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氏家族私密生活相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氏家族私密生活相册-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然而,随着抗战的结束,姐妹们又一次分成了两个阵营。庆龄坚定站在共产党一方,她利用自己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为解放区募集了大量资金、武器和医疗设备,有力地支持了后方的战斗。这些行为自然招致蒋介石、戴笠等人的切齿仇恨,美龄、子文采取严密措施保护姐姐的安全,蒋介石的企图这才未能实现。


第三部分 宋庆龄私密生活影像坐看云起时

    1949年很快到了,曙光渐渐照在中国的大地上。大姐霭龄一家定居美国已经几年,小妹美龄也收拾行装到美国求援去了,庆龄的目光依然深邃、安详。虽然蒋介石一再威胁说如果庆龄不随自己去台湾,台湾将不承认宋庆龄的身份,而奉卢慕贞为国母,庆龄对此只是轻蔑的一笑,这样虚张声势,只能说明蒋介石没几天跋扈了。    
    雾气还未散尽,庆龄已经满怀喜悦的站在了窗前,桌子上摆着两封电报,一封是大姐霭    
    龄的,一封是来自西柏坡的,全文如下:    
    “庆龄先生:    
    中国革命胜利的形势已使反动派濒临死亡的末日,沪上环境如何,至所系念。    
    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将在华北召开,中国人民革命历尽艰辛,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祈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予以指导。至于如何由沪北上,已告梦醒和汉年、仲华熟商,总期以安全为第一。谨电致意,伫盼回音。    
    毛泽东周恩来    
    子皓    
    新的生活开始了。    
    新中国成立后,宋庆龄的生活忙碌而又充实。她致力于妇女儿童事业,领导了“中国福利会”的工作,倡导成立了儿童艺术剧院并在各地建立少年宫,剧院的孩子都尊敬的称呼她“宋妈妈”。    
    然而,时光之书翻到1966年这一页的时候,文化大革命的风暴却不可避免地波及了这位可敬的老人。    
    红卫兵企图捣毁庆龄宅邸,机智的庆龄叫人在墙上贴满了毛主席语录,这次红卫兵没有借口推墙了。可是,远在上海的宋耀如夫妇的陵墓却遭到了当地农民的毁坏,中山陵的铜像被红卫兵挪走,孙中山的纪念堂也被破坏,庆龄泪如泉涌。    
    周恩来对此非常重视,他顶住巨大压力,立刻给上海打了长途电话,张春桥和姚文元操纵的上海市革委会被迫重新修缮了宋家墓园,重立了墓碑。庆龄看到修复后的宋氏墓地照片,欣慰地笑了。然而,庆龄不敢掉以轻心,她流着泪修改了自己的遗嘱,表示死后将葬于宋家墓园,以这种方式保护父母的坟墓不再受到破坏。    
    日子就这么艰难的过着,工作人员对庆龄一天比一天冷淡,庆龄按照习惯送给他们食物,他们却说,我们不吃资产阶级的东西,气得庆龄的胃都疼了。当时庆龄已年过70,无儿无女,每天和秘书刘一庸、老朋友黎沛华一起用餐,然而有人却跳出来指责两人有问题,不能让她们过这种资产阶级生活,孤单的庆龄被迫独自用餐。    
    不久,庆龄的秘书金仲华被迫害致死,表妹倪吉贞也被迫自杀。漫漫长夜,庆龄满含悲痛等待着黎明的再次到来。    
    1976年的秋天,这个举世欢腾的时候,横行一时的“四人帮“终于被一举粉碎了!庆龄和全国人民一样欢欣鼓舞,至今流传着这样的故事:宋庆龄在家中请客,将三只公螃蟹和一只母螃蟹绑在一起,微笑着说:“看你横行到几时!”    
    守得云开见月明,庆龄的生活从此又洒满了和煦、温暖的阳光,她的脸上也重新出现了笑容。清明端午时,庆龄的女佣会为她制作地道的江南点心,这时候,庆龄就兴致勃勃的托秘书将点心分送给周恩来夫妇等好友,共享节日的喜悦。    
    不知不觉,庆龄已经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了,无儿无女的她十分怀念过去幸福温暖的家,而几个姐妹、兄弟也是她最挂念的。姐姐霭龄,弟弟子文、子安已经过世几年,庆龄盼望着在有生之年能见到小妹美龄和弟弟子良。国家的政策已经放宽,庆龄觉得,该是姊妹重逢的时候了吧?    
    不久,庆龄通过廖承志了解到美龄的消息,她觉得和妹妹重逢已是指日可待,欣喜的构思着美龄回国后的住处,甚至连房间的布置细节都想到了。遗憾的是,因种种原因,美龄并没有回来。    
    1981年初,陪伴了庆龄大半生的忠实女佣李燕娥因病去世,多病的庆龄遭到了重大打击。这些年来,庆龄一直亲切的称呼李燕娥为“李姐”,和她亲如姐妹。她曾经伤心的看着李姐一病不起,在癌症的折磨下昼夜呻吟,此时她抱着李姐的骨灰盒,吻了又吻,泪落不止。在庆龄的安排下,李燕娥的骨灰安置在上海宋氏陵园,庆龄送了花圈,墓碑上写着“李燕娥女士之墓宋庆龄立”。    
    只是人们没想到,在庆龄为李姐送行时,她的人生之旅,也接近了尾声。    
    3月,庆龄被确诊患了白血病。    
    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庆龄再次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申请。很久前她曾经这么要求过,但是考虑到她在党外人士中的影响,周总理劝她仍然保持民主人士的身份,庆龄答应了。生命的最后关头,庆龄不愿带着遗憾离去。不久,在邓小平主持召开的政治局紧急会议上,一致通过了庆龄的入党申请,庆龄欣慰地笑了。    
    得知庆龄病重的消息,无数封慰问信从全国各地飞来,这其中,有庆龄的朋友,有被庆龄营救过的同志,更有许多素未谋面的人,大家的心愿是一样的:愿庆龄早日康复!    
    不久,庆龄的弟弟宋子良从美国发来了慰问电函,孙科的女儿孙穗英、孙穗华也专程从旧金山赶来看望病中的祖母,此时的庆龄只能微微地睁开因体温过高而红肿的双眼,颔首示意。    
    5月28日,庆龄病情恶化,医务人员进行了紧急抢救,抢救工作持续了20多个小时,然而,庆龄还是走了……    
    遗体运往八宝山的时候,百万人自发组成的送灵队伍由人民大会堂一直延伸到八宝山,灵车缓缓地行驶着,悲伤的人们流着眼泪,呼喊着“宋妈妈”、“宋奶奶”,他们不愿相信,慈爱的庆龄就这样走了……    
    遵从庆龄遗嘱,庆龄的骨灰由邓颖超、廖承志等人护送到上海,安葬在万国公墓内宋氏陵园庆龄父母的身边。在庆龄的墓前摆放着一座洁白的汉白玉雕像,栩栩如生的再现了庆龄    
    端庄秀丽的外貌。雕像的眼神安详凝重,仿佛庆龄仍然凝视着她热爱的祖国。而墓碑旁,一棵从南京中山陵移植过来的中山柏参天矗立,仿佛这对爱侣仍然并肩而立,接受着光阴的洗礼……


