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19-外地人在北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4719-外地人在北京-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外地人在北京》 第二部分雅宝路的风水(2)

    雅宝路的先驱者们是从练地摊儿起步的,条件之艰苦可想而知,烈日骄阳、风霜雨雪,还得时刻提防着执法部门的车辆。    
    现在的雅宝路可谓鸟枪换炮了,雅宝大厦、吉利大厦、北斗星大厦和国兴大厦,四个非常气派的大厦占据着雅宝路的有利位置,铺面房基本上已经绝迹了。天津人说每月九千块租金的是北斗星大厦,据说吉利大厦的条件最好,设施最先进,连电话接口都是宽频的。它的月租金是三万块钱。一天一千的费用让笔者直吐舌头,后来老马陪我在吉利大厦转了一圈,偌大的吉利,上百个房间居然没有一个房间市空着的。    
    流动小商贩也变成了坐在房间里等鱼上钩的子牙先生,从俩手跟老外瞎比画到计算器上砍价,甚至还听说有人已经在网上和俄罗斯人做买卖了。当然最便捷的是请翻译,雅宝路的翻译水平要求高,月薪也很高,一般每个月都能拿几千块钱。老马就是从当翻译开始介入雅宝路外贸的,到现在他终于有了自己的摊位。    
    按老马自己的说法,俄罗斯人要是光和他说话不看长像的话,绝想不到他是外国人,更想不到他是中国人。    
    老马是典型的东北人,一米八几的大个儿,背稍微有点驼。其实他才三十来岁,可面相太老,本人又姓马,大家就都叫他老马了。他是黑龙江人,从小学的就是俄语,上大学后就专修俄语了。毕业后老马被分到了佳木斯市委做专职翻译,那时中俄关系解冻,边境贸易发展非常快。由于翻译的身份,老马先后去过十来次俄罗斯,交了不少俄国朋友。    
    九五年老马的一个俄罗斯朋友劝他辞职做外贸,老马说自己没本钱。朋友说他有十台拖拉机,可以让他先赚一笔。俄罗斯的拖拉机在东北地区声誉非常好,个大、马力足,多冷的天都能发动。当时是东北边贸中最紧俏的商品,很多人提着正箱的先进在口岸专等拖拉机的货,老马在朋友的帮助下狠狠赚了一笔。从此他对俄罗斯人的认识更加深了一层,老马曾跟朋友说:“俄罗斯的文明史比较短,所以为人质朴,不像我们为了吃顿饭还要动八个心眼。但做事往往不计后果。”    
    如果他是当时不是太年轻的话,这笔钱足够他后半辈子养老的了。可老马那时还不到三十岁,朋友多又好面子,天天带着同学、哥们儿吃吃喝喝,花钱如流水,谁向他借钱都怕人家不够。短短几年间他这笔钱话得就差不多了,最可怕的是从那次外贸成功后,东北边贸每况愈下,再也做不成什么像样的生意了。亲戚朋友还以为他是以前的马大款呢,照样没钱就来找他。老马没办法不得不另想出路。    
    九八年老马听说北京的雅宝路市场急需俄语翻译,待遇还特别高。老马心想去北京最起码没人白吃我,那年夏天他带着老婆来了北京,一混就是三年。    
    老马刚到北京的时候举目无亲,他先在通县租了间房子,把老婆安顿下来。自己就到市里找雅宝路去了。    
    老马还是上学的时候来北京玩过一次,对这个城市是非常陌生的。当他来到久闻大名的雅宝路时,不仅为眼前火暴的交易场面惊呆了。这地方比九三的黑河边贸市场可厉害多了,动不动就几万美金交易量,让人不敢相信。怎么说都是北京厉害,首都吗就是不一样。老马当时就决定,一定要在雅宝路混下去。    
    雅宝路马路北面有一个广告牌子,平时贴满了招翻译和出租房间的小广告。据说雅宝路六赚四赔,招翻译的自然是赚钱的;出租房间的则肯定是赔不下去了。其实卖毒品都有赔钱的,在雅宝路赔钱一点不新鲜,有服装款式找不准的问题,有刚开始干本钱小,撑不下去的问题,但能在雅宝路支撑住的就不会赔钱的道理是每一个老外贸都知道的。    
    老马按一个小广告的地址找到了那个房间,一进门他竟以为自己看错了。那时是九八年夏天,他在外面热得直出白毛汗,可房间里的墙上竟挂满了厚厚的棉衣。    
    接待他的老板是个宁夏人,他听说老马给黑龙江的副省长当过翻译,二话没说就把他留下了。老马禁不住好奇便问他为什么准备这么多棉衣,老板听后哈哈笑起来:“老弟,你不是去过俄罗斯吗?”    
    “是啊!”老马心说我去俄罗斯的时候,你还不知道在哪儿呢。    
    “就是,俄罗斯多冷啊!棉衣、羽绒服最好卖呀。”    
    老马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可俄罗斯冷也是冬天哪!夏天一样热。”    
    “你刚来北京,还不明白,咱不能按中国人的日子过,这叫反季节销售。从北京把货运到莫斯科或者乌克兰去最少得用一个半月,现在的货运到俄罗斯就得是冬天了。别觉着新鲜,到一月份的时候,咱们就得卖衬衣、牛仔裤呢。”    
    老马这回明白了,雅宝路的道儿还挺深的。    
    就这样老马凭着一技之长很快就在雅宝路安顿下来,老板答应他每个月底薪三千,卖出一笔货就按百分之三提成。头一个月他挣了四千多,第二个月老马就交给老婆一万块。从那时,老马算是铁心了,只要时机成熟,就在雅宝路单干。    
    有人说:雅宝路的人都是文盲。老马觉得这话非常有道理,就拿他的两个老板来说吧,一个是宁夏的建筑工人,另一个以前是东北某肉联厂杀猪的,他们早年从东北往宁夏倒腾黄豆挣了些钱,九五年一起跑到北京,开始在雅宝路倒腾服装,现在哪个手里都有二三百万了。九五年他们刚开始干的时候,租了一辆面的,一个在雅宝路街上练嘴皮子(那时雅宝路还属于半公开状态,不像现在这么正规),只要在雅宝路和老毛子谈妥了款式,另一个就飞速地跑到永定门外的浙江村买货,拉回来老毛子就给钱。一来二去,生意越做越大,现在他们在广州已经有自己的定点生产厂了。    
    最可笑的是他们和老毛子打了几年交道,现在连几句打招呼的俄语都说不利落,老马来的时候看见办公桌的玻璃板下压着张字条,开始他还以为是佛教咒语呢,看久了才发现是俄语几句问候话的中文译音。    
    有时老马真觉得心理不平衡,像老板们那样目不识丁的家伙能在雅宝路大行其道,而他这种大本毕业的只陪给人家当翻译。怪不得社会上许多人看不起雅宝路,说他们是在卖垃圾呢。    
    说起雅宝路卖垃圾的事由来以久了。大概九十年代初的时候,人们便说:就雅宝路那些破玩意儿,白给我都不要。在雅宝路混的人心里也都明白,他们倒腾的服装在国内市场全是垃圾货。可能是国情不同吧,雅宝路市场刚开始是从倒腾小工艺品的先火起来的。后来卖服装的来跟风,他们把当时国内最流行的款式全搬到了雅宝路,可那些大腹便便的老毛子就是不来买,甚至有人看后直摇头。后来有懂俄语的就问他们为什么不买服装,老毛子竟告诉他们:你们的款式太不难看了,在俄罗斯根本卖不出去。老毛子的话让这帮倒爷儿们大惑不解,后来有几个聪明的俄罗斯人再来的时候就带了几件莫斯科最好卖的款式,他们在中国的摊商定做。逐渐中国商人们慢慢摸出了老毛子的路数。可以说雅宝路的辉煌是从为人家加工款式开始的,现在他们大都有了自己的定点厂,其生产的服装全是销往俄罗斯和东欧的。


