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莫名的熟悉。
“你们俩王八蛋声音小点,那是赵成班头,不要命了!”金胖子本来正打着算盘算着昨天的旧账,一看站在方家米铺门口那身影,差点吓得没把算盘扔了。别看这位是班头,但放在长宁县,那是真正掌握权柄的人,前些天县令刚到任,这位该不给面子还是不给。
金胖子的话,就像是一只大手,一把掐在了这两个闲汉的脖子上。这二人张了张嘴,互相看了一眼,额头上冷汗当即就下来了。
他们竟然骂赵成班头是傻蛋,这要是被听到了,那可就真的死定了。
“方家啥时候跟赵班头扯上了关系,看样子还不浅啊。”金胖子看着隔壁米铺门口的赵成,眼中露出了一丝疑惑。(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九章 买米
金胖子感叹了一声这方家真是好运,竟然交结上了长宁县的头面人物,以后在这做生意,谁敢不给三分面子?
不过,他的心里也在冷笑,这人情是越用越薄的,方家好不容易抱上了赵成的大腿,竟然就让人用在买粮食上。或许人家这次会高价买你点粮食,但心里肯定有芥蒂。时间一长,再多的人情也没了。
“赵班头,你也来买粮食了。”金胖子刚刚在心里腹诽完方家,就看到远处一人匆匆忙忙的赶了过来,此人穿着一身官袍,面容古板,看到赵成还开口打了招唿。
“原来是徐主簿,这不刚刚买了五石,您也来买?一会儿我找几个衙役,帮您把粮食送家去。”赵成嘴角也咧开了笑容,但面上却没有任何意外。城隍老爷高价售粮,自己都过来捧场了,徐江又岂会放弃这个机会。
“那就谢过赵班头了,伙计,你给我也来五石。”徐江后半句是跟米铺的伙计说的,他也买了五石的米,刚刚和赵成相遇的时候,赵成看似无意的提了一下自己买了多少米,他也是玲珑人物,当然知道赵成的意思。
他们二人在城隍老爷面前地位差不多,若是二人买的粮食不一样多,少的那人心里难免有疙瘩,觉着会不会惹得城隍老爷不开心。
“好咧。”那伙计看的是嘴唇打哆嗦,妈的,今天什么日子,真是见了鬼了,连着两位大人物来着买米。而且,还是亲自来买的,以往买米,这些人物谁会亲自来啊,谁家没几个仆人丫鬟之类的。
“徐江?”金胖子眼睛都有些发直了,在长宁县内,或许徐江的名声没有赵成那么响亮,但权势丝毫不弱,甚至犹有甚之。因为徐江是文官,在大明朝,可一直都是文人的天下。你武人的位置再高,也不及文人受人尊敬。
这位徐主簿原本一直都不显山不露水的,但自从当上了主簿之位后,强势崛起,统率六房,盖压县令县丞,还和赵成合作,为巡检司提供钱粮,军政都插手,权势无双。
“真是好运气……”看着长宁县权势最重的两个人都站在方家米铺门口,金胖子不由得咂了咂嘴巴,虽然他心底还是认为是方家靠上了这两颗大树,但眼前的场景确实有些诡异,怎么看着像是这二位来讨好方家呀。
可金胖子这还没有纳闷完,从街的那头,便走出来一连串的官吏,有六房的主事,还有各班的班头,基本上长宁县能说上话的人都来了。
“这……这是县衙搬方家米铺来了?”整条街上的人都瞠目结舌的看着这一幕,有一个爱说俏皮话的伙计,喃喃的来了这么一句。
还别说,这话还挺形象,除了县令和县丞没来,县衙里的头头脑脑都来全了。
“这方家的面子可真大。”一个掌柜拨了拨手中的算盘,看着眼前的场景,不由的嘬了嘬牙花子,满脸的羡慕。
他们可不会认为方家的米真的那么好,可以让这么人踊跃来买。肯定是方家人的面子大,这些官员都愿意来捧场啊。
“好手段,真是好手段,经此一事,方家名声就彻底打出去了,谁还敢轻视他们?悔之晚矣啊,早知道在邀月楼就答应下来了。”金胖子看着面前一个个走过的县衙头面人物,心里头一阵阵的懊悔。
当时方洪说有一场大便宜要给他们,他们还当对方是痴人说梦。现在看来,真正愚蠢的是他们,若是能和这些头面人物拉上关系,可不就是一场大便宜嘛,是他们自己把这场富贵给推出去了啊。
不论在场的众人如何的懊悔,但方家米铺的五十石米,很快就卖完了。大部分是那些官吏买的,还有一些是先前被方洪邀请的各家商户,他们想要弥补一下和方洪的关系,便也买了一些米。
当然,方洪也不在这里,注定他们的这番举动是白做了。
……
侯三是县衙的一个衙役,隶属于快班,他平日里为人油滑,会拍马屁,倒是颇受赵成的信赖。今日,他看自家班头去方家米铺买了五石的米,好家伙,一石米十两银子,方家的人这心可真够黑的。
但是,班头都去买了,他总不能干看着吧。作为了合格的狗腿,当然就得紧跟着上头的脚步吧。于是,他也扣扣索索的跟着买了几斤,花了他半贯钱,这可是他大半月的辛苦费,可把他心疼死了。
“侯三,你这拎着的是啥呀,别人孝敬的?”他刚刚到家,他婆娘就迎了上来,顺手就把他手里的东西给拿了过来,还用手掂了掂。
“啥孝敬的啊,这是我买的,花了半贯呢。”侯三还在心疼自己这钱呢,说话有些有气无力。
侯三婆娘是个典型的市井妇女,她把袋子打开,一看只是几斤大米,当即就火了。“侯三,你脑子有病吧,花那么多钱就买这点东西?”
