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大部分运动员从事专业体育训练基本就是从小开始的,从业余体校到专业体校,再到专业队,年纪都不大。
而且苏祖自己也经历过体校,说实话,能够学到的文化课程内容当真不多,大量的训练占据了个人精力,在课堂上,就算想要用心学些文化课程,也会发现自己昏昏欲睡,身体特别想要休息。
而这些运动员由于从小训练,文化普遍不高,到了退役的时候,如果有伤病缠身,就比较麻烦了。少数有关系,智商高情商高,名气大的运动员还好一些,在职业生涯有广告有代言,至少退役后有积蓄,或者能够进入政府部门,有个铁饭碗。
但一部分运动员如果从事的项目比较冷门,名气小,没有太理想的成绩,在退役的时候很快就会泯然众人。
像苏祖这个年纪的运动员,如果出现了重大的伤病,成绩大幅度下滑或者没办法继续从事职业运动员这条路,最好的选择其实就是回家重新开始读书,按着大部分普通人的轨迹去生活。
可如果过了二十五岁三十岁以后,在运动成绩上要是没有大的发展,又出现重大伤病退役,很可能就会落入悲惨的境地。
文化水平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不了解社会四处碰壁。没有伤病或者只有小伤的还好,至少走上社会后能够重头开始,落魄些也能够自食其力。
但要是有严重伤病,家庭条件一般的,就真的有大麻烦。因为伤病,一些工作做不了,本来就不多的比赛奖金和工资,也很快消耗殆尽,甚至连累了整个家庭。
这个也是当前体育体制的重大缺憾,运动员退役后国家没有统一政策,原则上将运动员的关系直接送到当地人事局,关系放在人才交流中心。成绩名次较好的就由当地人事部门联系工作,但目前处于市场经济转型期,加上运动员本身素质问题,尤其是一些冷门体育项目知道的人很少,运动员找工作一年比一年难。政府机关进不去,企事业单位没人要,只好在家待业。为了生存,化妆品推销、卖服装、卖豆腐、当保安看大门、给大公司打杂的工作都有人在做。
“王医师,麻烦你帮我的背和腰再按一下,我觉得肌肉还是有点酸痛。”想到这里,苏祖不敢对这些不起眼的微小异常状态有轻视,真等出现受伤了,想走得更远就不容易了。
“好嘞,你别说,你这背肌还真是有些僵硬,你等着我给你弄点活络精油,舒缓下肌肉疲劳。”王医师笑着说道,他也不是矫情的人,给运动员防止伤病,舒缓疲劳都是工作,多耽误个几分钟,也不至于有什么不满。
等王大恒再次给苏祖推拿腰背完毕后,苏祖又另外找来了几个热敷袋,先是擦拭了一下活络油,这些都是国家队定制的,效果很好。然后在膝关节踝关节等几个出现异常状态的部位,用热敷袋热敷。
“对了,苏祖,马上就春节了,你什么时候回家?”王大恒拿了条毛巾,拿了瓶水,扔给苏祖。
“后天吧,刚好我冬训的计划也差不多完成了,明天跟教练请个假。”苏祖将一个热敷袋压在膝盖上,拿了瓶水喝。
本来按苏祖的计划,还要在训练个几天,等到一月二十几号,赶上自己回家过生日就行,不过如今看到身体的疲劳程度,他准备先放一放。
他倒不怕伤病,运动员没几个身上是没伤病的,只是,现在才2003年初,离他的目标还远着,总不能出师未捷身先死吧。
“那你回家小心点。”王大恒自己也拿了条毛巾,擦了把汗,给运动员做个全身放松的按摩也不是件轻松的事。“准备几号回来?”
“估计过不了元宵节,2月份的全国室内田径锦标赛就要开始了,我有报了个单项。”
2003年的春节是1月31日,而全国室内田径锦标赛是在2月17日开始,算上路程时间还有一些恢复性训练,估算着可能回家也待不了太久。
“有报了个单项?不错啊,希望你这次跑个好成绩,最好能破纪录,哈哈,对了,是60还是200?”王大恒笑着问道。
“60米。”苏祖将手里的热敷袋换了个膝盖,“200米的话,我现在技术还有些糙,后面还得再练练。”
全国室内锦标赛是没有100米的,短跑项目只有60米、200米、400米。苏祖现在的主攻的是100米直道短跑,跑60米自然没有也是没有问题。
第九十七章 父子
“孝方,吃过午饭没?”
