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的特点,就是定期发作的经济危机。”姬傲剑叹了一声,“每一次经济危机的时候,美国股市就陷入萧条,各种证券的价格大大下跌,欧洲人就恐慌了,赶紧把手上的美国股票抛出去,美国人又以低价买了回来,重新获得了自己公司的控制权。”
“……”
“所以美国人等于是借用了欧洲资本来发展自己的产业,当金融发生崩盘的周期,又把证券拿回到自己的手上。”姬傲剑推开窗子,“几个经济循环下来,美国的经济成果就蒸蒸日上,如日方中。”
从窗外看去,纽约街景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座八十四米高的大教堂,全部是用褐色砖石砌成。这座教堂是在上一次经济大萧条之后新建的标志物,正象征下一个繁荣周期的到来。
“这教堂看起来挺高的。”
“是啊,比你的神像还高呢,不算基座的话。”
“刚才说到哪了?”姬梦影转回正题,“欧洲人真是傻,在美国市场上的金融玩得太不成功了,好像是白白被利用了。”
“因为,靠金融赚钱从来就不是个长久靠谱的路子。”姬傲剑道,“大不列颠以后就是改行玩了金融,造成实体产业衰落,第二轮工业革命就被美国德国超越了,从此也就失去了世界霸权。”
“你就别管大不列颠转型成功不成功了,我们的股票怎么推销,先卖给美国人还是欧洲人?”
“首先要找的当然还是可爱的联合王国了,只要大西洋彼岸的英国人都愿意买我们的股票,本土的美国人哪有不买的道理?”姬傲剑站了起来,“我们去找巴林银行在纽约的派出机构。”
巴林银行曾经是整个欧洲的霸主,首创了近代跨国银行网络模式。一八一五年拿破仑战争结束后,巴林银行向法国提供巨额赔款的贷款。当时,路易十八的首相黎塞留无奈地感叹:“如今在欧洲有六大强权:英格兰、法兰西、普鲁士、奥地利、沙皇俄国,以及巴林兄弟银行。”
“尊敬的托马斯先生,华尔街的一波大牛市正在逼近,越是有价值的铁路,就越会受到热捧。”姬傲剑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本公司修建这条跨洲铁路的重要意义,刚才已经向您充分介绍过了,现在入手本公司的股票,正是最佳时机。”
“正因为这条铁路的战略价值巨大,对于美国连接西部领土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我看不出为什么要支持修建这条铁路。”
巴林银行的纽约分行负责人托马斯表示,“要是有了这条铁路,美国人就能非常方便地把我们从俄勒冈地区赶走,甚至我们今后在北美没有立足之地。”
姬傲剑惊诧了,“您竟然还在意联合王国在北美有没有势力范围,这好像和您的业务没有什么关系吧?”
“这怎么会没有关系,我是一个英国人,我热爱自己的国家,怎么能让联合王国在北美的殖民利益受损。”
“可是,作为一个银行家,您不是应该在商言商吗?”
“银行家也是有国家的。没有国界的都是那些无耻的犹太人,比如罗斯柴尔德什么的。”托马斯正气凛然地说道,“我们巴林银行是虔诚的基督徒银行,有着五个世袭爵位,我们永远忠诚于大不列颠王国!”
“我明白了,原来您是爱国人士,怎么不早说呢?”
姬傲剑迅速打开了公文包,又拿出一叠文件,“你看看这些,是修建另一条北美铁路的授权证书。”
托马斯也惊诧了,“你究竟要修几条跨洲铁路?”接着就反应过来,严正相告,“不管你要修多少条,我们都是不会投资的。”
“这条铁路不是为美国人修的,是为英国人修的。”姬傲剑笑嘻嘻地说道,“您看,这条铁路从加拿大出发,穿过俄勒冈,经过加利福利亚,直到墨西哥城,能够把加拿大和整个中美地区联系在一起,不仅能促进西海岸的经济繁荣,还能够共同抵御美国人的西进扩张。”
行长愣了一下,赶紧去翻阅面前的文件。
“这里有加拿大总督的签字,加利福利亚总督的签字,以及墨西哥政府的签字,手续齐全,完全合法。”
“等等。”托马斯已经十分糊涂了,“你既为美国人修跨洲铁路,又给墨西哥修南北铁路,你究竟是干什么的?”
“我当然是为墨西哥工作的。”姬傲剑正色说道,“你看,这是加拿大总督的介绍信,能够证明我是联合王国可信赖的朋友。还有,这是墨西哥皇帝的介绍信,能够证明我是墨西哥和欧洲王室可信赖的朋友。如果您还不能完全相信的话,我可以请墨西哥驻纽约领事馆为我证明。”
“既然你是为墨西哥服务的,那你为什么还要来到纽约,为美国人的跨洲铁路融资?”
