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1:中國發現世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421:中國發現世界-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一种叫阴枷(yin jia)的避孕套。而琼脂(agar…agar jelly)则作为一种润滑剂和消毒剂。尽管性病在明代晚期像野火一样传播开来,但是在宝船岁月里很少见到。     对于高级歌妓,航海给她们提供了一个实现最终目标的机会:找到一个爱她的男人赎身从良。当使臣到达本国港口时,他会要求他特别喜欢的歌妓随他下船,当舰队起航时,她会和他呆在一起。在那里,她受人尊敬,得到保护。如果她的梦想未曾实现,且人老珠黄而不能吸引男人,就会让她去教年轻女子跳舞和唱歌。等到外国使臣离开宝船后,毫无疑问一些歌妓已有身孕。妓女的孩子后来如何,不见记载。对于这些歌妓可能要从事诸如做饭、纺织丝绸、制作麻绳和照料豆芽盆与鸡笼子这样的一些活,直到下一个外国使臣的娱乐又需要她们。很显然,太监是不需要妓女的,但是船员一旦接近妓女的住处,将被处死。     在伟大航海的第一阶段,即舰队持续向南航行中,驱使大船航行的动力是由季风的巨大风能来提供的。季风一直决定着从中国穿越印度洋到达印度和非洲的航海方式。沿线港口也得到发展,诸如满剌加(Malacca)①,在7月开始的西南季风和一月开始的东北季风之间,货物可贮存在这里。中国船利用东北季风顺风航行到印度,然后利用下一季风返回。西南季风在7月份到达印度,几周后终止于中国沿海。从印度出发的船在东北季风起来之前到达满剌加,此时从中国出发的帆船还没有起程;当中国的帆船到达满剌加时,来自印度的船只便卸货准备回家。     根据马欢的记载,郑和舰队离开北京6个月后到达满剌加。起初,中国人在此设立港口,采集来自美洛居(Molucca)—香料岛(The Spice Islands)② —的香料。不久,满剌加发展为中国瓷器和印度纺织品的集散中心和印度洋贸易的主要中心之一。满剌加位于印度和中国的中途,今新加坡北200公里的马来西亚西海岸航船必经的海峡内。这里四面环岛,是一处躲避暴风雨的庇护所,周围地区有丰富的锡矿,一条淡水河将满剌加城一分为二。四周森林中蕴藏着丰富的淡水和柚木,使满剌加成为一处天然良港。香料贸易一直是当地的经济命脉,它给商人提供了积累巨大财富的机会。开发和控制这种巨额利润的香料贸易的企图成为后来促使欧洲航海发现的主要动力之一。     中国人在整个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建立了一连串的贸易港,诸如满剌加和印度西南海岸的古里(卡利卡特,Calicut)。郑和舰队把它们作为航海基地,以补充从中国到非洲东部一路上新鲜食物、水和木材的供应。这些港口是朱棣将整个世界纳入向中国朝贡体系计划的基本前提。在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整个印度洋贸易被中国人和来自埃及、海湾国家的阿拉伯人所控制。他们之间关系友好。与已知世界的其他地方一样,阿拉伯人迷上了中国的瓷器和丝绸,而中国帆船在阿拉伯各港口也一直是受到热烈欢迎。          以真主的名义,来自麦加的报道说,有一群从中国航往印度海港的帆船,其中两只船抛锚停泊在亚丁港,但是由于也门国的混乱,它们的瓷器、丝绸、麝香及其他类似的货物未在此处理……苏丹(Sultan)给他们写信让他们来吉达(Jeddah),并表明了对他们的敬意。(13)          在印度大港古里,中国人和阿拉伯人的数量相等。在波斯湾的霍尔木兹(Hormuz)和非洲东部的麻林地(马林迪,Malindi)、基卢瓦(Kilwa)和桑给巴尔(Zanzibar)是广泛地被中国人使用的阿拉伯港口,但是满剌加几乎是中国人的殖民地,而且被当成中国人航海的前进基地。          此处(满剌加)旧不称国……无国王,止有头目掌管,此地属暹罗(泰国)所辖,岁输金四十两(约48金盎司),否则差人征伐。     永乐七年(1409年)乙丑,上命正使太监郑和统宝船赍诏敕,赐头目双台银印冠带袍服,建碑封城,遂名满刺加国。是后暹罗莫敢侵扰(马欢,1424年)①。(14)


第一部分:中华帝国舰队起航 4