苏元化拍了拍隔壁邻居家院门口的大门,走了进去。乡村地方,基本只要家里有人,大门都是开着的。邻里之间走门串户是常用的事,除非出门干活家中无人,才会将门锁上。
“正吃着呢,元化大哥,你吃了吗,要不来一起喝碗酒?”从院内的旁边的厨房边走出了个三十岁出头的汉子,手里捏着双筷子,和苏元化打招呼道。
“酒我不就喝了,你又不是不知道,我这一家子,一年喝的酒都没你们两天喝的多。”苏元化摆手拒绝。
“不喝酒也可以吃饭嘛。”连孝方笑着客气道,“刚在山塘逮了条草鱼,来尝尝鲜。”
苏元化走到连孝方厨房探着头看了眼,“哎呀,真是好伙食,有鱼有肉的。”
厨房饭桌边,连孝方当年在外地打工取回来的媳妇,操着不太熟练的本地话,也是连连招呼着,“元化大哥,来一起吃点。”
“不用不用,我在家吃过了。”苏元化摇着头拒绝,赶忙从厨房里钻了出来。
“孝方,我是找你有点事。”苏元化从口袋里摸了包烟出来,给连孝方分了一根。
“什么事呀?”连孝方接过烟,随手夹在了耳朵少。
“那个……你那辆新买的摩托车借我用下?”苏元化搓了搓手指,声音稍稍低了几分。
“元化哥,你那辆车呢?”连孝方倒没说不借,他这几年承包村里的几个大鱼塘,临近这年节,卖得不错,算是赚了点钱。这不刚买了辆新的摩托车。不过他记得的是,苏元化也有摩托车来着。
苏元化叹了口气,“说起这个我就来气,这花了我八百多块钱呢,还没骑三个月就趴窝了。不是这里坏,就是那里坏的,赶明儿我就得卖了。”
连孝方大笑了一声,“元化哥,你买之前我就跟你说了,别贪便宜买那二手的,还是要去县城买一手的,这二手的你都不知道人家开了多少手了,你就说那个公里数吧,都不准,人家修车的都会改。”
“唉,不说这个了。你把车钥匙给我,我就到公路口那,一会就回来还你。”
“去公路口干嘛,你走过去骑个自行车也没多远。”连孝方推脱了一句,他平日里也是个大方的,只是这刚买的摩托车自己也没骑过几回,就要借人,怎么也说不上痛快。
而且连孝方话也没说错,从阳平村的乡道到公路口的县道也就两三里路,平常走个几步,蹬个自行车也就没几分钟的事情。
“哎呀,接人喔。我孩刚才打电话回来了,讲已经坐上回镇里的车了,我这不过去接一下嘛。”苏元化话里说得勉强,脸上却笑得开出了花了似的。
“嚯,元化哥,你也是的。就那么几步路,让苏祖自己走回来不就好了。这不还运动员嘛,才两三里路呢。”连孝方撇着嘴嘟哝了一句,还是回屋里拿出了车钥匙,扔给了苏元化。
“等下就还你。”苏元化拿到车钥匙咧着嘴嘿嘿笑道,“你晚上给我留一条大头鱼,青梅她多烧了几个菜,你和你老婆一起过来喝酒。”
算着时间,苏元化又和连孝方说了几句,上了摩托车,直接出门沿着不算宽敞的路,直奔刚两人说的公路口。
说是公路口,其实这边也是个村子的聚居点,因为是阳信镇的县道经过的主要路径之一,岔开分了几条乡道去临近的几个村子,每天三班往返县城的中巴车都会在这里往返暂停。即便比不了镇里,也算热闹。
虽然是中午,苏元化到的时候,这个公路口附近两边摆摊的和开着粮油杂货店的人还不少。马上就过快过年了,这门口都放着花炮鞭炮对联贴纸之类的售卖。
苏元化在路旁等了二十几分钟,来来去去的车到是有不少,这些年在外打工做生意的已经有些发家了,往日只有拖拉机小四轮货车跑的路面上,不时也有一两辆小车驶过,只是他等着的中巴客车硬是没到。
又等了十来分钟,一辆十几座的白色中班车终于出现在视线内,车一停下来,各种大包小包的人员就车上涌了下来。男女老少都有,外出打工的,去县城买年货的。
“咦,我家那小子呢?”苏元化看着人下得差不多,车门都关上了,可一下竟然没找到人在哪。
刚有些焦心,就看到一个高大的人影朝他招了招手。
“爸,你怎么来了?”
这四十分钟的路,苏祖在车上被挤得动弹不得,这刚一下车就瞄到了站在路对面的苏元化,提着个装了些简单衣物的行李包,走到苏元化面前。
“你……你这,好好好,就是变得我都有点不敢认了。”苏元化先是呆了呆,接着才回过神来,开心地笑道。
苏祖去年在家里过春节的时候,还不过是一米七几,到今年再见到已经超过一米八了,再加上长期的训练,苏祖回来前,又买了几身衣服,人看着挺拔精神,要不是熟悉的人,乍看之下真的认不出来。
“走吧,回家吧。”苏元化接过苏祖手里的行李包,绑在摩托车后面的铁架上,招呼着苏祖上车。
“嗯。”苏祖重重点头,从公路口回家路真不远,一公里多,两三里的路,他读初中的时候,走大路回家也不知走了多少遍,但没想到父亲会过来接自己。
“爸,你买车了?”苏祖跨上摩托车后座。
“这车是你孝方叔的,我啊,买是买了,结果,坏了。”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