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游之全球在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网游之全球在线- 第10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敌人,一个共同的目标时,在异人军团的调度下,确实能形成一股合力,共同抗击清军。

    可一旦这个目标失去了呢?

    当北方广袤无垠的地盘,就这般毫无防备地,完全不设防地摆在他们面前时,张献忠他们就不会起私心?肯定会的。

    别人不说,张献忠这位起义军领袖之一,肯定就会忍不住抢着霸占地盘。

    如果张献忠动了,大顺军余部也一定会步张献忠的后尘,不服调令,疯狂地占地盘,企图收复大顺领土。

    这两股势力本就是推翻明朝统治的中坚力量,他们又怎会对北方领土无动于衷。说不定还没等到大决战,他们就互相打起来。

    甚至于说,到时连江北四镇都可能卷入其中。

    正所谓:“明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从崇祯皇帝自缢的那一刻起,明朝就不再是天下正统。南明政权只是一个新生政权,并不能代表明朝,早已成为天下人的共识。

    闯王李自成攻占燕京,建立大顺国时,就已经以天下正统自居。

    要不然的话,在清军入关之后,大顺军也不会一路磨磨蹭蹭,撤退的很是不果断,跟他们此前推翻明朝统治时的表现大相径庭。

    那时的大顺军纵横整个明朝疆域,来去如风,毫不拖泥带水。

    张献忠也是如此。

    在建立大西国之后,这位起义军领袖的心态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立国之前,他只是明朝境内的一股“流寇”,自然无所顾忌。

    立国之后,那他张献忠就是这片土地的主人。

    既是主人,自然就守土有责,因而在清军征讨大西国时,张献忠才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反击,寸土不让。

    这就是心态跟身份地位的不同了。

    如果清朝主动放弃北方领土,那么无论是大西军,还是大顺军余部,他们有什么理由,不趁机将其纳入治下呢?!

    就算是坐镇建业的弘光帝,怕也不会无动于衷。

    “等到那时,就非常有趣了!”只要一想到那个场景,多尔衮就不会不自觉地露出笑意。

    不得不说,多尔衮的这一招“以退为进”,确实是神来之笔。

    如此一来,清军不仅能将军队合为一处,更能凭借燕京的坚城利炮,占据天时地利之便。更妙的是,还能借此分化南方联军,使其不战自溃。

    等到南方联军反目成仇,就是清军出击之时。

    整个计划环环相扣,把人心揣摩的无比透彻,不愧是多尔衮!

    此时的多尔衮远眺南方,喃喃自语:“说起来,还真是有些期待啊!”

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自我陶醉

    战役第十六天。

    按照约定,四十余万南方联军将兵分三路,同时挺进清朝境内。

    西路,由大西国皇帝张献忠亲率十二万大西军出川,过汉中,直取西安,继而北上,负责攻占陕西以及山西。

    张献忠比欧阳朔预计的还要猛,直接出动十二万大军,几乎是倾国而战。

    东路,由郭子仪率领九万烈焰军,会同三万大顺军以及六万南明军,合计十八万大军,由淮安北上,负责攻占山东。

    中路,由李靖率领六万大夏禁卫军,同样会同三万大顺军以及六万南明军,合计十五万大军,由扬州北上,负责攻占河南。

    三路大军约定,在京师会师。

    鉴于北方河流较少,不利于水师作战,周瑜统领的皇家舰队并未跟着北上。三千神武卫也暂且留在建业,护卫欧阳朔的安全。

    出发之前,李靖部跟郭子仪部在扬州城有过一次会面。

    两路大军会师之后,李靖对各部进行了一次调整,主要就是将分离出去的大夏禁卫军悉数收回,重新整编为一个军团。

    除此之外,就是对大顺军跟南明军来了一次调整与整编。

    多尔衮能看出南方联军的弱点,李靖又岂会不知。

    西路的大西军暂且不说,毕竟相隔太远,鞭长莫及。对归属江北四镇的十二万南明军,李靖在郭子仪的配合下,借着在扬州休整的机会,携建业大胜之威,来了一次打乱重组,还趁机安插了一批大夏跟落凤城军官,进入南明军。

    如此一来,大大提高了李靖对南明军的掌控力度。

    六万大顺军也被李靖一分为二,分配至中路军跟东路军。大顺军将领对此虽然颇有微词,可他们刚在欧阳朔面前表过态,自然不好立即反悔。

    就这样,李靖果断抓住建业大胜之后的有利时机,以异人军团为核心,重组东路军跟中路军,极大地削弱了内斗的可能。

    同时也将南明军跟大顺军“擅自行动,不服调令”的概率,大大降低。

    …………

    整编之后,三路大军即刻按原定目标一一进发。

    在此期间,分布在北方地界的四十万清军,在多尔衮的统一调度下,如潮水般悄然退去,迅速向燕京集结。

    一时间,北方官道上到处都是清军行进的身影,尘烟滚滚。

    清军的这一反常之举,很快就被各地百姓敏锐捕抓到,民间议论纷纷,有人说,“清军这是怕了,不战自退,准备灰溜溜滚回关外。”

