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进攻战。但是他的进展却极迟缓,而德军抢先进入了墨西拿。8月初,布莱德雷和巴顿先后在圣阿加塔和布罗洛实施“蛙跳”两栖围攻。8月17日,美军和英军先后进入墨西拿,轴心国军队大部撤回意大利本土,西西里战役结束。盟军以巨大的代价赢得了西西里战役的胜利。虽然伤亡严重,但盟军首次尝试了两栖作战和伞兵空降作战,并第一次进行了大兵团作战,这为以后夺取战争的胜利取得了宝贵的经验。更为重要的是,西西里战役达到迫使意大利退出战争的目的。
第五部分:奥马尔·纳尔逊·布莱德雷儒将之风 扬名战场(4)
在西西里战役将要结束时,布莱德雷受到一次严格的考验。在他的指挥下的美国第1师要算是美国的“铁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即已负盛名。当任的师长艾伦和副师长罗斯福也都是鼎鼎大名的人物,均为马歇尔所赏识的人才,尤其后者更是老罗斯福总统的儿子。但布莱德雷却决定将他们两人撤职,原因不是因为他们作战不力,而是他们的部队的不守纪律,公然藐视宪兵,在后方闹事。这一决定曾引起很多的责难,但布莱德雷却毫不让步,并且也获得艾森豪威尔的支持。
就在第1师风波未平之际又发生了巴顿打人事件。在特洛伊纳战役进入高潮时,巴顿在后方医院发现了一个并未受伤的士兵。他怒不可遏动手打了这个士兵。一个星期后,巴顿在特拉斯科特医院又毒打了一个士兵。事后,巴顿曾给布莱德雷说:“在医院里,我遇到了一个胆小鬼,我把他轰出了医院。”布莱德雷对巴顿的话并未在意。可就在人们为西西里登陆的胜利额首称庆之际,巴顿打人事件被新闻界披露出来,刚刚还被人们推崇颂扬的英雄顿时成了众矢之的。对巴顿的非议不仅是来自新闻界,就连艾森豪威尔和马歇尔都对巴顿表示了严重的不满。当巴顿自我炫耀地向艾森豪威尔描述如何身先士卒,在枪林弹雨中击毁坦克时,艾森豪威尔毫不客气地告诉他:“你的行为不是勇敢,而是鲁莽,你是军团长,而不是士兵。”在艾森豪威尔尚未前往欧洲任盟军统帅前,马歇尔即内定由布莱德雷出任美军登陆兵力的总指挥。这当然也是出于艾森豪威尔的推荐。有人认为巴顿若不是因为“掌掴”事件的牵累,则这个重任将会落在他的头上。实际上并非如此简单。从马歇尔和艾森豪威尔眼中看来,布莱德雷是大将之才,而巴顿却是勇猛有余,气度不足。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巴顿和布莱德雷的命运总是联在一起的。但西西里战役后的这段时间是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巴顿一直是布莱德雷的顶头上司,巴顿任第2军军长,布莱德雷任副军长;巴顿任第7集团军司令,布莱德雷的第2军则归其统辖。但从这时开始,情况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到最后,布莱德雷荣升为五星上将,而巴顿也只是四星上将。战争,需要将才,同样也需要帅才。
1943年8月中旬,正当西西里岛战火纷飞之际,罗斯福和丘吉尔在加拿大魁北克会晤,决定在1944年实施“霸王”战役,在西欧开辟反法西斯第二战场。
根据计划,美国的一个集团军登上法国海岸。可是,美国在西欧却没有集团军司令,没有集团军司令部。在英国组建美国第1集团军已是刻不容缓。由谁来担任这个集团军司令呢?马歇尔电告艾森豪威尔:“我选择布莱德雷当集团军司令,你能忍痛割爱吗?”
