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杂交水稻的现状与展望--袁隆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超级杂交水稻的现状与展望--袁隆平-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超级杂交水稻的现状与展望—袁隆平 

    主持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圣凯诺世纪大讲堂。 

    大家都知道,在2001年的时候,江泽民主席曾经把国家科技最高奖颁给了两个人,一个人是数学大师“吴文俊”,前几期《世纪大讲堂》已经把他请来做了嘉宾,他讲的主题是“计算机时代的数学”。另一位得主是谁呢? 

    观 众:袁隆平。 

    主持人:对,正是大名鼎鼎的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院士,正是他的研究呢,不仅使中国在全世界范围内率先实现了超级稻的目标,而且也在全世界范围内为解决“粮食问题”提供了方案。我们的嘉宾就是袁隆平。 

    遇到一个,不管是什么,只要谈到杂交这样的一个专家,一般人的常规问题都是,是不是要生一个非常好的孩子,这个父亲最好是在黑龙江漠河,母亲最好在南国的曾母暗沙。 

    袁隆平:是的,我们叫做亲缘关系,比较远一点,遗传差异就比较大,杂种优势就比较强。 

    主持人:听起来觉得这么难听,杂种优势。但是这是一个真理,所以在座的年轻人如果选择配偶的话,尽量往远处选。把话题拉回到我们的演播室,袁先生的父母是不是也是离得很远呢? 

    袁隆平:相对的比较远,我父亲是江西人,我母亲是江苏人。 

    主持人:江苏镇江人,母亲,我是知道的。还是很近的。 

    袁隆平:也不太近。 

    主持人:比起漠河和曾母暗沙? 

    袁隆平:那肯定的。 

    主持人:你怎么可能这么聪明。 

    袁隆平:我实际上不聪明,我是很笨的人,因为不太远,所以说我不聪明。 

    主持人:大家是为您的谦虚在鼓掌,实际袁先生非常非常聪明,这种发明是多么难啊。这也印证了陈胜吴广说的一句话,非常是真理,他说“王侯将相焉有种乎”。父母我们是没法选择,但是父母无论远还是近,有后天的努力还能变成聪明人。 

    我们在电视屏幕上看过袁隆平先生的,都说袁隆平先生哪是个专家吗?那不是农民的样子吗?但是我要给大家透露一个信息,长的这样形象的袁先生他的英语非常非常流畅,只有听了英语才认为他不是农民,接下来就让本主持人,用蹩脚的日本英语问您一个问题,特别难听“what is your favturite music。”。 

    袁隆平:My favturite music is syovinade。 

    主持人:唉呀,非常高雅,我以为你就是喜欢一下什么“梁祝”就行了呢。 

    袁隆平:Also I like it。 

    主持人:袁先生有四大爱好,除了音乐,袁先生自己的小提琴拉的非常好。 

    主持人:我是当南郭先生不是拉的好。 

    主持人:滥芋充数,又是一个谦虚,真的拉的非常好,有机会一定要听一听。除了音乐还有四大爱好:游泳、骑摩托车飚车,这两项还非常威武,第四项我听着不咋地,第四项是打麻将。 

    袁隆平:我打麻将,消遣时我不打钱的,我们打输的时候钻桌子,钻桌子比输钱还紧张,生怕钻桌子。 

    主持人:如果您的对手都比您年轻,比您的级别还要低,您要输了一次,再那一钻,多难看啊! 

    袁隆平:就是这样子的,他们把我当师傅,师傅把徒弟教会了,他们就要打师傅,总想把我打钻桌子,但是我钻桌子的技术比他们高,钻的机会也比较少,但是也钻的。在麻将桌都是一律平等的,没有什么老师、学生的区别。 

    主持人:除了下田劳动,还有锻炼身体的一个诀窍,就是经常不顾辈份钻桌子。这是开玩笑,我们知道袁先生他的一生当中,一年的时间三分之一要下到水田、去研究、劳动、分析,就是这样的情况,我们国家截至到2000年我们的水稻增产了约4千亿公斤,为我们这个耕田面积越来越少的国家养育了超过十亿的人口,我们为此鼓掌。 

    接下来就由袁先生带来他的讲演报告,讲演报告的名字是《超级杂交水稻的现状与展望》,有请。 

    袁隆平:首先讲一讲。这个粮食问题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这个民以食为天,中国有一句古话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根据联合国粮农组专家的估算,由于人口的增长和耕地的减少到2030年水稻来讲,水稻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特别是在我们国家。要在95年的产量的这个基础上要增加60%,才能满足人们对大米的需要。我们国家基本上也是这样的。在2030年,我们人口要达到16亿,还有我们的耕地现在平均每个人大概是1。3到1。4亩,由于城镇化、退耕还林、退田还湖,还有什么修高速公路,什么机场这些东西,耕地面积会逐渐减少,大概只有一亩地,到2030年人口是16亿比现在增加3亿多,耕地就减到只有一亩地,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如何解决我们吃饭问题是一个头等大事。唯一的出路,我们不可能这么一个大国去买粮食,唯一的出路就是通过科技进步和我们国人的努力,自我奋斗,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这是唯一的出路。所以说在这种严峻的形势面前,我们国家农业部和国家科技部863计划节提出一个超级稻“育种”计划。现在我就向各位简要的介绍一下,超级杂交稻的现状和今后的展望。 

