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24-唐诗故事   》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6024-唐诗故事   -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人们往往把那些才思敏捷,下笔即成好文章的才子比作曹植,这是因为,据说面对兄长皇帝的百般刁难,曹氏能“七步成诗”的缘故。明人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就把这事演绎得有声有色,但其中所咏诗句与有关专书所载却颇多出入,这里我们姑且不论;而宋时佚名《漫叟诗话》所记的四句诗,亦即世人哄传的“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它其实也并非原样,这是我们在追溯事物本源时所不可不知的。因为最早而且较为可靠的说法,应该是南朝宋时刘义庆《世说新语》所记载的五言六句诗,①而不是现在人们所熟悉的这五言四句诗。    
    我们知道,这一干传说所记载着的曹植敏捷作诗故事,端的是历史久远,影响很大。所以,大凡要比喻那些才思敏捷者时,人们首先想到并请将出来的就非七步成诗的曹植不可。    
    然而,据正史记载,唐代却有一位比诗才已极为敏捷的曹植还要敏捷的诗人——事实上,说他是大书法家更为妥当些;况且,现在人们知道他就是以著名的“颜筋柳骨”扬名后世的。这口诀里的“颜筋”,固然是指唐代极有骨气的颜真卿;而“柳骨”,就是跟他同朝代的大书法家柳公权了。    
    京兆华原人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是名臣柳公绰的弟弟。他在12岁时就能写得一手好文章,而且还以一种极为遒劲流美和饶有疏荡之气的书法韵度为人激赏。后来他进士及第了,官任右拾遗、侍书学士等,最后累封到河东郡公,太子少师,太子太保。一天,穆宗问公权道:“写字用笔有什么诀窍?”公权回答说:“心正则笔正。”皇帝知道,柳公权这是用一种极为巧妙的委婉手段对他进行规谏呢;因为当时皇帝做事颇为荒谬,所以他听了柳这话后不觉既为惭愧,又很佩服;当然,他也很是敬重柳的为人了。    
    但除了这类不凡事迹外,柳还擅长撰写诗文,而且竟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构思并创作出颇为可观的作品来,则似乎不大为一般人所了解了。    
    当时,柳公权跟随文宗在未央宫里观赏景致,并随时应答一些事务。文宗忽然说起他有一桩喜事儿,公权忙问有何喜事。文宗笑答:“眼看冬天就要临近了,朕给边境将士刚刚把冬衣赏赐完,就要给他们赏赐春衣了。”公权一听,这果然是一件大好之事,因为这对于边境地区的安宁将会起到一定的人心安抚作用。作为关心国家大事的柳,对此自然很高兴,于是他连忙向皇帝道喜称贺。    
    而爱好文学的文宗则一脸嘻笑着说:“至于祝贺朕嘛,爱卿这次应当用诗歌才对!”当时在场的所有漂亮宫女也在一旁起哄,尖声说,柳学士您是该写诗祝贺祝贺皇上这大喜事儿的呀!公权看了她们一眼,和蔼地报以一笑;当即口占了一首五言绝句,道是:    
    去岁虽无战,今年未得归。    
    皇恩何以报,春日得春衣。②    
    宫女们见柳在赋成此诗时,丝毫不见有什么困难;当时遂一再惊叹地尖叫着:“哇噻,柳学士您真是太厉害了呀!”    
    见此场景,文宗也不觉大为高兴,对着宫女们笑了笑;同时,他又略微低着头,对柳刚刚赋写的诗句细细品味了一番,然后点点头,便深深地感叹道:“想当年曹植七步成诗,被世人称为奇事一桩;而爱卿却能在三步之内成诗,你这不就比那个曹子建还要高明得多吗?!”面对皇帝的极度赏识,公权急忙俯身下拜,口称:“谢主龙恩!但微臣不才,岂敢跟前贤比试?”     
    诚然,柳是否果真在三步之内成诗,我们现在且不用去管它,但至少可以肯定,他这极度敏捷的诗才是明摆着的。而要做到这一步,那他就非得要下苦工夫 不可;事实上,史载柳公权读书习字确实是极为用功的。这难道还不足以给我们这故事之外的许多启示么?!    
    按:① 《世说新语·文学》所载曹植此诗为:“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然,同“燃”。② 此诗见诸《旧唐书》,而《新唐书》实则未载也。


