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一路寻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020-一路寻欢-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字。    
    如果不是旅游书上强烈推荐,一般旅行者是不会去逛“独木庙”的。杜巴广场上随便挑一座建筑,都要比“独木庙”华丽不知多少倍。以我的体会,当眼前美女如云时,最好不要只盯着一个美人看,因为没有视觉上的整体比较,就不可能欣赏到最心仪的细节。在杜巴广场,我在一座寺庙的台阶上坐下来,像当地人纳凉似的,欣赏着具有浓郁宗教气息的街景。哈禄曼多卡宫、活女神庙、塔莱珠女神庙……我真的不想记住它们的名字,对要背诵好几遍才能记下来的东西我已经没有耐心。我希望记住的是对尼泊尔的感觉,一种对现代文明保持着高度警惕,又从容享受传统生活的感觉。    
    当一个个蓬发沧桑的苦行僧,披着艳丽的袈衣,托钵从身边走过;当广场一隅几位席地而坐的年轻女人大大方方地拉开衣襟,露出丰腴的乳房给孩子喂奶;当人力三轮车夫摇着清脆的铃声消失在宫墙的角落;当一群额头点着朱砂,披着莎丽的妇人围成一圈窃窃私语……这些古老的视觉冲击,让我怀疑自己是否拥有过电脑,是否曾在高层写字楼里做过事,或者说我暂时忘记了自己是活在古代还是现代。我喜欢随处可见的尼泊尔人脸上平和的笑容,那么纯净,如同加德满都的蓝天白云。    
    帕坦    
    印度教对我来说是陌生的。在我熟悉的宗教中,诸神之间通常具有或多或少的关联,要么是师徒,要么是亲戚。而印度教的诸神之间大体上是各自独立的,谁也不买谁的账。这一特点也反映到寺庙建筑上。印度教每一座神庙只住一个神,所以建筑空间都特别小,用“塔”来形容似乎更贴切些;而佛教则像现代社会的“传销”网络,一座佛殿之内往往是数十位师徒同欢,所以寺庙都建得颇具规模。差别更明显的是,印度教较为苛求,佛教较为宽容。印度教神庙根本不允许不信仰该教的人越雷池半步,而佛教则是普度众生,不管你干过好事还是坏事,不管你是哪个教的皈依者,都可以在佛殿内外活动自如。我总觉得,作为信仰的圣地是要有所拒绝的,因为有所拒绝才能保持信仰的神圣。    
    帕坦的杜巴广场有一座印度教神庙——克里希纳庙,供的是黑天神,由于是王室所建,所以规模要比普通神庙大些。外观上看,整个神庙坐落于高台基之上,没有围墙。在主殿的圣所正上方,矗立着一座有21个鎏金塔顶的竹笋状主塔。除塔顶外,完全用石头建造,宛如一件精雕细琢的石雕工艺品,被誉为“尼泊尔建筑艺术的奇迹”。据说塔亭的栏杆间雕刻着印度古典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中的图像,神像和鸟兽都栩栩如生。遗憾的是无法登临,也就不能欣赏到其精妙的雕刻技艺。好在庙前竖着一根石柱华表,华表顶上有金翅鸟王迦楼那的石刻镀金像,看得挺真切,权当自慰。    
    杜巴广场上有一座“性庙”,屋檐下斜撑着的木雕支柱无一例外刻绘着两性合欢的画面。高度夸张的动态,变形优美,性感强烈,只要脸皮比我稍薄一点的人都应该将自己的脸先羞红了,然后将眼睛移向别处,直到周围无人时再转头细瞧。据说,“性庙”是专门用来传授生育知识的寺庙,每年只开门一次,让印度教的善男信女们集体接受性教育。其实,即使不入此庙,就这雕悬在外面的84种合欢之态,已是够人学习观摩的了。    
    走出帕坦的杜巴广场大约有一二百米了,忽然看到老街上翻新的旧庙,也有同样的雕饰,大方而无畏地对着街面。看来尼泊尔再也找不到什么儿童不宜的东西。    
    在帕坦,有两座堪称经典的佛教寺庙都躲在穷街陋巷中,一座叫黄金庙,另一座叫千佛寺。黄金庙建于11世纪,名副其实的铜墙铁壁,连寺院的屋顶也是铜的,类似于瓦当的铜雕竟然是一个个佛头。佛本来是要供奉在殿堂之上的,怎么能让他们在室外日晒雨淋呢?我曾经自以为熟悉佛教,但在尼泊尔佛教却有另一种开放的解读。黄金庙里还有一处景观触动了我的神经,一排年代久远的铜佛旁边挂着一只长方形的电子钟,凝固与流动,古老与现代,强烈的反差像个哲学命题,让人深思。    
    千佛寺,其实应该叫千佛塔更准确些,塔身周围就是民居和佛具商店,空间逼仄得让人觉得这么多的佛像聚在一起呼吸都有困难。看着层层叠叠的小佛像组合成13层高的塔,不禁钦佩起菩萨们的团结精神来。他们会羡慕印度教的神吗?一神一庙的惬意生活难道不是菩萨们向往的吗?    
