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文化之源-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处遗址。考古组立即停止小屯的发掘工作,移师侯家庄。

  考古组把注意力集中到侯家庄西北冈的台地上。据当地农民传说,有人从那里不断盗掘出许多青铜器、玉器和其他珍贵物品。所以发掘地点首先选择在冈峰的制高点,分为东西两区同时进行。在侯家庄考古队发现了十分密集的墓葬群,这些大墓一般长100多米,深10米以上。只是这些大墓曾经多次遭到盗掘,墓内所剩无几,但是仍有珍贵的青铜器、玉器、漆器出土。“大龟七版”就是在这里出土的。

  “大龟七版”实际上是六块腹甲和半个背甲,龟版上刻满字迹。七版共有137条卜辞,分为祭祀、田猎、风雨……“大龟七版”的发现,非同一般,它对于判断洹河北地遗址的性质、时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36年春季,西北冈王陵大墓发掘之后,史语所考古组继续回到洹水南岸的小屯村工作,这是他们第十三次在殷墟发掘,在这里考古队意外发现了一整窖穴的甲骨,在殷墟多年的发掘中,虽然有过“大龟四版”、“大龟七版”的重要发现,但是像这样完整的,没有盗扰和搅动过的整坑甲骨的发现还是首次。经考古学家辨识,这些甲骨是殷人后代废弃的殷商档案典册。

  在1928年秋到1937年夏这10年中,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在小屯村一带共进行了15次考古发掘,不仅先后发现了总计24900多片甲骨,而且发现了商代后期的宫殿、宗庙遗址和王陵区,出土了大量珍贵的铜器、玉器、陶器,从物质文化上提供了殷墟为商代王都的证据。殷墟成为世界闻名的古文化遗址,又一次震动了中外学术界。

  新中国成立后,中科院考古研究所组建了安阳工作站,并把工作站直接驻扎在小屯西地,此后便开始了旷日持久的殷墟考古与发掘。

  1973年在小屯村南地,又发掘出甲骨7150片,其中刻字甲骨5041片。与这批甲骨同时出土的还有陶器制品,这种甲骨与陶器共存的现象为甲骨文分期及殷墟文化分期提供了宝贵资料。

  1976年春妇好墓的发掘,把殷墟考古推向了极致,使得近百年来轰轰烈烈的殷墟考古,又笼罩上一个巨大的光环。

  妇好墓位于小屯村西北的一片岗地上,现在的殷墟博物苑西南侧。妇好墓的发现纯属偶然。1975年冬,安阳掀起平整土地的高潮,小屯村西北的一片高岗地,是小屯村的棉花田。岗地南部由于历年农民取土而形成一面断崖,断崖高出周围平地近1米,因此也被列入平整范围。但是殷墟是国家重点保护区,所以任何建设工程都得向文物部门汇报后方能动工。当时在安阳工作站工作的陈志达和郑振香夫妇负责这一工作,开始了对这片岗地的考古勘测。

  具体的钻探工作由郑振香主持,经过钻探,在棉花地边缘的耕土层下果然发现了殷代夯土层,岗地东部夯土较厚,往西渐薄。为了进一步了解遗址内涵,发掘队在岗地东南边进行了试掘,当揭去耕土层后,他们看到一座座夯土房基,但这时已经进入严冬,一夜之间大雪覆盖了这片岗地,发掘被迫停止。

  1976年春天,考古队揭开覆盖的填土,继续发掘这片建筑基址。郑振香清理一个灰坑时突然发现了一层红色的夯土,而且土质坚硬,清理后竟然呈现出一个长方形夯土坑。郑振香吩咐几名有经验的技术工人,从夯土的四周向下打探。当探到6米以下,已经接近潜水面时,土质变得又湿又黏,郑振香嘱咐工人和她一起轻轻地摇动探杆,慢慢向下挤压,猛然间探杆下陷70厘米,出现了空头,这时他们一鼓作气又一用力,倏然又下陷约50厘米。再往下就探不动了,出现了硬底,根据经验他们知道已经到底了,这时深度已达到8米。工人轻轻地拔出探铲,令人们惊喜的是满铲都是湿漉漉的红色漆皮。样土被轻轻地从探铲中挤压出来,郑振香用手小心翼翼地拨开泥土,一枚晶莹剔透的玉坠,完好无损地带着地下神秘的信息,率先来到人间。顿时工地上一片欢呼声,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墓葬!”

  第二天,考古队组织人马全力以赴投入了发掘工作,发掘工作从开始就形势喜人,他们不断地在大墓填土中发现有遗物,越往下挖,遗物就越丰富,而且始终没有发现盗洞,这种现象在殷墟实属罕见。根据随葬器物的规格,可以判断出墓主的身份,应为王室成员。该墓共出土各种随葬器物1928件,其中青铜器468件,以礼器和武器为主。特别重要的是随葬的200多件青铜礼器和乐器上,绝大多数铸有铭文,记述了墓主的身份。在这些铭文中出现最多的是“妇好”及“司母辛”字样,根据甲骨文关于“妇好”的记载,考古学家们推断墓主“妇好”应该是商王武丁的妻子,庙号为“司母辛”,因此这座墓被称为“妇好墓”。

