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小人给大人请安,还要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本官来与巡检司对质,路遇伏击,这些是被火铳击毙的凶徒。”

    “原来如此,那么,请大人稍候,小人立刻去城中禀报。”

    “甚好,辛苦队官了!”

    张守仁很客气的抱拳一礼,也算是给足这个队官的面子,在对方跑去报信的时候,他也是向着围拢过来的百姓团团一揖,笑道:“咱们半路遇到这麻烦,不得不还手,现在惊动了各位父老,实在是抱歉了。”

    原本城门处弄成这样,确实有不少百姓吓的厉害,对这些军户也是有怨言。不过此时张守仁这般作派,各人的怨气便是消了,都是拱手还揖,示意不妨。

    原本是不需如此客气,但张守仁已经决意进驻胶州,毕竟这里的商行更多,油水更大,既然要进入的地方,还是要对当地居民客气些的好。

    武力再强,也得要民心不是。

    没过一会儿,一脸灰败色的胶州同知就是赶了来,还有州城县治的知县,县丞和典史等人。

    “这是怎么回事?”

    一看到张守仁,胶州同知就是声调很高的质问起来。

    张守仁微笑道:“路遇伏击,我等还击,事实就是如此。”

    “死了这么多人,兹事体大,我要彻查!”

    “悉听尊便。”

    “那么,请张大人和贵属下,先到县里安排的地方去住下好了。”

    胶州同知一边说着,一边就是把县丞叫来,吩咐道:“找一个干净院子,请张大人和部下住进去,地方要大,准备好酒菜,不可委屈慢待……辛苦老兄了!”

    同知原本是摇头大老爷,意思就是不大管事的闲官。但出现治安案件,也算是他的责权范围,此时这个同知揽事上身,县丞也知道事情有异,官场上是花花轿子人抬人,况且这个副千户也没打过交道,县丞转头看知县,见知县微微点头,便是立刻答应了下来。

    等吩咐完这事,同知便歪着头看那些尸体,他自然也看不出什么来,半响过后,便是向典史吩咐道:“此事就交给老兄了,要好生核查,最好是有人证口供,总之,要查清楚问明白才好!”

第五十四章 软禁(1)

    第五十四章软禁

    对胶州同知的态度,张守仁是一脸的无所谓。把尸体移交后全体人员就一起进了胶州。

    这么一支小小的队伍,在城市的街道上引起的注意就有限了。

    这毕竟是一座极大的城池,方圆应该是在九里以上,在大明,一般的县级城池是最少三四里,最大**里,州府城池,是最少**里,最多就是十几二十里了。

    象南都和中都凤阳,都是方圆五六十里的大城池,就是常州和镇江等城,也是三十里左右的大型城市了。

    胶州城在山东算是一个不错的富裕城市,城池也大,刚刚进城的时候,张守仁用心打量城墙和城头,对这个第一次进入的州城还是满意的。

    城墙是三丈高左右,也就是高达十米不到,这个高度也是明朝城墙的普遍高度,比起浮山所的城墙来,高度也是差不多,只是在厚度上,就相差太远了。

    在这座用青砖和米浆弥补缝隙的高大城池上,有最少几千个垛口,还有最少几千个用来射箭的箭孔,在城楼下,似乎还有几门不小的火炮被固定在炮位上头。

    还有羊马墙,女墙,铺舍和藏兵洞,总之,从纯粹军事的角度来说,这胶州城的防御设施算是很强的了。

    其实不仅是胶州如此,整个大明到处都是有这样的城防设施。

    明朝的城墙,倒是当之无愧的华夏第一,这是得益于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每块城砖上刻字的规矩,不仅是负责造砖的人,包括监督的官员都要在砖石上留下姓名,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根本就是逃也逃不掉。

    再加上朱元璋的严刑酷法的威力,敢来和他叫板的官员和工匠还真是一个没有。

    这样的法条给中国留下了几百座十分坚固的城池,其中明代长城一直到抗日战争还发挥着险隘壁垒的军事作用,至于南京和西安这样的大型城市有幸保留了一部份城墙,更是成为民族的瑰宝之一。

    只不过,在看到这些防御设施的时候,张守仁也是在轻轻摇头。

    城防再好,奈何没有守兵,没有守兵的城墙是毫无用处的。

    不管是清军还是农民军,似乎很少有受挫于坚城的记录,这就充分说明,城防的根本□□,还是在于军队,别的只能是辅助罢了。

    现在的张守仁已经不是初来贵境什么也不知道的人了,最近这几个月,他几乎每天都阅读各地的邸报,这种类似后世政府公文的东西,除了官员升迁或是辞职,或是革职的新闻之外,就是各地的战报。

