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冉见芈太后已经这么说了,自然不好再过追究,这才挥剑入鞘,冷冷的看了地上的冬雪一眼,并没有多说什么。
“起来吧。”芈太后轻轻挽手托起,
“谢太后。”冬雪连忙从地上爬起,行礼谢恩。又将地上打碎的东西收拾了一下,
待从新换了一份茶点递上,冬雪才战战兢兢的告辞退下。
离开太后寝宫没多久,冬雪却来到宫中的一处花园,小心的张望了一下四周,脸色有些愠怒,轻轻的朝地上“呸”了一口,暗骂了句没良心的,便转身想要离开。
忽然觉得眼前一黑,被人捂住了双眼,又身后一软,被人强拉进了怀中。冬雪大惊,忍不住张口娇呼,却被一双大手按住了小口,便下意识的张口咬去。这时耳边想起了一句熟悉至极的声音,只听见有人在耳边嬉皮笑脸的说道;“小宝贝,是我呢。”
冬雪闻言娇躯一震,松了开口,刚刚还在挣扎的身子慢慢平静了下来,只是软软的靠在身后男子怀中。那男子见她认出了自己,便也放开了双手,正是满脸嬉笑的秦王赢稷,摇了摇两道深印的手掌,一脸轻浮的笑道;“怎么,才一会没见我,就这么想我了。”
冬雪见那牙印很深,连忙心疼的上前抓住双手揉了揉,这才粉拳轻轻的捶住赢稷的胸口,娇嗔道;“都怪你,知道人家胆小还吓人家。”
赢稷笑嘻嘻的抓住轻软无力的一双粉拳,笑道;“我这不是想给你一个惊喜嘛,哪知道你这么不经逗。”
言罢顿了顿又面色一紧的说道;“小宝贝,可听到了太后舅舅他们说什么了吗?”
冬雪嘴角嘟起,哼了声道;“你到底是想我呢,还是只是想知道说些什么。”忽然似乎想到了什么,有些警觉的说道;“你老是问这些做什么,你是秦王,光明正大的去问不就是了。”
赢稷闻言哈哈大笑,面上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只是搂着她信誓旦旦道;“小宝贝吃醋了呀,当然是想你更多了。我让你去听只是想知道母亲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这样才能迎合她老人家的意思,她一高兴,我才敢向她提出要你。”
冬雪白皙的脸上飞起来两抹红晕,满脸的欢喜之色。要知道她不过是小小一名宫女,就算在得宠也只是宫女,唯一的好途径就是被太后许给别人。被秦王看中了纳为夫人肯定是最完美的结局。
冬雪心里便甜滋滋的,便将在在门外偷听到的一一告知。赢稷听罢脸色的笑意渐渐消去,露出了思索的神色,许久才注意到冬雪还没走,便冲她笑了笑;“好了,你先回去吧,以免时间久了母后起疑心。”
冬雪见他面色凝重,也知道轻重,便微微一福,告退离开了,留下赢稷一人在原处。
“有意思了。”赢稷嘴角微微一动,笑容有些阴霾,眼中闪过了一丝厉色。
“小弟呀小弟,你若是安安分分在咸阳做个太平侯爷不是很好,既然你心有不甘,就别怪为兄心狠手辣了。”
第九十五章 大朝信宫(十三)
《赵本纪》赵成侯造檀台,有信宫,为赵别都,以朝诸侯,故曰信都。赵惠文王二年,赵灭中山,迁其王于肤施。主父临架信宫,乃召诸侯来朝,周天子遣太宰晁易携带祭肉前往朝贺,魏襄王与太子遫、韩襄王与太子咎、燕昭王职与太子乐资、齐太子法章与相邦孟尝君、秦泾阳君芾与相邦楼缓、楚令尹斗阶、宋太子杰、卫嗣君义、鲁湣公贾九国来朝信宫。
主父大悦,乃大朝信宫,召肥义众臣与议天下,五日而毕,天下皆惧赵势。
既然是“大朝信宫”,那此次朝会的规模量可想而知,既要保证规格的宏大,以彰显赵国的大国地位,又要在信方圆数十里内严加戒备,防止有居心叵测的人趁机行事。
要知道这次是在赵国的地界召开朝会,各国的君王权贵们都是轻车而来并未携带大军,安全若是出了哪怕一丁半点的差错,对赵国的颜面都无疑是巨大羞辱,韩胜赵信等人自然也脱不了干系,轻则罢官免职,重则人头落地。
所以为了自己的人头着想,身为郎中令的韩胜和其副手赵信自然不敢有半点懈怠的地方,一连数十日都是忙的晕头转向,不停的来回往返于各个场地,任何一点的纰漏都不敢放过,有时候忙起来甚至连口水都顾不上喝。这些日子下来,赵信不禁叫苦连连,心想就算是行军打仗时也不见过有这么折腾人的,幸好等到各国前来朝贺的使团陆续到达,任务才轻松了许多。
最先来到的自然是魏王嗣与太子遫,魏都大梁是各国中距离信都最近的,若是魏王嗣没有最先到来,反而显得魏国诚意不足了。所以魏王嗣接到赵主父的书信后,与国中大臣商议许久,便匆匆带着太子遫前来应约。