“你个妇道人家懂个什么,去去去。”侯三也懒得解释,把鞋子一脱,就往床上一躺。反正东西已经买了,还能怎么样?
“你就可劲败家吧,别躺了,一会儿我爹要来,你去沽点酒,切点烧肉。”侯三婆娘又骂了几句,便拿着米袋子,往厨房走去。
到厨房后,侯三婆娘熟练的给铁锅里倒了点水,到灶里把灰烬翻了翻,塞了团草进去。不一会儿,火星就把草给点着了,锅膛烧的热热的。
在一边烧着水,她又去边上拿起一个笸箩,准备淘点米。刚刚打开米缸,她又犹豫了一下,想起了侯三带回来的那袋米。
“我倒要看看,这半贯钱的米有啥吃头。”侯三婆娘自言自语的说着话,拿个竹筒舀了两下,弄了几两稻米,倒入了笸箩之中。
“嘿,米倒是挺白挺大的,就是不知道吃着如何?”她用粗糙的手指在米粒上捏了捏,一颗颗米粒长得像是细长水晶,有红豆大小,看着倒是挺喜人的。
感谢浩然之气同学的打赏,摸摸大(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章 白牙米
“闺女,你们家烧的什么东西,这么香?”侯三出去沽了酒,切了肉,不一会儿,这饭也熟透了,一股子香味透着门缝往外钻。而一个老汉则是一把推门进来,扯着嗓子叫嚷着。
“爹,你来啦。”侯三婆娘急忙把老汉给迎了进来,这老汉弓着个腰,精神倒是矍铄,笑呵呵的走了进来。
“你们家做的什么米饭?怎么恁香啊?”老汉的鼻子用力的耸了耸,只觉得自己的口水都要溢出来了。
“这是侯三带回来的,还挺贵的呢。”虽然这米饭很香,但侯三婆娘依然有些怨言。家里又不是多有钱,吃什么不是吃啊。这几碗饭,可比酒肉都贵了。
“我来尝尝。”老汉倒是不在意他女儿的抱怨,反正这钱也不是他出的,他也不心疼,当即便拿了一只碗,拿起一双筷子扒拉起米饭来。
只是吃第一口,他的眼神就变了,好像镀上了一层光。好吃!这米饭实在是好吃,他活了五十来年,虽然不能说阅多丰富,但这各种稻米也吃过不少,像这样味道的米饭却从未品尝过,他甚至都觉得,这不是凡间该有之物。
不论是何种米饭,哪怕再好吃,不加配菜,吃多了也会觉得寡淡。但这稻米不同,对你有一种来自身体本能的吸引。
一碗饭下肚,老汉甚至觉得自己的筋骨都升起一丝暖洋洋的感觉。他以前是在地里给人掘藕的,经常需要泡在冷水里,这身体早就落下了病根,时常觉得骨头刺痛。可吃了这碗饭,他觉得自己的骨头里都往外冒热气,特别舒服。
“痛快!这啥米啊,我回头也去买点。”老汉吃了一碗饭,觉得自己像是喝了一大碗酒似得,浑身都暖,便嚷嚷着对着自己的女儿女婿喊道。
“爹啊,这米贼贵,您老就别想了。”侯三撇了撇嘴,可拉到吧,十两银子一石的米,就您老这点家底,洗洗睡吧。
“嘿,你小子,我老汉就这么穷啊。”老汉把眼睛一瞪,不就是一点米,再贵能到哪去?
“我买了六斤,花了我半贯钱,您老自己算吧。”侯三缩了缩脑袋,从桌上捏起一块熏肉,嘿嘿一笑。
老汉当即蔫了,从坛子里倒了一大碗酒,咕嘟嘟的喝了一口。
……
没过三天的功夫,方家卖的米,便在长宁县彻底出名了。也不知道是谁第一个发现了这米的美味,也不知道是谁第一个把这米的味道给宣扬出来的。反正有米的人家,都是赶紧做了一锅饭尝尝味道,而没米的人家,则想办法去整点米来吃。
根据方家传来的消息,这米说是从白崖村产出的,所以叫白崖米。但是因为百姓以讹传讹,因为米粒细长像是尖锐的牙齿,就又唤作白牙米。
“少爷,不少商铺的主事都来了,您要不要见一面?”方洪正在屋内练刀,赵掌柜找上来门来,面上挂着欣喜之色。
“不着急,等一等。”虽然外面的白牙米已经极为火爆了,但方洪却显得很是淡定。该干嘛干嘛,绝不会让外事影响自己的心思。
他受到神性的侵染越来越深,不仅仅思维变得冰凉活络,便是性格也发生了变化,颇有几分稳重的架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