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特将目光转向了孙娴卿,用调侃的语气自嘲道:“不信你问问你夫人,我比上个星期见面时是不是又瘦了点?”
孙娴卿抿嘴一笑:“皮特先生,我可没感觉出你哪里有瘦的迹象?”
皮特耸耸肩,“马上就要到秋拍的时候了,今年准备以纽约那边的拍卖会为主导,现在正向全球的办事处征集好的拍卖品。我的好几位同事都已经上交了几件不错的拍卖品,就我到现在还颗粒无收,所以你知道我为什么愁的头发都白了吗?”
曹涛亲密的拍拍他肩膀,安慰道:“皮特,现在你不用担心了。我们不是来了吗?今天肯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皮特面带笑容道:“哦,老同学,我就知道还是你靠的住。要是这次上缴的拍卖品能拍出个好价钱,没准我就能升任中海办事处的总负责人了。”
正当曹涛和皮特聊的开怀之际,谢文浩轻声问孙娴卿道:“卿姐,这位皮特是什么人啊?”
孙娴卿低声解释道:“他是你姐夫在美国留学时的同学,同时也是佳士得中海办事处拍卖部负责西方艺术拍卖的专家部门负责人。这次就是托你姐夫的关系,才联系上他的,要不然你真以为随便谁都能在周末的时候请他们鉴定拍卖品啊?”
谢文浩无奈的苦笑了下,只满满的都是套路啊。自己还是太过天真了,一开始还真的相信曹涛说的有钱能使鬼推磨的说法,佳士得办事处的负责人会周末接见他们是因为有利可图。那时他心里还有点纳闷,这油画都还没有鉴定,怎么就确定有利可图了呢?原来一切都是曹涛的缘故,这位负责人皮特竟然是他的老同学,难怪会那么给面子。
经过曹涛的一番介绍后,谢文浩和皮特算是认识了。得知谢文浩就是毕加索油画的拥有人之后,皮特对他的态度更是热情,如果鉴定的结果真的是真迹,按照目前市场上对毕加索油画的估价,从几百万美金到几千万美金都有可能,没准这次的拍卖品就能带给他意外的惊喜。
皮特身上有着西方人做事所独有的直接,相互介绍认识之后,当下就没有再多做寒暄。对他来说,工作就是工作,尤其是在周末加班时的工作,若是没把工作处理好,那将会是最大的失职。
进入了办事处的办公室,由于这里并不是拍卖会的所在地,皮特也没有带众人四处参观,而是找到了负责油画专业的鉴定师。佳士得的鉴定师不但负责鉴定拍卖品的真伪,同时还会给拍卖品估价。
在接待室内,孙娴卿将包装好的油画小心的打开,展现在了皮特和那名鉴定师的面前。这是一名年逾六旬,头发已经斑白,但眼睛看上去却非常睿智的老者。他也是一位美国人,名字叫做史蒂文,是佳士得拍卖行不可多得的艺术鉴定师,尤其善于鉴定油画。
史蒂文并不是佳士得中海办事处的鉴定师,而是美国纽约办事处的鉴定师。这次他是来中国旅游,同时也是负责这次纽约秋拍的艺术品收集工作。今天若不是听皮特说有毕加索的油画需要他鉴定,以他的身份根本不会出现在这里。
第一百五十二章 拍卖委托(上)
史蒂文原本是不抱太大的希望,毕竟在东方,对西方油画欣赏的不算特别流行。就算有极个别热爱油画的收藏家,也不会花费很大的代价去收藏毕加索的油画。可是当他听皮特说起这件油画的来历时,他忽然又很感兴趣起来。
孙娴卿在周一晚上收到谢文浩发给她的油画照片时,就开始查阅油画相关的资料。因为佳士得曾经拍卖过不少毕加索的油画,对毕加索收集到的信息非常多,加上曹涛和皮特又是老同学关系,孙娴卿就曾经问皮特要过毕加索的一些资料。
因此皮特才会知道孙娴卿手上有一幅毕加索的油画,并且结合他和孙娴卿两人调查出来的结果,这幅油画很可能是真迹。只是苦于没有看到实物,他们也不敢轻易下结论,毕竟如果这是真迹的话,那最少也是几百万,甚至可能会上千万美金的物品。
不管是真还是假,最重要的还是看到实物之后,才能判断。故而皮特才会邀请孙娴卿极力前往位于中海的佳士得办事处,哪怕孙娴卿告诉他只能周末才能过去,皮特也表示无碍。因为如果鉴定出来是假的话,他顶多损失一天休息的时间,可一旦是真的话,那他这次可就真的赚大了。
为此皮特不惜请动了在中国旅游的史蒂文来鉴定油画,因为史蒂文才是艺术鉴定师中的专家,只有经过他的鉴定,皮特才会放心。尽管佳士得对于拍卖会上的赝品有追索的条例,可是一旦真的在秋拍那种重大的拍卖会上出现赝品,那对佳士得的名声来说还是个重大的打击。
史蒂文在征求了谢文浩的同意后,对毕加索的这幅《我的爱人》肖像画做了一个年代的鉴定,通过特殊的仪器检测出这幅油画的年代的确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画作。和皮特调查出的毕加索这位秘密情人和毕加索在一起生活的年代正好吻合,因此这幅油画的真实性又增添了一分。
后来因为二战的爆发,德国的钢铁洪流开始席卷欧洲,毕加索和他的秘密情人被迫分离。后来这位女子结识了新的爱人,携带着毕加索为她画的肖像画,两人辗转流落到了中海市避难。那时候的她已经怀有身孕,难产时被路过中海的药虚子所救。
为了感激药虚子的救命之恩,当时因为流落的缘故,他们一家人已是身无分文,最后那女子将毕加索为她画的那幅肖像画赠与药虚子。后来二战结束,那名女子和她丈夫从中海迁移去了美国。
这段关于这幅油画的来历是皮特调查出来的结果,为了验证真实性,皮特还询问了谢文浩如何得到这幅油画的过程?
