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得主和李大钊这样的革命先驱都主张“行乐”、“求乐”,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还有什么借口不去行乐、求乐呢?行乐,不是醉生梦死,而是享受生命的福。近代白话诗人刘大白毕生追求解脱,最后悟出的人生观就是:“充分使用生命的力,充分享受生命的福。”江苏无锡梅园荣毅仁家族的旧居有副对联:“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这里所说的“享下等福”,就是享受生命的福。古人在主张行乐的同时,还主张及时行乐。《古诗十九首》中就有这样一句诗:“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所谓及时行乐,并非是一些人所误解的趁着年轻寻欢作乐,而是抓住时机,把握当下,去做使自己快乐的事情,享受生命的福,不要等到事过境迁、老之将至而悔之莫及。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你可以做过错事,却不可留下憾事。有的人游戏人生,一事无成,也有人只知道建功立业、积聚财富,这两种人都是虚度年华。我们应该把创业、享乐二者统一、协调起来,创业不忘享乐,以创业换取更多的享乐。
再说“自爱”。“自爱”一词最早是老子提出来的,意思是珍惜自己的生命与声誉。遗憾的是,人们对自爱的理解往往局限于对自己声誉的珍惜,而忽视了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老子曾这样发问:“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意思是:名望和身体相比谁更亲?身体和财富相比谁更多?得到名利却丧失了生命,和不争名利却得以保寿全生,谁的害处更大?这里,老子用名利和生命作比较,旨在说明生命重于名利。其中的道理非常简单——生命就是你自己,没有了生命,对你来说也就没有了一切。人一生可以干很多蠢事,但最蠢的一件事就是忽视健康;然而,许多人却不能正确处理身体和名利的关系,为了追逐名利透支健康,甚至以生命为代价。难怪有人说:“名利”二字甚于利箭,利箭易躲,名利难防。珍惜生命,主要在于自己。人到成年,尽管有着他人的关爱,但谁又能如影随身、无微不至地关爱着你呢?只有你自己。有人常常抱怨自己缺乏爱,却不知道去爱自己;常常希望别人爱自己,却懒得自己去爱自己。人是社会动物,固然需要相互关爱,但如果不懂得自爱,他人的关爱也难以奏效。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只要善于自爱,这爱也就差不多够用了。
最后说“知足”。这里所说的知足,不是满足现状、不求进取,更不是盲目乐观、骄傲自大,而是经过一番努力之后对自己的肯定、对生活的感恩和由此而来的欣然,是对无法改变现状的达观和由此而来的释然,是因为知道人心欲壑难填而保持的平常心。关于知足,我想引用三句古人的名言。第一句是老子的“知足不辱”,原文出自:“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意思是:过分爱惜必然会付出沉重代价,积藏越多失去的也必然越多;所以,知足于内就不会招致屈辱,知止于外就不会陷入危机,这样才能保持长久不衰。在老子看来,人的要求和行为应该把握好度,适可而止,不能超越应该和可能的范围。第二句是“知足常乐”,原出自况周颐的《蕙风词话》,后来广为流传。人欲无穷,人力有限,完全的满足是不会得到的;既然得不到,何不以不足为足,自得其乐呢?如果追求完美,或盲目攀比,为自己设置不可能达到或无须达到的目标,非但享受不到生命的福,还会陷入痛苦的深渊,这就是俗话所说的“事若求全何所乐”。人,最终生活在感觉之中,快乐源于幸福感;别人眼里的幸福,并不等于自己的幸福感。一个人只有当他自己感觉到幸福的时候,才是快乐的;如果他自己不感到幸福,也就没有快乐可言。那么,我们是否应该事事都要知足呢?并非如此,还有第三句话——“知足知不足”。它出自冰心祖居的一副对联:“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这副对联首先是做人的准则: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身的长处与不足;在物质享受上,在自己的拥有和他人的给予上,以及对无法改变的东西,应知足;而在精神追求上,在自己的努力和付出上,以及对可以改变并应该改变的东西,应不知足。这副对联同时还是做事的准则:不做无益害有益,有所为有所不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智慧就是懂得应该忽视什么的艺术。
