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扎克的话有道理吗?最年轻的球队就一定走不远嘛?至少从过往几届欧洲杯的成绩来看,有经验的球队可不一定总是有优势的。
2012年欧洲杯,最年轻的球队是德国队,平均年龄是24。52岁,成绩是四强。
2008年欧洲杯,最年轻的球队是俄罗斯,平均年龄是26。15岁,成绩是四强。
2004年欧洲杯,最年轻的球队是西班牙,平均年龄是25。47岁,成绩是小组出局。这一届的西班牙是过往20年里唯一一只未能从小组赛突围的平均年龄最低的球队。那的确是一届不寻常的欧洲杯,平均年龄第二大的希腊赢得了最终的冠军,传统豪门德国和意大利也都在小组赛阶段就折戟沉沙。
很多人将西班牙的出局归结于主帅赛斯缺乏经验,于是在那届杯赛后,赛斯被遣回了u21队。
2000年欧洲杯,最年轻球队是西班牙,平均年龄是26。55岁,成绩是8强。
1996年欧洲杯,最年轻球队是英格兰,平均年龄是25。68岁,成绩是4强。
毫无疑问,1996年欧洲杯的英格兰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那是英格兰第一次主办欧洲杯,他们有一套年轻又充满天赋的阵容。
后防线上,21岁的加里·内维尔已经是主力右后卫的不二人选,同时由于马克·怀特的受伤,21岁的索尔·坎贝尔和25岁的加雷斯·索思盖特也入选国家队,21岁的罗比·福勒在锋线上也风华正。这些青年才俊让三狮军团成为那届杯赛最年轻的球队。
遗憾的是,英格兰在半决赛输给了最终的冠军德国队,那一次是倒在了12码点球上。
过往五届欧洲杯,有三支最年轻的球队都进入了半决赛,斯洛伐克主帅的话显然站不稳脚跟。
但至少他说对了一点,上半场的英格兰在占上风的前10分钟,控球率高达72。9%,同时有惊人的12次射门,3脚射正,结果一个球都没有打进,这就是年轻的代价。
中场休息的时候,在itv担任这场比赛解说嘉宾的西汉姆联主帅斯拉夫·比利奇表示,这支英格兰在进攻三区不行,找不到进球的办法。当然,这一点在本届欧洲杯很多强队身上都有这个情况,比如德国队,在对手全线回防的时候,你很难找到办法进球。
但天空体育和bbc联合演播室的嘉宾有不同的意见。
加里·莱因克尔就指出,这场比赛排出全部替补球员,本身就是托大,一来替补球员之间实力差距较大,二来相互之间缺少默契和配合,好几次单打独斗错失了不少机会。最后,两条边路和主力差距太大,尤其是左后卫瑞恩·伯特兰,防守太差,频繁被斯洛伐克的左边锋弗拉迪米尔·打爆,加上不擅防守的拉希姆·斯特林和杰克·威尔希尔,上半场大部时间不被斯洛伐克压制暴打最后丢球,那才怪了。
阿兰·希勒也指出不应该在中场排出三个攻强受弱的中场,质疑罗伊·霍奇森为什么不上有防守功底的罗斯·巴克利。
马丁·泰勒含蓄的表示可能是被前两场的胜利冲晕了头脑,没有乾生的英格兰失去了进球能力,未能对斯洛伐克的后防线形成足够的威慑力,导致对方能肆无忌惮的摁住英格兰半场狂轰滥炸,这样的全替补首发最后只丢一个球,已经算是上帝保佑了。
莱因克尔则是直言不讳的说道:“罗伊老了,他已经落后这个时代十年了,过时的战术,差劲的临场指挥,英格兰要想在两年后世界杯有所突破,必须换帅!”顿了顿,不顾泰勒和希勒的苦笑,坚定的说道:“他要是赖着不走,乾在他手上,会被他用烂!”
而华夏的足球圈更是一片声讨霍奇森的声音,半夜三点熬夜看比赛,结果特么的看的是全替补,乾生都不上,输球了吧。
虽然网上一片骂声,不过华夏最大的足球社区app懂球帝马大师发言:“不要急,霍奇森不会忍受输球,因为一旦输球,就会失去小组头名,淘汰赛将提前面对豪门球队,而且上半场最后阶段,大家应该看到乾生在场边热身了,所以,下半场乾生肯定会上场,只要他上场,英格兰就不会输。”
只要乾生在,就会有进球,只要乾生进球,球队就不会输。
靠着实打实的辉煌战绩,乾生的球迷们对乾生充满着盲目的自信,这一点,就是世界两大超级球星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和莱奥·梅西都做不到他们的球迷对他们的全方位的信任。
马大师作为懂球帝中擅长战术分析的球迷,针对英格兰的前两场和本场的上半场表现,写了一篇文章,引起很多人的关注。
这是针对英格兰主帅霍奇森学习大陆传控流的文章,从友谊赛开始,敏锐的马大师就发现,从9号位撤回到中场的乾生,是霍奇森打造的一个新战术,而这个战术,学习的是大陆球队的传控流。
“首先,我们需要弄明白,英格兰队确实在尝试进行“大陆化”改革”,我们看到4…4…2阵型变为了4…3…3,看到阿里、拉拉纳、斯特林这样讲究地面进攻的球员越来越多的受到了重视,尤其是乾生的出现,更是让英格兰的传控战术能更好的执行。可是霍奇森真的能执行好传控战术吗?”
