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文化之源-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多见黑彩,还有少量红彩。这些象征图案同史前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形态生动的动植物纹样是农耕和渔猎生活的反映。

  半坡彩陶中最有代表性的花纹是鱼类纹,数量最多,并贯穿于半坡类型文化的始终。半坡早期彩陶上鱼类纹的形象较写实,常见的是单独的鱼纹,多为平展的侧面形象,以直线造型,比例虽较准确,然略显平板。到了半坡文化的中期,彩陶上的鱼纹已经富于变化,造型以直线与弧线相结合,圆点、弧线和弧边三角穿插运用,故使鱼纹显得活泼灵动。纹样格式除平展式外,还出现了回旋、蹦跃等姿态。甘肃王家阴洼出土的一件彩陶瓶,环绕腹部画着4条不同姿态的游鱼,或舒展平泳;或俯冲疾下,或相对背向地屈身蹦腾,构图活泼,堪称原始绘画的佳作。晚期彩陶上的单独鱼纹,采取了夸张变形的艺术处理。鱼纹头部的变化最大,突出表现了张大的嘴和露出的牙,鱼纹变成上下对称的式样,而且鱼纹用弧条形统一造型,趋于几何形化,富有装饰性。

  人面纹也是半坡类型的文化彩陶上的一种具有特色的纹样。甘肃省正宁县宫家川就出土了一种在瓶腹上满绘着人面图像的葫芦形瓶。人面獠牙突露,双目眦睁,威武猛厉,表现出超人的勇力。

  半坡早期的彩陶上,还有鱼与人面相结合的奇特形象,比较常见的有人嘴两旁各衔一鱼,人嘴外廓与鱼头构成共鱼形;另外还有在鱼纹头部圆框中填入适合形的人面图像。这种鱼与人面相结合的形象;人和鱼互相寄寓;又互相转借;意味着人和鱼是交融的共同体,被人格化了的鱼类图像和各式鱼类图纹可能是半坡部族的图腾,具有氏族保护神的性质。

  除了动物造型彩陶外,半坡还出土了大量的几何纹钵,绘有大量几何图案,有三角形,方格纹、编织纹等,这类图案多在钵、罐、盆、壶类器皿外璧上部,许多钵类器口缘外侧绘黑色宽带纹,部分大口浅腹器皿的彩陶图案多绘在内壁上,小口器的图案则绘在口唇和肩腹部,这些部位多是容易看得见的地方,多数图案清晰,笔画疏朗,这些几何图案中,三角纹可能是由鱼纹图案变化而来,波折纹则可以看作是山或水的写意。

  半坡人头像复原

  半坡人的头像复原问题也是现代人比较关心的问题。2004年,6500年前的“半坡人”被赵成文教授成功复原的消息在考古界传得沸沸扬扬,被复原的半坡人头像也成为一些地方科普教育的材料。

  这个被复原的“半坡人”是一个男性,长方形“国”字脸、浓眉、眉梢外翘、眼睛炯炯有神、高鼻梁,容貌非常英武。但经过考古学家的最后核实,这个“半坡人”并不是生活在6500年前的“半坡人”,而是同一时期的“姜寨人”。主持复原工作的是中国刑警学院的赵成文教授,但由于他弄错了“底版”,所以复原成功的人为“姜寨人”。

  赵成文在头像复原方面颇负盛名,早年就曾成功复原过马王堆汉墓女尸辛追夫人和“楼兰美女”,有中国“警界神探、古尸复原大师”之美誉。因此很多人对复原的“半坡人”深信不疑。

  赵成文专门将其选择复原的颅骨照片和复原成功后的“半坡人”(男性)照片寄给半坡博物馆留念,但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看了颅骨照片以后都觉得很奇怪,因为这张照片中的颅骨不是半坡遗址出土的。为此他们专门找到赵成文拍摄过的图册进行核对,发现这张照片上的颅骨原来出自姜寨遗址,是姜寨遗址第一期文化中第177号墓主人的颅骨。正是由于把照片弄错了,所以复原成功的人是“姜寨人”,而不是“半坡人”。

  上个世纪60年代,中科院也曾对“半坡人”头像(女性)进行过复原,在短暂展出后“束之高阁”,遗憾的是,中科院版的“半坡人”形象仅存留在学术圈内,社会上鲜为人知。至今未公开亮相。可能受当时技术条件限制,当时复原的头像较为粗糙。此后,“半坡人”再也没有进行过严谨的、科学的复原。

  半坡遗址的现状

  西安半坡遗址是我国目前唯一保存完好的原始社会遗址,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属于仰韶文化。

  1956年3月,当时主管文教工作的陈毅元帅视察了半坡遗址,当他看到那一件件精美的文物时,不禁感慨万千。回到住处,陈毅元帅即兴赋诗一首,题为《半坡村访古》:“半坡村是原人居,彩陶纷陈世所稀。绝无甲骨方块字,七千年前往可稽。”

