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都来追逐他,在这个时候谁的个子高,腿长,跑得快,谁就抓到鹿了,这就是“逐鹿中原”的出处,所以“逐鹿中原”就是这个意思。那时候都是自由竞争,谁都有资格去竞争,谁都有可能胜利,所以谁的身边都有一帮人马帮助他们,这些人去帮助这些英雄的时候,他们只知道自己的君主,不知道有别的君主的,我那个时候是帮韩信,我当然只知道韩信,我不知道陛下,这叫做“各为其主”,这就是忠心耿耿,我怎么不对?再说,在那个时候,天底下磨快了刀子,想干陛下干的那些事的人还少吗?陛下难道能够把这些人都抓来杀了?刘邦说,“置之”,放了他,说得对啊,所以刘邦不是糊涂人,刘邦是个明白人,刘邦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蒯通虽然鼓动过韩信谋反,但是蒯通说得有道理,刘邦就把他放了,这就是刘邦的过人之处,所以刘邦最后成为大汉王朝的开国皇帝那是有道理、有原因的。
刘邦在楚国的边境上逮捕了韩信以后,把韩信贬为淮阴侯,刘邦经常找他聊天。有一次刘邦就问韩信:说韩信,你看看我要是带兵打仗能带多少人马?韩信说十万,那要是你带兵打仗你能带多少人马呢?韩信说,多多益善。就是说我带多少人都可以带,我带的兵越多越好。刘邦说,呵呵,奇怪了,我就只能带十万人,你是多多益善,你怎么被我抓起来了?韩信说,陛下虽不善将兵,你虽然是不善于带兵的,但是善于将将,你虽然不会带兵,你会带将啊,所以带将的才是最大的人才。
韩信,一代名将,旷世功臣。他在困境中挣扎,在草莽中崛起,在战斗中奋进,在胜利中沉沦。根据司马迁《史记》的记载,韩信在最能够背叛刘邦的时候忠贞不贰,在最不可能反叛的时候却涉嫌谋反。有专家据此认为,有勇有谋的韩信不会出此昏招,但也有人认为他是被步步紧逼,无路可退,才出此下策。韩信到底是否谋反,为何而反,至今还有争论,但这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韩信作为我们民族英雄时代的英雄人物,他的忍辱负重,他的自强不息,他的叱咤风云,甚至他的犹豫狐疑、患得患失,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永久的记忆。他的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八)韩信成败之谜…易中天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传播发扬中华文化!
爱我中华,振兴祖国!
努力学习,创造新的中华文化!
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