“传控理念的核心,在于空间制造。但是,在上半场一次进攻中,拉拉纳完成传中之前,英格兰队的接应球员其实并没有处在很好的空间内,要么被封堵了接球路线,要么被对手的后卫盯防,没有球员向着空挡的接应区域跑动,同样的拉拉纳也没有选择控制节奏,就直接传中。英格兰身上仍然有着浓厚的长传冲吊打法的痕迹。”
“数据统计也显示,英格兰的机会创造大多仍然来自横传以及中后场的长传。同时英格兰也有超过半数的射门来自禁区外的远射。”
“我们再看看有乾生在场的英格兰的比赛,从友谊赛对土耳其的比赛开始到上一场,乾生一旦踢中场的位置,英格兰的控球率、传球次数、传球成功率等数据大幅提高,而且大部分时间内,英格兰都压制这对方,让对方很难从地面穿过中场。和打中场的鲁尼比,乾生更像是节拍器,他对比赛节奏的控制和对中场的梳理都不是踢前锋的鲁尼能比的,尽管乾生在9号位的威胁更大。但我想,能完美的执行霍奇森的大陆传控战术的,只有乾生,这也是为什么牺牲乾生在9号位的强大攻击力,而宁愿加强中场控制的一个原因。我觉得,这一点没有错,国际大赛要赢得比赛,中场平衡和节奏的掌控十分重要,尤其是在淘汰赛。”
“但是,如果没有乾生,如今的英格兰更像是披着华丽的先进攻势足球的外壳的伪传控流球队,要想在欧洲杯走的更远,霍奇森必须依靠乾生,用好乾生。”(未完待续。)
222。 绝杀扳平,负伤的英雄!
如果一个球员上场,就吓得敌人不复上半场摁住自己的球队在半场狂轰滥炸,这个人是乾生。
如果一个球员上场,就让三喵变成三狮,甚至大摇大摆得意洋洋的肆意的在对方半场带球,对方球员还如临大敌般不敢随意出球,那个人是乾生。
这只是一个球员上场,就给比赛双方带来如此巨大的变化,对观看这场比赛的各国解说员和嘉宾来说,感觉十分的不可思议。
下半场开球前,乾生上场了,他换下的是亚当·拉拉纳,马库斯·拉什福德右移,乾生位居中路,只要他在场,9号位就一直属于他的。
这就是用实实在在的成绩打出来的实力,罗伊·霍奇森为了扳平比分,安排乾生打中锋,下半场要打进攻。
扬·科扎克叹了口气,虽然已经料到,但看到不想看到的事情发生,心中还是有些不爽。罗伊你这老头太输不起了,说好的用替补练兵,人与人之间还有信任吗?
霍奇森:信任?特么的你进我的球干什么?大家一起手牵手打个平局一起和谐出线不好?
科扎克:好个屁,威尔士在图卢兹的市政球场,上半场就两球领先俄罗斯了,你输了也是6分,大家都是6分,都能出线,不好啊?
霍奇森:好你妹啊好,输给你们,拿不到小组第二,那么早就碰那些强队,你想的美!我们大英的目标,是冠军!
(以上是作者杜撰的。)
科扎克中场休息的时候,就下达了死令,英格兰的9号一旦上场,就必须全线死守,前场一个人都不留,恨不得所有的人都站在球门前堵死射门路线。
同时,更是要求他们防守的时候千万不要在40米范围内犯规,不然,凭英格兰9号变态的任意球技术,不管在那个位置,都有很大的进球。
斯洛伐克球员们也知道乾生的厉害,加上球队一球领先,就算丢球,也能得到一分,还是有希望搏一搏成绩最好的小组第三,所以他们老老实实的执行科扎克的大巴战术。
下半场斯洛伐克开球,一开球,活跃的乾生就截断维克托·佩科夫斯基的传球,他没有带球突破,而是传出直塞到左路,拉希姆·斯特林利用速度生吃前队友马丁·斯科特尔后杀入禁区形成单刀,但是他的打门被神勇的斯洛伐克门将马图斯·科扎契克奋力扑出。
这一幕看的科扎克心跳加快,差点晕了过去,要命啊,这个9号拼抢太积极了,而且这个风骚的直塞球恰到好处的传在斯特林的前方,这家伙,射门那么变态了,传球都那么好。
想到这,科扎克朝马雷克·哈姆西克大叫,让他们注意封堵乾生的传球路线。
乾生的上场似乎鼓舞了上半场被打的昏头转向的替补球员,看到开场就制造出得分机会的乾生后,对扳回比方信心大增,作为队长的韦恩·鲁尼更是传球给他,由他来创造得分机会。
一分钟后,乾生禁区前再次送出直塞,这次传的是右路,右后卫纳撒尼尔·克莱因插上禁区右侧小角度劲射打高了。
克莱因有些不好意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