    巴德冈    
    到了巴德冈的杜巴广场,即使没有导游指引,游客也不会忽视光彩夺目的王宫金门和精巧迷人的五十五窗宫。金门为鎏金铜铸,门上的女神雕像无不体态丰盈,呼之欲出;飞檐之上排列着的狮、象、鸟也各司其职地尽着看守之责。金门东面就是四层砖木结构的五十五窗宫,暗红的宫墙上排列着55扇黑漆檀香雕花木窗,其精细程度只能用巧夺天工来形容。更让人惊奇不已的是,经过近600年的风侵雨蚀,其上精美的花纹依然清晰如初。王宫开这么多窗户是匪夷所思的,这样做太不符合安全原则。谁都知道,王宫的幸福是属于最高统治者的,而那么多等待宠幸的漂亮王妃则寂寞地打发着长长的日子。“这么好的鼻子,这么好的嘴巴,这么好的眼睛闪泪花。”这是一首现代歌谣,却像是唱给古代王妃的。或许正是因为寂寞,王宫才需要这么多格窗让王妃们窥视宫外熙熙攘攘的世界。谁能说平民的生活就远离幸福?    
    游览巴德冈,尼亚塔波拉庙是无论如何不能错过的,因为它是尼泊尔最高的印度教神庙,供奉着希提拉克希米女神。神庙高达30公尺,要爬上五层平台的上百级阶梯才能到达顶端。有趣的是在每一平台的阶梯旁,都立着一对像是收“买路钱”的威严雕像,并依照力气的大小由上往下排列:希提拉克希米女神、神鹰、狮子、大象、大力士。据说每层雕像的神力比下一层雕像大10倍,而大力士的神力要比凡夫俗子大10倍。瞧那硕大无比的雕像,该不会有人动与之比试的念头吧!    
    尼亚塔波拉庙前有一个小广场,广场上有一座老建筑,据说原来的功能类似于中国的戏台,是用来奏乐给神听的。其实,尼泊尔悠扬舒缓的乐曲,不仅神爱听,我也爱听。在帕坦我买了三盘CD,听着听着,思绪就会被带到那辽阔而纯净的地方。黄昏时分,明明暗暗的“乐楼”有一种雕塑的美感。我拾阶而上,在顶层走廊的一角坐下,要一杯咖啡,俯视广场上悠闲漫步着的僧侣、美女和商人,我仿佛拥有了希提拉克希米女神俯瞰众生的优越感。    
    天色晚了,我不得不放弃飘浮云端的优越感,走出巴德冈古城。暮色之中,呼吸着乡野清爽的气息,我还是感到开心。被尼泊尔灿烂的古迹“狂轰滥炸”了两天,终于可以静下心来理一理紊乱的思绪了。    
    旅行提示:    
    旅行者最好住在加德满都,从这儿到尼泊尔第二大城——帕坦只要5公里。帕坦是金属雕刻手工艺制作中心,出产铜器,尤其是佛像铜器特别精致,而且价格也较其他地方便宜,有兴趣的人最好在当地购买。从加德满都往西12公里就是尼泊尔历史名城——巴德冈,这里的木雕工艺举世无双,过了这村就没有那店,太犹豫就会懊悔的噢!加德满都有个泰米尔街,这儿是自助旅行者的天堂,能找到条件不错又价钱便宜的旅馆,而且还是购买尼泊尔特色产品的理想场所,如帕什米尔披肩、印度莎丽、纸灯罩等等,在中国的砍价功夫可以尽情地在这儿发挥,有的商品打个四五折也不是不可能的。    
    


尼泊尔尼泊尔的激情旋律

    尼泊尔就像一个得到神灵庇护的国度,国家虽然窄小,却集中了太多奇妙的景观。从海拔70公尺一下子升高到世界最高峰8848公尺,极具戏剧化的地形孕育了无数的溪谷、冰河和雪峰。于是,喜欢登山的探险者来了,热衷皮筏漂流的勇士来了,钟情丛林穿越和狩猎的人来了。难怪有先行者说,尼泊尔是个人见人爱的地方。    
    飞翔在世界最高峰    
    在我看来,登山是一种很奇特的爱好,尤其是去挑战喜马拉雅这样高得每走一步都要喘好几口气的山脉。本质上,人都是好高骛远的,因此高山的诱惑总是让人前仆后继。即使是古代圣哲也热衷此道,经常跑到高处建庐苦思冥想,也难怪他们的哲理一般人都参不透。    
    喜马拉雅山脉是传说中“众神的住所”。如果叫我步行去参观这样的神仙之地,打死我也不干。有人问我,飞着去干不干?呵呵,还有这等好事!去,当然去喽!    
    尼泊尔人很煽情地将这样的飞行叫做“触摸圣母峰”(圣母峰是尼泊尔对珠峰的叫法)。加德满都国际机场边上有一个小机场,停的都是小飞机和直升机,候机厅有点乱,像中国县城的长途汽车站。我们的小飞机坐了13名游客,每个人都靠窗,按理说这是很周到的安排。可是,当飞机沿着喜马拉雅山脉一侧飞行时,只有一半的人能欣赏到绵亘不绝的雪峰,另外一半人则要等到飞机调头返航时才能看到。谁有耐心面对秀色而不先投之一瞥?结果无论去还是回,大家都挤到了一块,兴奋的叫声随着六座8000公尺以上的雪峰次第出现而此起彼伏。距离雪峰这么近,有人单相思似的希望看到中国登山队员举着五星红旗向世界最高峰攀登。中国人习惯赋予各种活动伟大的意义。登山成了壮举,面对自然总想将征服作为荣耀。在这一点上,那些看起来大大咧咧的外国人反而显得矜持些,他们喜欢将它视作对个人生命极限的挑战。如果将他们的生命荣耀与那些纸醉金迷的俗人分享,估计他们是不乐意的。    
    在飞机上,空中小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