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建皇城于东,去旧宫一里许……。说得很明显,所谓“旧宫”就是旧燕王府所改建的行在。后建的紫禁城往东移了一里多地,这样地点就吻合了。
永乐十五年以后开始营建北京,把南城城墙往南移了将近二里,即从长安街一带移到今前三门一带。
南城墙的改筑和营建紫禁城有关。明紫禁城比元大内的大明宫位置往南移,把皇城的正门承天门设置在元丽正门附近。明午门约在元故宫棂星门之北。文华武英两殿的东西一线是元金水河道。现在的太和殿大体座落在元崇文门的位置上。往北依次是元大明门、大明殿、寝室、后莲香阁、宝云殿,经延春门北至延春阁——即现在景山下的地点。所以明代紫禁城比元代的大明宫南移了一里多地。但东西两侧并没有改变。元代的东华、西华两门和今天的两门处在同一侧的垂直线上。但元代两门位置偏北,略与太液池中的团城相值。尽管明代紫禁城的位置较元大内往南移,但作为中轴线并未变化,仍然处在北京正中,而且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唐宋两代的都城长安和洛阳皇宫的位置都是居中而偏北。皇宫之前也都有一条宽广平直的大道。如唐代长安城从宫城承天门到朱雀门的御街以至直通明德门的大道。宋汴梁城州桥南北的大道也是如此。按《东京梦华录》卷二“御街条”记:“汴梁从宫城宣德门经过内城南面之朱雀门直达外城南面的南薰门,这条中心大道长约二百步。金中都建都是吸收了汴梁的规制,中心大道也很突出。到元大都又有所发展。丽正门内千步廓可七百步,建棂星门……门内二十步有河,上建白石桥三座,名周桥……及桥二百步为崇天门”。由此看来宫门前这条大道要九百二十步。按一步为五尺,元制一尺合0308米,则皇宫前这条大道将近三里地长。而皇宫后面的厚载门往北直通中心台也是一条大道,和皇宫前这条大道相对延伸,已呈现出城市的中轴线的面貌。不过往北经中心阁前略折而偏西(今旧鼓楼大街),所以这部分并不是通直。
到了明代营建北京城和皇宫,使这条城市中轴线又发展了一步而趋于完备。南城墙往南移不仅使这条驰道更加延伸,并使它穿过正阳门,成为笔直的前门大街。北部则把鼓楼和钟楼移到中轴部位。由于北城墙已缩回五里,这条大道便名副其实地成为纵贯全城的一条中轴。这条大道穿过整个皇宫中心,因此明清两代最豪华雄伟的建筑全都处在中轴线上。从正阳门箭楼起,经大明门、千步廊、承天门、端门、午门、奉天门、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乾清门、乾清宫、坤宁宫(交泰殿为明中叶所建)、琼苑门、玄武门、北上门、景山门、寿皇殿、北中门、北安门直达鼓楼、钟楼全长八公里。南北笔直,一气贯通。今天从城内制高点的景山高处眺望,仍然可以体会到这条城市主干的鲜明特色。层层门禁的巍耸开阖,锁不住这条大道的奔放气势;九重宫殿的嵯峨起伏,反而映衬出这条中轴线的雄伟格局。建筑物的对称和夹峙,使它形象非常鲜明,穿过景山一直向北伸展,钟鼓二楼形成两座屏障座落在这条大道的北端,使它消失在万家民舍之中。既煞住这条大道的气势,又使人产生无穷尽之感。
这条中轴线气魄之大,为历史上各都城所罕见。在世界各大都市中也独具一格。解放后仍然保存下来。天安门前的千步廊及两旁地带,经过几次改建成为四十公顷广阔的天安门,扩建后的长安街中段宽至一百公尺,是北京最宽的一条纬线。这座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不仅没有冲淡了这条中轴线,反而更增加了它的雄伟和辽阔。这是城市建设中古为今用的杰出成就。是充分掌握借鉴古建和城建规律的结果。使中轴线和跨在上面及夹峙两旁的雄伟建筑起了相辅相成、互相掩映的作用。建筑物的前后呼应,左右衬托增加了中轴线的气势;中轴线的平直宽阔、连贯鲜明又突出了主要建筑的宏伟,成为北京城市的独特风格。
第四部分
明代北京皇宫的规划和布局
明代北京皇宫的
规划和布局清《宫殿门楼规制》中记:明宫殿规制配置务取均齐,紫禁城内三殿两宫及各宫殿如此,即东苑、西苑各宫殿亦无不如此。所以雄伟奇丽似逊于元,然整齐严肃又非元所能及,今以元宫殿遗制衡之亦有影响可寻。
明代皇宫布局的特色确实整齐严肃,左右对称,前后呼应,起伏重叠,格局严谨。总的来说是为了突出一个主题——君权至上高度集中。其森严、豪华、高贵、整齐都是为表达这个主题服务的。
