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爹俺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俺爹俺娘-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三辑作品39

娘过75岁生日,我和姐姐给她买了一个生日蛋糕。喝完酒了,该吃蛋糕了,娘拿来了切菜刀,划来划去,怎么也切不成块。她嘴里直念叨:“这像豆腐渣,花钱买这个干啥?切不成块反倒搅成一锅粥了,还不如咱家的粘糕呢。”    

娘85岁大寿,我和姐姐们又给她买了一个大号带“寿”字的生日蛋糕,还插上了花花绿绿的生日蜡烛。孙男弟女们围在一起,拍着巴掌唱了一遍外国歌曲《生日快乐》,然后让娘吹灭蜡烛。娘把嘴凑到蜡烛前,吹了几次都吹不灭,还是大伙围上去才吹灭了。娘又念叨起来:“唉,俺这张嘴火能吹着,灯能吹灭,今天咋就吹不灭这几根蜡烛呢?老了,没牙了,嘴漏风!”


第三辑作品40

这个柜子是娘的姥姥的陪嫁品,又是我姥姥的陪嫁品,姥姥又把它传了我娘。等到我大姐出嫁时,娘又想把它传给大姐,但大姐嫌它“跟不上形势”,让爹给她做了一套新式的。老柜子伴了爹娘近 70 年,里面盛着他们的全部“宝贝”。     

家里刚安上电话,爹娘就想打一个试试。爹拨号码,娘拿耳机听。“咋没声呢?”娘直埋怨爹不会拨号码。


第三辑作品41

这是全家第一张合影。爹娘生了8个儿女,死了4个,剩下我和傻子大哥,还有两个姐姐。大哥始终是爹娘最牵挂的。    

哥哥的癫痫病又犯了,倒在地上把鼻梁骨磕断。娘一边给他擦血,一边掉泪:“儿啊,娘心疼呀!” 86岁的娘为我65岁的哥哥做好了寿衣,并嘱咐我:“我要死在他前头,他走时,你一定给他穿得板板整整的。”


第三辑作品42

我儿子的第一步,是在娘的扶持下开始的。    

“你不吃,给小猫吃了!”为给孙子喂饭,娘使尽了法子。


第三辑作品43

儿子上了大学,暑假回家看奶奶,非用小铁车推着奶奶在村子里转转。娘说:“坐俺孙子的小铁车,比坐儿子的小轿车还舒服。”    

我儿子考上了北大研究生。临走时,娘拉着孙子的手,嘱咐了一遍又一遍。


第三辑作品44

“隔代亲,隔代情!”“八十老翁赛顽童。”    

“老姥爷,你往那个门扫,我往这个门扫,看谁扫得快!”重外孙女晶晶和爹比赛扫雪。


第三辑作品45

重外甥女晶晶倒在地上碰着了头。娘一边给孩子捋头发,一边用嘴在孩子头上吸一口气,再转过身去把嘴里的气吐出来,口中念道:“回来吧!回来吧!揪揪毛,吓不着。”这是传统的叫魂的方法。家乡有种说法,孩子受了惊吓,会把魂丢了。    

“近一点,再近一点!”重外甥女晶晶让爹和娘亲亲热热照张相。


第三辑作品46

蹒跚学步的孩子,让最年长的老人用菜刀割断“绊脚线”,就能走得快,走得稳。至今,山乡仍沿袭着这一古老的习俗。娘说,在我学走路时,她特意借了一把大菜刀,狠狠地在地上划了一下,所以,在我的兄弟姐妹当中我走得最远。    

孩子长到一定年龄,在择定的日子里,穿上红衣服,抱只红公鸡,头顶红布,坐在一口盖着红布的斗上,吃乡新们送来的“百家饭”,再戴上一串古钱,这叫“开锁”。红衣、红布、红公鸡,以示吉祥,吃百家饭寓意长命百岁,戴古钱寓意财运亨通。据说,“开锁”用过的红公鸡不能杀掉食用,只能让它自己死去。娘说,开过“锁”的孩子,就开了窍,聪明。


第三辑作品47

村里和娘一般大的老太太都是小脚。比她们年轻十几岁的都放过脚,成为不大不小的“解放脚”,当地也叫“扁地瓜脚”。娘说:“俺 6 岁就缠脚,想放也放不开了。”    

 “落了枕,擀面杖滚,好了吗?好了!”爹用传统的方法念叨着给外甥女桂花治疗。


第三辑作品48

官厅是爹曾上过四年学的学堂,他在这里念完了《论语》,便跟爷爷学木匠营生了。比爹晚几年在这里上学的小伙伴们也已进入暮年,这里是他们每天必到的地方。夏天乘凉,冬天晒太阳,家长里短,点评着村里村外的“新闻”。他们自称“等死队”,一年中,总有几个从这里消失,又有几个年纪稍轻的补充进来。    

俗语说“三个女人一台戏”,你瞧,娘和老姊妹们聚到一块又开“戏”了。


第四辑作品49

这株汉柏相传是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封泰山时栽植的,已生长了两千多年了,称为“汉柏第一”。爹娘围着树看了又看。    

爹娘爬上了泰山极顶,碰上了一对青春恋人……


第四辑作品50

手挽着手,爹娘来到天安门。    

天安门广场好大呦!比俺好几个村子还大哩。


第四辑作品51

爹娘说,坐在地铁里啥都好,就是弄不清东南西北。    

第一次进大城市,第一次吃快餐。


第四辑作品52

娘,你在看啥呢?爹,你在干啥呢?    