第四部分  宋美龄私密生活影像不知何处是他乡(图)(1)

身着传统的印度民族服装,宋美龄美艳风情难以抵挡。    

  幼年时漂亮活泼的宋美龄却时时有一种噩梦般的感觉:一睁开眼睛,周围的人,哪怕是自己的亲姐姐亲哥哥,也都不见了,他们全都抛弃了自己,抛弃了自己这不受欢迎的人……这种感觉常常让她浑身发颤,顽固的荨麻疹也往往在此时复发,让她苦恼不堪。这种情形并非凭空想像。有一次小美龄吵着要和哥哥姐姐一起玩,大孩子们不愿意带上这个小累赘,于是骗她捂上眼睛,数到一百时再睁开眼和大家一起走。天真的美龄相信了,她捂着眼睛认认真真的数了起来——终于数完了,可是—睁开眼睛,已经没有一个人了!美龄号啕大哭,被抛  弃的伤心和不被重视的委屈一直盘踞在她心头。这件事在美龄心中一直是个阴影,甚至在长大后的很多年里,她一直没法摆脱这种挫折感,难以和人推心置腹的相处,使不了解她的人对她有了种种误解;而荨麻疹也在她每一次激动的时候重新复发,时时困扰着她……  美龄小时候一直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然而,比起两个姐姐,美龄活泼的外表下也有着一颗敏感的心。大姐霭龄和二姐庆龄都是很早就进了学校念书,好胜的美龄一点儿也不想输给姐姐们,5岁那年,她也吵着要读书。父亲查理一直宠爱小女儿,很快满足了她的愿望,美龄高兴极了。在学校里,美龄得到了巨大的满足感,她是唯一一个敢于独自走过一段黑暗通道的女孩,而且她又是那么年幼!老师表扬了她,然而老师不知道,在听到表扬后欣喜不已的美龄也有自己的难言之隐:事实上,美龄和别的女孩子一样,害怕从这条通道走过。然而,为了显示勇气,她每天坚持从这儿走。长期的恐惧和压力使小美龄在看到窗外被风吹的乱摇的树枝时也浑身冷汗,夜里噩梦不断,常常整夜睁着眼睛不敢入睡。很快,宋查理得知了这个情况,赶快把美龄接回家中,请来私塾先生认真教授,就这样,美龄在私塾读书直到9岁时随二姐庆龄出国留学为止。  由于在家中读书,美龄有更多的机会盘绕在父母身边。查理异常宠爱这个胖乎乎的、被叫作“小灯笼”的女儿,于是经常把她带在身边,哪怕是和商人谈生意的时候。美龄总是目不转睛地看着父亲的言谈举止,默默记忆在心中,后来令人倾慕的“第一夫人”的外交才能,也许就是在此时植下种子的吧……  庆龄很快就从中西女塾毕业了,查理准备把她送到美国和霭龄一起留学。可是,不到10岁的美龄也吵着要去,倪桂珍十分担心这个还在孩提时代的三女儿,可是查理不这么想,查理一向教育孩子们要在艰苦环境中磨炼自己,这次留学或许是个好机会,小美龄很可能从中获益匪浅呢。于是,在父亲的支持下美龄乐滋滋地跟着庆龄出国了。在船上,美龄兴致勃勃地唱着歌儿,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向往。这时候,她的理想是长大后做一个大夫,因为她觉得;一直穿着白大褂的大夫是世界上最干净的人,小美龄可是最怕脏、乱、闹的哦。  姊妹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