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屁!”这个时候,安排了妹子的杨国忠出马了。
1回 成语
太子看杨国忠趾高气昂的走了进来,直接骂自己是放屁,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年轻人本来血气方刚,又在宫中长大,见的都是低头之人,怎么受得了曾经的臣子,匍匐自己面前无论真心假意,不得不低头过的杨国忠这样放肆?
顿时大怒,操。起了几上一面镇纸就砸。
杨国忠不做流氓好多年,打仗不行,打架也不行了,但是躲避躲避这种玩意还是有些功底的,老流氓脚下滑步向走,随即镇纸当啷一声砸在了杨国忠脚边。在金砖上溅起了一溜火星。
杨国忠面不改色心不跳,指着太子就咆哮起来:“废太子,念着旧情而已,胆敢如此狂妄?”
太子更怒。
周围武士却拥上,直接将他按住了,太子只气的双眼通红:“叛贼,叛贼,一群叛贼。父皇有眼无珠,先河北后安西,大唐列祖列宗开眼啊。”
杨国忠不怒反笑,示意武士将他放开,将怀里圣旨丢到了他的面前。那道命令边令成斩杀高仙芝封常青的圣旨。
太子看着面前明黄,狐疑的伸出手来,以为是逼迫天子的诏书而已,翻看一看却看到上面字字句句触目惊心。杀高仙芝封常青?
他震惊的抬起头来。杨国忠冷笑:“是潼关时,荣王还未至,关前河北数十万众正欲攻关。你就算不知兵,可知人事?两将一去,长安可保得?”
最近高仙芝封常青等立功,长安一片欢呼,百姓,群臣,就算太子身边人,有过去说两将无能的,也早改口了,一旦换一个思维角度去看,尤其是已经胜利的前提下,大家也能理解,甚至欣赏两将放弃一路,退守潼关的壮士断腕,是真正的明智。
没想到这道圣旨。
杨国忠看着太子嘲讽的道:“若不是李嗣业将军。哼。史远是史思明家侄,感于李将军为人,投诚大唐,告知安史之乱,李将军随即带领五千骑兵星夜赶来,沿途累毙战马无数,到了关下正见传旨的边令成。若不是天佑大唐,李将军不来谁拦得住?没有李将军边公再不忍心也不能违君命。”
“而后?”太子问道。
“而后李将军怒,荣王怒,边公毅然决定违令,荣王说愿为潼关一兵卒,将手下军马尽归李将军指挥。此时,安禄山派人联络高仙芝封常青,两将假装投降,说欲拿下荣王再开潼关,随即密报后路,李将军等安排妥当后,趁机出关逆战无心之贼,这才有潼关大胜的消息。”
太子知道后面的情况,却不知道这面圣旨,看着杨国忠,此时的杨国忠想到自己受的那些委屈,想到安史之乱时玄宗的不上道,也是感慨万千,摸摸自己脑袋还在,地上影子晃动,可怜自己还活在人间,于是言辞之时神情越发悲壮。
只当他为前线抱不平的太子无言。
杨国忠变戏法似的,却又掏出了一道圣旨。明黄在太子面前慢慢展开。太子低头去看,玄宗亲笔,密令郭子仪掌管李嗣业军,令李嗣业回潼关受封赏。
他震惊的抬起头来。神情绝非作伪,玄宗这等事只能秘密行之,怎么可能告诉别人,哪怕自己的儿子,天家无情可见,太子坐镇长安不过是一个政治手段,并非说玄宗就此托付江山了。而太子也不是蠢货,自然知道这种密旨背后的含义。
想到玄宗急忙出关。
杨国忠不容他多想,又道:“同时口谕龙虎卫将军陈玄礼,把守潼关,非他所许,不得放一人一马出关。李将军前去全军只带数日口粮,沿途追杀叛军三日内大小十数战,打的安庆绪斩杀安禄山,上表愿投降朝廷,为大唐平史思明之前驱。这个时候,若是李将军因后路有变而败,安庆绪焉能不再反复?潼关之前一切功绩付诸东流,河北再乱,是谁的错?是郭子仪领人心不定不服之安西军的错?是李嗣业抛弃前线事回潼关的错?反正李将军再勇猛毒酒一杯无色无味,之后也辩无可辩!”
太子不能言,浑身颤抖。
“此乃李将军欲反焉?”
太子沉默。
“李将军怒而回师潼关,关前勒马问昏君,昏君无颜以对,三军上下齐声为李将军呼枉!陈玄礼问军士从李将军者露左臂,潼关上下臂膀如云,关门大开,李将军便是人望至此,依旧只愿做你家臣子,遂立得军心之荣王为新帝!李将军何时叛过?将国之长城和河北乱贼并论,废太子果然为昏君衣钵!”
杨国忠说道这里冷笑一声:“囚禁废太子,以及旧东宫臣属,封官邸锁文档!胆敢反抗者就地斩杀!”
