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高粱快成熟时,干了的叶子照例须经一次披剥,据说这与它谷实的发育有很大的关系。按保定府的惯例,披叶子的时候要敲锣。一敲锣,大家都钻进高粱地里去,谁披了谁要。每年一到这时候,冯玉祥往往就把其他工作放置不顾,专门到高粱地里去披叶子。因为这种机会太难得了。披叶子的苦楚,没有干过的人是无法体味到个中滋味的。高粱地里好像一座大蒸笼,一钻进去,就觉得窒息气闷。四围密集的高粱,一株接连一株,一点风也吹不进来。上头热辣辣的太阳晒着,蹲在里头,简直是面包烘在火炉里,汗水雨似的滴着,头上像有一个铁箍紧紧箍着,胸口像有一团棉花塞着。这种苦,自然不是冯玉祥自己愿意受的,但一想起自己家里的情形,又不能不狠着心,咬着牙,强打精神去披。有时从早晨开始,冯玉祥就赤着脚,挽着腿,袒胸裸臂,在里头披一整天,一直披到晚上,中间连饭也不吃。因为怕耽搁了时间,叶子都被别人披完了。出来后,低头一看,脖子上、胸膛前和两只臂膊上,都起满了鲜红的痱子。由于过度的疲劳,不仅晚饭吃不下去,连水也懒得喝。头、耳朵轰轰地作响,口腔和咽喉里淤积着一股很厚而苦涩的粘液,一噎上来就要呕吐。到了冬天,原野上无草可拔,地里也没有可寻找的燃料,于是就到树林里去投干枝棒。所谓投干枝棒,就是用一根较粗的枝丫,向树枝稠密的地方投去。冬天的树枝特别干脆,只要被击中了,就很容易断落下来。这样投个半天,落下很多干树枝,收集起来,背回家去,可以烧一两天。另外,冯玉祥也常常穿杨树叶。北方的杨树特别多,一到隆冬,树叶儿完全脱落,遍地都是。穿杨叶的方法倒也很巧妙:是用一根细棍,一端削得尖尖的,一端刻一道槽,系上一条长绳,把削尖的一端戳到叶子上,随手捋到绳索,很快地就可以穿一串。冯玉祥冬天的生活,大部分是在穿杨叶和投干枝棒两项工作上消度过去的。童年的贫苦生活,使冯玉祥对农民的疾苦有切身体会,在他身上烙下了深深的农民情结,也为他培养了终生体恤民众的情愫。
第一部分:平凡家世苦难童年 2
冯玉祥家里日常生活差不多天天要同当铺发生关系。冯有茂的薪饷不到月杪发不下来,在那青黄不接的时候,要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惟一的门路就是上当铺。大人因为碍于颜面,不好意思上当铺去,每次都是由冯玉祥同父亲的一个护兵窦玉明外号叫窦老魁的一同去;赎当的时候,也是他跟着冯玉祥去赎。每月上旬,所当的大都是些比较值钱的整齐的衣服;可是快到下旬,不仅家中随手应用的什物要拿去典当,就连炕上铺垫的褥子也要揭下来送进当铺了。这样剜肉补疮地勉强支持着,一直要到眼看着快断炊了,家中再也找不到可典当的东西时,冯玉祥父亲的饷才能发下来。
饷一领到手,头一条事就是赎当。这好像诰命似的,一点也不敢拖延。要不然,钱花光了当赎不出来,下月的生计就毫无办法了。赎当的时候,窦玉明拿着扁担在头里走,冯玉祥在后头跟着。这时冯玉祥一面走,一面在算计当票的张数以及利息的多寡,生怕大人算错了账,多付了人家钱。到当铺把当取了出来,用绳子捆好,两人就抬着回家。长袍、马褂、坎肩、叉裤、褥子以及各种应用的什物,统统都在里头。
无论是典当还是赎当,都是冯玉祥最难堪的时日。那当铺里比成人还要高过一头的柜台,在八九岁的冯玉祥面前,俨然是一座望而生畏的壁垒。因为东西不值钱,因为典当赎当太频繁,引起了当铺老板生厌。当小小的冯玉祥踮着脚,把重重的东西艰难地推上高高的柜台,向那柜台老板一遍又一遍地哀求呼唤时,那柜台老板,却不是呵斥辱骂,就是视而不理,甚至把他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推上柜台的典物给扔了下来。那时的乞求期待、进退两难和老板的白眼,真像万箭穿心。
冯玉祥在康格庄的童年时期,一直在穷苦中挣扎着,但其间也曾有过一度学塾生活,只是为时不久,就又不得不丢弃这个幸福,走上新的征途。
1891年的秋天,冯玉祥开始到学塾里读书。这在有钱人家的子弟看来,当然是一种儿童应享有的福利,丝毫不觉得有什么稀罕。然而,对冯玉祥来说,在家庭情况如此艰难的情况下,简直不啻于一个天外飞来的福音。
冯玉祥的父亲是个因为没受学校教育而饱受痛苦之人。他不识字的痛苦生活,使他深切地希望着:无论自己的经济状况如何窘苦,自己的儿子一定要有上学的机会。冯玉祥的哥哥冯基道便在他父亲的这种心愿之下,才勉强入了学。
