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寡妇丫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之寡妇丫鬟-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阅锴撞辉谏肀咭裁挥惺部嗄眨垛土艘豢谄羰钦夂⒆涌拮乓杪瑁强删吐榉沉恕�

    蓝怡一边陪他说话一边快步前行约两个小时,宝宝又睡着了,蓝怡双腿开始打颤,肚子也开始叫唤起来。

    她喝了些水,找了一处隐蔽的地方坐着歇脚,开始整理包袱里的东西。

    原本的蓝皮包袱里除了两身换洗衣物和文轩的几件小衣服外,还有一块上好的玉佩,玉佩上还系着一枚白玉篆刻印章,这应该是什么信物,依柔逃走还带着它足见这东西是重要的。

    古人对玉佩的热爱不仅是因为玉的贵重,而是源于玉的品格,所以古语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之说。这块近圆形玉佩,足有一厘米厚,镂空雕刻着流云百福花片,做工精美,一看便是上品佳作。蓝怡翻看印章,一时并不能判断出上边是什么字,毕竟这繁体篆刻字辨别起来还是有些难度的。

    她又取过依柔原本缝在衣服里的东西,首先是证件,便是依柔所说的假户籍。

    “依柔说这份假户籍是王管家给的?这王管家该是可信之人,只是不知为何他没有保护依柔母子离开,反而是让春桃这个十三四岁的小丫鬟保护着他们。”蓝怡暗想着,动动胳膊腿,春桃和瘦小的身子也不像是练过的啊!

    户籍是中国古代历代政府用以稽查户口、征收赋税、调派徭役、维护统治秩序的重要手段。蓝怡手里这份户籍上的文字是古版竖排繁体,看着就很有质感,她爱不释手,书呆子气又冒了出来,嘴里叨念着:“文物啊,真正的文物啊,古代造假珍贵文物啊。”

    这份户籍像是宋朝时代的户籍范本,因为她大学选修的《古代职官沿革史》课程老师曾讲过,宋代时期的户籍管理制度比较鲜明的特征便是将宋朝人口类型分为主户和客户。这份户籍上书主户户籍(也就是有田产房屋的人家),户主为王林山,登州黄县人,永熙十年生,普和三年中秀才。

    “主户、秀才,这王林山是有田产的读书人,这……应该是宋朝吧?普和,这年号是哪个皇帝的……?”蓝怡摇摇头,历代帝王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她还真是对不上号。不过“秀才”蓝怡还是有些了解的。

    秀才一词,原指俊秀之才,与古代选拔人才制度相关,只是历朝秀才资格取得难易不同罢了。南北朝时期秀才是举荐的,隋代创科举制度后,秀才历代考取难度不一,但无论在哪代取得秀才资格,都是读书人中比较优秀的,让人尊敬。能够取得秀才或更高的举人、贡生资格,是读书人的追求,当然,也有那些屡试不中的读书人,被人所嘲笑挖苦,如孔乙己。还有便是《水浒传》中的王伦,他被人称为“不第秀才”,就是因为他觅举未成,又在选拔考试中名落孙山,这称呼是很有轻蔑之意的。

    “所以说,王林山算是个成功的读书人,也就是古代文化人了。”蓝怡笑笑,接着向下看。

    户籍上记载了王林山有中等田地三亩,下等山地五亩。田地不算多,但起码是有田产的主户,乃是有家可依的。

    蓝怡老家在h省的农村,家里人均土地不足两亩,相较起来,王林山的田地不算少了。虽不知亩产如何,但蓝怡想象着八亩田地的大小,对离开家乡土地后就住在宿舍楼、只有一张床、一张书桌的她来说,还是很值得兴奋,只是不知这份户籍上的土地是否是真实的。

    户籍后加入一页:于东平州府记载,普和四年王林山娶妻蓝氏,东平梅县人,时年十四岁。普和六年正月王林山病卒,余其妻蓝氏和其子王亦轩。

    蓝怡还在后边发现一张路引,上书王林山孀妻蓝氏携子由东平府去往登州黄县北沟村,并有梅县官府的印章以作证明。

    这份户籍身份做的很真实,蓝怡推测,王林山是真有其人,已经病卒。而王管家通过一些手段办理了其已经娶妻生子的记录,想让依柔带着孩子去往登州落足。而自己现在也别无他法,只有前去登州,否则没有官府的户籍官凭,自己带着孩子就成了真正的亡命之徒(古时形容弃户籍而奔逃之人),等于是黑户,那无异于风险更大。

    如若能够到王秀才的老家也就是登州黄县北沟村落户也不错,蓝怡记得秀才好像是免赋役税的,在这徭役赋税繁重的古代,自己和孩子也能算上特权一类,生活轻松些。

    “免税地主啊,不错不错!宝宝,咱有地了,就是不知道这死了的秀才还能免税呗?应该能吧,是吧。。。。。。”蓝怡轻轻自我安慰道。

    登州应该在胶东半岛,自己明明摔在安徽黄山上的啊,看来不仅穿越了时间,还穿越了空间。蓝怡觉得自己遇到了超自然现象,霍金的时空虫洞理论都无法解释的穿越行为,只希望晚些被人发现,让自己的父母晚些得到自己出事的消息。这般想来,如果春桃真的穿越到了自己的身体里,也是不错的,起码她代替自己活着,父母还有有所寄托,不会太绝望。

