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标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标准- 第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人是不能用任何「小科学」的字眼来批评的。

而中国方面发现外星人月球基地,并发现月心的淡水以后,人们更倾向于月球是外星人建造的太空船。可是现在,我们在月球内部发现的岩石年龄已经快要达到五十亿年了,这说明月球是外星人制造的想法已经经不起推敲了,只能暂时相信月球是外星人改造过得。也许那颗挂在地球上方的“克鲁特尼”才是地球真正的卫星。

“李总,我们现在已经打通了月球通道,有些事需要你过来看一下。”先遣队的最高长官对云飞说道。

“怎么了?又有什么发现吗?”云飞立刻有了兴趣,不再为月球的由来操心了。反正现在想不明白,交由时间来解决吧。

“是的,我们打通了月心通道,发现了一些新东西,需要您看一下。”最高指挥官让身边人员把一些东西摆在面前。一堆石头,还有一些……,金属?!“李总,你看,这是我们的新发现。这些石头是月球最内部的岩石,经过随行专家的检测,已经有四十九亿年了。那些金属我们从没见过,与外星基地的合金不是一种。它们质地更加坚硬,而且年代也比外星基地里的金属久远,我们检测出这些合金比外星基地的造了近十万年。我们通过探测发现,月心就是由它们围成了一个圆,当中装着淡水。”

四十九亿年?!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只有三十九亿年,差了整整十亿年。金属?!看来月球真是外星人改造的,然后出于某种目的送到地球。难道月球上曾经有过两个不同种族的外星人?它们是什么关系?因何来到地球?神呐,救救我们吧!云飞哀嚎一声:“谁来告诉我们谜底呀。”

“李总,我们是不是把它们运回地球,让你们好好研究一下。”最高指挥官建议道。

“好的,等下一艘飞回地球的运输船,你让他们把这些东西带回来。”云飞对这些金属合金比较感兴趣。月球受到的各种大小陨石的撞击,竟然一直没事。要知道一个空心球哪有那么大的反弹力呀,看来是这种金属合金起了作用。听先遣队的汇报,这些合金比月球外星基地的合金还要坚硬,说明这种合金也许才是自己的需要。

制造巨型宇宙飞船,耗费材料极多。龙腾不可能保证飞船的每个部分、部件都可以使用特殊材料。他们也耗费不起,毕竟这些东西来源不易,而合金就没有这种限制了。随着星际航行的逐渐深远,各种矿物都会被发现,并利用起来。所以相对来说,金属矿物比现在龙腾的特殊材料更有广阔的前景。“中华一号”舰体表面采用的是特殊材料,内部则是不同的金属,或是其它的材料,根本不可能制造由特殊材料完全建造的飞船。

“进行初次空间跳跃的飞船已经测试出了飞船进入空间通道是受到的拉伸力,只要新的合金达到这个水平,我们就可以利用金属矿产建造更多的宇宙飞船了。就目前来看,只要改进一下我们的钛合金,就可以用来制造适合近距离空间跳跃的飞船。而钛合金虽然我们地球上储量不多,可是月球上却非常丰富,应该够用的了。看来在月球上建造一个飞船生产厂是很有必要的。”云飞不住的打算。“对了,建造月球外星基地的那些外星人距离我们应该不远,要不也不会几天后立刻有了回复。也许他们那里会有我们需要的某些金属。”

处于火星轨道上的实验飞船,船舱内几个机器人正在交流,因为他们从火星上发现了细微的某种波动。如果是人类卫星,只会以为是某些电磁波的乱流或是科学家认为的火星磁点爆发(月球和火星都没有完整的磁场,不过星体上有些地点会发出强烈的磁性,月球上的叫做“质量瘤”,指重力突然增加)。但是机器人不一样,它们的感觉要比人类的灵敏,从这种波动里它们似乎感觉到什么,不过不能确定,只好通知了女娲。希望它们离开后,登陆火星的人类注意这些异常。

女娲仔细分析了一下,觉得没有特别的,不过她总是相信了那些机器人的话,并把它告诉了云飞。云飞没有怀疑女娲是怎样得到的消息,他以为是女娲去火星轨道的飞船转了一圈,自己发现的呢。

“现在无法确认这微小的波动是什么?火星人也好,危险也好,我们登陆火星的行动不能因此中止。我们的目标是走向宇宙,肯定会有数不尽的危险在前方等待我们,但我们不能后退。只有前进才能让我们不断的壮大。”云飞下了决定,“等我们准备登陆火星的时候,我会为先遣队准备最好的防护。另外制造一批具有战斗能力的机器人,让它们和先遣队一起登陆火星,起到防护的作用。”

“这样也好,我就是提醒你,要注意这些细微的地方,不让会让我们的计划功亏一篑,那样就太不值得了。”女娲没有争究,这事本来就不是自己该拿主意的,自己只是尽力提醒一下而已。人类探索的天性也是与生俱来的,而中国人这种冒险的精神几千年来已经完全退化了,现在成了爱看热闹。想想欧美人的冒险获得的巨大利益,我们也必须让中国人去冒险。天道酬勤,总会获得伟大发现的。