冯玉祥的大哥冯基道,字志(治)斋,乳名北宝(冯玉祥的祖母取的名,意思是北方出生的),比冯玉祥大4岁,童年时代处处照顾着小弟弟。冯基道不到16岁时,为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就投入淮军当兵。先在李鸿章的保阳马队效力,得到提拔重用。淮军改练新军后,被编入新军第四镇任职。民国期间,他晋升为陆军中将,后来转为文官。冯基道为人忠厚和蔼,晚年隐居天津、北平。 ②
冯基道念书的时候,还没有现代的新式学校,只有些“子曰”、“诗云”的私塾。先生的束 (学费),每年才六吊京钱,合三百个铜元。冯玉祥的父亲常常对大儿子说:
“北宝,咱家里可不容易呀!你上了学,要好好的用功,才对得起我们。将来有机会我再替你补兵,那时就休想读书了。”
1886年(光绪十二年)正月,冯基道入学读书。1891年(光绪十七年)九月间,他补上骑兵之缺,吃一份马粮,每月得七两银子,除养马外,颇可补助家用。这样,他的学塾生活遂至此停止,总计上学共五年零九个月。可是这一年的束 已经缴给先生了,不能退回。算起来,下余尚有三个月。于是由冯玉祥顶替了他,去补满那三个月的期限。就这样,冯玉祥得到入学读书的幸福。冯玉祥平素羡慕惯了有钱人家子弟出入学塾的生活,心里渴望着自己也能有这么一天。可是等到他真的要入学的时候,心里又不免忐忑不安起来。那快来的新奇生活老是在他脑子里盘旋着,使他又是高兴,又是害怕,一连兴奋了好几天。
冯玉祥上学那天,由他父亲带着去见了先生,第一件事就是向先生叩头。冯玉祥恭敬地磕完头后,就坐到预先为他安排好的坐位上去,书房里的一切情景都使他感到新奇。霎时间,他觉得自己已经开始了新的生命,许多美丽的希望在他眼前闪烁,小小的心里充满了快乐和幸福。
先生姓陈,60多岁,是保定府新安县同口人。开始照例是念《百家姓》和“人之初”。初次捧到书本,每个字都是生疏的,使冯玉祥没法把捉,耐住心思念了半天,才背得出几个字,而且非常生硬,老是不成腔调。至于那字是什么意思,那句怎样理解,不消说更是不知道了。
念了三个月书,就到了放学的时期,冯玉祥便住在父亲的营盘里自修功课。
在营中,冯玉祥每天的功课是写字认字,温习旧课。当时营中有一位贾少书,学问渊博,又能写一笔好字,对冯玉祥的影响很大。那时冯玉祥年纪小,模仿性特别大。贾少书的一言一动,都在他眼里觉得有与众不同的地方,便事事都紧跟着他学,跟着他认字写字,听他谈书说理,那种热烈和认真的情形,真是少有。
第一部分:平凡家世苦难童年 3
在短短的几个月中,冯玉祥有了很大的进步,从此他对于读书的兴趣,便一天天浓烈起来。
当时冯玉祥买不起纸笔,就用一根细竹管练习写字,竹管顶端扎上一束麻,蘸着稀薄的黄泥液,在洋铁片上涂写。后来听他父亲的朋友刘贺堂介绍,在方砖上也能练习写字,并且比洋铁片还好,冯玉祥就改在砖上练习楷书。冯玉祥的书法,大抵有赖于此时的苦练吧。
第二年,冯玉祥改入一位马先生的学塾里继续读了一年书。马先生只有30多岁,年轻性躁,每天用板子责打学生,那种严厉暴躁以及糊里糊涂读死书的办法,一点也不能引起冯玉祥的兴趣。这样,他所得的益处当然很少。
到了年底,由于环境的逼迫,冯玉祥不得不结束学塾生活。合计正式上学的日子,一共只有一年零三个月。一生永不再来的童年教育生涯,便这样匆匆告终。然而,正是这短短的学习生活,为他以后的自学与成长奠定了基础。 3。“冯玉祥”名字的由来 3。1 十岁补兵
冯玉祥原名冯基善。“冯玉祥”这个名字的由来,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冯玉祥的父亲在保定府“五营练军”当兵。这个地方实行父缺子补,是有名的“父子兵”。也就是老子退伍,由儿子顶名补缺,外面不相干的普通人,是很难补进去的。冯玉祥的父亲没退伍,儿子自然不能补缺。但由于冯家生活拮据,家人都希望冯玉祥补上,多挣几两银子。可有时即使一年半载能出一个缺,就有许多人来争着补,各方面托人保荐。所以冯玉祥补了几次,都没有补上。后来营中恰巧又出现了缺额,管带(相当于营长)苗开泰是冯玉祥父亲的好友,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提出:“这次补冯大老爷的儿子吧!”
旁人问:“冯大老爷的儿子叫什么名字?”
这一问,把苗管带也问愣住了,因为他也不知道。接着那人就说:“让我问问去。”
苗管带生怕他这一去问,耽搁了时间,缺额又被别人抢去,便灵机一动说:
“别问了,我知道。”于是,随手写下了“冯玉祥”三个字。
苗管带这轻轻一笔,给冯玉祥取了一个吉利、好听的名字,也戏剧性地对他一生的命运作了最初的安排。
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