本来给孩子们买的“小电影”爹娘倒先瞧上了。


第四辑作品53

累了,咱歇歇再走。    

娘心里纳闷,现今的年轻人咋还喜欢穿古人的衣裳呢?


第四辑作品54

一起生活了几十年,隔着廊柱歇息,动作、神情都快一致了!    

一生相扶持,还是老夫妻。


第四辑作品55

一对来自加拿大的夫妇看到爹娘双双携手登上长城,羡慕不已。    

“不到长城非好汉,咱登上长城,也成好汉啦!”爹对娘说。


第四辑作品56

爹娘结婚70周年这一天,到北京游览,这是他们第一次坐飞机。娘有些紧张,紧握着爹的手不放。    

爹深情地拉着娘的手,念了一句戏词:“咱手把手儿把话啦……”


第四辑作品57

娘90岁大寿那天,我给爹娘拍了这张合影。没想到,这竟是他们最后一张合影。    

     

爹娘走了。我再也不能为他们拍照了……


第二部分第27节:“娘,还下地吗?”

  “娘,还下地吗?”“去!人活着不干活干啥!”这一年,娘已84岁了。


第二部分第28节:做事要和推磨一样

  一字不识的娘曾说过:“要做成啥事都和推磨一样,一步一步来,反正走一步就少一步……”


第二部分第29节:谁家盖房子总少不了爹

  年轻时,爹的木匠活干得好着呢,村里谁家盖房子总少不了爹。


第二部分第30节:帮着娘干些家务

  上了年纪,爹不再干木匠活了。他一时都闲不住,帮着娘干些家务。他说:“一些活俺年轻时干得少,老了要补上。”


第二部分第31节:忙着为匠工们备饭

  家里盖房,来了三十多个匠人、小工帮忙,娘出出进进,忙着为匠工们备饭。


第二部分第32节:盖新房上梁那天

  盖新房上梁那天,爹在顶檩上写道:时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一九九八年杏月建修谷旦。我问,“谷旦”是啥意思,他说不懂,看人家都是这么写的。


第二部分第33节:“这是谁啃的西瓜”

  “这是谁啃的西瓜,剩了这么多瓜瓤,扔了多可惜!”爹说着找来切菜刀,削下来再吃掉。


第二部分第34节:葫芦瓤是一道极好的菜

  秋天,把成熟的葫芦摘下来,中间锯开成为两半,再放到锅里煮一煮,葫芦瓤是一道极好的菜,而葫芦瓢用作盛水的勺,又经济,又比买的铁勺好使。


第二部分第35节:一辈子就‘美容’了一回

  娘说:“俺过门前绞过一次脸,一辈子就‘美容’了那么一回”


第二部分第36节:实在好看,实在好看

  娘说:“俺这么大岁数了,咋还能穿这样艳红的衣服呢?”“实在好看,实在好看。挺像当年结婚时你穿的那件啊!”爹说。


第二部分第37节:俺就是没赶上好时候

  爹说:“瞧!现今这些年小的骑这“电驴子”去赶集!……俺就是没赶上好时候。”


第二部分第38节:也坐坐这 “电驴子”

  俺赶了一辈子毛驴子,今天也坐坐这 “电驴子”。


第二部分第39节:“小心点,你小心点嘛”

  娘说:“小心点,你小心点嘛。”


第二部分第40节:爹常为娘修剪趾甲

  娘6岁缠脚,趾甲长成了蜗牛的样子,爹常为她修剪。


第二部分第41节:爹干活手指上扎了刺

  爹干活手指上扎了刺,娘戴上老花镜给他挑。扎痛了,爹就嚷嚷:“你这哪里是挑刺,简直是挖坑、刨树跟!”娘还是细声慢语:“老了,眼花了,看不清了。”


第二部分第42节:“年轻时他才不干呢”

  天怪热的,爹娘关上大门在院子里搓澡。娘给爹搓完脊梁,爹又给娘搓。 娘说:“你爹给俺搓背是近些年的事,年轻时他才不干呢!”


第二部分第43节:爹也成了半个赤脚医生

  娘生病了,爹也成了半个赤脚医生。


第三部分第44节:爹在啥时都是唱“主角”

  男在前,女在后,爹在任何时候都是唱“主角”。


第三部分第45节:爹是一家之主

  对爹的“旨意”,娘言听计从,尽管有时不情愿。


第三部分第46节:看我要拍照片

  爹对着娘大声吵嚷,看我要拍照片,便坐到暖气包上“闷”起来了,我想,他这样闷着比吵更难受。


第三部分第47节:娘生爹的气 病倒了

  娘生爹的气,病倒了,在打吊瓶的那几日,爹又烧水,又做饭,格外勤快。


第三部分第48节:娘病了 爹孤孤单单

  要过春节了,娘的肺气肿病突然发了,住进医院进行抢救,爹一个人在家孤孤单单,整天打不起精神来。


第三部分第49节:头一回不在一块儿过年

  娘的病稍有好转,爹迫不及待到医院探望,一进门就直抹眼泪。“咱俩结婚 68 年,这可是头一回不在一块儿过年啊 ! ”爹边哭边说。


第三部分第50节:你的病很快就会好了

  娘病重了。家里人筹划用旧婚俗的过门仪式来为娘冲病消灾。爹身缠花床单,拉着红绸布,在婶子们的簇拥下一步跨过了放在门槛上的马鞍。他喜滋滋地对娘说:“门槛我迈过去了,马鞍我跨过去了,你的病很快就会好了。”


第三部分第51节:生生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