    蓝怡开始默记自己的身份:“现在我是十六岁的东平梅县小寡/妇蓝氏,去世的丈夫叫王林山,怀里的是刚满周岁的王亦轩,现在正在赶往丈夫的老家登州黄县北沟村途中。”

    “文轩现在要叫做亦轩了,还好自己是蓝氏,不用改叫春桃。”蓝怡暗自庆幸,既然是“蓝氏”,那么冥冥之中自己可能与此还是有些联系的,只盼这一切是黄粱一梦,醒来自己仍在黄山观云。

    她记得自己小时候看的日本动漫《神龙斗士》,一日一集的看了半年多,然后最后一集才发现是那小子只是自己做了个白日梦,为此还郁闷了好几天。没准自己现在就是那样……

    蓝怡收起户籍路引,其下放着的是一封信。这是小文轩的父亲写给依柔的信件,蓝怡粗看两眼,根据落款,知道了依柔的丈夫自称子渊,想来是他的字吧。除此之外便是两张五十两的银票。蓝怡拿着银票顿时觉得自己的运气还是不错的,虽然不知道一百两银子的购买力有多少,她记得以前历史老师说过三五两银子在宋代早期和平年代就够四五口的人家生活一年,这么说一百两乃是一笔巨款,自己可以租辆马车或乘船去往登州,对孩子来说就少受很多罪。

    这户籍、路引、信件和一百两银票,都是重要之物,难怪依柔贴身收着,蓝怡将这些放下,又取过春桃身上带着的荷包,里边只有两个银角和二十几枚铜钱。除了这些,蓝怡身上还有些价值的就是依柔的首饰和春桃的首饰,这些被她包好也贴身收着,只将春桃的荷包放在衣服内。

    蓝怡现在心里有了些底,腿脚也有了力气,便站起来接着赶路,她必须在天黑之前找到可以投宿的地方。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四章 山村投宿

    这般沿着溪流一直向前,蓝怡不敢再做停留,怀里的宝宝醒来后又饿了,蓝怡只得再喂他一些清水,混个水饱。

    “宝宝,不饿哦,咱们很快就找到地方了,宝宝乖哦。”摘下几朵盛开的野菊,蓝怡边轻哄宝宝边向前走,眼看着日头偏西,空气渐冷,她也越来越焦急。

    又走了不久,脚下的杂草乱石中终于出现了人迹:“这是砍倒用来做柴的树枝,呼,想来离着村落不远了。”

    蓝怡望着溪流不远处被砍落堆放的松枝,此处离着人家居住的地方不会太远。

    “宝宝,咱们快到了,宝宝真厉害,不哭不闹让妈妈抱着,哦,是让娘抱着,宝宝,我是娘哦,要记得。”蓝怡欢快地称赞两声怀里的小亦轩,狠狠地在他小脸上亲了一口。

    果然,脚下渐渐有了行人踏出的小路,路边也渐渐多了人类活动的痕迹,平整之处出现开辟出来耕种的土地,整齐的绿油油一片。

    蓝怡终于在太阳落山之前,听到几声狗吠犹如天籁一般在山那边传来。她紧走几步转过山脚,在路头发现一个小村庄,炊烟袅袅升起,映着半天的红霞如浓墨的油画般的青山绿水人家,美的让她想落泪。

    蓝怡坐在路边喘口气,将自己的别在腰间的裙子放下来,对水整理仪表,又给宝宝套上一身干净的小衣服遮掩身上的几块血渍,才向着村庄走去。

    村边有几个小儿在嬉戏,他们身上均是粗布短衫,衣服虽补着补丁但尚算整齐,这些孩子看起来脸色红润,精神气也好。

    “看来这村庄境况尚好,这些孩子才能有衣穿有饭吃,还有精神这般玩耍。宝宝,你马上就能有饭吃了。”蓝怡作出结论,她现在已无力担心有人追过来,宝宝吃饭最重要。况且自己已走出这么远,方向也是随机选的,只要不是霉运当头应该不会这么快遇到恶人。

    小儿们见到蓝怡抱着孩子过来便停止了打闹,略拘谨地站在一起打量蓝怡母子,眼中满是好奇。蓝怡从他们的眼神里并未发觉现代的孩子见到陌生人的那种戒备感,心里觉得舒服了些。

    “嗯,小朋友,哦不,那个。。。。。。请问村子里可有餐……可有酒家?”蓝怡磕磕巴巴的说道,不知道自己的表达方式和口音是否被认为怪异,依柔说话她能听懂,那么自己的话这些人应该也能听懂。

    “酒家?是什么?”一个六七岁的垂髫男孩说道,带着家乡口音,蓝怡发觉自己也能听的懂,不禁松了一口气。

    “就是能吃饭、睡觉的地方。”蓝怡抱着宝宝蹲下与说话的那个六七岁小男孩视线齐平,尽量显得柔和无害。

    几个孩子交流一番眼神,有些茫然地看着蓝怡,不知道她想做什么。

    “二牛,回来吃饭了,你个皮孩子,总要等着娘叫么!”伴着洪亮的声音,蓝怡右侧的短墙柴扉打开,走出一个妇人。

    这妇人看起来三十岁左右,身材偏胖,面色微黑,双目明亮,头上用木簪绾着发髻,身穿一件青色粗布褙子,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