“是。”
外边清亮的军令传起,脚步声隆隆,不知道多少兵马包围了宫殿,又有多少兵马向着各路东宫臣子,以及表单上那些弄臣府邸而去。
长安街上马蹄急。
安西子在大声传令:“将军有令,长安军管,各路兵马谨记大唐军规七律是十二斩,除一众人犯外不得………”
百姓们都在家中闭门不出,听着外边口口声声李将军。
都不知道怎么回事情。
私下或说李将军反?家人立即堵住其口,喝令莫多嘴带来祸事。
但是不多久,安西军已经控制完成,并拿完了人。李嗣业知道人心可恨之处。一群蛀虫平叛没有本事,只能靠口舌和表演表现忠心,于是专门在君王前投其所好,担忧说大将可能会变。
上下数千年,武将无数,名将无数,究竟多少将领叛变的?
叛变者中又有多少是被逼的?
背后这些口舌上的忠诚臣子其实居功至伟。
李嗣业却和历代臣子不一样,荣王对他没有任何担忧之处,凡人岂会妒忌顾忌神灵?所以李嗣业可全权从事。
按着名单,将那些臣子全部拿下后。李嗣业令杨国忠选口舌伶俐之士,于长安各处,对百姓口述此次事变前后真相。
随即,长安各处有人令百姓出门聚集。
百姓惶恐不已,忐忑哭啼着到了门外,却往往看到书生一个手持明黄站了高处等待,看人渐多了,一声锣后开始讲。
惶恐的百姓们渐渐安定了,开始听。
周围安西士兵在缓缓撤走,向着城外集结。
城中各处,喧哗声渐渐大了起来,杨国忠这流氓不忘记趁机标榜自己,令这些书生抽空还讲讲自己愤而为李将军辞官的事,书生们按着他的要求,把国相当年流氓往事说说,把最近他流氓性子说说,惹的市井泼皮们对杨国忠更是欣赏。
百姓们也再不认为是杨国忠祸国,因为后来一大堆烂事全是玄宗自己干的。
渐渐的,百姓们自发的开始大骂昏君,骂那些奸臣。歌颂李将军,歌颂流氓国相,最后在书生们的带领下,长安城上下开始高呼荣王万岁。
潼关击鼓,这四个字在这个时空层超过了渔阳鼓动。终会成为代表大唐盛世再起的一个经典成语。
而安西军已经在长安之外集结完毕。
百姓们传说着荣王披甲出宫了,很多人都跟着去,全城百姓随即从之,人山人海的喊着荣王,荣王却一言不发,只是向着门外。
到了城外,百姓们才看到外边黑压压的一片大军肃立在雄伟的长安城外。
“仿佛太宗当年。”有老人在那里评价英武的荣王。虽然他们也不曾亲见过,可是毕竟比他们有资格说这种话的人已经死了,所以没有人反驳荣王是不是比的上太宗。
但是百姓们爱听。
皇帝披甲,御驾亲征,不破乱贼不还朝,这何等的满足小市民们的英雄情结?
长安无数百姓默默的看着。
荣王,不,现在的大唐新皇帝,唐烈宗,国号武德。武德皇帝和那个状若天神一般的大唐武将之首,李嗣业想遇,而后并肩。
再回头令杨国忠,陈玄礼主持朝政,随即武德皇帝对长安百姓说:“天下未定,一切从简,今日于万军万民前就此登基,愿效太宗破突厥旧事,为马上皇帝不为宫中昏君。”
停顿了一下,武德皇帝看着李嗣业,微微一笑,欠身军礼,而后朗声道:“将军知兵,威望天下无双。朕全权托付战事,君臣知心,绝无猜忌,此刻起,朕只为将军身边一卒,不定江山不回朝!”
“嗨!”李嗣业回礼,而后回身:“全军。”
铁甲响动,整个军阵全部动了起来,仿佛一只钢铁的雄狮雕塑突然有了生命一般,长安群臣百姓等看着目眩。
这就是大唐,乃至天下的第一雄兵,安西军。
“开赴河北,扫尽贼子,为大唐而战,出发!”
“开赴河北,扫尽贼子,为大唐战!”
“开赴河北,扫尽贼子,为大唐战!!”
士兵们高声呐喊着。
前面马蹄动,军阵缓缓的开始移动,而后越来越快,越来越快。
长安臣民只看到武德皇帝的黄金甲伴着一片黑色从军阵别掠过。而后所到之处,士兵们都在自发的振臂高呼:“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良久。
烟尘散尽,大军已去,唯有军队雄壮的口号声还在臣民心头激荡。
“太宗之后,再无君王曾有此军心。大唐盛世将至!”杨国忠难得不背手下预案,脱口就说出一句有水平的话来。
2回 骗局
这个时候,潼关前线,安庆绪正在跃马扬威。
安禄山的脑袋一砍下之后,没多久唐军就撤退了,那么大的动静安庆绪怎么可能不知道,河北开始的强势让各地的百姓也难以辨清,在军队的暴力压迫下,部分人选择了投降河北叛军。
他们对大唐也不是没有了解。
潼关之前发生的一切他们很快得知,据说李嗣业反了,刀兵逼迫天子。这个消息让安庆绪大喜,随即,他得知唐军回头。潼关只有部分人马驻扎防备,唐军去长安了,安庆绪不傻,知道太子在那边,在他的思维理解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