《唐诗故事》 第一部分往事难堪饭后钟——宰相王播游寺感叹吃白食

    谁敢保证当年那个在寺院里专吃白食的王播,就不能成为位极人臣的宰相呢?!    
    王播(759年~830年),字明扬,他祖辈是山西太原人,后来全家搬迁到了江苏扬州定居。他出生于肃宗乾元年间(858年~860年),只是父母亲不久就先后去世了;加以他家条件实在很不好,所以爱好读书的王播便只得到当地一个名叫惠昭寺木兰院的僧寮里借读。方丈和一些僧众开始还以礼相待,以为对方是个读书人,说不准哪天他发迹了,这对寺院也将会有好处。于是在寺院领导层经过内部“研究研究”之后,遂让王播吃住了下来。    
    该寺院就餐有一个规定,那就是一天三餐的吃饭时间都固定在寺僧敲钟之后。由于人多,这种做法不但无可厚非,而且倒也显出该寺院管理方面的一些独到经验。而王播自然便随着那开饭的钟声,迅速放下手中的书本来“随喜”吃饭了。但时隔不久,事情却变得离奇起来。    
    一天中午,正沉浸在读书乐趣中的王播,腹中响声不断。他知道自己早已饥肠辘辘,因为那天早晨由于身体不爽,吃得并不多,所以当时太阳都已有些偏西,他这饥饿感也就可以想见了。但只是令人奇怪的,寺院里此时居然还没有敲响开饭的钟声!    
    有什么办法呢?自己作为一个寄寓在人家屋檐下而且是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在看人脸色方面还有一丝主动权外,他实在想不出也不好意思去主动问问今天到底怎么啦。于是王播就又沉浸到了书中去。他自然知道,只有把自己沉浸到书中以便学到更多的知识,这才是最好的办法,也最能得到个中的乐趣。而将来在考场上大显身手了,才最终使他脱离目前这尴尬的处境。等到王播又把书卷温习了一轮后,饿过了头的王播这时候才听到有钟声在敲响。    
    王播兴奋极了!这不就是打开自己当下正要解决难题的钥匙了吗?他比往常更为激动地一个箭步冲向了食堂。然而,食堂的情景却使他如同在寒天里被人从头到脚猛泼了一桶冷水,因为午饭早就吃过了!他惊疑而羞涩地往那些食堂师傅身上看了过去,心想,也许从他们身上会找到何以出现这种变化的蛛丝马迹吧。然而,他们那副幸灾乐祸的神态却分明在告诉王播:还想吃饭哪?你这小子,就等着吧!    
    刹那间,王播便全然明白了。他知道寺院已经厌倦他在这里吃闲饭了。他的眼睛里满是屈辱的泪水,但他还是强忍着不让它流出来。他狠狠地瞪了偌大的食堂一眼,当即返回住处收拾他那简单的行李,并在寺院墙壁上愤然题写了一首诗,然后就头也不回地大踏步走了。    
    20多年过后,也就是在文宗大和年间(827年~835年),①在官场上颇为春风得意的王播恰好被派往江苏任军政长官。一天,他忽然想到当年借住过的寺院看看,那儿到底发展成什么样儿了。早已闻知王大人要来“视察工作”的惠昭寺木兰院寺僧们,便手忙脚乱起来,把王播当年居住过的地方修葺一新不算,寺院领导还叫人迅速把他当年愤然写下诗作的墙壁,轻轻地用拂尘掸去浮尘,然后用上好的碧纱把它覆盖起来,免得它再次受到灰尘的侵蚀。    
    王播威严十足地来到这座曾使他奋发蹈厉的寺院时,真是百感交集。猛一抬头,他却发现自己那讽刺诗都受到这等碧纱笼罩的优待,而自己当年却吃不上一顿顺心饭,这不由得更使他感慨万千!思潮翻滚的王播命人拿来笔墨,当即连衣袖也都不卷地在原来诗作的后头续写起来,以便记录下他这先后不同遭遇的感慨。其诗云:    
    二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    
    而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    
    写完此诗,觉得意犹未尽,王播便又题写了下面这首令他更为惆怅的著名诗作:    
    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    
    二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②    
    然后,他便长叹一声, 怅然离去。    
    而后人拿它来作为素材入文学作品的便极其多了。苏轼《石塔寺》就说:    
    斋厨养若人,无益只贻患。    
    乃知饭后钟,阇黎盖具眼。    
    在同题诗里,苏大诗人还一再感叹:    
    饥眼眩东西,诗肠忘早晏。    
    虽知灯是火,不悟钟非饭。    
    不用说,以上这些都是在用王播这旧事。至于孙觌就径直以王播其人其事入诗道:    
    悬知不是唐王播,惭愧高僧护碧纱。    
    可见,王播这经历引起后人多少悠远而深沉的感慨!    
    诚然,另外与此相关的说法仍颇多,但它们无疑都是令人感叹的。③而王播这事在真切地折射出世态人情的同时,对于自身要求有所作为的人士来说,它也未始就不能让人自我砥砺呢。因为要自我奋起以谋求改变恶劣现状的,他无疑也就更值得人们特别的敬重!    
    按:① 大和,《南部新书》丙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均作“太和”,不确;而《现代汉语词典》则两取之,似嫌无此必要。本书统一作“大和”,不再出校。② 在后世一些诗法规则里,此诗应属“出韵”之作,因为“钟”属“二冬”部,而非“一东”部。但此诗甚有名,况且这种情况在唐诗里也不为孤例;本书便已涉及好几首,读者自可参阅。阇黎,一译作“阇黎”,梵语“阿阇黎(黎)”之省也,意为高僧,即泛指和尚。③ 具见拙著《历代名流诗文公案直判·碧纱笼岂止笼王播》,兹不复赘。


《唐诗故事》 第一部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