  陈毅元帅在第二天就向中央发电报,建议拨款30万元人民币修建半坡博物馆。1958年4月,中国第一座遗址性博物馆在西安的河东岸建成。1961年,它被列入中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58年,文物保护部门在考古发掘的基础上建立了我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西安半坡博物馆。博物馆的大门装饰十分具有原始村落风格,鱼池中耸立着正在汲水的半坡姑娘的石雕,大厅正面为郭沫若先生题写的“半坡遗址”四个遒劲隽美的大字。走在半坡博物馆,使人们产生一种回归自然、回归历史、回归艺术的真情实感。

  半坡博物馆陈列展览面积约4500平方米,分出土文物陈列、遗址大厅和辅助陈列三部分。出土文物陈列由第一展室和第二展室组成,主要展出半坡遗址和姜寨遗址出土的原始先民使用过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艺术品等,包括石斧、石铲、石刀、刮削器、敲砸器、箭头、磨盘、纺纶、骨锥、骨刀、骨针、鱼钩、鱼叉、陶钵、陶盆、陶碗、陶罐、陶甑以及尖底瓶等,此外还有陶哨、人头、鸟头、兽头等艺术品和一些装饰品,在半坡遗址出土的22种刻划符号也展示在陈列室中;遗址大厅是就地发现、原貌保存的半坡先民居住过的一部分,面积约3000平方米,包括半坡先民居住过的房屋,使用过的窖穴、陶窑、墓葬等先民遗迹,生动而具体地展现了我们祖先开拓史前文明的艰难足迹;辅助陈列有第三、第四两个展室,主要举办一些与史前学相关的专题性展览。这些融知识性、趣味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展览受到了中外游客的广泛称赞和欢迎。

  西安半坡博物馆1958年4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迄今已接待中外游客2000多万人次。

  半坡母系氏族村是半坡博物馆陈列的有机延伸。它以积极保护遗址为前提,依据考古发掘资料,将珍贵的遗产从地下搬到地上,立体地再现人类母系氏族社会。它丰富博物馆的内涵,弘扬华夏悠久文化历史,荟萃了黄河流域史前艺术、风俗人情、民居田园的生活。它发挥了文物的优势,集科研、考古、教学、旅游、娱乐于一体,被中外游客誉为“华夏第一村”。

  1996年半坡博物馆被确定为全国一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1997年西安市政府将半坡博物馆评定为“西安旅游十大景”之一,半坡遗址为国务院颁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最早的人类指纹

  1988年,中国刑警学院痕迹检验专家赵成文在西安讲学时,到半坡遗址进行考察。遗址现场有许多坛坛罐罐的碎陶片,这在外行人眼里是不值一看的,但赵成文却对那些坛坛罐罐情有独钟。经过一番仔细的观察后,赵成文发现其中有4个陶罐的碎片上似乎有人类的指纹,轻轻刷掉陶片上面的灰尘和泥土,其中一个陶片上,清晰地露出了一个6000多年前的制陶人左手大拇指的立体指纹。随后,赵成文与遗址的主管部门进行了交涉,将指纹拍了照片,并制成指纹模型带回沈阳研究。

  那是一个细小的指纹,借助放大镜的帮助,可以发现上面的一些汗孔。指纹很细小,可能因为制陶者是女人或是10多岁的儿童,不过指纹上显示的信息表明,这个指纹的汗孔比现代人的要大和密,而且指纹也比现代人密一些。现代人的指纹线是每一厘米有17条左右的纹,而陶片上的指纹则有19条之多。尽管有这些细小的差别,但总体上这个指纹与现代人的差别不大,这说明人类在6000多年前,已进化到与现代人差不多的生理情况,只是有文字的文明史短了一些,没有对这个时期的社会情况有所反映。   


远古人的高品质时尚生活——大汶口文化遗址

  遗址名称:大汶口文化遗址

  发掘地点:山东省泰安市郊区大汶口镇

  发现及发掘时间:1959年发现并发掘

  距今历史:4600…6100年前后

  考古地位:大汶口文化遗址的发现,否定了自上世纪20年代以来流行学术界的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的二元对立学说,使对中国文明起源进程的研究又前进了一大步。

  文化类型及承继关系:为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已经由母系氏族社会进入到父系氏族社会,其陶器文化十分发达,为龙山文化的前身。

  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时代后期父系氏族社会的文化典型。以泰山地区为中心,东起黄海之滨,西到鲁西平原东部,北至渤海南岸,南及今江苏淮北一带,安徽和河南省也有少部分这类遗存的发现,大汶口文化的发现,将龙山文化的历史又向前推进了两千多年。

  考古发现过程

  大汶口的发现十分偶然,当时的考古界并没有把山东地区作为考古发掘的重点对象,而把目光聚集在广大的中原地区,可1959年的发现,把一个名叫大汶口的文明突然呈现在考古学家的面前。

  那是5月的一天,铁道部门在修筑京沪铁路时,在泰山南麓泰安市郊区大汶口镇发现了很多陶器碎片,看上去年代十分久远。铁道部门虽然不清楚这些碎片是不是文物,却也不敢耽搁,立刻把情况报告给文物部门。很快,山东省文管处的考古学家们赶到了,并对现场进行了保护和考察,认定大汶口是新石器时代遗迹,并立刻决定对这里进行大规模的发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