    北伐的南方联军在百姓口耳相传中,也越传越离谱。

    上午还说是五十万大军,下午就变成七十万大军,到了傍晚,还没入夜呢,就已经被传成是百万大军。

    越说越夸张。

    偏偏百姓还就信这个。胆子大一点的,已经悄悄取出藏在家里的锄头、柴刀,向秘密地点集结。胆子小一点的则只敢悄悄议论,以观后效。

    不管是谁,他们看向满人的眼神已经跟之前大为不同,大家就那么死死地盯着,也不说什么狠话,却足以吓的满人屁滚尿流。

    尤其是平日里欺负百姓欺负的狠的满族贵族,更是吓的不敢出门,有的干脆收拾细软,跟在清军屁股后面,灰溜溜逃了。

    当天夜里,就有地方民兵武装冲击衙门,杀死清朝任命的官吏。

    比较讽刺的是,这些官吏九成以上都是汉人,在清军势大之后,他们或是贪恋权位,或是为了保住身家性命,或主动,或被动地当了满人的奴才。

    其中很大一部分,此前就是大明官吏。

    对这些官吏,地方民兵武装一律不手软,悉数杀死,就连他们的家人都无法幸免于难,被杀红了眼的民兵残忍杀害。

    真正的满人官吏反倒提前获得消息,在清军的护卫下悄悄撤离。

    暴动有时就是如此盲目与血腥,刚刚平静下来的北方大地,由最南面开始,被鲜血浸染出一个又一个鲜红的圆圈。

    这些圆圈串在一起,组成一条粗大的血线。

    血线由南及北,渐渐蔓延开来,渐成毁天灭地之势。

    “要变天了!”

    随着清军加速撤离,各地反抗起义也愈演愈烈,等到南方联军杀进北方时,遇到的不是想象中的激烈抵抗,而是百姓自发打开城门,夹道欢迎。

    人山人海。

    热闹的场面,一度让人产生错觉。

    “我们是不是走错地了?”有兵士喃喃自语,显得有些不知所措。

    就这样,三路大军几乎不费吹灰之力,沿着清军撤退的轨迹,奇迹般的,以常人无法想象的速度收复失地。

    汉中,西安,潼关。。。。。。

    归德,开封,钦州。。。。。。

    军队走到哪,哪里就宣布光复,因为太过顺利,反而显得有些不真实。

    开始的两三天,大军还能时刻保持警戒,生恐清军杀个回马枪,或是有什么埋伏,随着时间推移,将士们紧绷的神经渐渐松弛下来。

    等到细作传来确切消息,大军终于放下心来。

    “不用再怀疑了,清军确实撤退了!”

    印证情报之后,无论是中路军统帅李靖,还是东路军主将郭子仪,神情都有些复杂,脸上并无半分兴奋之意,反倒显得十分凝重。

    “事出反常必有妖啊!”

    倒是他们麾下的大顺军将领跟南明军将领,一个个兴高采烈,他们就像打了一场了不起的胜仗一般,腰板一个比一个挺的笔直。

    百姓的夹道欢呼,少女热切的眼神,一个接一个的胜利,渐渐冲昏了他们的头脑,消磨了他们的意志,模糊了他们的判断。

    到了后面,他们已然真的将自己当成战无不胜的无敌之师了。

    一开始,面对欢呼,他们满心疑惑:“我们是英雄?”

    “不错,我们是英雄!”

    现在,他们已经回答的理所当然。

    因为太过顺利,也太过热闹,军中纪律开始松弛,将士们变得散漫起来,不但早操无动力,就连行军都不再那么迅速。

    他们已经自我陶醉起来。

    …………

    于此同时,独当一面的张献忠,心思就更加复杂了。

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张献忠的野望

    陕西,西安。

    为了保住大西国,出征之前,张献忠甚至做好了倾国一战的准备。真正开始北伐之后,事情的进展却跟张献忠预想的完全不一样,甚至南辕北辙。

    张献忠做梦也没想到,大西军近乎以急行军的方式,短短不过五天时间,就顺利拿下西安这座前大顺国都城的古老城池。

    直到大西军进驻西安,张献忠都还有些迷迷糊糊。

    不过枭雄就是枭雄。

    等到住进西安金碧辉煌的皇宫,张献忠终于清醒过来,他立即意识到,一个绝佳的机会正摆在大西国面前。

    曾经一统天下的野心,不可遏制地再次涌上心头。

    “没什么是不可能的!”

    张献忠坐在冰冷的龙椅上想了一夜,终于下定决心。次日一早,张献忠就下令,十二万大西军除三万留守西安之外,剩下的全部撒出去。

    “占地盘!”

    张献忠毫不讳言他对领土的渴望,直接对一众大西军将领交待:“放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