    首先看一看,这个水稻的产量,究竟可以达到多高?它的产量的潜力。根据一个著名的植物生理学家日本科学家“吉田昌一”他的估算,在热带水稻的最高产量可以达到每公顷15。9吨。在温带,在我们湖南长江流域就属于温带可以达到18吨,就是它的潜力,另外根据我们国家的学者研究估算,水稻的光能利用率最高可以达到5%,就是太阳照在地面上的光,通过光合作用能够被水稻利用5%可以转化成有机物,合成有机物,我们把这个数字打对折,按照2。5%的光能利用率来计算,这个水稻的产量有多高呢?一季稻像中稻每公顷可以达到22到23吨,如果我们用亩来算就是可以达到一千五百公斤,是这么一个水平,就是理论上打对折。在湖南是双季稻,早稻可以达到15吨也是一千公斤每亩,晚稻温光条件比早稻好,可以达到17吨,就是说有1150公斤样子,这是它的潜在的能力。这是理论上,再来看实际上的产量是一个什么情况。 

    现在世界上水稻的总面积有一亿五千万公顷,按亩来算的话就是22亿多亩,世界上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印度,它有四千五百万公顷;第二是中国,中国有3100万公顷。面积最大的是印度;产量就相差很悬殊了。世界平均是3。8吨每公顷,当3。8吨相当于我们260-270公斤,这是世界上的平均产量。 

    现在简单介绍一下超级杂交稻的研究,水稻超高产,最近十多年来啊,一直是国际上重点、热点和难点。首先进行水稻超高产育种的是日本首先提出来在89年就提出来水稻超高产育种,它的指标是这样子的,在15年之内,到95年,哦,它是81年开始的,要求在15年之内,到95年,把当时日本的水稻的平均产量潜力由每公顷6。3吨到8。1吨提高到9。4到12。2吨,增加50%。但是这个计划呢,到现在还没有实现,最后它放弃了。另外就是国际水稻研究所,国际水稻研究所在89年它启动了一个超级稻育种计划,它的指标是这样,到2000年要在原有最高产量的一个品种的基础上,增加20%到25%,那就是每公顷呢,产量潜力是10吨增加到12到12。5吨,他没有实现这个目标,最后它在2000年的时候,就宣布推迟五年,到2005年实现这么一个目标。 

    我们国家农业部也有一个,拟写了一个超级稻育种计划,现在看一看我们杂交稻,杂交稻在95年的水平,我们就看一季稻,简单一些,就是看单季籼粳稻就是一季稻,他在95年的水平是亩产550公斤,要求到2000年,它第一期是96年到2000年,这是第一期,要提高700公斤。第二期是2001年到2005年,要提高到800公斤。700公斤是每公顷10。5吨,800公斤是每公顷12吨,这么一个指标。它不是潜力了,他是大面积,就是两个百亩片,连续二年产量要达到这个水平,才算是达标。我们根据我们的研究,第一期的指标我们已经超额完成了,就拿湖南省来讲,我们湖南省1999年就有四个百亩片,中稻百亩片亩产700公斤以上,2000年就有16个百亩片和4个千亩片,亩产700公斤以上,超过了这个指标了。我们现在正在向第二期目标,就是大面积亩产800公斤这个方向努力攻关。我们现在简单讲一讲技术路线。日本和国际水稻所主要是形态改良为主,就是通过籼稻和本稻品种这个亲缘关系比较远一点,杂交之后然后来选育,以形态改良为主。我们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就是常规稻、三系杂交稻,二系杂交稻并举的,863计划是亚中间杂交稻为主,它采用的是形态改良和提高杂种优势水平以及分子技术相结合的技术路线。我们是三种技术。我们首先讲形态改良,我们形态改良我们讲三条,叫做高冠层、矮穗层、中大穗。什么叫做冠层?指最上面那一层,我们说叶子,上面的叶子啊。这个高冠层,冠层高到1。2米以上。旁边是国际水稻所他的新株型,超级稻的新株型,我们做了个对比,他这个国际水稻所的株型穗子很大,但是呢?我们叫做“库大源不足”库很大,穗子大,但是呢它的源啊,比较短比较小,它制造的养料不能装满这个库,我们叫做“库大”,装不满的,因此它的空壳率比较高,没有实现超高产。我们要在库大的基础上要增源,我们上面三片叶很高,大家知道,高呢?可能二氧化碳浓度高一点,空气流动性好,我们叫通风透光嘛,光合作用原料之一就是二氧化碳是吧?再一个呢,它又长、叶面积,不用宽来增加叶面积,是用长来增加叶面积。另外直,叶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