实验飞船在火星轨道停留两天以后,再次进行空间跳跃,这次出现的地点将是土星轨道附近。因为此时的木星不在这一点上,所以无法观测这颗星体。飞船按照预定轨道,将再次留下一颗通讯卫星,然后前往冥王星附近。

冥王星一直是太阳系秘密最多的行星。自从1930年被美国天文学家发现以来,有关冥王星的来龙去脉,特别是为什么它的质量那么小,为什么它在接近地球时亮度却逐渐变暗等,一直是天文学家捉摸不透的谜。法国巴黎天文台借助欧洲ISO红外线航天观测卫星测得:冥王星表面温度变化大约在零下210摄氏度至零下240摄氏度之间,并推断出组成冥王星暗区域的物质应该具有多孔的性质。

而美国罗斯地球及太空中心的科学家提出的结论更为惊人:他们认为冥王星其实不是颗行星,而只是个巨大的冰块。事实上冥王星一直都跟其他八大行星有所区别,它较像彗星,其公转轨道比其他行星多倾斜十七度。在一九三0年刚发现它时,以为它的体积一如地球,但现在发现它的宽度只有二千二百七十三公里,比我们的月球还小。

一九九二年,天文学家在海王星外发现数以百计冰和石组成的彗星,将之称为凯珀带或是柯伊伯带,而约七十颗彗星与冥王星的公转轨道相近。

由於对行星没有一致的诠释,故应把太阳系分为太阳与五类物体:像金星、水星、地球和火星由高密度石质形成的细小行星、在火星与木星之间由碎石和铁形成的小行星带、巨大的气体星球如土星、木星、海王星、天王星、两群彗星奥尔特星云和凯珀带。而冥王星是凯珀带的一份子。这就是美国的惊人结论。

由于人类的飞船暂时无法抵达那么遥远的地方,所以这些数据甚至猜测都是以各国的太空望远镜的反馈信息作为依据的。这次中国实验飞船第一次到达冥王星轨道,世界都企盼着中国的飞船可以揭开这些谜底。

“没想到我们还有肩负人类伟大使命的一天。希望我们的飞船传回的消息不要令我们失望。”听到负责飞船追踪的人员汇报,飞船开始第三次空间跳跃。已经证实飞船从土星公转轨道消失,目前正在密切注视冥王星附近。王怀清有些自豪的说道。

“就是,看那些美国大片都是他们美国人拯救世界。现在可好拯救自己去吧,以后该是我们中国拯救世界了。唉,李总,要不我们也成立一家电影公司得了,要拍科幻片我们手头的物品可比他们的牛多了,拍出来肯定受欢迎。现在美国的好莱坞快要撑不下去,要不我们收购了得了,你们觉得怎么样?”又一位高工开始搭茬。

“你们也忒狠点了吧,美国现在就这点行业还在盈利,你们竟然也要插一脚,还让不让人家过活了。小心,兔子急了还咬呢。”另一位不以为然。

看着身边的诸位不停的抬着竹竿,云飞有些好笑。不过,刚才那种紧张的气氛已经烟消云散了。大家相互打闹着,等待实验飞船的再次出现。

这次因为冥王星身处的是由冰冻岩石和冰组成的小星群,谁都不能确定冥王星附近会不会存在某颗不反光,或是一直隐藏在别的星体后面的小行星,万一那里真有没发现的一颗,飞船出现意外,恐怕整个世界都会耻笑我们的。所以,出现的地点是冥王星的上方,脱离小星群。

“出现了。”紧盯屏幕的追踪人员首先发现了冥王星上方预定地点的空间扭曲。那里黑乎乎的,真亏他还能注意到。大家又把目光投向眼前的显示仪。

实验飞船逐渐出现,然后开始飞向冥王星,能近距离观测是最好的,所以实验飞船必须避开看到或是看不到的危险,抵达冥王星附近的轨道。

第七十六章 课 题

一路上,实验飞船不住的躲闪着四周的冰冻岩石或是巨冰,虽然飞船防护罩全开,可是深怕一个不好,被撞到不知何地。而且这里远离太阳,可以利用的太阳能及太阳喷射的高能带电离子也非常稀少,产生的能源消耗逐渐增加。每一步前进都非常的小心。

“怎么样,飞船什么时候可以靠近冥王星?”云飞问正在密切追踪实验飞船的职员。在如此黑暗的地方,要不是飞船本身发出的灯光,说不定早就在这么多的小星体中消失了。

“李总,情况很不好。”一位专家看看传回的数据,“飞船所在的小星群受到太阳风和星际风对撞的影响,运行速度、方向很紊乱,能大致沿着轨道运行就不错了。我们的通讯卫星所发出的信号,因为受到太阳风和星际风的影响而逐渐消弱,传回的信号也是断断续续。这样以来我们的实验飞船的性能就受到了很大的考验,现在只能祈求老天帮忙了。至于何时抵达?如果不出现以外,想来明天的这个时候就应该差不多了吧?”

云飞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