《外地人在北京》 第二部分雅宝路的风水(3)

    中国古代号称中央帝国,一切以己为是,对外面的事不大了解,也不稀罕去了解。意识上自然会出现我们怎么样你们就应该怎么样的想法。甚至拿别人不太当人,明朝时人们就知道四海之外有诸多夷国,然而海外蛮夷只是些红毛,除了红毛大炮还说得过去之外,其他的一切都不足挂齿。正因为瞧不起人家,中国人便在英国、法国等国名的第一个字上加了个反犬旁。后来在包括利玛窦等诸多外来学者一致抗议下,天朝政府无奈只得改成了口字边,实际上和反犬旁的意思差不多,不过都是些吃货而已。甚至到鸦片战争强敌压境时,不少国人还认为他们不过是些小猫小狗变的,膝盖根本不会拐弯,连猴子都不如。    
    外贸开始阶段商贩们也犯了这个毛病,认为老毛子和我们的审美观一样。实际上由于种族和文化上的差异,俄罗斯的服装款式和我们相差甚大。他们的服装颜色相对单一,男式以黑、灰、蓝为主,女式服装以白、黄、红、灰为主,基本上为一色服装,不像我们的服装那么花哨。款式也很简单,但一定要肥大,特别是女式服装,像老马这样的块头,能装下两个去的裙子也毫不希奇。可想而知这种服装在国内的商场里只能充当惹人发笑的广告品了。说起衣服肥大来,老马刚来时还闹过一个笑话,有一回来了个白俄罗斯人要订三百件女服,老马习惯性地问他要多大尺码的,没想到他解释了半天,白俄罗斯人就是不懂。老马还以为是自己俄语退步了呢,幸好老板在,他听老马急手白脸地跟人家讲话,赶紧问是怎么回事。老马把事一说,老板马上拽了他一下。后来老板告诉他,甭问尺码,他们不懂。原来俄罗斯人根本没有尺码的概念,只要服装宽大就可以。    
    而且由于那几年俄罗斯国内经济不景气,对服装的做工也没什么要求,只要便宜就行,于是中国服装在俄罗斯基本上就是廉价商品的代名词了。廉价的东西质量自然不会好到哪里去,一位雅宝路的老板说:就这些玩意儿,白让我穿我都嫌寒蝉。所以说雅宝路在卖垃圾并不是别人踩乎他们。最近这两年俄罗斯经济形式见好,对服装的做工要求也严格起来,虽然中国的加工厂不费什么劲就可以做得很好,可是影响早出去了,中国服装想在俄罗斯市场改变形象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事。可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