    官兵在崇祯十年在左良玉的率领下对张献忠打了几次胜仗,同时曹操罗汝才和革左五营这样的实力派都有意投降,李自成在陕西被官兵打败,也是实力大损。

    在崇祯十年到十一年之间,应该是农民起义军从起事以来最低谷的时期。

    但张守仁和很多期待天下重定,太平可期的人有完全不同的见解。他的历史再不好,甲申年的事总还是十分清楚的。

第五十四章 软禁(2)

    第五十四章软禁

    对胶州同知的态度,张守仁是一脸的无所谓。把尸体移交后全体人员就一起进了胶州。

    这么一支小小的队伍,在城市的街道上引起的注意就有限了。

    这毕竟是一座极大的城池,方圆应该是在九里以上,在大明,一般的县级城池是最少三四里,最大**里,州府城池,是最少**里,最多就是十几二十里了。

    象南都和中都凤阳,都是方圆五六十里的大城池,就是常州和镇江等城,也是三十里左右的大型城市了。

    胶州城在山东算是一个不错的富裕城市,城池也大,刚刚进城的时候,张守仁用心打量城墙和城头,对这个第一次进入的州城还是满意的。

    城墙是三丈高左右,也就是高达十米不到,这个高度也是明朝城墙的普遍高度,比起浮山所的城墙来,高度也是差不多,只是在厚度上,就相差太远了。

    在这座用青砖和米浆弥补缝隙的高大城池上,有最少几千个垛口,还有最少几千个用来射箭的箭孔,在城楼下,似乎还有几门不小的火炮被固定在炮位上头。

    还有羊马墙,女墙,铺舍和藏兵洞,总之,从纯粹军事的角度来说,这胶州城的防御设施算是很强的了。

    其实不仅是胶州如此,整个大明到处都是有这样的城防设施。

    明朝的城墙,倒是当之无愧的华夏第一,这是得益于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每块城砖上刻字的规矩,不仅是负责造砖的人,包括监督的官员都要在砖石上留下姓名,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根本就是逃也逃不掉。

    再加上朱元璋的严刑酷法的威力,敢来和他叫板的官员和工匠还真是一个没有。

    这样的法条给中国留下了几百座十分坚固的城池,其中明代长城一直到抗日战争还发挥着险隘壁垒的军事作用,至于南京和西安这样的大型城市有幸保留了一部份城墙,更是成为民族的瑰宝之一。

    只不过,在看到这些防御设施的时候,张守仁也是在轻轻摇头。

    城防再好,奈何没有守兵,没有守兵的城墙是毫无用处的。

    不管是清军还是农民军,似乎很少有受挫于坚城的记录,这就充分说明,城防的根本□□,还是在于军队,别的只能是辅助罢了。

    现在的张守仁已经不是初来贵境什么也不知道的人了,最近这几个月,他几乎每天都阅读各地的邸报,这种类似后世政府公文的东西,除了官员升迁或是辞职,或是革职的新闻之外,就是各地的战报。

    官兵在崇祯十年在左良玉的率领下对张献忠打了几次胜仗,同时曹操罗汝才和革左五营这样的实力派都有意投降,李自成在陕西被官兵打败,也是实力大损。

    在崇祯十年到十一年之间,应该是农民起义军从起事以来最低谷的时期。

    但张守仁和很多期待天下重定,太平可期的人有完全不同的见解。他的历史再不好,甲申年的事总还是十分清楚的。

第六十五章 东主们(2)

    到这时,众营兵也才想起来,眼前这些军户是一战杀过几百盐丁的凶神。

    要说打架,营兵们天不怕地不怕,就是害怕那些盐丁,对方吃的饷更高,练的武艺也更精强,而且更凶更横,营兵们惹谁也不敢惹盐丁。

    可眼前这些,却是把那些盐丁们杀的落花流水,自己怎么得了失心疯,和王把总来惹这些人?

    虽然屁股蛋子还是生疼,但委实是被打的怕了,当下便是勉强挣扎起身,扶着自己的把总上司,一瘸一拐的便是向镇外行去。

    看到有营兵想捡起丢下的武器,孙良栋也不高声,只是拿眼一瞪,低声道:“干什么?”

    对方吓的一激灵,把手中兵器一丢,便是道:“小人疯迷了心,知道错了……”

    “滚吧!”

    “是,是!”

    看到如此情形,围观的镇民都是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镇上的人虽然不住即墨县城,但也是经常到即墨县城去办事,每去一次,必定要被这些该死的东西查察克扣,不给银子,行李货物肯定会被翻检的不成模样,最后一挥手叫人进去,再好的心情也被破坏无余。

    看到营兵吃这么大亏,自然也是解恨的很了。

    再有,镇民已经把张守仁当成本镇之首,军户亲丁们当成自己人,看到自己人大胜营兵,心里自是十分开怀。

    “父老们散去吧,这里无事了。”

    张世福老成稳重,知道此事不宜再闹腾下去,军户和营兵互相斗殴,说出来总归不成体统,不是好事。

    他先开口,底下张世强一群也是劝说,于是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