  近年来,对殷墟的发掘工作仍时有收获,1991年秋,在花园庄东地又发掘出一个仅2平方米的甲骨坑,可就在这2平方米的小坑中出土了1583片甲骨,其中刻字甲骨有579片,记载内容丰富,而且问卜者都是武丁时期的王族成员和高级贵族。这说明该时期,占卜活动已不限于最高统治者国王,王室贵族都可以利用占卜来预测吉凶了。

  经过这些发掘和调查,目前已大体弄清了殷墟的范围和布局。殷墟以小屯村为中心,东西约6公里,南北约5公里,总面积30平方公里左右。

  殷都找到了,却是一个废墟,这正是殷墟遗址名称的由来。这个曾经在世界上最为辉煌的城市在数千年前烟消云灭,考古学家只能沿着它旧日的痕迹,一点点地将它的辉煌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

  殷都复原图

  公元前十四世纪,商朝第二十位国王盘庚将其都城从“奄”,即现在的山东曲阜,搬迁到风景秀丽、土地肥沃的“殷”地,即现在的安阳小屯村一带。直至商朝灭亡,“殷”作为商之首都,共经历了八代十二王,历时273年。后人称这段历史为殷朝,此地也被称为殷都。殷都被西周废弃之后,逐渐沦为废墟,被人们冠以“殷墟”之名。

  从1928年至今的70余年间,殷墟遗址的发掘工作陆续进行,时时有新的基址被发现。这些发现不断改变着人们对殷——中国最古老都城的认识,昔日商代首都的轮廓逐渐清晰起来。对殷墟遗址面积的认定,从最初的约16平方公里扩大到24平方公里,现在这个数字已增加到30余平方公里。从目前已知的情况看,整个国都布局合理,沿洹河而建。殷墟东西延伸约6公里,南北宽约5公里,中心区域是宫殿区和王陵区,其外为居民区和手工业作坊区,再外则是墓葬区。宫殿区和王陵区均处在洹河南北两块高地上。王室作坊分布于宗庙区周围,呈卫星状分布着家族墓地以及其他邑落。

  殷都皇城南北长1000多米,东西宽600多米。在其中的宗庙宫殿区,发现并发掘出53座王宫建筑基址,自北向南,分为甲、乙、丙三组。甲组为居室、宫殿建筑,时代最早;乙组是宗庙性建筑,时代次之;丙组是祭祀坛台,时代最晚。它的北、东两面有洹水环流,西、南两面为人工大壕沟,两端与洹水相接,构成长方形的防御带。1989年,在附近又发现一处面积为5000平方米的大型宫殿基址,基址呈工字型,规模宏大,气势宏伟,这一发现,促使人们对殷王宫区的布局作出新的思考。

  从小屯殷王宫区北渡洹河,到西冈,便是殷代王陵区。在这里已经先后发掘十三座殷王大墓。每个陵占地面积都很大,有的竟达1000多平方米。墓中有大量文物,司母戊大鼎就在这里出土。每座墓的四周都有排列密集的用以祭祀祖先的人祭坑,共发现1400余个。武官村大墓中殉人多达200多人,其中有墓主人的亲属、侍从、驭手、领班、奴隶等,按不同的身份,等级森严地排列在墓主人的四周,尊者近,卑者远。

  殉葬的奴隶多是未成年的儿童,有的被砍头或锯手、足等,许多奴隶还带有刑具,其状况惨不忍睹。贵族墓内还随葬有大量的珍贵文物,如商王武丁的配偶妇好墓中随葬各种礼器、武器、车马器、装饰品等2000余件,其中许多都是商代青铜器、玉器中的珍品。

  在王陵东区,有大型祭祀场,商王经常在这里进行各种祭祀活动。经考古调查与发掘,共发现250座祭祀坑。在清理的191个坑中,杀殉奴隶有1178人。这些祭祀坑,大部分南向,少部分为东西向,共22组。同排坑之间的距离、方向、坑深和骨架数目,基本上是相同的。

  在洹河南,环绕王宫区外周,则有面积广大的居民区和手工业作坊。铸铜作坊遗址,最有名的是位于铁路苗圃北地的铸铜作坊,铸铜、烧陶、制骨,被称为商代的三大手工业。

  考古发掘证明,殷墟是一座布局规整严谨的都城遗址,是高度发达的奴隶制社会的缩影。这座神秘而宏大的古老都城,构成了殷墟独特的文化内涵,展现出这座殷商王都的宏大气派。

  殷墟文化遗址出土文物

  殷墟是中国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经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这里出土了包括司母戊大方鼎在内的上万件青铜器、玉石器、陶器、骨器等,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青铜器是殷墟出土文物中绚丽的文化瑰宝。我国青铜文化的鼎盛时期即在殷代。殷墟出土的青铜器,无论是从数量上,外形上,还是从质量上讲,都是不可比拟的,尤其是被誉为世界青铜器之冠的司母戊大方鼎。

  司母戊鼎不仅是当今世界上最大最重最古老的青铜器,也是全世界的艺术珍品。它鼎高1。33米,长1。1米,宽0。78米,重875公斤,除鼎身四面中央是无纹饰的长方形素面外,其余各处皆有饰纹。在细密的云雷纹之上,各部分主纹饰各具形态。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