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文化之源- 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后再放在火盆旁边烤。裴文中看见外面的石膏既干又坚固了,就把它裹在行李中——用他的两床旧棉被先包起来,外面再用褥子毯子与普通行李一样捆好,1929年在12月6日,他把头盖骨送到北平地质所。当时参与这项研究工作的加拿大古人类学家步达生抱着这个头盖骨化石,激动地双手颤抖,差一点将头盖骨掉到地上。当他缓过神来后,突然在头盖骨上亲吻了三次。经研究,确认这是一个少年男性北京人的头盖骨。

  不久,发现第一个完整北京人头盖骨的消息,像一声春雷震撼了学术界。全世界的史前学家、古人类学家以及对人类进化问题感兴趣的人们,一下子都把目光集中到周口店龙骨山这个小小的地方来了。

  从1921年发现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以来,历次的发掘工作仅注意于动物化石或人类化石的搜寻,而完全忽略了人类的文化遗存。1929年,考古工作者经常能从猿人洞内挖出一些似乎被烧过和被炭化的兽骨化石。发掘人员想,这会不会是北京猿人用火遗留下来的证据?但是当时由于学识和经验不足,不敢肯定。那时法国是旧石器考古学最先进的国家,于是把一部分黑色的骨片送到巴黎鉴定。化验的结果证实了这是人类用火活动的证据。由此,考古学家对遗址中的石器、烧骨和用火灰烬加大了研究,从而明确了北京人的文化性质,将北京人的研究纳入考古学研究的范畴。

  1935年,裴文中赴法国留学深造,只有高中文化水平的贾兰坡登上了主持周口店发掘工作的大舞台,并演出了发掘三个北京猿人头盖骨的世界人类史上的大剧目。

  1936年11月,考古工作者在猿人洞靠近北边的洞壁处挖出一块骨片。贾兰坡见到碎骨片的形状,立即意识到是人的头盖部分,细看是人的顶骨。他立即把出露头盖骨碎片附近大约6平方米的范围作为特别区域,选了几位发掘能手进行发掘。结果在半平方米的范围内,就已经发现了大量的头骨碎片,包括枕骨、眉骨、耳骨,都相继露出来了。情况表明这是一个头骨无疑。下午,从挖出上述头盖骨北1米、下半米的地方又发现了另外的一个头盖骨。保存的情况与前者相仿佛,也裂成多块。

  11月26日,贾兰坡发现了另一个北京人的头盖骨。这个头盖骨不像过去发现的那样破碎,保存得比过去所有的都完整得多,连部分大孔、鼻骨和部分眼眶骨等都有。头盖骨也比较好修复,当天即把它修复完毕,连夜由贾兰坡亲自送回北平。至此,由贾兰坡主持在12天内连续发现3个“北京人”头盖骨成为古人类学科学史上的永恒事实。

  周口店的发掘工作正在顺利进行,重要材料不断被发现,可到了1937年,周口店近旁蓦地响起了卢沟桥事变的枪声。它葬送了周口店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已经连续十年的发掘由于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而被迫于7月9日中断。此后,日本侵略军占领了周口店,留守技工赵万华、董仲元、萧元昌被日军杀死在房山县城南门外。裴文中和贾兰坡建在周口店的办公室也全部被拆毁。研究工作人员撤回北平后,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内仍勉强维持工作。龙骨山这块闪耀着古人类学圣洁光环的科学殿堂,一任日寇铁蹄践踏。

  北京解放后,在中财委和地质调查所领导下,由贾兰坡和刘宪亭主持,于1949年9月27日重新开始了对龙骨山的发掘,发掘工作一直到1951年。1958年至1960年间接进行了发掘。

  1966年,在裴文中领导下又对龙骨山进行发掘。在发掘的同时,国家在龙骨山建立了“北京猿人遗址博物馆”。

  十年动乱期间,龙骨山发掘工作停顿。

  解放后龙骨山最有代表性的发掘,非“新洞人”莫属。新洞的发现得益于来北京串连的红卫兵。当时正值1967年2月,几名红卫兵怀着敢想敢干的好奇心到周口店游玩。他们沿着发掘点北边的石缝钻入洞中,走过一条约3米宽的孔道,向前走了约10米远,发现了一个深20米、宽10多米的洞穴,这个洞穴保存完好。这些青年人从洞中钻出来后,便向有关部门汇报了洞中的情况,这个洞便是“新洞”。

  1973年2月,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人类研究所的乔琪主持清理了新洞的堆积物。发现有一条很厚的灰烬层和一些动物化石,目前已知这些动物化石至少有33属40种之多,同时还发现了石器以及烧过的石块。令人高兴的是,在灰烬层中,还发现一颗牙齿化石,这颗牙齿比“北京人”的牙齿进步,其时代介于“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之间。20世纪80年代用铀系法测定洞中化石,得知“新洞人”当在距今四五万年之间。

  从“新洞”中的灰烬层看,“新洞人”食肉居多,而且善于“烧烤”。结合解放前发现的磨制骨片,说明“新洞人”已经掌握了磨刮技术。这件磨制品,标志一种新的磨制工艺技术的开端。这个时期,属于原始群晚期向母系氏族的过渡时期。