谢文浩就假装从随身携带的背包中取出了药虚子的游历笔记,实则是从药王谷洞府道观书房内取出。谢文浩翻到了药虚子从药王谷出来之后的记录,从到中海那段开始,上面简单记述了他路径中海时发生的事情,其中就有关于如何救治了一个难产的国外妇人的记录,后来那对国外夫妻为了感谢他,赠送了他一幅油画。
药虚子自然是欣赏不来西洋的油画,原本他是想拒绝的,可是那对夫妻却说现在无力回报大恩,等日后发达了会来报答药虚子,这幅油画就相当于赠送给他的一个信物。药虚子这才答应收了下来,后来内战的爆发,加上后来美帝对中国的封锁,中美两国断交往来近三十年,那对夫妻始终不得回到中海。
随着那对夫妻年龄渐渐老去,他们也就慢慢熄灭了回到中海寻找救命恩人的想法,只是将这段往事告诉了他们的儿子,让他有机会来中海寻访下药虚子。后来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中海又重新迎来了世界各地的人们。
那对夫妻的儿子也曾经来过中海寻访过药虚子,只是那时候药虚子已经定居在了江南省的白鹭洲小村子里,任是他再神通广大也无法寻找到药虚子的下落。最后也只得黯然离开中海,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若不是谢文浩拿出了这本药虚子的游历笔记,这段往事估计也会一直尘封历史,不为人所知。皮特对待工作非常仔细认真,且小心谨慎。为了防止笔记作伪,他甚至请史蒂文对药虚子的笔记本做了年代的鉴定,鉴定的结果证明这本笔记本的历史的确是五十年前的,这样一来,他对这幅油画的来历就彻底放心了。
皮特和史蒂文确定了这幅油画是真迹之后,两人都是面露喜色,随着最近几年毕加索的油画市场行情不断的走高,拍卖毕加索的油画的利益也越来越大。两人经过一番慎重的商量之后,决定将这幅画作收为拍卖品。
皮特郑重的对谢文浩说道:“谢先生,我希望您能将毕加索大师的这幅油画委托我们佳士得拍卖行进行拍卖。请您放心,我们佳士得对毕加索大师画作拍卖的经验非常丰富,一定会给您拍出一个高价。”
谢文浩拿出这幅油画本来就是为了换钱,既然佳士得愿意帮忙拍卖,他又怎么会不同意呢?谢文浩正准备答应下来,忽然被一旁的孙娴卿给拦了下来。
只见孙娴卿不慌不忙,笑语盈盈问道:“皮特,我们交情归交情,工作上的事情该谈清楚的还是得谈清楚。”
皮特点点头,很是认同的问道:“没错,曹夫人有什么疑问的地方吗?”
孙娴卿道:“据我所知,毕加索大师的画作最近几年拍卖的价格都非常高昂,请问下皮特先生给这幅画的估价是多少呢?”
皮特沉吟片刻,缓缓说道:“根据历年的拍卖纪录来看,毕加索大师为他的情人们创作的画作拍卖过的价格分别是《熟睡的年轻女子》1358万英镑,《静坐的蓝袍女子》1796万英镑,《弗朗索瓦丝半身像》1070万英镑,以及还有其它一些画作都高达一千万英镑以上。”
“但是呢?”史蒂文突然开口说道:“这些画作都是成名已久的画作,且他的那些情人都为世人所熟知。而谢先生您的这幅画作,经过我们鉴定虽然是真迹,但是几乎不为人所知。因此在宣传方面的效果会很差,要知道拍卖会上能拍卖出高价的物品,几乎很大的功劳要归到宣传上。”
第一百五十三章 拍卖委托(下)
皮特在一旁也是大点其头,附和道:“史蒂文先生说的没错,现在就是一个注重宣传的时代。正所谓酒香也怕巷子深,如果宣传不好的话,哪怕是毕加索大师的艺术作品,也很难拍出好价格。”
曹涛用手指轻轻的叩击着桌面,发出一阵有节奏的声音,摇头笑道:“皮特,虽然我对拍卖行的操作手法不是特别熟悉,但是想来遵循所有商业的共同原则,那就是利润。既然你想征集小浩的油画去拍卖,那就说明这幅画的拍卖有利可图。我不管你们拍卖过程中如何操作,我只想知道你能保证我们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