“要修建加拿大-墨西哥铁路,耗资十分巨大,所以我考虑借美国人的钱来缓解资金压力。”姬傲剑一脸平静地说道,“我在纽约交易所融资之后,就转到西海岸去,作为修建加墨铁路的资本。”
“我懂了!”托马斯恍然大悟,“你是金融骗子,过来骗美国人的钱。”
“您别说得这么直接,这怎么能叫骗呢,应该叫做资本转移。”(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八章 场内场外
对于华尔街的股票经纪商们来说,使用各种手段操纵市场进行投机,是他们对这个世界最大的贡献。
经济活动是一种社会现象,本来应该有自身规律,但如果按照经济规律去判断股票行情,却是最大的错误。
主流经济学理论的出发前提,每个人都是有理性且自私的。由此可以推导,一个理性的人,能够发现规律,利用规律,一个自私的人,会把规律当作工具,谋取自己的最大利益。
主流经济学理论的核心原则,就是制造自由市场的神话,拒绝国家监管,让市场自发完成一切经济活动。于是,一群利用经济规律,为自己谋利益的人们,又处在排斥外部监督的环境下,任何所谓在金融市场上的成功投资,几乎都是操纵市场的投机案例。
所以西方主流经济学始终没有被相信是一门科学,而事实上,这的确也是永远的赌局。
当经纪商们发现有一支股票想要进入市场,居然还是横贯北美铁路的主题概念,不禁都笑了。
虽然铁路股票很热门,可是对于一条跨洲铁路,需要的资金量太庞大了,足以让市场对铁路的前景望而生畏。更重要的是,这家运营公司事先居然没有联系我们合作谋划,这支股票还怎么向公众推销?
于是大家心照不宣地不理会它。
所谓不理会的意思,就是不接盘。不谈论,让这支股票根本没有造势成为明星的机会。
可是市场的传言却并不是这么容易被控制的,尤其是这里还是一个所谓的“自由市场”。
有传言说。英国人对这条铁路很感兴趣,巴林银行已经决定为该铁路公司在欧洲承销一半债券。传统的银行界更喜欢收益稳定的债券,而不太情愿在股票市场上做过山车。
又有传言说,这家跨洲铁路公司已经接触了五大湖地区的多条已运营铁路的公司,和他们商谈东部铁路的接口问题。这些公司的现有铁路一旦接入跨洲铁路,无疑将使自己的原有资产平步青云,因此各铁路公司的股东们都在争相购买跨洲铁路的股票。试图在铁路的对接选择上增加影响力。
还有传言说,跨洲铁路公司已经和大型钢铁厂签订了购货协议,助长了最近钢铁股的涨势。于是钢铁行业的企业家们也开始青睐了这支股票。
最后,虽然场内的经纪商们没有去承销这支股票,但是在场外,随时可以从路边经纪商的手中买到。
和世界上任何一个领域一样。纽约交易所的股票经纪人也是分等级的。最简单的办法,是划为“场内的”和“路边的”两个等级。
自从《梧桐树协议》签订以后,最成功的一批经纪人在一个聚会场所进行股票交易,这个聚会场所就是“纽约交易所”的前身,能够加入进来的就是“场内的”经纪人,事实上形成了一个收取佣金的价格同盟。而在场外的自然就是“路边的”经纪人,他们被纽约最有钱的经纪人排斥在外,但是在承销股票。散布信息方面,却依然发挥着相当有效的作用。
每一个“场内的”大经纪商。都必然主导和影响着一群“路边”经纪人,成为一个作战团队。这个团队的功能不仅仅是帮客户买卖股票,更重要的是进行散布信息,买空卖空的各种金融战斗。
如果有公司想在纽约交易所发行股票,和一位“场内的”先生合作,是一条最省事的路子。反之,如果“场内的”先生们都不理睬一支股票,那么这支股票基本就会沦为弃儿。
当然,进入“场内”的条件也很简单,只要缴纳五千美元的年费就可以成为会员,这笔钱相当于中产阶级五年的收入。某一位“路边的”经纪人将业务做得很成功后,组织起了团队,拥有足够资本,自然就会买个席位,来到“场内”。
场内的经纪商们非常纳闷,为什么跨洲铁路公司宁可找那些路边的散户经纪人,也不和他们这些有着强大推销能力的巨头合作。但是他们很快就知道答案了。
这一天,纽约交易所的“场内”来了一位刚刚交了年费的新人会员,还是一位女经纪人,她的名字叫做迪夏,就是靠着在“路边”组织起来许多零散的小经纪人,大量推销了跨洲铁路的股票。
有人咕哝起来,“迪夏在华尔街混了有不少年了吧,以前没看出她这么能干啊,这次居然能把一只大盘股票炒得这么成功。”
更多的会员对于这个以前在场外的小经纪人,脑海里连一点印象都没有,只能感慨,“总有人会碰到好运气,碰到一个好题材就能上位。”
还有人不屑一顾,“场内和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