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周汉唐宋的宫廷也都表现“君之门兮九重”的森严,以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那种至高无上的气魄。我国从进入封建社会以后,就是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也有过分裂和割据,但总的趋向是集中统一。到封建社会后期的明代中央集团的情况更为突出。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以后,于洪武十三年“诏罢中书丞相,而立五府九卿分理庶政。殿阁之臣唯备制草,故载诸训,有曰建言设立丞相者,本人凌迟,全家处死。”从表面上看朱元璋决定这一严厉措施是由于当时爆发了胡惟庸、李善长的“谋逆”所引起,实际上不只是针对胡、李少数人的问题。当时他杀掉一大批人,株连数以万计。过了几年他的一个大臣向他为李善长喊冤,他也并不加罪。看来他是从南宋、元代的权奸弄权营私舞弊吸取了历史教训,严厉禁止他的臣下结党而发。帝以历代丞相多擅权,遂罢中书省,分其职于六部。他不仅撤掉丞相这一职位,而且在各省也取消了行政首脑而以监察御史巡抚各地。同时增加了六部即吏、户、工、礼、兵、刑的行政职权。而把独裁权力控制在皇帝手中,形成绝对的君主专制。这种思想和政治体制同样反映在皇宫布局中,成为明代宫殿建筑的主题。
北京皇宫的营建是以南京宫殿为蓝图的,记载中说“宏敞过之”。以今天南京残存的宫殿旧址考核,再参照记载,不仅宫殿布局相似,连名称也基本相同。北京的皇宫确实比南京要宏伟,但是南京宫殿并不是一次建成的。朱元璋攻下集庆(即南京)称吴王时,命刘基(伯温)等人主持修建吴王宫,转年朱元璋就在这里登基做了明朝的第一个皇帝。洪武二年又准备在他的故乡凤阳建都,开始营建中都皇宫。到洪武八年把凤阳的工程停下来,重新改建南京皇宫。这个过程是:
一、吴元年(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建国号为吴,称吴元年。刘基等人主持,填平燕子湖筑新宫,费时九个月,转年朱元璋即位,国号明,称洪武元年(1368),迁入新宫。
二、洪武二年到八年(1369…1375)营建凤阳皇宫共六年,功将完成,诏罢中都役作,不但放弃了在凤阳建都,而且皇宫工程也“以劳费罢之”
三、洪武九年至十一年(1376…1378)改建南京宫殿,南京改称京师。罢北京(汴梁),仍称开封。
明初营建皇宫是和建都问题联系在一起的,不论建都地如何改变,但皇宫的规制一直承袭,并不断地有所修改和增益。从吴元年(1367)刘基等人设计吴王宫时就已确定了规划,如吴元年作新内,正殿曰奉天殿、前为奉天门、殿之后曰华盖殿、华盖殿之后为谨身殿,皆翼以廊庑。奉天殿之左右各建楼,左曰文楼,右曰武楼,谨身殿之后为宫。前曰乾清宫,后曰坤宁宫,六宫以次序列。周以皇城,城之门,南曰午门,东曰东华,西曰西华,北曰玄武。由此可见从一开始就确定了三殿两宫的规模。到停止中都凤阳工程,于洪武十年再次重建南京宫殿时,制度如旧,规模益宏。这次改建把午门增加了两翼突出的“两观”。奉天门和奉天殿左右各增加了两旁的门及左右顺门。此外还增加了文华、武英两殿,尤其重要的是把社稷坛和太庙放在皇宫午门的左右两侧。这和今天的北京故宫相比较确时相近多了。
明代二百多年间北京皇宫的陆续增益,远远超过了南京的宫殿。至于南京宫殿在明正统十四年(1499)一次大火以及明末清初兵燹,已经残破不堪。清初著名戏曲《桃花扇》最后一折“哀江南”中,南京宫殿已被描写成一片废墟了。
凤阳宫殿是最豪华、最耗费的工程,平地起造,耗时六年,动用了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现存的残址可以发现尽管整个皇宫占地不如北京大,但午门和三殿却非常豪华雄壮。宫殿的须弥座上雕满各种图案,大殿柱础不仅有蟠龙浮雕,而且达二点七米见方。显然比北京太和殿的柱础还要大。现在尚未经进一步发掘和钻探考证,但从《中都制》和《凤阳新书》所载,凤阳宫殿和洪武十年第二次营建南京宫殿的规制是基本相同的。
北京宫殿的营建在明初已是第四次,它以南京宫殿为蓝图,但确切地说,是以前三次营建经验的总结。除了比南京宫殿宏敞之外,还有如下几项增益:
一、将金水河移到承天门外,而在奉天门外增加一道内金水河。河身用巨石砌成并加玉石雕栏。
二、把五府六部放置在千步廊外东西两侧。
三、皇城和紫禁城之间增加一道内皇城,北、东、西三面各设三门。
四、明中叶以后在乾清、坤宁两宫之间增建一座交泰殿。
五、文华殿南靠紫禁城南墙建文渊阁。
六、武英殿后有浴德堂为土耳其式浴室。
七、增建奉先殿、柔仪殿、春和殿等。
八、除新建各殿殿门外,还增辟社街门,(社稷南左门)、庙街门(太庙右门)、庙左门、社右门等。
从这些增益看,如双重金水河及双重皇城城墙,都是增强防御性的措施。五府六部设于前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