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听到号角声,几个人顿时警觉起来,纷纷拿起大刀长矛就吆喝着兵士们起来。
对面丛林里,传来沉重的脚步声,好似有怪物踩着地面一样,地面一颤一颤的,好不吓人。
五皇子和四皇子两个身上披着铠甲,被亲兵们给护在中间,兀自怕得瑟瑟发抖。
上一次打了一仗,他们两个压根儿就没有露面,只不过手底下的几个将军领兵出战就解决了。
所以,这两个人一直认为月环人不足以畏惧,都是大秦大意了才让他们钻了空子。如今大军压境,看吧,连个人毛都看不见了。
可此时虽然害怕,这两个人还抱着侥幸的心理,还以为真的有什么野兽来了,并没有让全军备战。
何况这是中军大帐,左右两路先锋还离着这儿有几里地呢。
丛林里传来刷刷的响声,守在帐篷外的亲兵们还以为会蹿出来老虎等猛兽呢,结果竟然眼睁睁地看着里头走出来成千上万数不清拿着各色武器的月环国人来。
那些人头上顶着树枝编成的草帽,身上穿着整齐明亮的铠甲,手里拿着明晃晃的刀戈,齐刷刷地冲他们的营帐而来。
“王爷,是月环国人来了!”亲兵连滚带爬地就往里喊着。
四皇子和五皇子惊得脸色煞白,这大雨的天儿,月环国人是疯了吗?不在家里睡觉跑出来找死啊?
他们也毫不示弱地召集人马,可面对气势汹汹的月环国人,大秦士兵未免就显得手忙脚乱了些。
厮杀很快就开始了。
瓢泼般的大雨,冲走了地上血腥的气味,也冲走了那红得鲜艳的血!
寝宫里,正半靠在榻上的皇帝接到了边关传来的急报。
打开一看,顿时就惊呆了。
他脸色渐渐地变得惨白起来,枯瘦的手也跟着抖起来,那份急报从手里滑落,掉在了地上。
身边的大太监不敢过问,只偷偷地瞄了一眼急报上的字迹。
那可是边关急报啊,若是大捷的话,皇帝万不会这样的。
他只来得及瞥了一眼,就恰巧看到了几个字“二位皇子被生擒……”
他浑身都吓得轻轻地抖了起来,两个皇子被生擒,那十万大军呢?莫非是全军覆没了?
眼见着皇帝的头也跟着轻微摇晃起来,太监吓得忙上前扶住他,轻声喊道:“皇上,您怎么样?”
皇帝微微地闭目摇头,虚弱地吩咐:“传旨,让三皇子进宫!”
太监不敢怠慢,眼看着皇帝歪着脑袋靠在明黄大迎枕上,他不再迟疑让人一边儿去叫太医来,一边儿让人到泰王府上传旨。
这几天一直陪着古若雅窝在家里的上官玉成,只觉得浑身的皮闲得发痒,可是除了每日里在院里练上一阵子的刀剑,真的是无所事事了。
他说过要教古若雅骑马的,可是古若雅一直忙碌着做丸药,这事儿也就搁浅下来。
这一日,他正要到城外的别院去一趟,就叫上古若雅,千方百计地诱惑着:“别院有一个专门骑马射箭的地方,我带你去看看,你一定会喜欢上的。天天闷在屋子里,是个人都发霉了,跟我去学骑马好不好?以后出门就不用坐马车,骑着马肆意奔跑该有多痛快!”
古若雅这几日一直操劳着,也觉得有些累了,正答应着要去换一套才做好的骑装,谁知道就有一个护卫匆匆地闯了进来。
对他们行过礼,急匆匆地说道:“皇上让王爷进宫,听来的太监说,怕是出大事儿了。”
上官玉成脸色微变,这能出什么大事儿呀?
皇后的事儿已经过去了,太子府里才刚烧了大火,太子妃也不翼而飞了,想必他这阵子不敢轻举妄动。
还能有什么大事儿呢?
难道是战事不顺?
他回头歉然地望着古若雅道:“真是不巧,等改日再带你去吧。”
古若雅忙摇头:“你赶紧进宫吧。这事儿等有功夫了再说。”就服侍着他换上了四爪金龙的袍服,戴上了二龙戏珠的二层王冠,目送他出了二门跨上如风,匆匆地去了。
古若雅倚着门也没心思去做丸药了,心里七上八下地,总是有些不安!
九十九章 泰王出征&夫妻罅隙
寝宫里,上官玉成跪在皇帝的榻前,还未来得及行大礼,皇上就有气无力地命他起来了。
太监端来绣墩,他就坐在床头边。
“成儿,边关来急报了。”皇上抬起手指费力地指指榻前几上的急报。
上官玉成拿过来一目十行地看了,半天才放下来。
“你怎么看这事儿?”皇上望着这个三儿子,满眼的希望。
“依儿臣看,当初就不该让四弟和五弟出征!”上官玉成望着父皇那张憔悴疲惫的脸,开诚布公地说道。
“你是在指责父皇吗?”皇帝本来躺着的身子猛地一下坐了起来,由于势头过猛,猛烈咳嗽起来。
上官玉成无所畏惧地望着这张老迈许多的脸,心痛地点头:“父皇,难道不是吗?当初若是让儿臣出征,结果定不会这么惨!”
