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对华文化侵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日本对华文化侵略-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于是渚桥辙次写道:“实在遗憾得很,文化工作确实不容易搞,我只得怀着寂寞感回国了。”事实上,除了在他们的拉拢下一些文化人、知识分子被拖下水去,附逆当了汉奸——如众所周知的周作人、钱稻孙、张资平、陶亢德等人外,也有一些不那么有名的文人、学者为了生计或种种原因,而做了日本人管制下的“良民”。但正如许多日本人当时所分析的,总体上看,知识分子是中国抗日的指导力量,是最积极和最坚决的抗日阵营,要在他们身上做什么思想工作、文化工作,效果和结果可想而知。    
    于是,日本人便把文化工作的中心,转移到了占领区的普通民众身上,具体地说,就是对他们实行所谓“宣抚工作”。关于日军的宣抚活动,笔者在《“笔部队”和侵华战争——对日本侵华文学的研究与批判》一书中已设专章(第八章)对宣抚及“宣抚文学”做了分析评述,以下再补充一点新的材料。    
    关于“宣抚”的目的和任务,小山荣三在《战时宣传论》(东京:三省堂1942年版)一书中谈到“宣抚工作实施要目”,写得较为具体——    
    一、民心的安定镇抚:    
    ① 避难民的招还,② 对于事变的正确认识,③ 良民生命财产的保护,④ 难民救恤,⑤ 医疗救护,⑥ 开设民众议事所。    
    二、治安维持:    
    ① 治安维持会的组成与指导,② 自卫团的组织训练,③ 土匪的怀柔。    
    三、军事协力:    
    ① 这种情报的收集,② 人夫车马的供给、物资的调配,③道路桥梁的修补架设,④ 兵器、弹药、弹夹的收集。    
    四、铁道爱护工作:    
    ①铁道爱护村的组织,② 情报联络网的设立,③ 担任区域线路巡查的实施,④ 沿线高秆植物的刈除及种植的禁止,⑤ 爱护(铁路)思想的彻底普及。    
    五、经济实业的复兴:    
    ①促进商铺、工厂的开业,② 金票流通的宣传,③ 促进农作物收获运输,④ 市场的开设,⑤物资交流的斡旋,⑥ 金融斡旋。    
    六、教育文化的促进:    
    ①抗日教育的铲除,② 学校的开设,③ 日、满、支亲和精神的彻底普及,④ 日本语的普及奖励,⑤ 青少年队的结成指导,⑥ 报纸的发行。    
    (《战时宣传论》第145~146页)


第三部分:日本对华“思想宣传战”及其战略战术攻心战(3)

