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06-共和国红镜头 :中南海摄影师镜头中的国事风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5906-共和国红镜头 :中南海摄影师镜头中的国事风云-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快心情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嗡嗡作响的气流压力下愈发沉重疲惫,令人昏昏欲睡。    
    不知又过了多久,我被身后尖锐的金属磨擦声惊醒,刘少奇拉开布帘从后舱走出来。我一看,他还是心事重重的,一进前舱,又拉上了帘子。    
    我望望陈老总的后舱,帘子没拉上!我一喜,再一看,陈老总宽大的身躯仰倚着椅背,眯着眼似睡非睡的,面前的小桌上横七竖八摊了一堆文件和报纸。我知道老总不爱坐飞机,搞不好还晕机呢!晕机只是一起一降时难过,现在飞机已飞平稳了,可老总好像不开心嘛!以前他可不是这样子,绝不会甘于寂寞,将自己囚在狭小空间里,只要不是在工作,他总是想法子和我们一道开心。有时和我们一起下棋,打桥牌。下着下着,打着打着……我们就忘了身份,碰到老总输了,就起哄,伸手跟他要烟,不是好烟还不答应,直到陈老总把空衣兜翻出来给我们看,这才罢休。    
    “我说你们这些同志哥,那么多的嘴抢我一个人的烟。这合理吗?烟都给你们要光了,我吸啥子?”他可惜地望着手里的空烟盒,不服气地说。    
    飞机单调地飞着,我心里空落落的……这种沉闷忧郁的旅途我真是头一遭遇到。    
    当时我是寂寞和空落的,因为认识的局限,使我只能是沉浸在我当时年龄和身份还无法理解形势的苦闷与孤独之中。现在再回过头审视走过来的历史,对刘少奇、陈毅那时愁肠百结、心事重重的深重神情,就会有深刻彻底的认识,才能剥去复杂纷纭的外表窥视决策者的思维空间和深邃心灵。    
    飞了三个多小时,飞机降落在乌鲁木齐机场。在一般情况下,中央领导人出国访问,飞机都要降落在边疆城市补充给养。    
    边城还没有卷进政治风云中,显得宁静、清幽。城市处处都飘散着羊肉串的香味,就连我们晚上住的最好宾馆里也有这种香味。    
    第二天上午,刘少奇、陈毅一同去参观新疆工业展览。走进大厅,我见刘少奇从衣兜里掏出一包“中华”烟。他犹豫了,看看四周是油亮的木质地板,把烟就这么一直夹着,直到从展厅出来才点燃。整个观看中,他很少问话,只是非常仔细地观察每一件展品,能在一份说明书前逗留10来分钟,几乎是躬着身子贴着玻璃吃力地阅读。我在一边见他这样专注凝神,不由地举起相机,抓住他神情凝思、目光深沉的一瞬间。    
    不知怎地,领导人还有两位夫人不再像离京时那么忧郁了,耳边又听见陈老总开心的笑声……连我也受感染,情绪跟着快乐起来,世界的本原也应该是快乐的。    
    看完展览,又和自治区的领导座谈。    
    会上,刘少奇思路非常敏捷,谈吐沉稳。一头银发给他有涵养的气度增添了威严,让人感到有种说不清的非凡魅力。是自然流露的庄重感,还是分寸得当的权威感?或许两者兼而有之。    
    毋庸置疑,刘少奇在行使国家主席的职权和使命。    
    下午我们又来到了昨天降落的郊区机场。专机孤零零地停在空旷的机场跑道上,四周是春草零星的寂静戈壁。刘少奇等领导人由欢送的人群簇拥着走向飞机。我跟着拍摄了刘少奇、陈毅同自治区领导人握手告别的镜头,正想登机……怎么?刘少奇突然转过身,退着步子朝欢送的人们挥手。我忙驻足,将镜头对准他依依惜别的忧愁面容。这是他真正的感情!真正的伤感!我对这种神情陌生过也熟悉过……不过却没有想到快门的开启,竟是刘少奇最后的出访。    
    历史已不可逆转地决定了刘少奇回国后的命运。