从以上古人对“行乐”、“自爱”和“知足”这几方面人生智慧的认知可以发现,我们的先哲早在一两千年前就具有非凡的人生智慧。中国古代人生哲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融儒、释、道为一体,共存互补,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生智慧宝库。我们要实现圆满人生,必须善于从这个宝库中去汲取人生智慧。中国古代关于人生哲学方面的典籍浩如烟海,但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不可不读,道家的《老子》、《庄子》不可不读,介绍佛教知识的普及读物不可不读。学贵有悟,不仅要博学,还要精思,只有穷理尽性、转识成智,才能将书本上的人生哲理升华为自己的人生智慧。
听众:刚才解思忠老师讲了把人生分为好几种,请问圆满人生和平庸人生有什么区别?您的木桶理论,圆满人生木桶的边是高一些,平庸人生短一些,里面是不是有一个量的关系和度的关系?谢谢老师。
解思忠:圆满人生就是整体尚可,没有大的缺憾;平庸人生不是整体认可,就是在各个方面非常平常,非常一般。他们应该有一个量的区别,整个水平不一样,不能木桶只有一公分高,我也是圆满人生,那不行。整体认可就不光是主观的感受,还有社会认可,认为他还不错。
1946年生于山西运城,同济大学毕业,曾任国务院研究室教科文卫司司长,现任国务院国资委国有企业监事会主席(副部长级),兼任北京大学国民素质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高级工程师。已出版8部国民素质专著与4部长篇文学作品,学术代表作为“全国优秀畅销书”《国民素质忧思录》、《观念枷锁》和《国民素质读本》,合称“国民素质三部曲”。
第二部分幸福的科技与科技的幸福(1)
毕淑敏
Better is a dry morseland quietness there with;than a house full of sacrifices with strife。
——《Proverbs》,17:1
设筵满屋,大家相争,不如有块干饼,大家相安。
——《箴言》,17:1
无论是使用骨刀的亚洲北极地区人,还是使用燧石刀的东亚人,抑或是使用燧石宽刃刀的印度人
《人类学与现代生活》,弗郎兹•;博厄斯,华夏出版社,1999。
,也无论是古代人、近代人还是现代人,对于科技的追求从未停止过片刻。谈及科技与幸福的时候,所有人的第一反应几乎都是:发展科技就是为了享受幸福。有了更多的新科技,人们就会收获更多的幸福。
这个论点粗看之下很有道理。因为有了空调,人们不再受酷热严寒之苦,安逸舒适,自然多了幸福。有了火车,人们朝发夕至,免了鞍马劳顿之苦,快捷安全,自然多了幸福。有了电子邮件,人们手指轻点鼠标,无数思念和信息顿时抵达,自然多了幸福。较之茹毛饮血刀耕火种的人类,如今的我们似乎幸福到了天上。事实果真如此吗?
我想讲一个和自己有关的小故事。这个故事曾经引起我极大的惊骇,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改变了我人生走向,我愿意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如古代的人分享一枚采到的红艳艳的野果。
若干年前,我看过一则报道,说是西方某都市的报纸,面向社会征集“谁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这个题目的答案。来稿踊跃,各界人士纷纷应答。报社组织了权威的评审团,在纷纭的答案中进行遴选和投票,最后得出了三个答案。因为众口难调意见无法统一,还保留了一个备选答案。
按照投票者的多寡和权威们的表决,发布了“谁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的名单。记得大致顺序是这样的:
一、给病人做完了一例成功手术,目送病人出院的医生。
二、给孩子刚刚洗完澡,怀抱婴儿面带微笑的母亲。
三、在海滩上筑起了一座沙堡的顽童,望着自己的劳动成果。
备选的答案是:写完了小说最后一个字的作家。
消息入眼,我的第一个反应仿佛被人在眼皮上抹了辣椒油,呛而且痛。继而十分怀疑它的真实性。这可能吗?不是什么人闲来无事,编造出来博人一笑的恶作剧吧?还有几分惶惑和恼怒,在心扉最深处,是震惊和不知所措。
也许有人说,我没看出这则消息有什么不对头的啊?再说,这正是大多数人对幸福的理解,并非别有用心或是哗众取宠啊!是的是的,我都明白,可心中还是惶惶不安。当我静下心来,细细梳理思绪,才明白自己当时的反应,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悲哀。原来我是一个幸福盲。
为什么呢?说来惭愧,答案中的四种情况,在某种意义上说,我都一定程度地拥有了。我是一个母亲,给婴儿洗澡的事几乎是早年间每日的必修。我曾是一名医生,手起刀落,给很多病人做过手术,目送着治愈了的病人走出医院的大门的情形,也经历过无数次了。儿时调皮,虽然没在海滩上筑过繁复的沙堡(这大概和那个国家四面环水有关),但在附近建筑工地的沙堆上挖个洞穴藏个“宝贝”之类的工程,肯定是经手过了。在看到上述消息的时候,我已发表过几篇作品,因此那个在备选答案中占据一席之地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