    小山荣三强调“宣抚工作”的重要性,他说:“正是因为有了冒着枪林弹雨,献身于建设之圣业的前线的特务机关、宣抚班的人们,才能确保我们在思想战中的最后的胜利。”这就一语道破了侵华战争中日本文化特务的特殊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宣抚工作的目标是,确保军队出动范围内的交通、通信线路的完好无损,收抚民心,培养那些中华民国更生的中坚力量。特别是在战区向民众说明支那军队败退的真相,让他们理解皇军出动的本意和其威力,诱使他们由敬畏而亲和,由亲和而协力,从而实现军民协力灭党(指国民党——引者注)反共的实际目的。”    
    小池秋羊的《北支宣抚行》(东京:第一出版社1939年版)一书,是一部描述和总结日军在华北地区“宣抚工作”的专书。在最后一章《寄有志于成为宣抚官的人》中,小池对日军与八路军的宣传战较量,做了具体的描述,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兹节译如下:    
    打破第八路军的宣传和组织,使民众脱离他的影响,这是北支今后宣抚工作的重点。    
    八路军在北支的活动,范围实在很广,也很顽强。只要不把这些敌人消灭,只要不阻止他们的活动,就不可能指望北支有清静的时候。    
    宣抚班在协助军队治安的同时,还要独自开展工作,与妨害治安的罪魁祸首——共产党的宣传和组织做斗争。这是很困难的事情,但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共产党在皇军顾及不到的北支的山野,纵横跋涉,以拿手的游击战术,扰乱我们的后方,在对教育民众、组织民众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力量。……    
    ……    
    最激烈的是张贴传单的竞争。在城外与共产党地区接近的地带的村庄,宣抚班张贴的传单,很快被敌人撕掉。然后以八路军的传单取而代之。敌人害怕我们的宣传,破坏我们的宣传,所以我们一点也不气馁,再重新张贴上去。在此,我想就敌我的传单问题,谈一点感想。    
    我们的传单(传单、宣传画之类的总称)一般来说都太大,不仅不便携带,张贴起来也特别费劲儿,而且纸的质量太好,无论抹多少糨糊,在砖墙等地方张贴,仍然很困难,糨糊一干,很容易被揭下来,而且自然剥落的情况也很多。与我们相比,八路军因为财政困难,弄到纸张也困难等原因,使用的都是极其粗劣的纸张。几乎都是粗洋纸的仿造品。可是,这样劣质的纸张,一旦贴上去,就不可能揭掉,所以很适合张贴。我们的纸与多色印刷的需要也有关。希望纸张的生产者,能够将上述的情况作参考。    
    八路军的传单,几乎都是誊写版印刷,多不太清晰。相比之下,宣抚班的传单使用的最新的印刷术,多是很漂亮,然而对于民众,却似乎缺乏那种感染力。特别是没有任何说明的绘画,只写一个“建设东亚永久和平”的题目,这样的过于抽象的宣传画,除了装饰的效果以外,还有没有其他效果值得怀疑。    
    必须制作能够打动民众的、民众真正能够读懂的传单,为此,要根据各地方的不同的情况,因地制宜。    
    往没有铁道的、偏僻之地的宣抚班送来那么多关于爱护铁路的传单和小册子,在山区真是难以处理。如果各宣抚班只依赖从本部送来的传单,那不仅会失掉宣传的时机,而且也不能进行适合当地需要的宣传。所以各宣抚班应制作独自的宣传文书,并随时用于宣传。    
    第八路军的宣传,以其机敏为其特色。在他们盘踞的地区,必然发行抗日报纸。    
    《抗战日报》、《前卫报》、《火战三日刊》、《纹国日本》(原文如此——引者注)、《突击报》之类的带有煽动性名称的报纸,在各地发行,煽动抗日意识。    
    几乎都是美浓版型那么大,四版,誊写版印刷。不管怎么说是他们自国语言,每天持续印刷发行,因而敌人的这种宣传能力、其热情,是值得注目的。    
    第八路军似乎并不乱发各种宣传材料。他们搞的是游击战,在移动的途中携带着誊写版,印刷《告民众书》等抗日抗战的传单,在通过的村庄散发或张贴。发行次数频繁,而且多种多样,里面插有漫画,文字也很浅显,谁都可以理解,对于这一点,我们要从敌人那里学习。    
    使用日文的、以日军士兵为对象的八路军的传单,经常散发到皇军警备区域。……都是些“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啦、“你们在为谁打仗呢?”之类的共产党的套话,只不过是故意要让皇军士兵生气罢了。但即便如此,对他们的这种活动我们也不能忽视,同时,我们也要强化对敌人的宣传。    
    在《告第八路军书》、《投降劝告书》等大量散发的同时,也有必要制作以八路军士兵为对象的使其丧失战意、劝告投降的标语。    
    ……    
    这次圣战的原因,就在于敌人的国共合作。国民党,现在在北支连个影子也看不到了,如今剩下的只有共产党了。把他们排除掉,将北支的抗日势力扫除干净,北支才能转阴为晴吧。    
    宣抚工作的目标,有必要加以大转换,要以歼灭惟一的抗日组织共产党第八路军为目标。要进入研究宣传、组织的新方法,并加以实施的新的时期。    
    (《北支宣抚行》第317~324页)    
    这些记载都表明,当时的八路军不仅在军事上对日军进行了有效的打击牵制,而且在文化上,也是反击日本文化侵略及日军“宣抚”的尖兵。这些记载还表明,日军在沦陷区的“宣抚”总体上是失败的,日本宣抚班在中国的宣传总体来说是拙劣不堪的。他们用中文写的传单常常文句不通,例如“信任日军队暴寒良之善意”(意思或许是“信任日军抱善良之善意”)之类,实在令人不齿。而且,在“宣抚”中,一方面要迷惑中国老百姓,一方面又绝对不想维护中国人的自尊,如当时就有日本人认为,在对华宣传中常用的“中日亲善”四个字,将“中”放在前头,“日”字放在下头是不妥当的,起到了增加中国人傲慢心理的作用。但是,为了打掉中国人的傲气,用“支那”一词做宣传,中国人又明白“支那”一词是对中国的蔑称,结果更加招致反感。总之左右为难。实际上,日本人始终没有弄明白,侵略者无论怎么“宣传”,依然是侵略者的宣传。可以说日本对中国的“思想宣传战”、“文化工作”乃至“宣抚”活动,都已经使出了浑身解数,但结果到底不能如日本人所愿,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第四部分:在华情报组织、情报搜集与文化间谍活动南北两大情报机关(1)

    早在中日甲午海战前后,就有不少日本人以旅游、经商、访问等各种形式深入中国各地,尤其是在文化人和学者中,形成了一股中国旅行热,他们有意对中国各方面的情况进行细致的观察、调查和研究。更有一些人怀着觊觎中国的动机,自觉地配合国权扩张和大陆“进出”计划,来中国刺探情报。一些在华的官办或有官方背景的大学、会社等,都积极从事对华情报活动,甚至设立了专门的情报机构。日本国内的官方与民间的组织、新闻社甚至个人,成立了大大小小数量繁多的对华情报组织、学会、研究会等,搜集并整理出版了大量情报资料,其情报网络覆盖了对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和角落,并直接服务于对华侵略占领与殖民统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