  1978年以来,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主持下,由全国18个科研、教育和生产部门参加,加强了对北京猿人及遗址的综合研究。北京人遗址成为目前我国研究最深入的一处古人类文化遗址。

  北京人及其生活状况复原图

  北京猿人时期周口店的自然环境与今日的变化不大,只是山体高差略小些,从拒马河以东到房山城关一带,是一片低丘宽谷,还没有形成平原,气温属于温带性质。北京人就在这一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了几十万年,创造了辉煌的猿人文化。

  北京人的身体各部发展非常均衡,四肢发展较进步,头部比较落后。在四肢中,手的演化最进步,手腕的灵活程度和现代人的手腕很接近。头盖骨的主要特征是头盖低平,前额后倾,眉嵴粗大,左右两个眉峭互相边接在一起,向前突出,像房檐一样遮盖两眼。脑容量小,平均数为1075毫升,大于类人猿和和爪哇直立猿人的平均数,但和现代人的脑容量比起来好相差约275毫升。吻部突出,下颏后缩,牙齿粗大,这些特征都表明了北京人的原始性,和现代人仍旧有一定差距。

  北京人的体质形态比蓝田人进步,其四肢骨的大小、形状、比例和肌肉附着点基本上具有现代人的形式,身长约156厘米。人类学家根据已发现的遗骨对北京人的年龄进行过研究,研究结果是:死于约14岁以下的儿童占39。5%,死于约30岁以下的占7%,死于40…50岁之间的占7。9%,死于50…60岁之间的占2。6%。这说明北京人的生活很难苦,人类的生存能力低下,人的寿命较短。

  北京人使用的劳动工具主要是石器。砍砸器制作简单,用鹅卵石的一面或两面打出刃部,主要用于砍伐树木,制作木棒和猎取野兽等。刮削器用大小石片做成,用来刮削兽皮,切割兽肉或修理木棒等。尖状器用石英石片加工而成,呈三角形用于割剥兽皮或采集植物根茎等。这些石器都是将天然石块打制成的有刃石器,虽然制作简单粗糙,但却是经过人类思考而制成的,是真正进行劳动的标志。

  北京人已经懂得用火,他们生活的猿人洞内火烧过的灰烬最厚处可达六米。鸽子堂是北京人“聚餐”的地方,这里有很多烧烤食物的痕迹,灰烬、烧骨等堆积非常多。这时的北京人不仅会使用天然火而且已能有意识对火进行控制使用。有了火,他们可以熟食,缩短食物消化过程,利于摄取食物营养,促进体质的发展,尤其促进大脑的发展和健康。同时,北京人还用火驱逐野兽,增强自卫和狩猎能力。中外史学界一致公认,北京人遗址的用火遗迹,是世界上最早人类用火证明。

  北京人的生活方式是群居。由于生存环境的恶劣,北京人不得不十几个人或几十个人生活在一起,过着群居生活。这种原始群,是人类最早的社会组织。在这个组织里,北京人共同制造、使用工具,共同采集狩猎,共同享用劳动成果。采集和狩猎是北京人维持生活的主要手段,狩猎为他们提供了大批肉食。北京人除了能够捕捉肿骨鹿、斑鹿、羚羊及其他小动物外,还能靠群体力量,捕获象剑齿虎、犀牛、豹等凶猛的野兽。

  北京人周口店文化遗址出土文物

  北京人出土的化石材料十分丰富,尤其是珍贵的北京人化石,对于研究人类的发展进化过程提供了重要的资料。目前,在周口店发现的北京人化石材料包括完整或比较完整的头盖骨6具、头盖骨残片9块、面骨6块、牙齿152个以及断裂的股骨、胫骨、肱骨等,全部材料分属于40多个不同年龄的男女个体,从幼儿到老年均有代表。

  1959年,根据出土的北京人头骨,古人类学家复原了一具北京猿人中年女性头像。这具头像如今成为了周口店北京猿人的“形象大使”,标志着我国从事古人类复原像研究工作的开端。

  在发现的北京人头骨中,1929年裴文中发现的完整头骨是最为珍贵的,被考古学界称作科学之宝。令人遗憾的是,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爆发,美国停泊在珍珠港内的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与珍珠港相距万里之遥的周口店也劫数难逃,保管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内的全部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化石从此下落不明。现存惟一真标本是1966年从顶部堆积处发现的一个北京人头盖骨。

  北京猿人遗址共发现100多种动物化石,其中有90多种哺乳动物,包括54种大型哺乳动物,它们所代表的个体数量和层位分布情况不同,有的差别悬殊,其中个体数量最多的,要数食肉类的中国鬣狗、偶蹄类的肿骨鹿和葛氏斑鹿,还有奇蹄类的周口店双角犀和三门马。根据这些化石的研究,北京猿人并非是洞穴唯一连续的居住者,中国鬣狗也曾在这里安家。北京猿人遗址中的鸟类化石,共有62种1000件以上,这些鸟类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