艾森豪威尔将布莱德雷召到指挥部,开门见山地说:“布莱德雷,告诉你一个好消息,让你去完成一次最重要的任务”。布莱德雷得知对他的新任命后,从未那样惊讶和激动过,因为他深深懂得这一任命的分量。艾森豪威尔告诉布莱德雷,要他尽快取道伦敦回美国,组织一个集团军指挥班子。
布莱德雷接到出任美国第1集团军司令的命令后,便正式告别第2军。第2军的全体官兵排成整齐的队伍,欢送他们的军长。布莱德雷与全军将士依依惜别。布莱德雷坐进小轿车时,士兵们一齐持枪敬礼。因为他们忘不了他们的布莱德雷军长曾带领他们在突尼斯和西西里岛浴血奋战,与他们同甘共苦。
第五部分:奥马尔·纳尔逊·布莱德雷临战受命 大兵将军(1)
回国一星期后,五角大楼通知布莱德雷,说罗斯福总统要他去汇报西西里战役的情况,这是马歇尔有意安排的,以便让罗斯福认识布莱德雷。以前布莱德雷在白宫的社交招待会上曾见过罗斯福,但那时他只是中校,没有机会攀谈,还不算真正的认识罗斯福。在这次会见中,布莱德雷给罗斯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罗斯福谈到了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布莱德雷听后目瞪口呆。布莱德雷当然也去拜望了马歇尔。马歇尔还是那副不苟言笑,公事公办的老样子。他告诉布莱德雷,计划可能稍有变动,在英国建立的不仅有第1集团军,还要扩大建立一个集团军群,在最后决定负责“霸王”战役的总指挥前,布莱德雷还要兼任第1集团军群司令。临战受命,布莱德雷心情激动。在这次会晤中,马歇尔还询问了“霸王”战役的准备情况。这正中布莱德雷的下怀。在回国前,他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作战思路。当然这并不是否定盟军总参谋部的计划,而只是补充、修改,是把他认为重点的地方强调出来。但布莱德雷自己也清楚,他的计划被采纳是有阻力的,英军元帅蒙哥马利就可能首先反对。但他相信马歇尔会支持他,而只要有马歇尔的支持就不怕其他人不接受。
布莱德雷把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一是投入空降部队。早在本宁堡时,布莱德雷已非常重视空降部队的发展。然而,在西西里登陆战中,盟军的空降行动受挫,此后说三道四的舆论随之出现,但布莱德雷初衷不改,极力主张向德军防线“大西洋壁垒”之后投入大量空降部队。二是在实施“霸王”战役的同时,在马赛附近开辟第2个的登陆地点,即“铁砧”计划。三是使用战略轰炸机。在“霸王”战役实施之前,对法国的铁路和桥梁进行全面轰炸,以彻底摧毁德军的补给线。马歇尔对布莱德雷的计划表示同意。以后的事实证明,布莱德雷的主张的确富有见地。他的建议对“霸王”战役的成功起了重要作用。当然,这里面也有马歇尔的功劳,以后每当美、英双方发生争执时,都是马歇尔站出来支持布莱德雷,给战争的双方一锤定音。
布莱德雷平易近人,不像巴顿和蒙哥马利那样多彩多姿,他既不头戴特殊的扁帽,也不腰挂两把手枪。但是最受美国大兵的欢迎的新闻记者恩尼派尔,却发现布莱德雷有一种特殊的气质,那也就是所谓“平凡的伟大”,“大兵的将军”这个尊号就是恩尼派尔替他创造出来的。凡是在布莱德雷指挥下的军人都可以感受他的温暖人情。
布莱德雷也像大部分在欧洲的指挥官一样,主张应尽量利用装甲炮兵和空中武力使步兵的损失减到最低。他同意马歇尔推崇步兵的看法,并认为应尽可能使战场上人员的生活变得比较可以忍受,并设法增加他们在战斗中的生存机会。
在攻入战刚发动时,艾森豪威尔是安排由蒙哥马利统一指挥所有的地面部队,而布莱德雷则在他之下以第1军团司令的身分指挥全部美军。同时也已有明确的谅解,当美军已有第2个军团送入法国时,布莱德雷就要升任集团军总司令,而艾森豪威尔则亲自接管地面作战的指挥权。
从诺曼底登陆起,到联军光复巴黎止,在这个阶段中,最出风头的人是蒙哥马利和巴顿,而布莱德雷则显得没有太多的光彩。事实上,这完全是一种表面的印象和外行的观感。因为像这样大规模的作战是要凭组织取胜,任何人都无法扮演英雄的角色。布莱德雷身为集团军总司令,负责协调手下两个军团的行动,他的功劳实不在任何人之下。
到9月1日,美军在欧陆上的数量又增加。此时布莱德雷的第12集团军已控制4个军团,而蒙哥马利的第21集团军则仅指挥2个军团(英国和加拿大各1个)。另外,戴维斯的第6集团军也只有2个军团(美国和法国各1个)。所以,布莱德雷所指挥的兵力可以说是空前庞大。
1943年10月,集团军司令部和集团军群司令部迁往英国,准备参加拟于1945年5月实施的“霸王”战役,在法国北部的诺曼底登陆。
1943年12月6日,艾森豪威尔出任西欧盟国远征军总司令。1944年1月14日,他自伦敦组建司令部,开始具体制定在西欧作战的“霸王”战役计划,并着手进行准备。当艾森豪威尔与蒙哥马利(以及其他英国领袖)在战略上发生争执时,布莱德雷总是支持艾森豪威尔的决定。在最后审议进攻欧洲的“霸王”作战计划时,布莱德雷力主在诺曼底登陆前使用美国空降部队,建议在法国南部实施“铁砧”行动,主张在发起攻击前集中战略空军和战术空军对法国交通线实施全面轰炸。布莱德雷组织实施了卓有成效的战前训练。
1944年6月3日一早,布莱德雷登上美军海军“奥古斯塔”号重巡洋舰,他的司令部设在舰上。6月4日,天气开始变化,空气潮湿,天空阴云密布。据伦敦气象台预报,英吉利海峡出现强大风暴,因此,朴次茅斯港的盟军总指挥艾森豪威尔已决定把攻击开始日推迟24小时,即6月6日再行动。面对突然出现的变化,布莱德雷一整天都沉默寡言。但到6月5日清晨,出乎意料的是他接到艾森豪威尔的行动命令:攻击开始日不变,6月6日,星期二。
1944年6月6日凌晨,一场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命运的历史决战就这样开始了。在空降部队降落和海空军火力突击之后,盟军地面突击部队分别在5个登陆点发起登陆。
到晚上,盟军在登陆战役中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