《共和国红镜头》 第二部分《共和国红镜头》 “文化大革命”正式开始了

    第四节 “文化大革命”正式开始了    
    刘少奇出访时,毛泽东正在南方看“西游记”,为国家的前途担忧,为没经风雨缺乏锻炼的年轻人担忧,提出:打倒阎王,解放小鬼。    
    飞机追踪西去的太阳,划破淡红的天幕,朝着巴基斯坦飞去。    
    我们到巴基斯坦已是下午。如果这次不是亲眼目睹,我的脑袋里一直固执地以为只有中国人最喜欢热闹的事情。其实不然,我们的汽车刚跑到街道上,立即被四面八方涌来的群众围住了,黑压压的人群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鼓掌声,把街道挤得水泄不通……我们的汽车被这沸腾狂欢的场面搞懵了,突然熄火窝着挪不动了。人还在不断地围拢……这时我听到尖锐的哨声,人群开始朝街道的两边移动,为我们闪出行车道。有的人不甘落后,不住地朝前挤,立即遭到警察的严厉阻止。    
    我们车子开动了,群众又随车涌向我们的住处……车子几乎是被数万的群众抬担架似地抬到国宾馆门口。    
    刚才飞机上的枯燥、单调骤然落在热血沸腾的土地上,立即被融化了。    
    刘少奇和陈毅脖子上套着巨大的彩色花环,那上面托着的不再是忧愁的眉结,而是明朗由衷的笑容。    
    北京的中南海并没有因此停止“文化大革命”的脚步。    
    4月9日开始召开中央书记处会议,12日结束。    
    列举彭真的错误开始朝着“系列化罪行”发展。    
    决定彻底批判“五人小组汇报提纲”。这是刘少奇2月主持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定下来,向在武汉的毛泽东提交的“汇报提纲”。    
    成立“文化革命”文件起草小组。    
    鲜花、笑容、欢歌……铺撒在中国国家主席友好访问的路途上!    
    困惑、痛苦、愤怒……铺撒在中国国家主席结束访问的归途上!    
    日历在我们繁忙紧张的手里撕去了七张,我们已抵达最后一个国家进行友好访问。再有几天我们将要踏上归途。    
    第九天,我们挥手告别了美丽古老的仰光,也告别了劳累不堪的拍摄采访。专机降落在西南边城——昆明。    
    祖国的空气最清新,我坦坦地展平身躯,美美地睡了一觉。恰是昨晚的一个电话,才使我轻松无比地走进久违的梦乡。    
    “周总理刚从北京打电话给我们老总,说北京没什么事,要老总陪刘主席在春城休息几天。你也可以放心地好好地睡上一觉。明天不会有什么活动。”陈毅的秘书拨了个电话给我说。    
    夜长梦多!    
    一觉才睡醒,倦意还未退尽。门“砰”地推开了,门框中间立着秘书紧张的身躯。    
    “杜山!”    
    我就站在他老兄眼前,他却放出震耳的音量,足以使我头发直立,以为大祸临头呢!    
    “快快,快收拾,马上起程。”    
    “你昨晚不是说总理叫休息几天吗?怎么?”    
    “昨天是昨天,今天是今天。刚才才接的通知,叫首长去杭州开会。错不了!”    
    “首长去杭州,我们也去杭州?”    
    幸好我还来得及冷静地问一声。    
    “噢……我去问问。”秘书一阵风似地跑了。    
    刚合上的门“砰”地又开了,没见人影只传进来了声音:“你不去杭州,待会儿回北京。”    
    我赶紧收拾摄影器材,卫生间里的放大箱和冲洗箱都打开了,以为在昆明要用上的,连药水都配好了。    
    出访途中有时会碰到改变航向的突发事件。有一次随总理访问阿尔及利亚。飞机都快飞到他们国家的上空了,空中接到急电,阿尔及利亚刚发生政变,不能前往。飞机立即掉转机头,在天上划了个大圈,飞回到埃及,降落在开罗机场。    
    可这次是在国内呀!这就不能等同而言了。    
    我以为秘书们一定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就悄悄地问他们,哪知他们和我一样茫然,就连他们的首长也在费劲地猜测……    
    我以后才知道……上海的飞机还没到昆明时,两位首长一边等飞机一边在猜测,陈老总到底是横刀立马、久经沙场的老帅,马上想到是不是我国边境发生了战争?刘少奇和他想的不一样,可能是国内政局有什么大的变动?陈老总不由地若有所思地望着深邃空灵的天际和飘浮游动的云缕。    
    上海的专机接走了刘少奇和陈毅。我们也乘原来的专机回北京。    
    同去不同归!    
    我又一次踏上更加孤独、更加枯燥的旅程。    
    北京近了,随着心房不住地下沉,飞机盘绕着首都机场不住地下坠。跑道由一根银线渐渐地膨胀成一条马路,又迅速地扩展到广场。    
    北京到了,春风夹裹着细雨在空荡荡的机场上飘来飘去。蒙蒙细雨像罩子从我的头上方盖了下来,我恍惚觉得五彩空间就是被这讨厌的雨水淋湿而消失的。    
    回到新华社,我才知道“天上一日,人间千年”。短短的10天,国内发生了许多许多的事情,最叫我惊讶的莫过于诞生了“文化大革命”这个词组。我努力地想“文化大革命”……文化领域的大革命?大革命要以文化形式……?    
    我现在回忆那时人的思维,不禁哑然失笑。人们用慎重和胆怯禁止了自己超越以往因信口开河带来的惨痛现实,不敢越“雷池”似地越“文化”半步。    
    仿佛是场人生大戏,为使剧情跌宕起伏,人物命运扑朔迷离,变化莫测,刘少奇他们直到走进由毛泽东主持的杭州会议会场,才知道他们一路的猜测离题万里。


《共和国红镜头》 第二部分《共和国红镜头》 在总理身边的特务

    第五节 我是安插在总理身边的特务?    
    1966年6月我随周恩来出访欧洲。凯旋的双足刚踏上北京机场,“史无前例”的巴掌将我推进了“特务、间谍”的行列。    
    中共中央将“五一六”通知往全国一发,“文化大革命”即开始了。    
    “文化大革命”以它罕见的速度,迅雷不及掩耳地席卷了神州大地;也以罕见的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