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民国明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之民国明珠- 第3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要的时间长一点,此刻还是普通浅淡的红色。

    他先是观察了一下颜色,又放在鼻子尖闻了闻,赞一声:

    “好茶,这个茶虽然产自中华,却最受英国人欢迎,如今在国内倒是不容易吃到了!”

    挑这个茶是为了配合高塔街上的小点心,算是加餐一样的吃饭,跟英国的下午茶是类似的。这人还真是有些国际化的眼光和水平。

    杏子追问了一句:

    “姚先生怎么不接着说了?”

    姚记者再次拱手:

    “姑娘问得太多了,那一种也要一两个时辰来细说,倒让姚某一时间不知从何说起了。”

    杏子只好提示他:

    “我在说,按姚先生的意见,这天下,恐怕就只有乞丐一种职业是可以做了,其它家财难免被人觊觎。”

    姚记者摆手:

    “这个倒也不是,还得看自己的实力,一分实力就露一分财!三分实力就露三分财!”

    杏子立刻抓住了他的把柄:

    “你刚才胡乱辱骂山东先生,现在又诅咒他没有守住大庆的实力,那照你的意思,大庆就不该拿出来了。我看现在的局势,就算没有大庆,也未必有什么安宁,东北还有金矿银矿煤矿,还有人参鹿茸貂皮,还有砍不完的木材,还有种不完的沃土,总是会有人来抢的。”

    姚记者含笑拱手:

    “姑娘高见!”

    杏子撇了一下嘴巴,大小姐请这个人来聊天,自己一下子就把他问倒,也很无趣,还得是要诱他高谈阔论一番,大家也就当做听书好了,想到这里,就接着说:

    “假设姚先生是山东先生的谋士,或者干脆就是山东先生,那应该怎么办那?彻底不管石油了?”

    陶记者本来还想再卖一会关子,可以现在只有一个小姑娘和自己答对,如果不显露一些真才实学出来,怕是连真神的面儿都见不到,所以立刻笑着侃侃而谈下去:

    “山东先生如果有心,自然是应该广开言论,采纳天下俊杰的意见。我看如今东北的几十家报纸,竟然全是在刊登一些粉饰太平的传奇故事,仿佛是有什么幕后黑手掌控一般,我猜大约是日本人,也许是俄国人,这样重要的问题山东先生居然没有发现,真是叫人叹息。”

    作为一个记者,他最关心的显然是自己的研究成果,调查报告能不能顺利发表,能不能给自己带来丰富的读者。现在居然四处碰壁,怎么能不恼怒?口口声声的都在辱骂山东先生,其本质的原因,还是在于对山东先生期望太大。总是希望山东先生能和观音菩萨一样,只要默默的祈祷一把,就可以跟他无障碍的沟通了。

    姚记者抱怨山东先生蠢笨没有发现幕后黑手,杏子却知道详细的内情,这个舆论控制,恰好正是山东先生的嫡系做的,她按自己的理解胡乱辩解了一下:

    “写在报纸上,闹得沸沸腾腾,有什么用处?懵懂小民依旧会过他们的懵懂小日子,想着日本来了,也许就是和满清一样。反正就算是东北王主政东北,不也一样的收税。还有一种就是能读的懂报纸信息的聪明人,也不过是惊慌失措,平白担惊受怕罢了,能有什么办法。”

    姚先生摆手:

    “中华大地,贤才辈出,是有会有圣贤出来辅佐的。”

    杏子浅笑:

    “我可知道,姚先生必定是这圣贤之一了,先生先不要抱怨。有什么好的对策,请现在就说不来吧。”

    姚先生给杏子逼宫,脸色不变,他沉吟片刻才沉稳的说道:

    “当初发现油田之时,就该早些做安排。如今这个情况,万千计谋不敌火枪火炮,油田的收入,应该立刻就投入到征兵练兵中去才好。”

    在民国,仿佛招兵买马是唯一的出路了。杏子笑:

    “那照你的说法,东北王的百万大军都是摆设了。要另招一只军队,你口口声声的在骂山东先生,可以却对他从零开始,统领军队很有信心啊!”

    泡茶的时间差不多了,周三少爷伸手给座上几位都斟了一杯。张美溪微笑着捧起热茶杯,到目前为止,和姚记者直接交流的只有杏子。也可以说是,姚记者所拿出来的干货,也只有杏子有兴趣支应他几句。

    ……

    下章明天看吧。(未完待续。)

511被骂到狗血喷头的山东先生(六)

    (本章修改中,有个小天使在留言里说,她看书从来都是看一章断一章的,修改的地方从来没有更新过。真叫人惊掉下巴又万分感动,在断章的情况下还辣么爱我。不管怎么说,在这里还是要重复一下看到更新的办法,首先一定要选择阳光明媚的白天,要选择正版的起点女生网,然后那。电脑用户可以直接刷新看。手机用户有两个办法,第一就是先把本书从书架上删除,再重新搜索穿越之民国明珠添加,就可以看到最新章节了,不需要重新订阅。第二个办法就是直接翻到标题目录页,长按章节标题,会显示重新下载,重新下载一次就可以了。以上所有办法,都不需要再额外支付购买。飞吻一万次,给我绝对的真爱。)

    即墨伦珊在此鞠躬感谢萌萌哒的小天使“neutralevil”赠送的月票,月票!

    鞠躬感谢萌萌哒的小天使“暮青丝”赠送的月票!月票!

    鞠躬感谢“所有订阅的”萌萌哒小天使们!

    鞠躬感谢“所有投推荐票的”萌萌哒小天使们!

    故都的秋

    郁达夫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沈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

    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象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象样。

    在灰沈沈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

    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曲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象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

    象橄榄又象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days。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

    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我虽则外国诗文念得不多,也不想开出账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沈,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己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

    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