     马欢的日记向人们栩栩如生地展现了一幅清晰的东南亚风情图画—栖息在红树沼泽地的鳄鱼、割胶的场景、锡矿和椰林。          其椰子有十般使用。嫩者有浆甚甜,好,可酿酒;老者椰肉打油、做糖、做饭吃。外包之穰,打索、造船;椰壳为碗、为杯又好烧灰,打箱金银细巧生活。树好造屋,叶好盖屋。②(15)          马欢还描述了中国舰队在港口所做的事情:          中国宝船到彼,当地人则立排栅以收取关税,如城垣,设四门更鼓楼。夜则提铃巡警,内又立重栅,如小城,盖造库藏仓廒。一应钱粮顿在其内。去各国船只回到此处取齐,打整番货装载船内,等候南风正顺于五月中旬开洋回还。③(16)              与贸易一样,中国人被性感的满剌加妇女激起了极大的兴趣。“其妇人志量果胜于男子。若有妻与我中国人通好者,则置酒饭同饮坐寝,其夫恬而不为怪,乃曰:‘我妻美,中国人喜爱。’”(17)满剌加男子不遗余力地取悦他们的女人,中国人制造的玻璃珠子帮助了他们。今天东南亚一些地方仍有一种风俗:          男子年二十余岁,则将茎物周回之皮如韭菜样细刀挑开,嵌入锡珠十数颗皮内,用药封护,待支口好,才出行走,其状累累如葡萄一般。……国王和大头目或富人则以金为虚珠,内安砂子一粒。嵌之行走,丁丁有声为美。不嵌珠之男子为下等人也。④(18)     形形色色的人来到满剌加—有孟加拉人(Bengalis)、胡荼剌(古吉拉特,Gujaratis)人、波斯人、阿拉伯人和许多其他国家的人,他们以84种语言交谈—而所有人都是带着中国货物返回家。从万美洛居的特里尼特岛(Ternate Island)和蒂多雷(Tidore Island)香料岛运输香料的船,返回时载着中国瓷器。装满丝绸的阿拉伯帆船在满剌加和爪哇又顺道带上当地蜡染的花布和锡,然后向西北航到印度、海湾、埃及和威尼斯(Venice)。中国的帆船卸下丝绸和瓷器后,他们又用香料、印度宝石和威尼斯玻璃装满货舱。          中国人在国内①到处收购他们发现的胡椒,他们仅秤少量胡椒的重量,以此来估算大概数量,价钱依卖货者的要价而一次性付清,他们用这种方法收集胡椒,直到装满来自中国的船为止。到中国后,卖出去能值五万凯克斯(caixas,一种葡萄牙的贸易货币),其本钱不超过一万二千凯克斯。(19)              整个群岛和东南亚的贸易集中在满剌加,且被中国人所控制。中国所消耗的香料是遥远的欧洲的一百多倍。中国商人不仅控制着货物和通货市场,而且也控制着价格,甚至娱乐活动与赌博。有的中国集市可供商人连续赌博长达10个月之久。“当货物出售,所占空间减少,所以他们租用的房子就较少了。当销售额下降,赌博却在增加。”(20)在郑和将军的每次航海中,满剌加均作为一处航行基地。郑和对此港口的看重,可用郑和建于此处的庙宇来证明,此庙现仍耸立在马六甲河(the Malacca River)东几码远的路中,这条路以他的名字命名。据传说,有一次郑和的旗舰在礁石上撞漏了,但是它的3部分船身和水密室使船未沉没而到达满剌加。     郑和的远航变得越来越危险了。在永乐三年到永乐五年(公元1405~1407年)间的第一次远航,有62支宝船,载有27800人。在去满剌加途中,他们到过柬埔寨(Cambodia)和爪哇(Java),然后顺下一个西南季风到达斯里兰卡(Sri Lanka)和印度西海岸的卡利卡特。在此次航海中发生的一次重大事情使水手们确信郑和舰队受到神灵庇护。航行中他们遇到一场极其凶猛的风暴,水手们向妈祖祈祷,希望救他们于死亡之中。在祈祷当中,一束“灵光”—可能是圣·埃尔摩之火(St Ellmo’s  Fire),有时身处海上风暴中,可以看见明亮的射电现象—出现在郑和旗舰帆樯顶端。“此灵光一临,则化险为夷。”(21)     到了永乐七年至永乐九年(公元1409~1411年)的第三次远航时,郑和已建立了一套殖民方案。舰队以满剌加为它前行的基地,兵分多路前往不同的目的地。大规模的舰队第四次从中国起航在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其中一支船队从满剌加出发往孟加拉(Bengal)、马尔代夫(Maldives)和非洲;其他船则往阿拉伯海,并向北到达波斯湾的霍尔木兹海峡。舰队的下一次远航在永乐十五年到十七年(公元1417~1419年),到达了非洲、阿拉伯、印度和亚洲的各个重要贸易港口,并且随船带回各地的统治者和使臣,去北京参加紫禁城的落成典礼。这些人打算在宫城落成前用近两年的时间来享受皇帝的盛大款待。如今,一支由杨庆将军率领的船队先于主舰队遣送各地使臣归国。把海湾国家的统治者和使臣送回国后,杨庆的棘手任务是解决测定经度的问题。     郑和舰队的其余船只,则开始了他们的最伟大的航海。在满剌加备足食物之后,他们向北航行了5天,停泊在通往印度洋的入口处,苏门答腊国(Sumatra)附近。在此,郑和把舰队分成4支小船队,每支船队载有一支装备有火炮的军队。其中3支船队分别由大太监洪保、太监周满和太监周闻①率领。(22)第四支的船队最小,仍由郑和直接指挥。郑和是皇帝的得力助手,不能被航海的整个期间所耽误。他将在遣送东南亚各国使臣归国后返回,并于永乐十九年九月(公元1421年11月)完成任务。分开航行后的每队中国船只数估计在25~30艘间,假定郑和率领少数几只船,仅仅是为了相对于短暂而比较容易的回家航行,这是安全的。郑和把生死权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