连四皇子五皇子两个人都被月环国给俘虏了,大秦还有什么脸面可言?
皇帝搜心抖肺地咳嗽了几声,上官玉成忙上前要给他拍背,他却挥挥手不让他过去。
这是在生他的气了?
上官玉成无奈地摇头,就知道忠言逆耳。可是到了这个时候不说又不行了。
太监端来一杯温热的水,服侍着皇上慢慢地喝了,咳嗽才好了些。
皇上顺了顺气,勉强定了心神,盯着上官玉成道:“父皇何尝不知道你这两个弟弟不成器?可怎么也没想到会是这样!底下的良将强兵都是精挑细选的,他们,怎么就是不会用啊?”
他恨得捶榻大怒,“这两个败家子,要把朕的江山给败掉吗?”
父皇已经这样了,上官玉成知道他内心定然十分难过,忙安慰道:“父皇,让儿臣领兵去把四弟五弟救回来吧?”虽然四弟五弟不成器,可毕竟是父皇的儿子,身为父亲,就算儿子无能没用,可心里还是疼惜的啊。
如今这两个弟弟尚且在月环国不知道遭受什么罪,若不早日解救,父皇这般年纪,怎生受得了?
要凭他的本心,这十万大军在两个弟弟手里全军覆没,他们两个死一万次都不足惜啊。
况且士气受损,月环国若是趁虚而入,大秦更是雪上加霜!
老皇帝叹息了一番,总算是平静下来,拉着上官玉成的手说道:“叫你来就是这个意思。那两个畜生能救则救,救不了就算了。朕的江山也不靠他们!”
上官玉成点头,可心里却知道,他的父皇定是想救自己的儿子的。
他沉吟一会儿才道:“父皇,若是儿臣出征去,宫里的防卫可是重中之重啊。”
等他一走,估计太子和古木时这些人就开始行动了,宫中的防卫虽说自己有不少亲近的人,但也得以防万一啊。
“朕明白。眼下大局为重,月环国这次大胜,怕是要大举入侵,你带兵去,一定要守住边关!”
父子两个说定了又细细地商量了些细务,上官玉成才匆匆地起身,眼瞅着父皇那虚弱的身子,他欲言又止了半天,还是决定说出来:“父皇,儿臣回去让媳妇过来给您调理调理身子可好?您这个样子儿臣就算是在外头也不放心啊?”
皇帝摆摆手,无力地闭上眼睛,“罢了,太医也尽有好的,何必让你媳妇抛头露面的?她一个妇道人家,还是守在家里的好。你也老大不小了,至今没有子嗣,恐怕也和你媳妇成日里往外跑有关啊。”
上官玉成抿了抿唇,没有说下去。
父皇,还是看不起他家王妃外出行医啊?
一个女子本该守在闺阁中,相夫教子才是!偏偏他喜欢的女子却是个与众不同的,可他喜欢归他喜欢,并不能让父皇也喜欢啊。
他惆怅地摇摇头,心里想说太医还不如自家媳妇的话,可父皇这个样子,他不忍心让他气上加气了,只好作罢,告辞出去。
他前脚刚走,太子后脚就急匆匆地进宫了。
他听说了十万大军覆亡的信儿,先是一愣,接着又是一喜。
父皇经此一难,身子怕是更差了吧?
何况四弟五弟两个被月环国的人给虏了去,父皇这把年纪的人定是受不了!
要是老三再领兵出征,这京中可就只有他一个皇子了。
到时候自己再暗中运作,让老三也来个马革裹尸,父皇可就只有他一个儿子了。
那,皇位岂不是稳稳地到手了?
他瞬时想到了这么多,随即就起身到了宫里。他要去探探父皇的口气,到底想出兵还是就此善罢甘休。
但是他的信心满满的,依着父皇那个性,无论如何要报这个大仇的。何况四弟五弟落到人家手里,父皇恐怕也不舍得他们两个的。
来到寝宫里,老皇帝已经睡着了,太子站在门外踌躇再三,还是决定等着了。
一来,显得他关心战事,关心父皇的身子;二来,出了这么大的事儿,他这个太子也得拿出点儿意见才是啊。不然,他这个太子岂不是个摆设了?
等到快要天黑的时候,内侍才出来告诉他皇帝已经醒了。
不过得先用点儿东西才能见他。
又等了足足有一炷香的功夫,皇帝方才宣他进去。
一进屋,他就刷地跪在榻前,痛哭流泪地磕头:“父皇,四弟和五弟他们,可如何是好啊?父皇的身子怎么能受得了啊?”
皇帝本来平静下来的心被他这么一搅合,又撕心裂肺地痛起来。
十万大军,两个亲生的骨肉啊!
生生地要了他的命了。
他本来子嗣不多,如今更是一下子去了两个,还不一定能救得回来,他怎能不心急火燎的?
可他是一国之君,九五之尊,偏偏还不能像小户人家的老爷子那样大哭大闹一场,非得隐忍着装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这让他真是寝食难安啊。
太子大哭着磕头,他也跟着低声呜咽,父子两个哭了一阵子,皇帝才摆手制止:“罢了,起来吧,已经安排你三弟领兵去了。”
什么?这么快就让老三去了?
太子的眼眸一暗,父皇都没叫自己来商议,这是防着他吗?
但他面上一点儿都不显山露水,还带着微笑回道:“父皇,三弟是个带兵的好手,让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