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第1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们集体行动的,都要事先彩排过才行。

    这让他联想到表演节目时的彩排。不过也是,他们就是在表演节目,在皇帝或其他大臣面前表演,每个人都试图表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

    第二天,也就是传胪大典后的第三天,皇帝赐“恩荣宴”于礼部,顾青云等新科进士都要去参加。

    恩荣宴,宋代又叫“琼林宴”,此宴为天子恩赐。按照夏朝的惯例,到时皇帝会派一名身份为开国功勋的武臣主持宴会,除了他们新科进士外,读卷官和一些在殿试帮忙的主事也会参加。

    对于能出席恩荣宴,无论是朝中大臣还是新科进士,大家都觉得非常荣幸。

    这是皇帝对他们的一种恩典。

    顾青云等人按时去参加了,恩荣宴以宴席为主,其实就是吃吃喝喝,顺便聊聊天,联络联络感情。在这个宴会上,其实也是大臣们相看女婿或孙女婿的地方,甚至是皇帝看驸马的地方,只是现在看夏朝皇室的习惯,似乎没有想过让新科进士们尚主,起码本朝没出现过。

    不过这事与他无关,顾青云只是略微关注那些未婚的进士,见他们的胡子刮着很干净,精神抖擞的样子就觉得他们都十分重视这次宴会。

    嗯,包括大头探花庞喜林。

    自从跨马游街后,庞喜林就有了一个绰号,名为“大头探花”。

    他们这些参加宴会的人,无论是新科进士还是读卷官,都要在头上簪花一枝,花上还得挂上一面牌,牌上镂刻有“恩荣宴”三个字。

    顾青云仔细观察自己的牌子,是铜牌,而他们簪的花很新鲜,不知道是从哪个花园里直接采摘下来的,娇嫩欲滴,只是一想到是插在一群大男人头上就觉得郁闷,还还不如给他们插绢花呢。

    他记得恩科那年的进士,因为人数过多,加上天气暖得慢,找不到这么多鲜花就直接用绢花代替了。

    不过不是所有的进士都是如此,他注意观察一下,状元是银牌,簪花枝叶等也是银饰的,其他进士和他一模一样。

    只有状元是例外。

    等吉时到,在宁远侯的带领下,大家举行仪式后,传说中的恩荣宴终于开始了。

    大家按照身份地位就坐,状元一席,榜眼、探花一席,其余进士四人一席。

    好吧,顾青云和谭子礼挨在一起,两人对视一眼,一时默然。

    “子礼,你先坐?”顾青云做了个手势。

    “顾兄,你先来。”谭子礼猛摇头。

    顾青云没再谦让,他的名次比他靠前,按理说的确是应该他先落座的。

    两人若无其事地等待上酒菜。

    这场宴会的酒菜也是按照大家的身份来上的,有上桌、上中桌、中桌之分,前面两种菜品之类的多几样,大家都有鱼、羊肉、汤品等,只有中桌有少了凤鸭这道菜,不过多了牛肉。

    顾青云见状就很好奇凤鸭的味道,毫不客气吃了,只觉得味道的确鲜美,有种微辣的辛香之气,吃起来不腻。

    这就是皇宫的御膳?想起前两次考试的馒头,顾青云只觉得现在的饭菜真是太好吃了!完全符合他对皇宫御膳的想象。主要是,案上有几道菜是热的,趁热吃很好。

    这次皇帝没有出现,宁远侯频频举杯,大家只能跟着饮酒,气氛还不错,就是身后还有人奏乐,觉得有些不习惯而已。

    本朝的恩荣宴比起唐朝和宋朝少了活泼的气氛,多了一份庄重。宴会后,朝廷还给每位进士颁发牌坊银三十两。这个银两是让他们在家乡修建进士牌坊的。

    这个银两虽然不多,但众人非常兴奋。

    这可是修碑坊啊!在古代修牌坊是一种很高的荣誉,是不能随便想修就修的。修牌坊必须经过皇帝批准,一般常见的就是什么贞妇孝子的碑坊,而且牌坊上必须写明是什么牌坊,比如写“进士”等。

    顾青云等人就可以在家乡那里修一座碑坊,这是皇帝已经审批过的,他们已经拿到审批文书。

    顾青云已经开始想把碑坊修在哪里了,不是在村头就是在自家的祠堂外。

    恩荣宴后,他们还有一系列的流程要走。

    四月二十九日,皇帝于午门前赐状元孔繁忠六品朝冠、朝衣、补服、带、靴等物,赐进士每人银五两,表里衣料各一端,这是让其他进士自己去做官服。

    四月三十日,状元率诸进士上表谢恩。

    五月初一,状元孔繁忠率诸进士到国子监附近的孔庙行释褐礼,易顶服。同时,由礼部奏请,请工部给建碑银一百两,交国子监立题名石碑。

    最后一项让他们这帮新科进士十分高兴,只要石碑一立,他们的名字就可以永远留在这里,与日夜同辉。

    只是五月二日,朝考来临,大家又聚集在一起,在保和殿参加考试。

    殿试不是终点,后面还有朝考,万一真的被选入翰林院做庶吉士,三年后他们散馆时还得考一次试,到时再次根据庶吉士们的成绩安排职务。

    即使如此,顾青云还是觉得比起会试和殿试,朝考容易多了,只需一天就完成。

    和殿试一样,周围都有御林军和翰林院的官员监考,考试内容是写诏、论、疏、诗、赋等内容,这些都是翰林院经常要写的内容,相当于考杂文和诗赋。

    翰林院的主要职责是掌制诰、史册、文翰之事,考议制度,详正文书,备皇帝顾问,主官为翰林学士,下有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修撰、编修、检讨等官员,另有作为翰林官预备资格的庶吉士。