随后到的韩王仓与韩太子咎,六国之中,韩国与赵国的关系最为亲密,王室之间数代联姻,赵国的前王后也就是赵章的生母正是韩王的女儿。韩国也是赵雍在位时重点团结的对象之一,所以听闻赵主父大朝信宫,韩王欣然带着太子前来赴约,与魏国同一天到达。
韩魏赵三氏本为晋国公卿,晋国当初并非只有这三氏掌权,而是有七氏公卿共享晋国。韩魏赵三氏与其他四氏相争百年,三氏彼此之间的关系曾经亲密无暇共同为战,最终才从残酷的兼并战中胜出,共分了晋国,并称为三晋。
战国七雄中,无论是从感情上还是血缘上,三晋的关系都远远较其他四国更为亲近,三家分晋后的百余年内,三晋之间少有战争,多数时期都是维持着一种较为团结的形势。尤其是在秦国咄咄逼人的东进事态下,这种默契就显得更加难能可贵了。
魏国与韩国不同,韩国自分晋立国以来,一直就维持着一种相对弱小的状态,夹杂在列强之中求存。而魏国则是战国中最先强大起来的国家,当年赫赫有名的魏国武卒曾经成为诸国忌惮不已的精锐之师,可惜文侯霸业在齐国和秦国的轮番打击下,最终崩溃,从此魏国国势江河日下,一代不如一代,当初那种纵横天下的霸道之势也沦为了如今的维维应诺。
而秦国自惠文王时期开始的扩张路线就是远交近攻,不断的向关东蚕食魏韩两国,打通前往中原的道路。所以魏国和韩国便成为了一对难兄难弟,在秦国的不断蚕食下叫苦连连。这些年来虽然依靠齐国数次打败了秦国,但齐王的贪婪一点也不亚于虎狼秦国,所以作为三晋的一份子,魏国和韩国是非常乐于见到一个团结强大的三晋同盟再次出现的,而此时的赵国无疑正在扮演着这个角色。
同样,有志成为继魏文侯之后三晋新领袖的赵雍,对魏国和韩国两个小弟也异常的重视,在百里外就亲自领军迎接二国君王,一路笑语不断,说着过往的旧情。赵信作为亲随,自然也要率领羽林跟着主父前往迎驾。
魏王嗣年逾五十,给人的第一感觉却是胖。如果非要用其他形容词来形容的话,那只能是‘很胖’、‘非常胖’、‘相当的胖’,除此之外真的很难让人联想到用其他的形容词。不到五尺的身材混如一团肉球,五官都被赘肉积压的难以辨别。听到赵主父亲自前来迎接,他真是“连滚带爬”气喘吁吁的从马车里滚了出来。
比较起他的父王,魏太子咎就显得平平无奇,四十上下的年纪,大概是太子当得太久了,性情也木讷了许多,看上去是个不善言辞的人。魏王和主父等人说话的时候他只会在那低着头一言不发,目光不时有些慌张的掠过主父等人脸上,又迅速的垂了下去。
韩王苍也年近五旬,头发已经白了一大半,想来是年事已高的远远,精神看上去有些萎靡,身体并不是太好。赵雍之前迎娶的是他的女儿为后,所以按照辈分仍然得尊他为岳父,不过韩王倒是有自知之名,在赵雍面前绝不敢称大,只是以平辈之礼交。
那个韩太子咎倒是一副放浪公子的模样,脸色有些青白,脚步也有些轻浮,看上去就是一副沉迷于女色纵欲过度的样子,才不到片刻的功夫就打了十几个哈欠。他对赵信这么年轻就当上羽林都尉倒是十分感兴趣,一路上也是寻着话题和赵信说笑。出于礼貌赵信一一都恭敬礼貌的回答了,并没有特意的想要结交于他,韩咎问了几句,便也失去了兴趣,继续眯着眼在马上打着他的哈欠去了。
燕国虽然隔着有些远,燕王职却是在齐国之前就赶到了。毕竟这次赵雍是为他们燕国出头抗事,姬职哪里敢怠慢,赵国的使者还未到达,得到消息的他就已经迫不及待的赶往信都。
燕太子乐资赵信在邯郸就已经见过,感觉此人资质平平,并没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没想到他的父王姬职倒是风采过人,比较起垂垂老矣的魏国和韩王,看上去倒是颇有几分英主之风。虽然身为燕王,却毫无半点架子,对韩胜和赵信这等随从也是颇为有礼,给人一副温文尔雅谦谦君子的感觉,让人忍不住心生好感。由此看来燕国能在他手上渐渐强盛,倒也是他有着过人之处。
赵雍和姬职是多年故交,关系非比寻常,两人相见之下更是大笑连连,相互拥抱致敬,让一旁的魏王和韩王羡慕不已。
随后向后到达的是宋、鲁、卫三个小国的君主,以及名义上宗主周天子的特使晁易。这等夹在大国缝隙中存活的小国赵雍自然不会放在心上,连带着赵信也对他们轻视了许多,只是草草的安置好了三国君主,便不再搭理了。
至于周天子的特使晁易,也是识趣的怪挂跟着三国的君主,凡事不敢多说一句,先宣读周天子的诏令时都是低着头小声的念着。
秦国派来的是秦王的嫡亲弟弟泾阳君赢芾,这个泾阳君既不是国君也不是储君,所以规格由赵信前去迎接即可。赢芾二十出头的年纪,是芈太后最小的儿子,从小就受尽了宠爱,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