症。精神分析家相信在正常人中也可以发现这种症状,只不过程度较弱而已罢了。
    阉割情结通常是在长久的恐惧造成,这个恐惧主要来自我们觉得会因为禁止恋爱欲望而遭到惩罚。
    例如:父母亲以专门的图解警告孩子说,手淫会产生什么后果和得到什么责罚。这种警告使得孩子产生幻想,并且感到不知所措。这种感觉的侵扰在孩子的潜意识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直到成人也不会消失。
    同时,小男孩对母亲也有性的感觉。但他知道这是一种〃坏〃的感觉时,他一定会隐藏它。于是孩子的潜意识里有了会被察觉,被处罚的恐惧。这个恐惧也许就是阉割情结所造成的一个推力。
    这种情结根源于早年生活。生活发现他的性器官而极为重视它,这种现象,对他日后人格和性态度的发展影响颇钜。
    这种感觉往往潜伏在某些个人对女人怀有伤害态度的男人的人格上。他们畏惧女人,认为她们是永远的诱惑者,会引诱他走上一条充满恐怖的责罚道路。于是他轻视(甚至憎恨)女人。这就是男人寡居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