    顾青云觉得翰林院就相当于现代的中科院、中央秘书处等,属于人才储备机构,里面的人都是本朝中的知识精英分子。

    此次朝考就是由翰林院主办的,题目也是他们出的。

    杂文顾青云并不担心,做得很顺手,他这几天还抽空把方仁霄找到的资料看了一遍,资料上都是这两年翰林院写的诏、论、疏等,结合他以前学过的杂文格式,他很轻易就完成了。

    至于诗赋,虽说他现在还称不上是文采飞扬,但在规定的时间内好一首诗赋是可以的,水平一般是中等,偶尔有灵感的话,会变成中上,当然,有时候想不出来只能变成勉强及格了。

    朝考的成绩分为一、二、三等,等他考完试后,顾青云估摸着自己没有意外的话会是一等,即使是二等,应该也能勉强进入翰林院。毕竟他的复试成绩是一等,殿试是二甲。

    庶吉士的录取要综合复试、殿试和朝考三次考试的成绩,但以朝考的成绩为主。一般说来,考四数者(即复试、殿试二甲、朝考一等)肯定可以录取。

    他这么有信心是因为朝考还非常重视楷法,书法不好的话,很难得到一等的评价。顾青云自觉自己的书法水平不错。

    考完试后接下来就是等待成绩了。等成绩对于他们这群人来说已经习惯了,那些没有指望进入翰林院的进士开始在京中频频活动,力求争一个好位置。

    如果他们外放出去的话,可能会得一个七品的县令,如果留在京里,可能会是正八品而已。看大家自己的选择。

    顾青云没有去找关系,实在进不了翰林院的话,他去哪里都行。

    方仁霄在问过他,见他颇有信心的样子,就不再说这个了。要等成绩出来才行动。

    两人说起房子的事,隔壁的房子已经从黄大人手中买下来了,顾青云已经去看过,因为都有人住,所以房子保养得挺好,只是有些地方不合他和简薇的心意,还需要修缮一下。

    这座院子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他们会在这里住几年,以后即使离京也不会随便卖出,会当成在京城的落脚点来经营,所以他们夫妻俩都很重视,力求符合他们自己居住的习惯。

    院子的格局和方宅差不多,里面的图案之类的会改一下,还有院子里的花草要多种几种他们喜欢的,尤其是顾青云喜欢的桂树更是被他栽下两棵。

    为此,顾青云的五百两花得干干净净,幸亏他最后一笔稿费到手了,现在手中只有将近一百两而已。嗯,只能指望他的租金赶紧到来了,否则就得花简薇的嫁妆了。

    顾青云不得不感叹自己荷包的干瘪,一不小心就回到解放前。

    就这样,他在京城一下子有了两处固定房产,其中有一座院子还是可以源源不断产生租金的。不过他再想买房的话就不行了。

    本朝律法的规定,决定了几乎没有人会去囤房的,其原因就是“找房款”制度。顾青云刚开始知道这条规定的时候非常诧异,没想到朝廷也懂得控制房价,尤其是在京城,更是控制得严格。

    这条规定对他们这些外地人是非常有好处的,否则那些有钱有势的权贵们肯定会买下一大片土地等升值之类的,大家都不傻。

    所谓的找房款,举个例子,就是有人手中有一座房子,现在卖给他,需要给房主一百两,等过几年后,房价已经涨到三百两了,那房主拥有一次让他“找补”房款的机会。到了这时,他还得给房主一部分银钱。

    顾青云估摸着自己的这座房子以后黄家可能还会来追讨一次房款,自己还得出一次钱才行。而且朝廷明文规定,一个人拥有园宅地的面积的有限的,如果购买的面积超过指标,那么每超一亩就得挨十大板。

    他仔细算了算,发现自己房子的占地面积还没超过面积,只是以后不能买了,想买就得挂在其他人名下,或者买商铺、土地之类的。

    在等待成绩的时候,顾青云除了和同年们出去参加各种各样的聚会、文会外,他最大的准备就是收拾东西准备回家,为家人购买礼物等。

    如果这次他能考上庶吉士或被放在京城为官,那他就有一个假期可以回乡祭祖。朝廷是根据路程的远近来安排假期的,顾青云家在最南端,给的假期会是最长的,估摸着出去来回时间,在家的时间应该差不多有一个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